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時規(guī)范練39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3367199 上傳時間:2022-06-08 格式:DOCX 頁數(shù):8 大?。?3.53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山東省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時規(guī)范練39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_第1頁
第1頁 / 共8頁
山東省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時規(guī)范練39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_第2頁
第2頁 / 共8頁
山東省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時規(guī)范練39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_第3頁
第3頁 / 共8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山東省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時規(guī)范練39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時規(guī)范練39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時規(guī)范練39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選擇題 1.(2018河北衡水金卷考試模擬卷三,28)鴉片戰(zhàn)爭后,魏源積極要求清政府進行改革,強調:“天下無數(shù)百年不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無不除弊而能興利之法,無不易簡而能變通之法?!蔽涸吹倪@一言論表明(  )                     A.清政府已開始進行政治改革 B.魏源已意識到專制制度的落后 C.民族危機激發(fā)國人進行探索 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學習的愿望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鴉片戰(zhàn)爭后,當時清政府并未進行政治改革,故A項錯誤;材料說明魏源認識到中國進行變革的必要,但并未認識到專制制度的落后,故B項錯誤;材料反

2、映了當時列強侵略,中國的有識之士積極倡導變革的思想,故C項正確;當時魏源只是提出變革,并未說明向西方學習,故D項錯誤。 2.(2018湖南長郡中學考前保溫卷一,28)鴉片戰(zhàn)爭后,姚瑩寫下《康車酋紀行》,“冀雪中國之恥,重邊海之防”“欲吾中國稍習夷事,以求撫馭之方耳”。該書的意義在于(  ) A.引起了清政府對邊防問題足夠的重視 B.推動了清政府大規(guī)模近代化的實踐 C.開啟了中國早期近代思想啟蒙的先河 D.拋棄了“天朝上國”觀念,主動融入世界 答案C 解析材料并未體現(xiàn)該書引起了清政府對邊防問題足夠的重視,故A項錯誤;清政府大規(guī)模近代化的實踐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故B項錯誤;該書反映

3、的是鴉片戰(zhàn)爭后,一些先進的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其意義在于引導國人矚目世界,對思想起到了啟迪作用,開啟了中國早期近代思想啟蒙的先河,故C項正確;“主動融入世界”與歷史事實不符,故D項錯誤。 3.(2018湖南長郡中學實驗班選拔模擬考試,9)“它(中體西用)用貌似公正、開放的態(tài)度,在適合民族文化心理承受能力的考慮之下,將仿效西方、變革社會的方案局限在不從根本上突破千年傳統(tǒng)文化本體內?!边@說明該思想(  ) A.缺乏對傳統(tǒng)文化的改造 B.清除了西學引進的阻力 C.具有明顯的文化封閉性 D.具有文化沖突的調和性 答案D 解析根據“仿效西方、變革社會”可知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改造,

4、故A項錯誤;根據“不從根本上突破千年傳統(tǒng)文化本體內”可知該思想并沒有清除西學引進的阻力,故B項錯誤;根據“開放的態(tài)度”“仿效西方”可知該思想并不封閉,故C項錯誤;該思想既“仿效西方、變革社會”,又“不從根本上突破千年傳統(tǒng)文化本體”,體現(xiàn)了中西文化的調和,故D項正確。 4.(2018安徽“皖南八?!比?28)1872年,外國教習為同文館擬訂了“八年課程計劃”。前三年的課程側重學習外語,后五年則偏重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據此可知,該“課程計劃”(  ) A.背離了“中學為體”的思想 B.有利于中國教育近代化進程 C.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D.促使中國的教育走向殖民化 答案B 解析洋務運

5、動之“中體西用”就是在保證和維持清王朝反動統(tǒng)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西方科學技術來實現(xiàn)“自強”和“求富”,而材料中并沒有提及對清王朝專制體制的觸及,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前三年的課程側重學習外語,后五年則偏重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可知,這種近代化的教育體制有利于促進中國教育事業(yè)的近代化,故B項正確;近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并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故C項錯誤;學習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體系并不是使近代中國教育走向殖民化,故D項錯誤。 5.(2018廣西梧州摸底,28)甲午戰(zhàn)爭“讓之前三十多年中國的和平發(fā)展走向終結,也讓因‘同光中興’而恢復的自信最終喪失殆盡”。這說明(  ) A.“中體西用”無

6、法挽救清朝的頹廢 B.革新傳統(tǒng)文化已成為時代主題 C.政治體制開始成為近代化障礙 D.國家興盛的關鍵在于喚醒民眾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讓之前三十多年中國的和平發(fā)展走向終結,也讓因‘同光中興’而恢復的自信最終喪失殆盡”可知,甲午戰(zhàn)后洋務運動破產了,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道路,說明其倡導的“中體西用”無法挽救清朝的頹廢,故A項正確;甲午戰(zhàn)后的時代主題是救亡圖存,故B項錯誤;封建君主專制政體早已成為近代化障礙,不是從甲午戰(zhàn)后才開始的,故C項錯誤;材料主要說的是洋務運動的結果和甲午戰(zhàn)后中國的前途,國家興盛的關鍵在于喚醒民眾,與題意無關,故D項錯誤。 6.(2018湖北武昌調研,28)

7、有學者認為,早期維新派主張設立議院,基本都是從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廣益、辦事公平的考慮出發(fā)的,并未將議院視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也沒有提出制定憲法。這一敘述意在論證(  ) A.早期維新派的主張沒有體現(xiàn)儒家民本觀念 B.早期維新派主張參照德意志帝國體制改革 C.早期維新派沒有主張以君主立憲取代專制 D.早期維新派的主張糾正了西方議會制弊端 答案C 解析題干中“早期維新派主張設立議院,基本都是從得民心……出發(fā)的”,體現(xiàn)了一定的民本思想,故A項錯誤;題干中未體現(xiàn)早期維新派向哪一國政體學習的問題,故B項錯誤;從材料中“并未將議院視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也沒有提出制定憲法”可知,早期維新派

8、并未提出君主立憲制的主張,只是在堅持君主專制的前提下作出改變,早期維新派立議院的側重點在于公平,非深入地反專制,故C項正確;早期維新派的主張不符合西方議會制的做法,故D項錯誤。 7.梁啟超說:“新民云者,非欲吾民盡棄其舊以從人也。新之義有二:一曰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二者缺一,時乃無功。”這說明培育“新民”的關鍵是(  ) A.全面學習西方思想 B.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C.徹底否定儒家學說 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非欲吾民盡棄其舊以從人也”,可知梁啟超并非完全照抄照搬西方思想,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可知梁啟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

9、也是有所損益而非直接繼承的,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非欲吾民盡棄其舊以從人也”,可知梁啟超的“新民”思想并非徹底否定儒家傳統(tǒng),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二者缺一,時乃無功”,可知梁啟超認為其“新民”思想的特點和關鍵是兼采中西文化精髓,故D項正確。 8.(2018百校聯(lián)盟全國聯(lián)考Ⅰ卷,28)《時務報》是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一個影響較大的報紙,梁啟超曾說,他在主筆該報時“記事則西多而中少,譯報則政詳而藝略”。這說明梁啟超(  ) A.反對學習西方器物技藝 B.熱衷于報道西方的政聞 C.注重營造維新輿論環(huán)境 D.借報刊批駁洋務派主張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藝略”不等于反對學習西方器物技藝,故A項錯誤;B項

10、忽視了材料中“記事則西多而中少”,故錯誤;“《時務報》是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是為了營造維新輿論環(huán)境,與材料中“西多而中少,譯報則政詳”的側重點相符,故C項正確;材料中“《時務報》是維新派創(chuàng)辦的”,重在批駁反對維新變法的頑固勢力而非僅僅是洋務派,故D項錯誤。 9.(2018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lián)合體二模,28)1877年嚴復赴英國海軍學校留學,歸國后任職福州船政學堂。1898年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論》譯著。此后,“天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新名詞很快充斥報紙刊物,成為社會最活躍的字眼。這反映了(  ) A.洋務運動以培養(yǎng)翻譯人才為目的 B.《天演論》是戊戌變法的理論依據 C.民族危機成

11、為19世紀末的主要矛盾 D.嚴復是早期維新思想的主要代表 答案C 解析洋務運動以“富國”“強兵”為目的,故A項錯誤;《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是戊戌變法的理論依據,故B項錯誤;在1898年以后,“天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新名詞成為各報紙刊物最常用的詞語,說明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故C項正確;嚴復不是早期維新思想的主要代表,故D項錯誤。 10.(2018山西太原三模,29)1919年2月,保守復古的林紓對陳獨秀、蔡元培諸人進行批判,捍衛(wèi)文言文與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辯駁。這一論戰(zhàn)使得《新青年》聲名大振,“最高印數(shù)達到一萬五六千份”。這反映出當時(  )

12、 A.救亡圖存成為時代主題 B.文化平民化成為趨勢 C.傳統(tǒng)文化被新文化否定 D.追求新思想成為主流 答案B 解析材料強調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的發(fā)展而非救亡圖存,故A項錯誤;由材料“保守復古的林紓對陳獨秀、蔡元培諸人進行批判,捍衛(wèi)文言文與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辯駁”“論戰(zhàn)使得《新青年》聲名大振,‘最高印數(shù)達到一萬五六千份’”,可知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促進文化平民化,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新文化與舊文化的論戰(zhàn),并不是傳統(tǒng)文化被新文化否定,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新舊文化論戰(zhàn)引起關注,但無法看出支持林紓還是支持蔡元培的人數(shù)多,進而無法得出追求新思想成為主流,故D項錯誤。 11.(2018陜

13、西渭南韓城教學質量檢測,29)“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們都是不驚于前驅的勇士,但是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孤獨者,他們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聲?!辈牧险f明新文化運動(  ) A.具有急功近利的傾向 B.遭到人民群眾的反對 C.批判封建思想不徹底 D.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 答案D 解析材料說明新文化運動缺少支持,無法得出其急功近利,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廣大群眾反對新文化運動,故B項錯誤;新文化運動批判封建思想不徹底與材料的內容強調新文化運動缺乏社會基礎不符,故C項錯誤;“但是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孤獨者,他們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聲”表明新文化運動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故D項正確。 12.(2018同心圓夢新課標

14、模擬卷一,29)五四運動前夕,《每周評論》特辟《國內勞動狀況》專欄,先后報道了北京男女傭工、河南修武煤礦、唐山煤廠、山東東平縣佃戶等地勞動者的生活狀況。該報道表明(  ) A.社會主義革命思想傳入中國 B.馬克思主義占據思想界主流 C.知識分子開始關注民眾生活 D.新文化運動的方向發(fā)生變動 答案D 解析材料沒有涉及社會主義革命思想,故A項錯誤;材料只是講到了《每周評論》的一個專欄報道中關注勞動者的生活狀況,并不能說明馬克思主義已經占據思想界主流,故B項錯誤;材料中講述的是五四運動前夕刊物報道了勞動者生活狀況,但并不意味著“開始關注”,故C項錯誤;五四運動前夕新聞報道關注勞動者的生活狀況

15、,說明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廣泛傳播,新文化運動的方向發(fā)生了改變,由宣傳民主科學轉向關注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故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 13.民族意識的覺醒是一個國家獨立自強的重要前提。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天地開辟以來未有之奇憤,凡有心知血氣,莫不沖冠發(fā)上指者,則今日之以廣運萬里地球中第一大國而受制于小夷也?!瓝⑷说乩砣净?我中華幅員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美),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內,日用百需,無求于他國而自足者,獨有一中華?!耦欖t然屈于四國之下者,則非天時、地利、物產之不如也,人實不如耳。 ——馮桂芬《校邠廬抗議》(1861年) 材料二 晚

16、清時期的中國所匱乏的是現(xiàn)代的民族國家意識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啟超所致力建構的是一種以國民共同體為核心的民族主義,“國家者,以國為一家私產之稱也。國民者,以國為人民公產之稱也。國者積民而成,舍民之外,則無有國”。因為國民的獨立自由是國家獨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義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權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義的,強調國民擁有參與政治的權利,“以一國之民,治一國之事,定一國之法,謀一國之利,捍一國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國不可得而亡”。 ——摘編自許紀霖《家國天下》 (1)據材料一,作者所說“奇憤”因何事件而起?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觀點產生的原因。

17、(2)與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啟超的思想有何進步之處。 (3)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民族意識在近代中國發(fā)展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1)事件: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的失敗。 觀點:天朝上國觀念依舊存在;初步了解西方;認識到中國人自身存在不足。 原因:傳統(tǒng)夷夏觀念的影響;民族危機的加深;西學的傳播。 (2)進步:民族國家意識覺醒;開始具有民權的認識;將民族意識與國家獨立自由聯(lián)系在一起。 (3)簡析:有利于中國向西方學習,促進了思想啟蒙;推動了反專制求民主的斗爭;有利于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14.(2018山東濰坊統(tǒng)考,28)閱讀材料,完成下

18、列要求。 材料 德國的教育家、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過:“人類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華,都是與古典優(yōu)秀文化相接觸的過程,人類古典優(yōu)秀文化就像大海邊連接船只的纜繩,如果沒有纜繩,船只將在海上漫無目的地漂泊。同樣,如果我們同古典優(yōu)秀文化失去了聯(lián)系,人類也將漫無目的地前行?!? ——摘編自《時代精神狀況》 圍繞材料,結合14世紀以來世界歷史和中國近代史的相關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示例一 論題:古典文化是文藝復興的精神濫觴。 闡述:文藝復興否定了“神本”,肯定了“人本”,沖擊了宗教神學,是人類思想的重大解放,其思想文化根源正是古希臘羅

19、馬的人文主義精神,它強調人的價值,崇尚理性,為文藝復興反對神性提供了思想武器。 示例二 論題:傳統(tǒng)儒學是維新思想的重要依托。 闡述:19世紀后期的中國維新思想主張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在當時是進步的。維新思想之所以能夠迅速傳播并引發(fā)了維新運動,與其承認并認可孔子和儒學的權威,秉持“保國保種”的愛國情懷關系重大,它們大大減少了思想傳播和變法的阻力。 示例三 論題:古典文化是西方后世人文主義的基石。 闡述:文藝復興提倡人性、宗教改革運動確立了人文主義宗教觀、啟蒙運動弘揚理性之光,這些都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而其思想文化根源正是希臘羅馬的古典人文主義精神,它強調人的價值,崇尚理性,成為后世西

20、方人文主義精神的基石。 示例四 論題:新文化運動失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否定。 闡述: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促進了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但對傳統(tǒng)文化的絕對否定傾向,大大縮小了其社會基礎,限制了其進步作用的發(fā)揮,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解析可分別從以下角度分析論證。示例一,根據材料“人類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華,都是與古典優(yōu)秀文化相接觸的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古典文化是文藝復興的精神濫觴。結合文藝復興,從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論證。示例二,根據材料“人類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華,都是與古典優(yōu)秀文化相接觸的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傳統(tǒng)儒學是維新思想的重要依托,結合維新思想,從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論證。示例三,根據材料“人類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華,都是與古典優(yōu)秀文化相接觸的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古典文化是西方后世人文主義的基石,結合人文主義,從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論證。示例四,根據材料“人類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華,都是與古典優(yōu)秀文化相接觸的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新文化運動失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否定,結合新文化運動,從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論證。 8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