《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 專題3 散文閱讀 專題突破練9 散文閱讀(概括分析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 專題3 散文閱讀 專題突破練9 散文閱讀(概括分析題)(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專題突破練9 散文閱讀(概括分析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
水 在 滴
蘇滄桑
①中午十一點半,徐師傅等人都吃飯去了。撈紙房像被突然摁進了寂靜的井底。
②有兩種水聲,在空曠的寂靜里,纏繞回響。
③第一種,滴答,滴答,滴答……不急不慢,不變的節(jié)奏和密度,這是榨紙聲——徐師傅上午做的幾百張濕紙抄在杉木仝板上,摞成一尺多高的濕紙垛,用千斤頂壓上去,把水榨出來,在曬紙房里經(jīng)過曬紙的工序,就成為一張真正的元書紙。
④水順著紙垛邊緣滴下來,滴在鋪在底下的竹簾上,迅速匯集在竹簾的四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滴答……讓人想起赤腳踏在青石板上的腳步,想起南方屋檐下慵懶的
2、雨滴,想起小滿時節(jié)前三天的山林,嫩竹拔節(jié),萬物萌動。雨滴在每一棵竹子的頭上,被它們吮吸進身體,滿山的嫩竹——元書紙的前世——的身體里,便流動著霧嵐的氣息、草木的幽香、覆盆子的酸甜、筍的青澀,流動著砍竹的當當聲、竹子順著坡道滑到山腳的嘩嘩聲、殺青的唰唰聲、砍竹人的咳嗽聲,以及路過的山民呼出的煙草味、他或她的汗味、飯菜的味道、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棵竹,裹著整個山林的日月精氣,一張元書紙的胚胎,在滴答聲中漸漸成形。
⑤另一種水聲,是流水聲,細弱又清亮。它來自幽暗的撈紙房某個角落,水從一只裝滿紙漿的槽缸里溢出來,匍匐進地面。幾近難以察覺的流水聲,被無邊的寂靜擴大了。水聲泠泠,像由遠及近的銀鈴聲從
3、云霄灑落大地。
⑥這兩種水聲,在此地,已經(jīng)回響了一千多年,也許更久遠。冬去春來,世事更替,水聲從未停息,改變的,是水聲漸漸從繁密到稀疏。
⑦此時,在村的另一頭,作坊里年紀最大的撈紙師傅徐師傅,用手端起了飯碗。那雙手已經(jīng)在紙漿水里浸泡了四十五年,比白紙更白的手掌,已看不出掌紋和指紋,老繭連著老繭,有些地方已經(jīng)開裂,又被紙漿水浸泡得更白。這雙手,放進發(fā)酵搗爛的竹紙漿里,不細看根本分辨不出來。
⑧這雙手已經(jīng)不痛了,但很怕冷。數(shù)九寒天時,一天十幾個小時,在結(jié)冰的紙漿水里進進出出,冷到骨頭里的冷。冷了,就往電飯煲熱水里蘸一下,暖和一下再做。
⑨痛的是肩膀、腰。一站十多個小時,一抬臂二十公斤,一天
4、幾百上千次。撈紙得用巧勁,抄得輕,紙?zhí)?抄得太重,紙又會嫌厚。每一張紙,重量誤差不超過幾克,要有手法、經(jīng)驗和耐心、細心。
⑩一縷陽光在吱呀一聲里改變了形狀,撈紙房的門被推開了,徐師傅回來了。剛才纏繞回響著的兩種水聲迅速遁跡,代之以一些更清晰明亮的聲音——淅淅瀝瀝叮叮咚咚的濾水聲、竹架子的咿呀聲、一個老男人偶爾的咳嗽聲?!皳u頭晃腦”的下午開始了。
“搖頭晃腦”是每個上年紀的撈紙師傅的習慣。撈紙就是《天工開物》記載的“蕩料入簾”。徐師傅手持紙簾浸入水漿,紙簾隨手腕晃動,使?jié){液勻開,慢慢向前傾斜,晃出多余的水漿,那層漿膜就是一張紙。隨著傾斜、上提、放紙、揭簾這些動作的起承轉(zhuǎn)合,他低頭、轉(zhuǎn)頭至右
5、邊又轉(zhuǎn)到左邊,然后點頭、抬頭,一氣呵成。紙簾提拉出水的最后一下,他的頭點得很快,像在用勁,又像在對自己說“對,對,對”。
午后的撈紙房,淅淅瀝瀝叮叮咚咚的水聲是唯一的聲音。他喜歡安靜,連收音機都不愿意聽。
他并不關(guān)心紙是不是有生命,是不是有靈魂,他聽不懂回歸、傳承、情懷這些字眼。他不知道那些紙去往何處,紙上會被寫下或畫下什么,哪怕是一個沉重的囑托、一張生死狀、一個孩子的夢想,或是一個罪人的懺悔……
“做生活,不管喜歡不喜歡做,總歸要好好做?!边@“生活”關(guān)系到他一天有多少收入,關(guān)系到他們平淡無奇卻無比重要的日常,更關(guān)系到心里安與不安。
偶爾,他也會想,接替他操起這張竹簾的會是誰。他沒有徒
6、弟,年輕人都不學這個了。剛才,穿過村莊回撈紙房時,他碰到了一群人,一個在外地做生意回家過節(jié)的鄰居,叼著煙,眉飛色舞地說著在新馬泰旅游的事。鄰居以前也做紙,后來和村里大多數(shù)人一樣,出去掙錢了,再也不碰紙了。
徐師傅與他們擦身而過時,聽到了一陣哄笑。他呵呵笑了幾聲,頭也不回地走上了通往撈紙房的田埂,重新將自己安放進淅淅瀝瀝叮叮咚咚的水聲里,感覺世界又回到了他喜歡的樣子。
(選自《紙上》,原載《人民文學》2017年第5期)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截取徐師傅一個中午的生活片段,將他四十五年的撈紙生涯和元書紙制作的千年歷史濃縮其中,選材精當,
7、構(gòu)思巧妙。
B.文章細膩生動地描寫徐師傅“搖頭晃腦”撈紙的場景,展現(xiàn)撈紙這一古老工序的同時,突出了老人嫻熟的手法、專注的神情。
C.“做生活,不管喜歡不喜歡做,總歸要好好做”,這句話反映了徐師傅對長年辛苦勞作的糾結(jié)與無奈,語言質(zhì)樸,情感自然。
D.傳統(tǒng)的作坊、年老的撈紙師傅和電飯煲、新馬泰旅游等現(xiàn)代元素交織在一起,展現(xiàn)了時代變遷中古老村莊真實而獨特的風貌。
2.文章第④段給讀者以獨特的審美感受,請從描寫角度和句式運用兩方面簡要賞析。
★3.本文標題“水在滴”寓意豐富,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題。
推 磨
8、劉慶邦
小時候我不愛干活兒,幾乎是一個懶人。可我娘老是說,一只雞帶倆爪兒,一只蛤蟆四兩力。在這樣的觀點支配下,一遇到合適的小活兒,娘就會拉上我,動用一下我的“倆爪兒”,發(fā)揮一下我的“四兩力”。
秋天,生產(chǎn)隊給各家各戶分紅薯。鮮紅薯不易保存,把一塊塊紅薯削開,削成一片片紅薯片子,攤在地里曬干,才便于保存。削紅薯片子是技術(shù)活兒,由娘操作。娘分派給我的任務(wù),是把濕紅薯片子運到剛耩上小麥的麥子地里,一片一片攤開。這么多紅薯片子,啥時候才能攤完呢,我一見就有些發(fā)愁。娘好像看出了我的畏難情緒,手上一邊快速削著紅薯片子,一邊督促我:快,快,手腳放麻利點兒!我雖然不愛干活兒,卻很愛面子,不愿讓娘當著別人的
9、面吵我,只得打起精神,用竹籃子把紅薯片子裝滿,抵在肚子上,一趟一趟往附近的麥子地里運。天漸漸黑下來了,月亮已經(jīng)升起,照得地上的紅薯片子白花花的。當時我一點兒都不覺得美,更沒有感到什么詩意,只想趕快把活兒干完,好回家吃飯。
比起曬紅薯片子,最讓我難忘的活兒是推磨。
石磨分兩扇,下扇起軸,上扇開孔,把軸置于孔中,推動上扇以軸為圓心轉(zhuǎn)起來,夾在石磨兩扇間的糧食就可以被磨碎。磨的上扇兩側(cè),各斜著鑿有一個穿透性的磨系眼,磨系眼上栓的繩套叫磨系子,把推磨棍穿進磨系子里,短的一頭別在上扇的磨扇上,長的一頭杠在人的肚子上,利用杠桿的原理,人往前推,石磨就轉(zhuǎn)動起來。
我剛參與推磨時,還抱不動一根磨棍,娘讓
10、我跟她使用同一根磨棍推。娘把磨棍放在小肚子上往前推,我呢,只能舉著雙手,舉得像投降一樣,低著頭往前推。人的力量藏在身上看不見,只有干活兒的時候才能顯現(xiàn)出來。可因為我和娘推的是同一根磨棍,我不知道能不能幫娘增加一點兒力量。娘一個勁兒鼓勵我,說好,好,不錯,男孩子就是勁兒大。得到娘的鼓勵,我推得更賣力,似乎連吃奶的力氣也使了出來。一開始我覺得推磨像是一種游戲,挺好玩的。好多游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讓不動的東西動起來,不轉(zhuǎn)的東西轉(zhuǎn)起來。推磨不就是這樣嘛!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石磨可不是玩具,推磨也不是游戲,推磨的過程過于沉重、單調(diào)和乏味。只推了一會兒,我就不想推了,拔腿就往外跑。娘讓我站住,回來!我沒
11、有聽娘的話,只管跑到院子外邊去了。
等我長得能夠單獨抱得動磨棍,就不好意思再推磨推到半道跑掉。娘交給我一根磨棍,等于交給我一根繩子,我像是被拴在石磨上,只能一圈接一圈推下去。推磨說不上前進,也說不上后退,因石磨和磨盤是圓形的,磨道也是圓形的,推磨的人只能沿著磨道轉(zhuǎn)圈,轉(zhuǎn)一圈又一圈,循環(huán)往復(fù)沒有盡頭。
推磨不僅要付出體力,更要付出耐力。每個人的耐心,都不是天生就很足夠,多是后天經(jīng)過鍛煉積累起來的。對我的耐心最大的考驗來自每年春節(jié)前的推磨。一年一度過春節(jié),要蒸白饃,包餃子,炸麻花,需要比較多的面粉。過年主要是吃白面,白面都是由麥子磨出來的。在所有的糧食中,因麥子顆粒小,堅硬,是最難研磨的品種之
12、一。沒辦法,人總得過年,總得吃飯,再難推的磨也得推。年前學校已經(jīng)放寒假,我再也找不到逃避推磨的理由,只得硬著頭皮加入推磨的行列。平常我們吃不到白面饃,都是吃用紅薯片子面做成的黑面鍋餅子,鍋餅子結(jié)實又粘牙,一點兒都不好吃。吃白面饃的希望構(gòu)成了一種動力,推動我們把磨推下去。
20世紀80年代,隨著農(nóng)村通電和打面機的普遍使用,石磨就用不著了。我小時候反復(fù)推過的、曾磨煉過我的耐心的石磨,也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推磨的時代結(jié)束了,懷念就開始了。
(摘編自《人民日報》)
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敘述了“我”干曬紅薯片子和推磨的活,體現(xiàn)出“我”生活的
13、年代特征以及娘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等,解說了第一段中娘的思想觀點。
B.文章語言口語化、生活化,親切自然,特別是對娘的描寫,不僅體現(xiàn)了娘對“我”的關(guān)愛之情,還體現(xiàn)了娘對“我”循循善誘的教育。
C.“當時我一點兒都不覺得美”表達了“我”對曬紅薯片子感到勞累的真實感受,但從“當時”一詞推測,“我”現(xiàn)在很懷念當年有詩意的生活。
D.“我”認為推磨是圍著磨道轉(zhuǎn)圈的循環(huán)往復(fù),再結(jié)合打面機普及后就不再用石磨的事實可知“我”喜愛勞動但討厭重復(fù)勞動的思想。
★5.文章畫橫線的段落(第四段)交代了哪些內(nèi)容?有何具體作用?
★6.作者在體力勞動(曬紅薯片子、推磨)的過程中有哪些感悟?請結(jié)
14、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
專題突破練9 散文閱讀 (概括分析題)
1.C 解析 C項,“反映了徐師傅對長年辛苦勞作的糾結(jié)與無奈”說法錯誤,徐師傅對這種長年辛苦勞作的生活并不“糾結(jié)與無奈”。
2.參考答案 描寫角度:從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多種角度描寫,給人身臨其境的真實美。(或:從虛和實的角度描寫,由眼前的水滴聲寫到山間的竹子,使內(nèi)容具有意境美。)句式角度:運用排比,句式整齊;在整句中間用散句,句式靈活。語言富有韻律美。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本題要求從描寫角度和句式運用兩方面簡要賞析第④段,描寫景物的角度常見的有時空、感官、動靜、虛實、色彩、修辭、點面結(jié)合、
15、工筆和白描等,第④段主要是從感官角度去描寫;在句式運用上,運用排比,句式整齊,整句散句相結(jié)合,“當當”“嘩嘩”“唰唰”等疊詞的運用使句子富有韻律美。
3.參考答案 “水在滴”是指撈紙房的水聲從未停息,象征元書紙制作工藝的延續(xù);水聲漸漸從繁密到稀疏,暗示元書紙制作工藝的日漸式微;“水在滴”反映了徐師傅單調(diào)重復(fù)的生活狀態(tài),表現(xiàn)了匠人們對傳統(tǒng)手藝的堅守;水滴聲的變化,體現(xiàn)了徐師傅享受工作和全情投入的狀態(tài)。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鑒賞作品標題內(nèi)涵的能力。這道題的意圖在于引導我們思考在社會浮躁的風氣之下如何將我們的傳統(tǒng)手藝代代傳承,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得以發(fā)揚光大。解答本題要結(jié)合全文去分析,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
16、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和人文精神,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例如,由第⑥段“這兩種水聲……冬去春來,世事更替,水聲從未停息”可以看出元書紙制作工藝的代代相傳和匠人們對傳統(tǒng)手藝的堅守?!案淖兊?是水聲漸漸從繁密到稀疏”則暗示著元書紙制作工藝的日漸衰落。再由第⑩段中水聲的變化,可看出徐師傅對撈紙工作的全情投入。
4.D 解析 D項,“討厭重復(fù)勞動的思想”錯誤,作者寫推磨“循環(huán)往復(fù)沒有盡頭”,是客觀描述推磨的過程,沒有體現(xiàn)作者對重復(fù)勞動的厭惡之情。
5.參考答案 內(nèi)容:①石磨的構(gòu)成和各部分的名稱。石磨分為上下兩扇,上扇上有磨系眼,可以拴磨系子,在外力作用下能夠以下扇的軸為中心轉(zhuǎn)動。②石磨的作用。通
17、過石磨上下扇的摩擦可以把糧食磨碎。③推磨的方法。把推磨棍穿進磨系子形成杠桿,人往前推帶動石磨轉(zhuǎn)動。
作用:①讓讀者明白有關(guān)推磨的內(nèi)容。因為現(xiàn)在的讀者大多沒有推過磨,交代有關(guān)石磨的內(nèi)容,讓讀者對石磨、推磨有個明確的認識,更容易理解文章。②照應(yīng)題目,引出下文對推磨內(nèi)容的描寫。
解析 第一問,要從文章的第四段表述的具體內(nèi)容上分析、概括,比如文本描寫了石磨的上下扇、上扇磨與下扇磨的結(jié)合、上扇的磨系眼和磨系子以及人如何使用杠桿原理推磨等等,這些可以從石磨的構(gòu)造、石磨各部分的名稱、石磨的作用以及推磨的方法等角度概括。回答第二問,可以從這一段交代的內(nèi)容與題目、上下文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與讀者的關(guān)系等角度進行。
18、
6.參考答案 ①所有人都有體力干活,體力也只有在干活的時候才能顯現(xiàn)出來。②孩子參與勞動需要大人的不斷督促和鼓勵。③所有的勞動都不是游戲,過程可能比較單調(diào)、乏味,需要付出體力、耐力才能完成。④人的耐心多是后天鍛煉積累出來的。⑤希望的引領(lǐng)作用是巨大的,它能產(chǎn)生一種動力,引導人們繼續(xù)工作。
解析 解答本題要注重分析文本描寫“我”曬紅薯片子和推磨兩項勞動時生發(fā)的議論內(nèi)容,即作者在描寫這些內(nèi)容時表達的觀點或表達的情感等。從第一段看,作者借助娘的口吻告訴讀者每個人都有力量勞動,歲數(shù)小也應(yīng)該有力量,不過力量不大而已;第二段,寫曬紅薯片子的內(nèi)容,寫了在娘的督促下“我”雖然不愛干活但能堅持干活的內(nèi)容;第五段,寫“我”很小的時候幫助娘推磨,“我”認為人的力量在干活的時候能夠顯示出來,并且認為干活不是游戲,干活是比較單調(diào)、乏味的;第七段,寫推磨要付出耐力,自己就是在推磨中鍛煉、積累了耐心;同時,作者認為希望獲得美好的東西就會產(chǎn)生干活的力量。由此,通過相似情感和類似感悟的合并,就能得出答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