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教案 (新版)粵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教案 (新版)粵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教案 (新版)粵教版
課標依據(jù)
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xiàn)象。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九年級化學粵教版第三節(jié)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是學生知道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能說出原子、原子核的構成,畫出部分原子的結構圖,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通過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來由,培養(yǎng)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通過分析原子中的質子、核外電子、核電荷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學生的分析能力有了提升。了解為相對原子質量測定做出卓越貢獻的 張青蓮教授事跡,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學情分
2、析
學生已經(jīng)學了分子,這為本節(jié)課作好 了一定鋪墊,學生已經(jīng)開始有了微粒觀啟蒙,但是對分子還能不能再分,還是很有興趣的,構成的物質的微粒只有分子一種嗎也存在疑惑,所以本節(jié)正好解釋了學生這種困惑,所以看似本節(jié)課枯燥有難度,但是學生還是對分子構成還是很有興趣的,在課堂上可以激起學生對原子探究欲望的。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
技能
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xiàn)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互相轉化,初步認識核外。
過程與
方法
3、
1)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
2)通過對書本知識的學習,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史實,體會科學發(fā)展的曲折性,通過對原子結構及粒子間關系的學習,進行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2)了解相對原子質量,了解為相對原子質量測定做出卓越貢獻的 張青蓮教授事跡,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原子中的質子、核外電子、核電荷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來由。
五、
4、教法學法
相對原子質量的突破:畫示意圖形象生動的解決,微觀世界宏觀化,用宏觀的大圖變化去演示原子的結構圖。讓學生自己去動手畫出幾種原子的結構圖。碳原子用西瓜去比喻,劃分12份,這樣學生更能明白碳原子質量的12分之1的含義。
六、教學過程設計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溫故上節(jié)課分子特性。
提出問題,分子還能不能再分呢?
引導學生思考,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分子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引入原子的發(fā)現(xiàn)史。
畫出一個原子內部構成圖
分析質子、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的數(shù)量關系
學生畫出部分原子的核外電子的排布圖。
閱讀P51頁的
5、內容,學生認識原子的質量是多么小,計算起來是多么的不方便,引出相對原子質量。
以切西瓜為打比方,來比喻碳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探究相對原子質量的來由。同時了解張教授,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練習題
既復習了上節(jié)課內容又引入了下節(jié)課內容。
把上下兩節(jié)課的內容聯(lián)結起來了。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也復習上節(jié)課知識,同時也引入原子的結構。
由已有知識聯(lián)系新知識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會更明了原子的內部結構。也了解電子排列,為下節(jié)課離子的學習打基礎。
導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用打比方的方法來探究相對原子質量的形成的過程。了解張教授,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鞏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