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對外開放導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9課 對外開放導學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 9課 對外開放
【學習目標】
唯物史觀
說出社會生活變化與國家政策變化之間的關聯
時空觀念
依據地圖指出經濟特區(qū)、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qū)的地理位置
史料實證
依據照片、文獻、現實生活的變化等講述中國對外開放的前后變化
歷史解釋
依據課本所學知識講述中國對外開放的必要性及對外開放對我國發(fā)展帶來的好處
家國情懷
對比近現代中國對外開放的異同,敘述中國發(fā)展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增強民族
自豪感與責任感
設計說明: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歷史學科知識通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橋梁。本板塊是歷
2、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在本課教學中的具體化,主要描述學生經歷具體教學活動后所形成的包含著核心素養(yǎng)要求的具體行為。
一、學習報告
一、請認真閱讀課本,完成時間軸
1980年 1984年
1985年
1990年 1992年
2001年
設立經濟
特區(qū)
二、想一想、說一說
中國對外開放格局有什么特點?
【學習報告答案】
一、設立沿海開放城市、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qū)、設立上海浦東新區(qū)、開放沿江沿邊及內地省會城市、加入 WTO。
1
二、特點: 形成了“
3、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點、線、面結合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二、思維拓展
1.仔細觀察下面兩幅地圖,并思考問題:
圖一中國近代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 圖二 中國對外開放格局圖
(1)請根據圖中信息分別說出兩幅地圖的時間,并在圖二相應位置填出經濟特區(qū)和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名稱
(2)依據地圖,說一說中國近現代對外開放城市(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共同點?這兩個時期的開放又有何不同?
4、
答案:共同點:都是從東南沿海逐步向全國擴展(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不同點:前者的開放是無計劃、無規(guī)律,是被迫的,后者的開始是有計劃、逐步開放的,是主動開放;前者的開放具有不徹底行,后者的開放是全方位、多層次、點線面結合的全面開放;近代前期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前已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前者開放使我國經濟狀態(tài)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強,后者的開放使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并已取得許多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的輝煌成就。
2.有人說加入 WTO使中國很多民族企業(yè)遭遇嚴峻的挑戰(zhàn),我們不應該加入。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么?【注意:請結合所學過的知識加以說明】
5、
答案:不同意。因為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開拓了新空間。
三、反思感悟
1.創(chuàng)設情境:主人公:小明,出生于 1980年
小明小的時候全家住在筒子樓里,有公共廚房、衛(wèi)生間,家里最值錢的東西就是自行車、縫紉機。在小明 8歲時,家里買了一臺彩色電視機,這在當時的筒子樓里可是個稀罕物件,每到晚上,小伙伴們就聚集到小明家來看電視。
現在的小明已經有了自己的家,他住在高檔住宅小區(qū),家里各種家用電
6、器十分齊全,生活方便舒適。在前兩年他還買了一輛小轎車,經常帶父母家人出去游玩。
(1) 請你簡單概括一下,小明家的生活都發(fā)生了哪些重大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老照片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我們的生活的變化,時代的變遷。你家里也有不少老照片吧?請你做一個小調查,收集老照片來說說你家庭生活的都有哪些變化,并和同學進行交流,了解改革開放對中國民眾生活帶來的影響。
答案:學生收集資料,自由表達
四、沙場練兵
1.有一座城市,它是 1980年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qū),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這座城市是( )
A.汕
7、頭 B.深圳 C.珠海 D.廈門
2.實行對外開放的最終目的是( )
A.引進外國資金 B.引進外國技術
C.學習外國管理經驗 D.發(fā)展民族經濟
3.歌曲和口號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下列建國后的歌曲和口號,按出現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②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內戰(zhàn) ④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4.“中國夢”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fā)展的主題?!度嗣袢請蟆返拿恳黄缯摱际橇魈手臍v史
8、,足以勾勒出當代中國“強國夢”的軌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將是我國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的第一年?!薄肮I(yè)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因此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
——1953年元旦社論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來發(fā)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yè)化和農業(yè)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
——1958年 6月 21日社論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的產是由人的膽決定的。”
——1958年 8月
9、3日社論
材料三 “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薄鞍讶h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zhàn)略轉變?!薄皩嵭兴膫€現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產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fā)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論
(1)據材料一,指出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黨和政府為實現這個“最高利益”而編制的建設規(guī)劃叫什么?
(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經濟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
(3)據材料三,指出“戰(zhàn)略轉變”后黨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如何才能實現國家經濟建設的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