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第12章 選修4系列 第1講 坐標系講義 理(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第12章 選修4系列 第1講 坐標系講義 理(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 第12章 選修4系列 第1講 坐標系講義 理(含解析)
[考綱解讀] 1.了解坐標系的作用,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伸縮變換.
2.了解極坐標的基本概念,能在極坐標系中用極坐標表示點的位置,能進行極坐標和直角坐標的互化.(重點)
3.能在極坐標系中給出簡單圖形(如過極點的直線、過極點或圓心為極點的圓)的方程.(難點)
[考向預測] 從近三年高考情況來看,本講是高考中的必考內(nèi)容. 預測2020年將會考查: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轉(zhuǎn)化,極坐標方程化為直角坐標方程,要特別注意圖象的伸縮變換. 題型為解答題,屬中、低檔題型.
1.伸縮變換
設(shè)點P(x,y)是
2、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任意一點,在變換φ:的作用下,點P(x,y)對應到點P′(x′,y′),稱φ為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伸縮變換,簡稱伸縮變換.
2.極坐標
一般地,不作特殊說明時,我們認為ρ≥0,θ可取任意實數(shù).
3.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互化
設(shè)M是平面內(nèi)任意一點,它的直角坐標是(x,y),極坐標是(ρ,θ),則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為:
1.概念辨析
(1)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的點與坐標能建立一一對應關(guān)系,在極坐標系中點與坐標也是一一對應關(guān)系.( )
(2)點P的直角坐標為(-,),那么它的極坐標可表示為.( )
(3)過極點作傾斜角為α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可表示為θ=α或θ
3、=π+α.( )
(4)圓心在極軸上的點(a,0)處,且過極點O的圓的極坐標方程為ρ=2asinθ.( )
答案 (1)× (2)√ (3)√ (4)×
2.小題熱身
(1)設(shè)平面內(nèi)伸縮變換的坐標表達式為則在這一坐標變換下正弦曲線y=sinx的方程變?yōu)? )
A.y=sin2x B.y=3sinx
C.y=sin D.y=3sin2x
答案 D
解析 由已知得代入y=sinx,得y′=sin2x′,即y′=3sin2x′,所以y=sinx的方程變?yōu)閥=3sin2x.
(2)在極坐標系中A,B兩點間的距離為________.
答案 6
解析 解法一:(數(shù)形
4、結(jié)合)在極坐標系中,A,B兩點如圖所示,
|AB|=|OA|+|OB|=6.
解法二:∵A,B的直角坐標為A(1,-),
B(-2,2),∴|AB|==6.
(3)曲線C1:θ=與曲線C2:ρsin=的交點坐標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將θ=代入ρsin=,得ρsin=,所以ρ=1,所以曲線C1與曲線C2的交點坐標為.
(4)已知直線l的極坐標方程為2ρsin=,點A的極坐標為A,則點A到直線l的距離為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2ρsin=得2ρ=,ρsinθ-ρcosθ=1,化為直角坐標方程得y-x=1即x-y+1=0,點A的直角坐標為,即(2,-2),
5、所以點A到直線l的距離為=.
題型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伸縮變換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求一個伸縮變換,使得圓x2+y2=1變換為橢圓+=1.
解 設(shè)伸縮變換為由題知+=1,即2x2+2y2=1.與x2+y2=1比較系數(shù),得故所以伸縮變換為
即先使圓x2+y2=1上的點的縱坐標不變,將圓上的點的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3倍,得到橢圓+y2=1,再將該橢圓上點的橫坐標不變,縱坐標伸長到原來的2倍,得到橢圓+=1.
伸縮變換后方程的求法
平面上的曲線y=f(x)在變換φ:的作用下的變換方程的求法是將代入y=f(x),得=f,整理之后得到y(tǒng)′=h(x′),即為所求變換之后的方
6、程.見舉例說明.
提醒:應用伸縮變換時,要分清變換前的點的坐標(x,y)與變換后的坐標(x′,y′).
若函數(shù)y=f(x)的圖象在伸縮變換φ:的作用下得到曲線的方程為y′=3sin,求函數(shù)y=f(x)的最小正周期.
解 由題意,把變換公式代入曲線y′=3sin得3y=3sin,整理得y=sin,故f(x)=sin.所以y=f(x)的最小正周期為=π.
題型 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互化
(2018·全國卷Ⅰ)在直角坐標系xOy中,曲線C1的方程為y=k|x|+2.以坐標原點為極點,x軸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為ρ2+2ρcosθ-3=0.
(1)求C2的直
7、角坐標方程;
(2)若C1與C2有且僅有三個公共點,求C1的方程.
解 (1)由x=ρcosθ,y=ρsinθ,得C2的直角坐標方程為(x+1)2+y2=4.
(2)由(1)知C2是圓心為A(-1,0),半徑為2的圓.
由題設(shè)知,C1是過點B(0,2)且關(guān)于y軸對稱的兩條射線,曲線C1的方程為y=記y軸右邊的射線為l1,y軸左邊的射線為l2.由于B在圓C2的外面,故C1與C2有且僅有三個公共點等價于l1與C2只有一個公共點且l2與C2有兩個公共點,或l2與C2只有一個公共點且l1與C2有兩個公共點.
當l1與C2只有一個公共點時,A到l1所在直線的距離為2,所以=2,故k=-或k=
8、0.
經(jīng)檢驗,當k=0時,l1與C2沒有公共點;當k=-時,l1與C2只有一個公共點,l2與C2有兩個公共點.
當l2與C2只有一個公共點時,A到l2所在直線的距離為2,所以=2,故k=0或k=.
經(jīng)檢驗,當k=0時,l1與C2沒有公共點;當k=時,l2與C2沒有公共點.
綜上,所求C1的方程為y=-|x|+2.
條件探究 把舉列說明中曲線C1的極坐標方程改為“θ=α(0≤α≤2π)”,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改為“ρ2-2ρcosθ-2ρsinθ+3=0”,若C1與C2有且僅有兩個公共點,求α的取值范圍.
解 由x=ρcosθ,y=ρsinθ得曲線C2的直角坐標方程為x2+y2
9、-2x-2y+3=0,
即(x-1)2+(y-)2=1,
由題意知α≠,
可設(shè)曲線C1的直角坐標方程為y=kx,k=tanα,
當曲線C1與曲線C2相切時,=1,
解得k=,即tanα=,
又0≤α≤2π,所以α=.
結(jié)合圖形可知,若C1與C2有且僅有兩個公共點,則
α∈.
1.極坐標方程與直角坐標方程的互化
(1)直角坐標方程化為極坐標方程:將公式x=ρcosθ及y=ρsinθ直接代入直角坐標方程并化簡即可.
(2)極坐標方程化為直角坐標方程:通過變形,構(gòu)造出形如ρcosθ,ρsinθ,ρ2的形式,再應用公式進行代換.其中方程的兩邊同乘以(或同除以)ρ及方程兩邊平方
10、是常用的變形技巧.
2.極角的確定
由tanθ確定角θ時,應根據(jù)點P所在象限取最小正角.
(1)當x≠0時,θ角才能由tanθ=按上述方法確定.
(2)當x=0時,tanθ沒有意義,這時可分三種情況處理:當x=0,y=0時,θ可取任何值;當x=0,y>0時,可取θ=;當x=0,y<0時,可取θ=.
已知圓O1和圓O2的極坐標方程分別為ρ=2,ρ2-2ρcos=2.
(1)把圓O1和圓O2的極坐標方程化為直角坐標方程;
(2)求經(jīng)過兩圓交點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
解 (1)由ρ=2知ρ2=4,所以圓O1的直角坐標方程為x2+y2=4.
11、因為ρ2-2ρcos=2,
所以ρ2-2ρ=2,
所以圓O2的直角坐標方程為x2+y2-2x-2y-2=0.
(2)將兩圓的直角坐標方程相減,得經(jīng)過兩圓交點的直線方程為x+y=1,化為極坐標方程為ρcosθ+ρsinθ=1,即ρsin=.
題型 極坐標方程的應用
角度1 極徑幾何意義的應用
1.(2018·日照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曲線C的參數(shù)方程為(α為參數(shù)),以O(shè)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的極坐標系中,直線l的極坐標方程為θ=(ρ∈R).
(1)求曲線C的極坐標方程;
(2)設(shè)直線l與曲線C相交于A,B兩點,求|AB|的值.
解 (1)將方程消去參數(shù)α得x
12、2+y2-4x-12=0,
∴曲線C的普通方程為x2+y2-4x-12=0,將x2+y2=ρ2,x=ρcosθ代入上式可得ρ2-4ρcosθ=12,
∴曲線C的極坐標方程為ρ2-4ρcosθ=12.
(2)設(shè)A,B兩點的極坐標方程分別為,,由消去θ得ρ2-2ρ-12=0,根據(jù)題意可得ρ1,ρ2是方程ρ2-2ρ-12=0的兩根,∴ρ1+ρ2=2,ρ1ρ2=-12,
∴|AB|=|ρ1-ρ2|==2.
角度2 用極坐標解最值和取值范圍問題
2.(2018·南平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以原點O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1的方程為+y2=1.曲線C2的參數(shù)方程為
13、
(φ為參數(shù)),曲線C3的方程為y=xtanα,曲線C3與曲線C1,C2分別交于P,Q兩點.
(1)求曲線C1,C2的極坐標方程;
(2)求|OP|2·|OQ|2的取值范圍.
解 (1)因為x=ρcosθ,y=ρsinθ,所以曲線C1的極坐標方程為+ρ2sin2θ=1,即ρ2=,
由(φ為參數(shù)),消去φ,
即得曲線C2的直角坐標方程為x2+(y-1)2=1;
將x=ρcosθ,y=ρsinθ,代入化簡,
可得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為ρ=2sinθ.
(2)曲線C3的極坐標方程為θ=α,
由(1)得|OP|2=;|OQ|2=4sin2α,
即|OP|2·|OQ|2==,
因
14、為0<α<,所以0
15、坐標原點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為ρ=4sin,直線l的直角坐標方程為y=x.
(1)求曲線C1和直線l的極坐標方程;
(2)已知直線l分別與曲線C1,曲線C2相交于異于極點的A,B兩點,若A,B的極徑分別為ρ1,ρ2,求|ρ2-ρ1|的值.
解 (1)曲線C1的參數(shù)方程為(θ為參數(shù)),其普通方程為x2+(y-1)2=1,
極坐標方程為ρ=2sinθ.
因為直線l的直角坐標方程為y=x,
故直線l的極坐標方程為θ=(ρ∈R).
(2)曲線C1的極坐標方程為ρ=2sinθ,
直線l的極坐標方程為θ=,
將θ=代入C1的極坐標方程得ρ1=1,
16、
將θ=代入C2的極坐標方程得ρ2=4,
∴|ρ2-ρ1|=3.
2.(2017·全國卷Ⅱ)在直角坐標系xOy中,以坐標原點為極點,x軸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1的極坐標方程為ρcosθ=4.
(1)M為曲線C1上的動點,點P在線段OM上,且滿足|OM|·|OP|=16,求點P的軌跡C2的直角坐標方程;
(2)設(shè)點A的極坐標為,點B在曲線C2上,求△OAB面積的最大值.
解 (1)設(shè)點P的極坐標為(ρ,θ)(ρ>0),點M的極坐標為(ρ1,θ)(ρ1>0).
由題設(shè)知|OP|=ρ,|OM|=ρ1=.
由|OM|·|OP|=16得C2的極坐標方程為
ρ=4cosθ(ρ>0).
因此C2的直角坐標方程為(x-2)2+y2=4(x≠0).
(2)設(shè)點B的極坐標為(ρB,α)(ρB>0).
由題設(shè)知|OA|=2,ρB=4cosα,于是△OAB的面積
S=|OA|·ρB·sin∠AOB=4cosα·
=2≤2+.
當α=-時,S取得最大值2+.
所以△OAB面積的最大值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