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9 數學廣角——集合 -人教新課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9 數學廣角——集合 -人教新課標(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數學廣角 集合》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新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集合》教材第104-105頁。
教材分析:
在例1教學中,用統(tǒng)計表的形式給出三(1)班參加跳繩、踢毽比賽的學生名單,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自主探索,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呈現了一一列舉出參加兩項比賽的學生姓名(兩個集合的元素),把重復的連起來(找到交集的元素)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情分析:
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新知。教學中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聯,逐漸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事物。其次,有層次地設計練習,逐步豐富并完善學生對集合知識的理解。
教學目
2、標:
1.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產生過程。
2.能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集合的思想,進而形成策略。
3.滲透多種方法解決重疊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對重疊部分的理解。
教具準備:
題卡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
同學們,老師平時周末都喜歡到戶外爬爬山、打打羽毛球。同學們,你們平時都愛做哪些運動呢?
多指名學生回答。
師:
3、我發(fā)現咱們三(1)班喜歡運動的同學真不少,愛運動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也希望我們班的同學能夠堅持做好體育鍛煉。同學們,其實今天這節(jié)課也有和運動相關的問題要我們一起來解決,(是否要:你有信心解決嗎?生:有。)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課堂。
(設計思路:通過談話,拉近師生距離。由身邊學生熱愛的體育運動來導入課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一)觀察表格
師:我們班很多學生都愛運動,有一所小學三(1)班的孩子,和你們一樣,也很愛運動,他們還代表班上去參加比賽呢。(點課件)這就是三(1)班參加跳繩和踢毽子比賽的學生名單:
跳繩
楊明
陳東
4、
劉紅
李芳
王愛華
馬超
丁旭
趙軍
徐強
踢毽
劉紅
于麗
周曉
楊明
朱小東
李芳
陶偉
盧強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個名單,你能從中發(fā)現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發(fā)現參加跳繩的有9人。
生2:我發(fā)現參加踢毽的有8人。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還有誰有其它的發(fā)現。
生3:我發(fā)現參加跳繩和踢毽子的一共有17人。
(預設1:師:你17是怎么求出來的?生:9+8=17人。師:(邊板書:)還有誰有不同的意見嗎?生:有人有重復的,沒有17人。師:好的,沒關系,到底參加這兩項比賽的是不是17人,我們呆會再來驗證。)
預設2:
生4:我發(fā)現楊明兩項都參加了。
5、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為了方便觀察,可以把重復的名字作個標記,也可以把重復的名字用線連起來。
師:你還能用這種方法找出有沒有其它的人也同時參加了這兩項比賽嗎?
生:還有劉紅、李芳也兩項都參加了。(課件點)
預設3:
生4:我發(fā)現楊明、劉紅和李芳兩項都參加了。(課件三個同時做標記)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為了方便觀察,可以把重復的名字作個標記,也可以把重復的名字用線連起來。
(師引導學生說出找重復的方法。)
師:老師還想告訴大家一個小訣竅,我們在找的時候最好按順序,一個一個觀察,看它有沒有在第二行中出現。這樣更不會遺漏和重復。
(二)游戲環(huán)節(jié)
師:剛剛我們用作標
6、記和連線的方法,找出了誰參加了兩項比賽,誰只參加了一項比賽。其實還有一種更加直觀、清楚的方法也能表示出參加比賽的學生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課前,讓我們班一些學生來扮演三(1)班的這些運動員來玩?zhèn)€游戲吧。老師之前已經給一些同學發(fā)好了卡片,接下來先請這些拿到卡片的同學先仔細對照表格,看一看你參加的運動是什么。
師:看清楚了嗎?現在就請參加比賽的同學拿好你的卡片。聽老師的指令。
師:第一次口令:請參加跳繩比賽的同學到紅色圈里集中。(點課件)
師:第二次口令:請參加踢毽子比賽的同學到藍色圈里集中。(點課件)
師:老師想采訪一下這三位小朋友,你們怎么從紅圈跑到藍圈來了?
7、
生:因為我參加了兩項比賽。
師:接下來老師要發(fā)第三次口令,請參加跳繩和踢毽子的同學到各自的圈里集中。
預設1:生在藍圈里不動。預設2:有學生跑到紅圈。
師:你們碰到什么難題嗎?
生:我兩項都參加了,不知道站哪?
師:誰來幫幫他。
生2:讓他們站中間?
師:請你到臺上來指揮這些同學站到相應的圈里。(學生站好后,點課件)
師:為了讓同學們看得更加清楚,老師把剛才同學們站位的情況用課件展示出來。(點課件,同時貼黑板上的名字)
(設計思路: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參加比賽的學生來按老師所發(fā)的指令來站圈,來激發(fā)學生思考,自主創(chuàng)造出維恩圖。教學過程中,我共發(fā)出了三個指令,第一次口令是
8、請參加跳繩比賽的同學到紅色圈里集中。第二次口令是請參加踢毽子比賽的同學到藍色圈里集中。第三次口令是請參加跳繩和踢毽子的同學到各自的圈里集中。這時,兩項都參加了的學生不知該怎樣站才好。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請學生上臺擺一擺、挪一挪、說一說等方式,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創(chuàng)造出維恩圖。)
(三) 介紹維恩圖。
師:現在老師想采訪一下這位小朋友(指揮的學生),你為什么要把這兩位同學安排在兩個圈中間。
生:因為他兩項都參加了。(在黑板上貼名字和兩項都參加了的字)
師:為什么他們同樣都參加了跳繩,而他們不站在中間呢?
生:他們只參加了跳繩。(貼名字和字)
師:為什么他們同樣都參加了踢毽子
9、,而他們也不站在中間呢?
生:他們只參加了踢毽子。(貼名字和字)
師:好,謝謝你,請你回到座位上。也謝謝你們的配合,請你們回到座位,同時也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這些同學。(生回座位)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真聰明,不僅善于觀察,還善于動手。其實你們的發(fā)現和十九世紀(課件出示)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維恩的想法是一樣的。他在1880年第一次用這種圖的形式來表示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所以這種圖就叫做維恩圖。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用維恩圖來解決生活中的集合問題。(貼課題:集合)
(四) 認識維恩圖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師:看到這個維恩圖,你能知道維恩圖中各部分都表示什么嗎?
生:能
師: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10、。
師:這個紅色圓圈里的是表示什么?(閃爍)
生:表示參加跳繩比賽的人。(課件加上:9人)
師:這個藍色圓圈里的是表示什么?(閃爍)
生:表示參加踢毽子比賽的人。(課件加上:8人)
師:請看大屏幕,現在閃爍的部分表示什么?
生:表示兩項都參加了的。(點課件,)
師:再看大屏幕,現在閃爍的部分又表示什么?
生:表示只參加了跳繩的學生。(點課件,)
師:那這部分又表示什么?(課件閃爍)
生:表示只參加了踢毽子的學生。(點課件,)
(5個問題,找5個學生來回答)
師:那你能求出參加這兩項比賽的一共有多少人嗎?可以怎樣列式解答。
生:6+3+5=14(人)
師:
11、6表示什么?
生:表示只參加跳繩比賽的有6人。
師:“3”表示什么?
生:兩項都參加的有3人。
師:“5”表示什么?
生:只參加踢毽子的有5人。
師:還有沒有別的算式也能求出一共是多少人呢?
生:9+8-3=11(人)
預設:如果沒有,
(老師可以說:老師這里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求出一共多少人?9+8-3=11(人)
師:你能說說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嗎?為什么要減3?
生:(多讓幾個學生說)
師:誰還想說說看?
生:……
(教師巡查,找兩個學生到臺上去寫他們的答案,并在臺上說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12、三、練習:
(一)基本練習: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不但能夠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出韋恩圖,還能用韋恩圖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來進行闖關練習吧!請看第一關:
你認識這些小動物嗎?我請個同學來說一說:
生:回答,魚、貓頭鷹、天鵝、蝴蝶、小金魚、鯨魚、大雁、老鷹、烏龜、鴿子。
師:這里老師打斷一下,大雁是屬于鵝類,俗稱“野鵝”,它也會游泳。
師:請你們拿出試題紙,獨立完成。
師:做好了嗎?我們來看下這位同學的?(用展臺展示出來)
師:?和⑦為什么放中間?
生:因為它們既會游泳又會飛。
(二) 鞏固練習:
師:第一關順利通過,接下來請看第二關。
(點課件)
師:商店昨天進的水
13、果品種
師:這是今天進的水果品種,請你仔細觀察一下,你有哪些發(fā)現?
生1:昨天有5種,
生2:今天有7種,
生3:有重復的。
師:商店兩天一共進了多少種水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要知道昨天進的水果品種,今天進的水果品種,還要知道有重復的水果品種。
請你再獨立觀察,并在答題紙上列出算式。
生匯報。
老板的問題是: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生:5+7-4=8(種)
師:分別問5,7,4各表示什么,為什么要減4。
師:還有誰想說。(多讓兩名學生來說)
(預設:有學生說5+7=12種,師可問其它同學有沒有意見,為什么?)
生2:1+4+3
14、=8(種)
師同樣讓學生說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三) 提高練習:
師:第二關順利通過,接下來請看最后一關。
學校歌舞小組中會唱歌的有魏東、馬曉軍、孫曉明、黃陽、崔美蘭、王哲、羅紅、宋玲玲、沈歡。
會跳舞的有高新、鄭虹、馬曉軍、胡霞、黃陽、萬大林、宋玲玲、姜旭、羅紅、徐麗娟。
會唱歌的 會跳舞的
唱歌和跳舞都會的
師:做題前請注意以下要求:
1、 把既會唱歌又會跳舞的學生用你喜歡的方式標記出來。
2、 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會唱歌和會跳舞
15、的學生名單,并把各部分的人數填到相應的橫線上。
(1)既會唱歌又會跳舞的有( )人。
(2)學校歌舞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師:既會唱歌又會跳舞的有幾人?
生:有4人。
師:分別是:
生:馬曉軍、黃陽、羅紅、宋玲玲。
師:只會唱歌的有幾人?只會跳舞的有幾人?
師:學校歌舞小組一共有多少人?如何列式。
生:5+4+6=15(人)
生:9+10-4=15(人)
四、 總結
同學們今天表現都很出色,誰愿意來說說今天有什么收獲?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五、 結束語: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維恩圖來幫助我們解決集合問題,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經常碰到集合
16、的現象,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進一步的學習。
六、 板書設計
集 合
參加跳繩的學生 參加踢毽子的學生
只參加跳繩的學生
兩項都參加的3人
只參加踢毽的學生
9+8-3=14(人) 6+3+5=14(人)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是數學源于生活,我以此作為這節(jié)課設計的基本理念。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和游戲引入,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
17、親切感;也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豐富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本課主要使用游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思考,并通過學生合作探究,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深入,進而將問題解開,達到教學目標。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內容,思維力度較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參加比賽的學生來按老師所發(fā)的指令來站圈,來激發(fā)學生思考,自主創(chuàng)造出維恩圖。教學過程中,我共發(fā)出了三個指令,第一次口令是請參加跳繩比賽的同學到紅色圈里集中。第二次口令是請參加踢毽子比賽的同學到藍色圈里集中。第三次口令是請參加跳繩和踢毽子的同學到各自的圈里集中。這時,兩項都
18、參加了的學生不知該怎樣站才好。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請學生上臺擺一擺、挪一挪、說一說等方式,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創(chuàng)造出維恩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初步感知集合圖的產生過程。而且游戲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發(fā)展技能。
在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義。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共提了五個問題,問題層次性強。并結合多媒體課件和閃爍動畫,幫助學生觀察,便于學生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義。學生知道了維恩圖各部分的意義,這時再提出問題:你能能求出參加這兩項比賽的一共有多少人嗎?可以怎樣列式解答。學生結合維恩圖,可以列出幾種算式。8+9-3=14(人)、6+3
19、+5=14(人)。在學生列出算式的時候,加問每個數所表示的意義,特別是在減3時,教師及時追問,為什么要減3?引發(fā)學生思考,因為這三人同時參加了兩項比賽,他們重復出現了,重復算了兩次,所以要把重復的減去。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學,我注意克服學生的思維定勢。促使學生發(fā)現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長此以往,由質疑進而求異,突破傳統(tǒng)觀念,大膽創(chuàng)立新說。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我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個是基礎練習,讓學生在基礎練習中,進一步理解維恩圖。第二個練習,在提出問題:商店兩天一共進了多少種水果時?我并沒有讓直接解答,而是在此時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知道什么?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嚴謹性。最后一個練習,引導學生理解維恩圖中各部分要填寫的內容。
總體來說,本節(jié)課,我本著以生為本的原則,課堂上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親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們親身體驗集合圖的產生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集合的思想,在過程中感悟重疊,并領悟重疊問題的解決方法。讓學生經歷問題解決的數學化過程,獲得數學學習體驗。但教學中也還存在一些不足,如課件制作還需進一步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