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 考點預測分析 遺傳的細胞基礎(含解析)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3高考生物 考點預測分析 遺傳的細胞基礎(含解析)新人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3高考生物考點預測分析: 遺傳的細胞基礎
【考綱要求】
2-1? 遺傳的細胞基礎
?
(1)細胞的減數分裂
(2)配子的形成過程
(3)受精過程
II
II
II
【高考分布】
注:
①直方圖橫軸代表高考考點
②直方圖縱軸代表5年高考匯總分值
【命題分析】
1.本部分命題重點比較突出,主要考查動物配子的形成過程,對概念
的理解和記憶性內容的考查基本不出現了,考查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
2.平穩(wěn)綜合: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平穩(wěn),主要考查點有:①異常減數分裂過程中染
色體行為、數目的變化;②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
2、圖像、曲線的識剮;③與遺傳規(guī)律,如
伴性遺傳的綜合考查。
3.2013命題預測;仍可與伴性遺傳和人類染色體異常病等內容聯系起來進行考查。
【試題預測】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 (2013·浙江溫州聯考)下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某哺乳動物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錯誤的說法是( )
A.Ⅰ過程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
B.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是通過Ⅱ過程實現
C.A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C細胞有4種基因型
D.該哺乳動物為雄性個體
【解析】Ⅰ過程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即Ⅱ過程;A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C細胞有
3、2種基因型;根據D的形態(tài)可判斷該哺乳動物為雄性個體。
【答案】C
2.(2012·湛江高三質檢)下列是某高等二倍體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細胞不可能代表漿細胞、效應T細胞
B.乙細胞含有的兩條X染色體,不屬于同源染色體
C.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胞、極體或者精細胞
D.丁細胞不可能發(fā)生A和a、B和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分離
【解析】 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漿細胞與效應T細胞均不能進行分裂;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為次級卵母細胞,此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
4、胞或極體;丁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不會發(fā)生等位基因的分離,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答案】 C
3.(2012·孝感高三聯考)一個基因型為TtMm(這兩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的卵原細胞,在沒有突變的情況下,如果它所產生的卵細胞基因組成為TM,則由該卵原細胞分裂產生的下列細胞中基因的數目、種類表示都正確的是( )
A.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TMM,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
B.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
C.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或tm
D.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tmm,減數第
5、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和tm
【解析】 分析題意可知,該卵原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tmm,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為TTMM,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經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兩個極體均為tm,次級卵母細胞經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卵細胞、極體均為TM。
【答案】 D
4.(2012·衡陽高三聯考)如圖表示基因型為YyRr的二倍體生物某細胞的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時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目是E~I時期細胞中的兩倍
B.L時期基因組成可能為YYRR、YYrr、yyRR、yyrr
C.E、N時期,由于遺傳物質的解旋,染色體逐漸恢復為
6、染色質
D.在G和I時期,細胞可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解析】 由曲線圖可知,該細胞既能進行有絲分裂,也能進行減數分裂。D時期為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組數為該物種的2倍,其染色體組數目是E~I時期(有絲分裂的末期及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染色體組數目都是該物種具有的染色體組數)細胞內染色體組數的2倍。L時期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此時,細胞內控制每對性狀的基因來自同一染色體的復制,因而控制每對性狀的基因組成相同,可能如B項所述。E時期為有絲分裂末期,N時期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染色體解旋恢復為染色質,而不是遺傳物質解旋;G為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能發(fā)生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產生可遺傳
7、的變異,I為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可能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答案】 C
5.(2012·朝陽區(qū)高三期末)如圖為某二倍體動物的幾個細胞分裂示意圖(數字代表染色體,字母代表染色體上的基因)。據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甲 乙 丙
A.圖甲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據此說明該動物的性別可能是雄性
B.圖乙表示該細胞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
C.1與4的片段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D.圖丙細胞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圖甲細胞染色體數的一半
【解析】 圖甲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圖丙產生的子細胞
8、中不含同源染色體,故可判斷圖甲和圖丙細胞進行的是減數分裂,且圖甲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圖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圖甲細胞進行的是均等分裂,據此可判斷該動物是雄性,A項正確;圖乙細胞移向每一極的染色體都有同源染色體,故圖乙進行的是有絲分裂,而有絲分裂過程不會出現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現象,B項錯誤;圖甲中1和4是非同源染色體,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片段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C項正確;圖丙細胞產生的子細胞中只有2條染色體,而圖甲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D項正確。
【答案】 B
6.(2012·龍巖高三質檢)細胞在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過程中都有可能產生可遺傳變異,
9、其中不能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的變異是( )
A.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B.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
C.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染色體不能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解析】 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的影響,導致基因突變發(fā)生在分裂間期,可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可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不能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可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
【答案】 A
7.(2012·開封高三期末)如圖是
10、兩種細胞增殖方式的染色體行為示意圖,圖中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甲 乙
A.甲種方式姐妹染色單體分開,使子細胞都含有P1、P2、M1、M2
B.乙種方式P1和M1、P2和M2分離,子細胞具有不同組合的染色體
C.利用甲種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和物種的進化
D.繁殖過程中存在乙種方式,有利于種群適應環(huán)境和進化
【解析】 P1和M1、P2和M2是兩對同源染色體。A項中,圖甲是有絲分裂,子細胞都有P1、P2、M1、M2。B項中,圖乙是減數第一次分裂,由于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子細胞具有不同組合的染色體。C項中,利用甲種方式繁殖后代,缺乏基因重組,有
11、利于生物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但不利于生物的進化。D項中,繁殖過程中存在乙種方式,說明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有利于種群適應環(huán)境和進化。
【答案】 C
8.(2012·青島二模)將某一經3H充分標記核DNA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3H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經過連續(xù)兩次細胞分裂。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染色體數可能為2N
B.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子細胞核含3H的DNA分子數一定為N
C.若子細胞中有的染色體不含3H,則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
D.若子細胞中染色體都含3H,則細胞分裂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
【解析】 DNA的復制為半保留復制,
12、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兩子細胞中的染色體均含有3H,但進行第二次分裂的間期復制的染色體的兩條DNA中,一條含有3H,另一條不含3H,故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含3H的染色體數可能為2N或0;減數第一次分裂由于染色體減半,故最終子細胞核含3H的DNA分子數一定為N;子細胞中有的染色體不含3H,是因為在第二次分裂間期復制時其中一條DNA不含3H,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體有一半不含3H。
【答案】 C
9.(2012·蘇北四市高三聯考)下圖表示某哺乳動物的細胞分裂部分時期及基因位置,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乙 甲 丙
A.甲、乙、丙三種細胞均可在卵巢內觀察到
B.乙細胞
13、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12個染色單體
C.形成丙細胞的分裂過程中一定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D.丙細胞分裂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是abXD
【解析】 圖甲代表雌性動物體細胞中含有的三對同源染色體(基因型為AaBbXDXD);圖乙代表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12條染色單體;圖丙代表處于減二后期的次級卵母細胞,圖中分離的染色體來自同一條染色體復制形成。正常情況下,減二后期相應染色體上的基因種類相同,但圖示出現了一黑一白,即出現了等位基因(A、a),這對等位基因可能來自于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哺乳動物體內處于中期的次級卵母細胞要繼續(xù)分裂,必須以受精為條件,而受精則發(fā)生在輸卵管內,因此三種細胞
14、不會在卵巢內觀察到。
【答案】 D
10.(2012·鄭州高三預測)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出現基因突變,使其中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突變?yōu)閍,該細胞以后減數分裂正常進行,則其可產生多少種配子( )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解析】 正常情況下,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初級精母細胞經減數分裂,能產生AB、AB、ab、ab或Ab、Ab、aB、aB基因組成兩兩相同的四個配子,如一個A突變成a,則有三種配子。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
11.(2012·濰坊
15、高三期末)某果蠅的基因組成如甲圖所示,觀察該果蠅的某器官裝片時發(fā)現了如乙、丙圖所示的細胞。請結合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乙 甲 丙
(1)丙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其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 。
(2)乙、丙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對數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3)
請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繪出甲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曲線。
(4)與甲→乙過程相比,甲→丙過程特有的可遺傳變異類型是________。
(5)果蠅眼色的基因(紅眼W,白眼w)位于X染色體上,該果蠅與正常紅眼雄果蠅交配,若后
16、代出現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白眼個體,則是由于親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蠅在進行減數第________次分裂時出現異常。
【解析】 (1)丙細胞細胞質不均等分裂,且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和染色單體,可以判斷丙細胞是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級卵母細胞。丙細胞分裂產生的一個卵細胞的基因型可以是aBXW或aBXw或abXW或abXw。(2)乙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有8對同源染色體,丙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3)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DNA復制,進入分裂期DNA含量加倍,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每條染色體含1個
DNA分子。(4)甲→乙是有絲分裂,可遺傳的變異有基
17、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甲→丙是減數分裂,可遺傳的變異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5)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是XWY,雌果蠅的基因型是XWXw,后代的白眼基因來自雌果蠅,染色體組成為XXY的白眼個體的基因型為XwXwY,是雌果蠅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著絲點分裂后的兩條染色體移向細胞的同一極,進入同一個卵細胞內的結果。
【答案】 (1)次級卵母細胞 aBXW或aBXw或abXW或abXw
(2)8 0
(3)如圖所示
(4)基因重組
(5)雌 二
12.(2012·蚌埠質檢)下列示意圖分別表示某動物(2n=4)體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系及
18、細胞分裂圖像,請分析回答:
(1)圖1中a、b、c柱表示染色單體的是 ,圖1中所對應的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的是 。
(2)圖1中Ⅱ的數量關系對應于圖2中 ,由Ⅱ變?yōu)棰?,相當于圖2中 過程。
(3)圖2乙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 。
(4)請繪出該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DNA分子含量變化曲線。
【解析】本題首先由圖2中的乙確定是雌性動物。(1)判斷染色單體,其技巧是含量可以為0,即可確定b。存在同源染色體則染色體數與正
19、常體細胞相同,還得排除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后的染色體暫時加倍。圖1中的Ⅰ可為原始生殖細胞卵原細胞、Ⅱ是初級卵母細胞,都含同源染色體。(2)圖1的Ⅱ中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8個DNA分子,與圖2中乙相對應。由Ⅱ變?yōu)棰笕旧w數目減半是因為初級卵母細胞(乙)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形成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3)由(2)題知初級卵母細胞(乙)產生的子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4)繪圖的第一步就得標出橫、縱坐標的意義。本題繪圖要特別注意縱坐標為每條染色體DNA分子含量,其中的關鍵變化點有:間期DNA復制,DNA含量逐漸加倍,1條染色體上含有2個DNA分子;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后,1條染色
20、體上含有1個DNA分子。
【答案】(1)b Ⅰ、Ⅱ
(2)乙 乙到丙
(3)次級卵母細胞、極體
(4)如下圖
13. (2013·遼寧沈陽二中月考)下圖表示某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及DNA相對量變化的曲線圖。根據此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橫坐標各個區(qū)域代表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區(qū)域的大小和各個時期所需的時間不成比例)
(1)圖中代表染色體相對數量變化的曲線是 。
(2) 進行圖中8過程時,細胞之間有信息交流,完成信息交流的細胞結構是 ,相關的成分是 。
(3)細胞內不含同源染色
21、體的區(qū)間是________________。
⑷若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0條,則一個細胞核中的DNA分子數在4—6時期為
個。
⑸若8過程發(fā)生在人體內,此時后代性別 (填“已決定”或“未決定”);所形成的細胞中遺傳物質的數量 (填“父方多”、“母方多”或“一樣多”) 。
【解析】(1)分析:由圖可看出1之前與8-9時為分裂間期,此時DNA復制導致數量加倍,而染色體數量不變。
(2)分析:8時期時DNA與染色體均突然加倍,故為精卵結合的受精作用。
(3)分析: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與有絲分裂后期之前均有染色單體。
(4)分析:由圖可知為20條。
(5)分析:基因突變發(fā)生在分裂間期,自由組合發(fā)生在分裂后期。
(6)分析:6-7時期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無姐妹染色單體,設兩對同源染色體為AA與aa,則在細胞兩端分別為Aa與Aa。
【答案】(1)曲線B (2)細胞膜 糖蛋白 (3)4~7 (4)20 (5)已決定 母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