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同步練習(解析版)

上傳人:1528****253 文檔編號:238118389 上傳時間:2023-12-26 格式:DOCX 頁數(shù):7 大?。?05.62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同步練習(解析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同步練習(解析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選擇題 1.錢穆在?國史新論?中寫道“自經此項制度推行日久 ,平民社會 ,窮苦子弟 ,棲身僧寺 ,十年寒窗 ,也可躍登上第。〞錢穆認為此項制度的意義是〔??? 〕 A.?徹底結束了貴族政治???????????????????????????????????????????B.?科舉成為入位的唯一途徑 C.?門第觀念在民間消失???????????????????????????????????????????D.?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時機 2.“這樣不但大為拓寬了政府選拔人才的根底 ,還讓處于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有時機通過

2、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wěn)定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此政策〔?? ?〕 A.?以德行為選拔標準??????B.?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導致了士族的形成??????D.?實現(xiàn)向官僚政治轉變 3.?宋史?中記載:“宋初 ,循唐、五代之制 ,置樞密院 ,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 ,號為‘二府’……中書、密院既稱‘二府’ ,每朝奏事 ,與中書先后上殿。〞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A.?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和財政?????????????????????????????B.?樞密院的設立分割了宰相的權力 C.?加大各部

3、的權限 ,發(fā)揮官員的主動性??????????????????D.?分割軍隊的指揮權 ,防止將領反叛 4.唐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 ,其共同的策略之一是〔??? 〕 A.?召開政事會議 ,完善三省六部?????????????????????????????B.?眾設宰相 ,分化事權 C.?以六局部割相權??????????????????????????????????????????????????D.?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 ,統(tǒng)率六部 5.北宋的號令總是以皇帝的詔敕文書方式傳遞 ,肯定要經皇帝批準才行 ,可是……“凡制敕所處 ,必自宰相〞。這說明〔???

4、〕 A.?君主與宰相共治天下??????B.?宰相制度制約君權??????C.?君權與相權矛盾加劇??????D.?君權為主相權為輔 6.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 ) A.?宰相職權范圍擴大????????B.?專制皇權到達頂峰????????C.?君權對相權的制約????????D.?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 7.圖是一幅殘缺的中國古代“地方機構示意圖〞,請依據(jù)留存信息,判斷該圖反映朝代〔???〕 A.?明代?????????????????????????????????????B.?

5、唐代?????????????????????????????????????C.?宋代?????????????????????????????????????D.?元代 8.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論中國政治制度 ,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 ,也是一大變動。〞材料中兩次“大變動〞分別指的是〔? 〕 A.?九品中正制、科舉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縣制、行省制??????????????????????????????????????????????

6、????D.?三省六部制、內閣制 9.漢高祖劉邦滅異姓王后 ,大封劉姓諸王 ,立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 ,天下共擊之〞。明初朱元璋將除太子之外的23個兒子和1個從孫都封為藩王 ,以“藩屏帝室〞。血緣分封的長期存在說明了〔??? 〕 A.?有利于中央集權和政權的長期穩(wěn)定??????????????????????B.?分封子弟是皇權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C.?西周分封制度完備為后世普遍推崇??????????????????????D.?分封對象主要為同姓子弟 10.隋朝融匯南北之長而推陳出新 ,做出了一系列深遠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圖中所示隋朝實行的制度(? ) ①表達了

7、皇權增強的趨勢???????????? ②有利于宰相的擅權專斷 ③反映了行政分工與牽制???????????? ④造成了皇權的專制專制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二、材料分析題 11.中國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備的文官制度 ,在用人方面.各個朝代的選官制度趨于完善 ,不僅對自身統(tǒng)治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

8、襲 ,天子之子為天子 ,公之子為公 ,卿之子為卿 ,大夫之子為大夫 ,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統(tǒng)……。但到秦漢時期便不同了。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 ,志節(jié)清白;二曰學通行修 ,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四曰剛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自今以后 ,審四科辟召 ,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吏 ,務盡實核 ,選擇英俊、賢行、廉潔、平端于縣邑 ,務授試以職。有非其人 ,臨計過署 ,不使習官事 ,書疏不端正 ,不如詔書 ,有司奏罪名。并正舉者。宰府孝廉 ,士之高選 ,不可求以虛名 ,但當察其真?zhèn)?,以加黜陟。近者每以辟召不慎 ,切責三公 ,孝廉雜揉 ,試之以

9、文…… ——?后漢書·百官志注? 材料三:漢廷每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 ,簡稱那么曰“賢良〞……“孝廉〞為孝子廉吏之簡稱 ,武帝元光元年 ,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是為漢室令舉孝廉之始……此項制度之演進 ,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 ,可以獎拔人才 ,鼓舞風氣;一面使全國各郡縣常得平均參加中央政局 ,對大一統(tǒng)政府之維系尤為有效。而更重要的 ,那么在朝廷用人 ,漸漸走上一個客觀的標準 ,使政府性質確然超出乎王室私關系之上而獨立。 ——錢穆?國史大綱? 材料四:本是想替當時用人定一客觀標準……但后來卻變成擁護門第 ,把覓取人才的標準 ,無形中限制在門第的小范圍內 ,這便大錯了。

10、唐代針對此弊……把進仕之門擴大翻開 ,經由個人各自到地方政府報名 ,參加中央統(tǒng)一組織的考試。這種制度 ,大體說來 ,較以前是進步的……西方在其選舉政治領袖之外 ,還得參酌采用中國的考試制度來建立他們的所謂文官任用法。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說明先秦時期人才選拔的標準是什么?材料二與材料一的選官制度相比 ,有何進步性? 〔2〕據(jù)材料三 ,指出漢代選官制度的標準并概括這一制度產生的影響。 〔3〕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材料四中“這便大錯〞所指的選官制度的名稱并指出該制度的弊端。根據(jù)材料四指出 ,較之于這一制度 ,隋唐實行的選官制度有哪些進步意義?

11、 12.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 材料一 漢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師建立了太學……學成考試合格,可授予官職……但是,如果不為地方所舉,仍不能做官。 ——鄒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韻〞與“新意〞? 材料二 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jù)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那么當涂之昆弟也。二者茍然,那么蓽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沈者哉! ——?晉書·段灼傳? 材料三 隋文帝由于政治需要,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從社會中考評人才,開科舉士。唐代,科舉得以定制。宋代科舉制根本沿襲唐代,進一步做出改革完善,為實現(xiàn)“取士不問家世〞的這一原那么在選拔人才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摘編

12、自?科舉制度評析? 〔1〕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漢代的選官制度選官途徑和主要標準。 〔2〕材料二中說的是哪一種選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與材料一、材料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選官制度的新變化及其政治影響。 13.閱讀以下材料 ,答復以下問題。 材料一 唐制 ,每事先經由中書省 ,中書做定將上 ,得旨 ,再下中書 ,中書付門下?;蛴形串?,那么門下繳駁 ,又還中書又將上 ,得者再下中書 ,中書又下門下。假設事可行 ,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鎮(zhèn)“奉行〞而已。 一一朱熹?朱子語類? 材料二 本朝鑒五代藩鎮(zhèn)之弊 ,逐盡奪藩鎮(zhèn)之權 ,兵也收

13、了 ,財也收了 ,賞罰行政一切收了 ,州郡逐日就困弱?!缚抵?,虜騎所過 ,莫不潰敗。 一一朱熹?朱子語類?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書省 ,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qū)稱“腹里〞 ,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 ,為全國行政中樞??傤I各行省 ,又兼轄腹里。地方設行中書省 ,簡稱“行省〞。元制 ,凡有重大軍事 ,那么遣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 ,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 ,故稱“行中書省〞。 〔1〕如果唐朝準備在長安城內興建一大型工程 ,結合材料一答復 ,該工程在中央從決策到具體實施的根本程序。 〔2〕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材料二中北宋“盡奪藩鎮(zhèn)之權〞中“兵也收了 ,財也

14、收了〞的具體措施。概述作者對此的看法。 〔3〕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元朝的中書省與唐朝中書省的不同之處。 14.圖文探究題材料一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 ,莫劇于殷、周之際。……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 ,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有封建子弟之制 ,君天子臣諸侯之制…… ——?王國維遺書?之?殷周制度論? 材料二 材料三 〔1〕三那么材料分別反映了我國古代的哪種制度? 〔2〕材料二、三所表達的我國古代政治制度沿革歷程中的兩對根本矛盾是什么? 〔3〕上述三種制度對我國歷史開展分別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答案解析 一

15、、選擇題 1.【答案】D 【解析】【分析】D材料中所說的制度是指科舉制度 ,該制度使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時機 ,符合題意; A貴族政治一直未徹底結束 ,選項A不符合題意 ,排除; B科舉并非入位的唯一途徑 ,但科舉制度是主要的途徑 ,選項B不符合題意 ,排除; C門第觀念在民間仍然存在并未消失 ,選項C不符合題意 ,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由材料十年寒窗 ,也可躍登上第可知此制度指的是科舉制度 ,結合科舉制的意義即可得出結論 ,難度一般。 2.【答案】B 【解析】【分析】由“這樣不但大為拓寬了政府選拔人才的根底 ,還讓處于

16、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有時機通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可以分析出此制度是科舉制 ,選拔標準是考試成績 ,A不選; 科舉制是由中央組織考試選拔官吏 ,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B項正確; C項錯誤 ,科舉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 ,不是導致士族的形成 ,故排除; D項錯誤 ,郡縣制實現(xiàn)向官僚政治轉變 ,故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試題主要考查的是科舉制度 ,解題時需要首先判斷出該政策 ,其次聯(lián)系所學知識判斷出正確答案。 3.【答案】B 【解析】【分析】B根據(jù)材料可知 ,宋代的樞密院和中書省分割了宰相的軍事和行政權力; A宋代掌握財政大權的應為三司使 ,排除A; CD材料

17、未涉及樞密院對將領反叛現(xiàn)象的遏制及官員主動性的發(fā)揮 ,排除C、D兩項。 故答案為B。 【點評】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樞密院設置后 ,主管軍事 ,中書那么只管行政 ,到達了分割相權、加強皇權的目的。 4.【答案】B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 ,眾設宰相 ,分化事權是唐宋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的共同的策略 ,例如 ,唐朝的是三省六部制就是眾設宰相 ,分化事權 ,所以此題答案就是B。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結合唐宋的具體措施 ,進行歸納比擬即可得出結論。

18、 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制敕在名以上雖然是皇帝公布的 ,但是都必須有中書宰執(zhí)的副署才能生效 ,表達宰相制度制約君權 ,B項正確;A項說法不符合史實 ,排除;材料表達宰相制度制約君權 ,而不是君權與相權矛盾加劇 ,排除C;D項說法與材料矛盾 ,排除。所以選B 6.【答案】C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題干表達將宰相權力分割,中書管民政,樞密院管軍事,三司管財政,互相制約,最后由皇帝決斷?!军c評】考查宋代政治體制 7.【答案】C 【解析】【分析】從材料提供的“地方機構示意圖〞看出 ,該朝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分為路、州〔或府〕、縣三級;路一

19、級的行政機構設置轉運使 ,州〔或府〕一級機構設知州〔或知府等〕 ,另派通判負責監(jiān)督。由此可以判斷 ,這是宋朝的地方機構。應選C。 【點評】中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代政權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地方政權機構及其職官設置等制度。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演變 ,可分為分封、郡縣、州郡、道路、行省五個時期。其制度既相互繼承 ,又各有開展。 8.【答案】B 【解析】【分析】A不對 ,九品中正制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C不對 ,行省制?是在元朝時期;D不對 ,內閣制是在明朝時期;秦漢實行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因此選B 【點評】從命題角度上看 ,側重于考查考生對歷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的史實理

20、解和記憶;從命題的呈現(xiàn)形式看 ,大多以相關歷史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選擇題是其主要的題型。 考生復習時必須把握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的歷史趨勢和特征 ,認識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是貫穿整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演變始終的主線;具體理解各時期政治制度的歷史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注意分析政治制度背后的經濟文化根源;注意與西方政治制度、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制度的比照 ,分析其異同。 9.【答案】B 【解析】【分析】劉邦和朱元璋的做法 ,都不利于統(tǒng)治的穩(wěn)定 ,A項錯誤; 血緣分封在本質上是皇權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分封對象均與皇帝有血緣關系 ,這是皇權思想的表達 ,B項正確; C中普遍推崇不符合史實;

21、 分封對象為同姓宗族 ,〞子弟“范圍過小 ,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的能力 ,題目有一定難度。分封制在秦漢之后局部存在 ,與皇帝有著密切血緣的人受封 ,彰顯的是皇權至上 ,但都造成了不利影響。 10.【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圖片信息獲取和理解能力。圖中所示是隋朝實行的三省六部制 ,結合所學可知三省六部制有具體分工 ,也有相互牽制 ,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決策的失誤 ,故①③正確 ,②④錯誤 ,應選B項。 二、材料分析題 11.【答案】〔1〕標準:血緣世襲〔或門第〕。進步:注重品行、才學 ,打破“世卿世祿〞制〔世

22、襲制度〕。 〔2〕標準:孝廉〔或德行〕影響:有利于下層人才參政;維護國家統(tǒng)一 ,加強大一統(tǒng);選官標準趨于客觀公正。 〔3〕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門閥士族壟斷官場。 意義:打破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 ,擴大官吏來源〔或擴大統(tǒng)治根底〕;加強中央集權;為西方文官制度提供借鑒〔或為西方選官提供參考〕 【解析】【分析】〔1〕標準:根據(jù)“在古代封建世襲〞“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統(tǒng)〞得出血緣世襲〔或門第〕。進步:根據(jù)“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是察舉制 ,依據(jù)“選擇英俊、賢行、廉潔、平端于縣邑 ,務授試以職〞并聯(lián)系世官制的特點概括歸納。 〔2〕標準:根據(jù)“帝元光元年 ,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是為漢室令

23、舉孝廉之始〞得出孝廉〔或德行〕影響:根據(jù)“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使全國各郡縣常得平均參加中央政局 ,對大一統(tǒng)政府之維系尤為有效〞“更重要的 ,那么在朝廷用人 ,漸漸走上一個客觀的標準〞概括歸納。 〔3〕制度:根據(jù)“把覓取人才的標準 ,無形中限制在門第的小范圍內〞可知是九品中正制。弊端:結合所學可知 ,九品中正制使門閥士族壟斷官場。意義:根據(jù)“參加中央統(tǒng)一組織的考試〞判斷出是科舉考試 ,根據(jù)“把進仕之門擴大翻開 ,經由個人各自到地方政府報名 ,參加中央統(tǒng)一組織的考試〞“ 西方在其選舉政治領袖之外 ,還得參酌采用中國的考試制度來建立他們的所謂文官任用法〞概括得出科舉制的進步意義。 故答案

24、為:〔1〕標準:血緣世襲〔或門第〕。進步:注重品行、才學 ,打破“世卿世祿〞制〔世襲制度〕。 〔2〕標準:孝廉〔或德行〕影響:有利于下層人才參政;維護國家統(tǒng)一 ,加強大一統(tǒng);選官標準趨于客觀公正。 〔3〕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門閥士族壟斷官場。 意義:打破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 ,擴大官吏來源〔或擴大統(tǒng)治根底〕;加強中央集權;為西方文官制度提供借鑒〔或為西方選官提供參考〕 【點評】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及趨勢 秦以前:選官主要按爵位選官。 西漢:實行察舉制 ,就是令郡縣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 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中正意思就是品級 ,就是按品級、門第選官 ,世家大族即使無才也能

25、做官 ,貧賤之人有才也沒用。 隋唐:隋文帝時實行分科考試選拔官員 ,隋煬帝設立進士科 ,至唐時得到完善。 宋元:科舉制進一步開展 ,分鄉(xiāng)試 ,會試 ,殿試。 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形式到內容都嚴格限制 ,進一步扼殺了先進思想的開展。 趨勢 (1)由以家世、門第為選拔標準 ,逐漸演變?yōu)橐詫W識才能為選拔標準。 (2)由地方評議推薦的方式逐漸演變?yōu)橐钥荚囎鳛檫x拔的主要依據(jù)。 由于社會的開展 ,封建的加深化 ,原先的九品中正制 ,世襲制和推舉制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出來 ,封建王朝統(tǒng)治者們需要更多的真正的人才 ,而不是士族的酒囊飯袋了。并且 ,天子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士族幾代為官 ,其宗族自然枝

26、繁葉茂 ,對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有很大的影響。所以 ,科舉制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 科舉制從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教育界的開展起了很大的影響 ,也給了平民百姓一個時機。但科舉制弊端也是很明顯的 ,八股取士以程朱理學為主 ,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思想 ,也使讀書學習更加的功利化。 12.【答案】〔1〕制度:察舉制。途徑:地方舉薦。主要標準:孝廉。 〔2〕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選拔,任人唯親,壓制人才。 〔3〕變化:重才學 ,不分身份地位;重考試成績 ,科舉成定制?!布僭O答“重才學、輕家世〞亦可〕影響: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擴大了統(tǒng)治根底〔打破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提高了官員素質;促進了社會公平公

27、正。 【解析】【分析】〔1〕根據(jù)題干要求 ,本問主要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 ,分析、認知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于第一小問 ,緊扣材料一信息“漢武帝元光元年〞、“如果不為地方所舉,仍不能做官〞等 ,結合所學知識 ,不難直接把握到答案 ,即察舉制。關于第二小問 ,緊扣材料一信息 ,回憶、再現(xiàn)所學知識可知 ,途徑是地方舉薦。關于第三小問 ,結合所學知識 ,即舉孝廉 ,注重德才?!?〕本問考查的是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 ,旨在考查解讀材料信息 ,知識遷移以及分析、認知的能力。審題的時候 ,要注意明確題干“選官制度以及弊端〞要求 ,防止作答不完整。關于第一小問 ,緊扣材料二信息“九品訪人

28、,唯問中正〞、“故據(jù)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那么當涂之昆弟也〞等 ,結合所學知識 ,直接把握到答案 ,即九品中正制。關于第二小問 ,緊扣材料二信息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 ,導致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選拔導致任人唯親 ,不利于選拔人才 ,是世官制的回潮等 ,所組織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本問考查的是對科舉制選官制度的認識與理解 ,旨在考查解讀材料信息 ,比擬、分析的能力。本問涉及到兩個小問 ,總體上比擬簡單。關于第一小問的“新變化〞 ,緊扣材料三信息“不分身份地位從社會中考評人才 ,開科舉士〞、“取士不問家世〞等 ,分析、認知 ,把握到以下方面:重才學;以考試成績作為選官標準。關于

29、第二小問 ,回憶、再現(xiàn)所學知識 ,科舉成定制。關于第二小問的“政治影響〞 ,注意圍繞“帶來的積極影響〞維度展開 ,把握到以下方面:擴大了統(tǒng)治根底;提高了官員素質;促進了社會的公平公正等 ,所組織的答案符合相關史實 ,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1〕程序:中書省草擬皇帝關于興建此項工程的報告;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將審議通過的興建方案提交工部;由工部具體實施。 〔2〕措施:在軍事上把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央 ,并把地方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在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 ,同時設通判負責監(jiān)督;在財政上地方財賦由中央掌握。 看法:防止了地方割據(jù) ,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導致地方軍事力量削弱 ,官僚

30、機構膨脹 ,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局面,最終北宋滅亡。 〔3〕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 ,負有一定的決策權 ,負責草擬和頒發(fā)皇帝詔令;元朝的中書省上承天子 ,下總百司 ,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解析】【分析】〔1〕據(jù)材料一提到 ,每事先經由中書省 ,中書做定將上 ,得旨 ,再下中書 ,中書付門下……假設事可行 ,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鎮(zhèn)“奉行〞而已 ,結合所學知識即可答復該工程在中央從決策到具體實施的根本程序:中書省草擬皇帝關于興建此項工程的報告;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將審議通過的興建方案提交工部;由工部具體實施。〔2〕據(jù)材料二提到 ,逐盡奪藩鎮(zhèn)之權 ,兵也收了 ,

31、財也收了 ,賞罰行政一切收了 ,州郡逐日就困弱 ,結合所學知識即可簡述材料二中北宋“盡奪藩鎮(zhèn)之權〞中“兵也收了 ,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再結合所學知識即可一分為二概述作者對此的看法:防止了地方割據(jù) ,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導致地方軍事力量削弱 ,官僚機構膨脹 ,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局面,最終北宋滅亡?!?〕根據(jù)材料三提到 ,元朝大政委于中書省 ,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qū)稱“腹里〞 ,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 ,為全國行政中樞??傤I各行省 ,又兼轄腹里。結合所學知識即可指出元朝的中書省與唐朝中書省的不同之處: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 ,負有一定的決策權 ,負責草擬和頒

32、發(fā)皇帝詔令;元朝的中書省上承天子 ,下總百司 ,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14.【答案】〔1〕周初分封制 ,唐代三省六部制度 ,元代行省制度。 〔2〕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3〕分封制的影響:加強統(tǒng)治、擴大統(tǒng)治區(qū)域、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使西周成為延續(xù)數(shù)百年的強國。三省六部制的影響:三省互相牽制和監(jiān)督 ,保證了君權的獨尊 ,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舉 ,完善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行省制度的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 ,穩(wěn)固了統(tǒng)一 ,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解析】【分析】(1)考查了我國古代三種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及行省制; (2)可結合材料二、三所表達的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兩方面思考作答;(3)注意依據(jù)教材所學知識從積極方面作答。【點評】考查古代地方行政體制及其影響 - 7 - / 7- 7 - / 7- 7 - / 7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