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jié)市織金縣三塘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10 論語十則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貴州省畢節(jié)市織金縣三塘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10 論語十則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論語十則》
一、知識鏈接: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墩撜Z》是儒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內(nèi)容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書 ,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jié)選出來的有關(guān)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
《論語》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國古代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今天初步了解到關(guān)于《論語》的思想內(nèi)涵,但這種學習是不夠的,一方面,我們要將它作為指導自己實際行動的一種航標,另一方面,我們要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識,來更好的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
2、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布置預習?導學
1、 讀準下列加粗字的讀音:
論( )語 不亦說( )乎 人不知而不慍( ) 三省( )吾身 傳( )不習乎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 弘( )毅 誨女( )知之乎,不知為不知,是知( )也。 松柏之后凋( )也 其恕( )乎
2、結(jié)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diào)。
示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
3、而/內(nèi)自省也。
3、積累通假字:
(1)不亦說(yuè)乎(“說”同“悅”,愉快。)
(2)誨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通“智”,聰明。)
4、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韻味。試著背誦十則論語。
5、回讀課文,根據(jù)你的理解,選擇你最欣賞的一則讀一讀,要求讀準語氣、節(jié)奏。
6、結(jié)合注釋試著翻譯。思考本文內(nèi)容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除此之外,你還有哪些地方?jīng)]有弄懂?還有什么問題?也一并寫在下面。
二.指導學習?研討
1、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后,你對這篇文言文的內(nèi)容、語句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請列出,我們
4、共同解決(生提問或師引導學生提問,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的習慣,生答或師點撥,培養(yǎng)其合作學習能力)。
示例:
⑴在新知與舊知、知識與實踐的關(guān)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⑵在學與思、學與問的關(guān)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⑶松柏有什么樣的品性?要求學生討論交流這句話的現(xiàn)實意義。
⑷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⑸從《論語十則》中,選取你最喜愛的一則,談談你的理解或感受。
三.鞏固?延伸
(一)基礎(chǔ)運用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_____ 家,
__ __ 家,是 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墩撜Z》是___ 家學派經(jīng)
5、典著作之一,內(nèi)容
是記錄 及其弟子的 ,與___ __,___ __,___ __合稱“四書”.
2.解釋加點的字:
時習 不亦說乎 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傳不習 溫故
罔 殆 誨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3.理解填空
①《論語》中認為能保持君子風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談“學”與“思”辨證關(guān)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
6、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全國中學生夏令營大連會場開營儀式上,主持人說“孔子說過__________,__________!”對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歡迎大家來大連!“
⑤孔子認為認識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曾子以為治學的人應該重視品德修養(yǎng)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⑦《論語》中說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⑧論述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⑨曾子鼓勵弟子要一生為實現(xiàn)“仁”的理想而奮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孔子認為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是 ,并闡述為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從本文找出例句(一則即可)
學習方法:
學習態(tài)度:
品德修養(yǎng):
6.《〈論語〉十則》中流傳至今的成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