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2 詩兩首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2 詩兩首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2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國學擷粹】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 譯文別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雖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來。 【知義明理】 每個人的資質(zhì)、體力是不一樣的,有強有弱。面對同一問題,有的接受得快,有的接受得慢,這是客觀事實,但只要有了這種“己百” “己千”的精神,最終定會取得成功。這就是功到自然成、笨鳥先飛早入林的道理。,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一、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現(xiàn)代詩人。有“雨巷詩人”之稱,是中國
2、現(xiàn)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詩集有望舒草望舒詩稿災(zāi)難的歲月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寧人,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筆名有南湖、云中鶴等。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等,散文集巴黎的鱗爪等,還有小說、日記、譯著等。,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二、作品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其前期的代表作。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原來熱烈響應(yīng)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冰的深淵。戴望舒寫這首詩時只有22歲,當時他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就是這種心境的反映。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
3、膾炙人口的詩篇,也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此詩寫于1928年11月6日。康橋,即英國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禈驎r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zhuǎn)折點。詩人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1928年詩人故地重游,在歸國途中,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表達了對母校的深情厚誼。,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一、讀準字音,二、寫對字形,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三、掌握詞語 1.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該往哪個方向去。 例句:人生路上難免有挫折,有低潮,有不被人理解的時候。慶幸的是,沮喪灰心時,一句鼓勵的話會讓人繼續(xù)
4、前行;彷徨疲憊時,一個擁抱能讓人充滿力量。 2.彳亍:走走停停的樣子。 例句:出了史家胡同博物館的大門,我?guī)е鴿M腦子的故事重新彳亍在史家胡同里:53號院的好園賓館,庭院深深,幽靜而安逸;51號院的章士釗故居,朱門緊閉,沉寂而威嚴。 3.頹圮:坍塌,破敗。 例句:即便是在零落的小村的盡頭出現(xiàn)的一座頹圮的板橋,都會給我的心以暫時的、片刻的慰藉。,資源助讀,知識整合,四、辨明詞義 1.沉淀沉積 辨析:“沉淀”:溶液中難溶解的固體物質(zhì)從溶液中析出;從溶液中析出的難溶解的固體物質(zhì);凝聚,積累?!俺练e”:水流、風等流體在流速減慢時,所挾帶的沙石、泥土等沉淀堆積起來;指物質(zhì)在溶液中沉淀積聚起來;某些生物在生
5、命活動中產(chǎn)生的物質(zhì)堆積起來,如海洋生物的遺體堆積等;沉淀,積聚(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文化沉積、歷史沉積。 例句:情感需要沉淀,才能寫出好詩。 如果火星探測器著陸時偏離了這些沉積物的話,它將不得不辛苦地開上很遠的距離才能到達目的地進行采樣。,,,資源助讀,知識整合,2.斑斕斑駁 辨析:“斑斕”指燦爛多彩,如五彩斑斕。“斑駁”一般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花花搭搭的,如樹影斑駁、斑駁的舊畫等。 例句:一進入劇場,舞臺幕布呈現(xiàn)出的巨大的中國水墨畫,云霧蒸騰,五光十色,把觀眾引入奇幻斑斕的仙境之中。 夏天的江南,柳枝掩映著古橋流水,陽光穿過濃密的香樟樹,在河邊投下斑駁的影子。,,,資源助讀,知識整合,
6、五、積累名句 1.雨巷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理想的詩句是: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2.再別康橋運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愛的兩句: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3.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現(xiàn)出的安閑、自在,正是詩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別康橋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寫出了他對康橋永久、熱烈的愛戀。,,,,,,,,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 雨巷,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再別康橋,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二、說說文章主旨 雨巷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
7、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緒,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再別康橋以離別康橋時的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作者擷取了康橋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熔鑄成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傳遞出對康橋的愛慕,對往昔生活的留戀,對離別的淡淡傷感。,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任務(wù)一】 賞析雨巷的形象 1.在雨巷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有哪些?這些景物有何特點? 參考答案:油紙傘、雨巷、丁香、籬墻。油紙傘:泛黃的傘面,纖細的傘骨,散發(fā)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雨巷:幽深寂靜而又細雨迷茫,給人一種壓抑、惆悵、彷徨之感。丁香:暮春綻放、纖小文弱、花色清淡、花束
8、似結(jié)?;h墻:頹圮、衰敗。 2.在雨巷中,寫了幾個人物?人物的主要感情特征是什么? 參考答案:詩歌中寫了“我”和“丁香姑娘”兩個人物。“我”和“丁香姑娘”的主要感情特征是:憂郁、彷徨、苦悶、迷茫、惆悵。,3.雨巷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 參考答案: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營造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迷離、縹緲、超然、朦朧的抒情意境。,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4.在雨巷一詩中,詩人為什么要用“丁香”來形容“姑娘”? 參考答案: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往往用來代表孤高、美麗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征詩人心中高潔、
9、美麗又令人惆悵的理想。 本詩是現(xiàn)實的沉寂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詩人內(nèi)心的沉郁和彷徨反映在筆下的形象上,就形成了這一個獨一無二的憂郁美麗的丁香姑娘。,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任務(wù)二】 體會再別康橋的情感 1.再別康橋在意象的選用上獨具特色,詩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主要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水草、星輝等。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建筑、車流和其他一些平常的事物,選取這些自然景物,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意境,并使這些景物融入了詩人的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2.第四節(jié)“那榆陰下的一潭”明
10、明指的就是湖水,為什么詩人卻說“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參考答案:這種寫法,叫作“移情”。所謂“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觀感情轉(zhuǎn)移到了他所描寫的客觀景物上。詩人唯恐讀者把那清泉只是當作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里,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夢”,所以說是“天上虹”。,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3.詩的開頭一節(jié)是“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結(jié)束一節(jié)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輕輕的”與“悄悄的”可以互換嗎?,參考答案:不可以。開頭“輕輕的”是一種行為狀態(tài),結(jié)尾“悄悄的”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我們仿佛看到一個輕手輕腳
11、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但在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留戀的情感又深了一層。,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知識窗 “反復(fù)句”是有意重復(fù)某個意思,以強調(diào)語意的一種手法。一般情況下,反復(fù)有兩種:一是連續(xù)反復(fù),二是間隔反復(fù)。連續(xù)出現(xiàn)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中間沒有間隔的叫連續(xù)反復(fù)。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不連續(xù)出現(xiàn),有其他詞語或句子間隔在中間的叫間隔反復(fù)。,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再別康橋的作者徐志摩是“新月詩社”的主要組織者,也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新月派詩人主張詩歌要有“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再別康橋是怎樣體現(xiàn)這“三美”主張的?談?wù)勀愕睦斫狻?提示:先了解“三美
12、”主張的具體內(nèi)容,再結(jié)合詩歌本身的特點對應(yīng)分析。,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技法借鑒,主題閱讀,技法指導 學會運用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根據(jù)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來表現(xiàn)與之有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闡發(fā)深刻的道理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雨巷一詩,詩人就借鑒了西方象征詩派重視用形象的暗示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真實感受的寫法,借用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勾畫了一幅充滿哀怨氣氛的雨巷圖。陰暗的雨巷和飄忽迷離的“丁香姑娘”,并非真實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詩人創(chuàng)造的充滿象征意味的抒情意象。那陰暗的雨巷,象征著當時沉悶壓抑的社會境況;那夢一般朦朧凄迷的、丁香一樣的姑娘,正是詩人心中的理想,模糊
13、、迷茫。運用象征手法要注意以下要求。,技法借鑒,主題閱讀,1.立意要明確。文章贊揚什么,或批評什么,一定要鮮明,要貫串全文。 2.描繪要具體。只有對象征體作具體的描繪,才能使人透過“形”看到“神”,如果“形”描繪得不具體,那么所頌揚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概念,作者的“意”也就不能形象地表達出來。 3.類比要恰當。所借之物與所抒之情,要有緊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合乎情理。這就要找準類比點,展開聯(lián)想。,技法借鑒,主題閱讀,對點小練 以鐘聲為題,寫一個片段,要求寫出其象征含義。 寫作示例:遠處,氤氳迷茫的深山中飄來幾縷悠悠的鐘聲。此時,我聽到了那位落榜失意的文人張繼吟道:“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
14、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原來,那鐘聲觸及了他心中的寂寞和蒼涼,失意仿佛沒有盡頭。當王維步履輕盈地走下山寺時,回頭,只剩下鐘磬的余音,此時,他有了一種收獲,那便是來自內(nèi)心的鐘鳴安詳。因為安詳,所以淡泊;因為安詳,所以富足。一個人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能閑看庭前花開花落,能悠然自得聆聽那啟人心智的佛音,這就是一種幸福。,技法借鑒,主題閱讀,為理想狂歌 名句誦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理想是人生的太陽。德萊賽 3.理想,給天下不幸者以歡樂。高爾基 4.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車爾尼雪夫斯基 5.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蘇格拉底 6.如果
15、不獻身給一個偉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無意義的。何塞黎薩爾 7.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chǔ),我叫它豬欄的理想。愛因斯坦 8.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量!羅曼羅蘭,技法借鑒,主題閱讀,素材趣讀 1.尋夢者戴望舒 戴望舒有一首小詩,叫尋夢者,詩的開頭說:“夢會開出花來的,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去求無價的珍寶吧?!睂羰窃娙藘?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也是那個時代一個群體精神與靈魂的深刻自白。這首詩告訴我們:人生需要一個美好的理想,理想的實現(xiàn),必須通過努力追尋。其實,戴望舒的雨巷中“撐著油紙傘”彳亍前行的“我”,不也是一個“尋夢者”嗎?理想與現(xiàn)實在雨中變得模糊,而這模糊而又遙遠的理想,就如同那
16、飄過的丁香:近了,遠了,走出了雨巷。,技法借鑒,主題閱讀,2.執(zhí)著于理想的徐志摩 “我許給你的,我從沒收回,只是,從今以后,它再沒地方存放了!” “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在中國現(xiàn)代詩壇上,這位自稱“云中鶴”(徐志摩的筆名)的詩人,是一個充滿浪漫理想并一生追逐浪漫理想的典型。他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富商家庭,早年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又富有浪漫的才情,游歷過歐洲,結(jié)識過許多偉大的人物并在國內(nèi)高等學府中任過教授,出版過許多詩集并建立過許多文學社團??墒撬麖奈礉M足過,他一直在憧憬著。他的愛情
17、故事更是他理想化生活的典例,雖然其中有著艱辛和悲苦,但詩人從未悵惘和悔愧過,他一如既往地生活在自己編織的純潔的“天地”里,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人生的真諦。,技法借鑒,主題閱讀,美文品讀 理想不死 山東考生 八百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年老的詩人陸游咳嗽著從床上坐起來,點燃燈火,他的目光投射到很久以前:想當年金戈鐵馬,詩人也曾吞吐日月,但最終壯志難酬。此時此刻,失地未曾收復(fù),而自己已經(jīng)垂垂老矣。詩人郁憤之情噴薄而出,奮筆寫下書憤一詩。 八百多年后,我端坐在電腦桌前,仍能夠聽得到詩人蒼老的咳嗽聲與怦怦的心跳聲。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話“理想不死”。 1907年,一個憔悴的女子被兵丁押解著走
18、上刑場。她曾逃脫婚姻的桎梏,只身遠渡日本,只為追尋真理。她,就是秋瑾。,技法借鑒,主題閱讀,1907年秋天,山陰縣令李鐘岳遇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難題。秋瑾被捕后,被押解到紹興府衙門。面對秋瑾的浩然氣概,紹興知府將其轉(zhuǎn)到山陰知縣李鐘岳那里,這本是典型的官場“踢皮球”的把戲。但,頗有不同的是,李鐘岳是秋瑾的同情者?;蛘哒f,李鐘岳是革命的同情者。面對審訊,秋瑾只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幾個字,再不多言。 秋瑾就義以后,李鐘岳因無法保護秋瑾,自覺有愧,不久上吊自殺。 他的死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和意外。我想,他的死,除了說明李鐘岳同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之外,再無別的解釋。 孫中山先生曾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
19、努力?!?他還說:“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fā)展為己任,雖石爛???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在滾滾紅塵之中,深陷物欲的泥淖,重溫理想主義者的只言片語,令人心潮澎湃,難以平息。,技法借鑒,主題閱讀,品開頭 文章開頭,描繪了陸游寫書憤的場景,暗含陸游北伐抗金的理想。此種開頭,引人入勝。 品手法 這篇文章,起承轉(zhuǎn)合自然,陸游、秋瑾、李鐘岳等人執(zhí)著于理想的故事,過渡巧妙,勾連渾然天成。 品語言 文中既有細節(jié)性的描寫,如“詩人蒼老的咳嗽聲與怦怦的心跳聲”,又有高度概括的介紹,如李鐘岳的故事,顯示了考生駕馭語言的能力。,技法借鑒,主題閱讀,【思考】這篇作文,在段落安排上具有怎樣的特點?給你怎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這篇作文,圍繞論點“理想不死”安排材料,段落小巧靈活。如第二段,考生為了點題,讓兩句話獨立成段;倒數(shù)第二段和倒數(shù)第三段,為了扣題,兩處引用也單獨成段。這種安排,很好地凸顯了結(jié)構(gòu)為主旨服務(wù)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