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12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地理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12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課時作業(yè)(十二)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下圖為某地地質地貌示意圖。圖中巖石和地貌形態(tài)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
圖例?、偕蠈佣囱ā、谙聦佣囱ā、凼娙椤⑹S?、軒r石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解析:從圖中信息“石鐘乳、石筍”可知,該地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質基礎是可溶性巖石,石鐘乳、石筍是在溶洞內發(fā)育形成的,故應先有溶洞,再有石鐘乳。
答案:D
讀地貌景觀圖(如圖),回答2~3題。
2.主要受內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觀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2、D.甲和丙
解析:火山噴發(fā)為地下巖漿噴出地表的現象,屬于內力作用;褶皺為地殼的水平運動使巖層彎曲變形而成,也屬于內力作用。
答案:D
3.地貌景觀乙和丁的成因差異是( )
A.前者為流水堆積作用而成,后者為流水侵蝕作用而成
B.前者為風力堆積作用而成,后者為風力侵蝕作用而成
1 / 7
C.二者均為流水侵蝕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學作用為主,后者以機械作用為主
D.二者均為流水侵蝕作用而成,前者以機械作用為主,后者以化學作用為主
解析:峰林為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蝕而成,以化學作用為主;“V”字形峽谷由河流侵蝕作用形成,以機械作用為主。
答案:C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自主探究
3、學習“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請你幫他們分析完成4~5題。
4.該小組選擇的地形區(qū)中,主要是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
①喜馬拉雅山?、趦让晒鸥咴、埸S土高原?、苋A北平原
⑤長江三峽 ⑥海南島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①②⑥
解析:在各地區(qū)中很明顯黃土高原是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長江三峽為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華北平原與黃河堆積作用密切相關。由此可得出結論。
答案:D
5.該小組對地形區(qū)進行“微觀”研究,下列地貌與其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
A.喜馬拉雅山上的冰斗——地殼運動
B.內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風力搬運
C.黃土高原上的千溝萬壑——風力侵蝕
D.海
4、南島“南天一柱”——海浪侵蝕
解析:海南島“南天一柱”是海蝕柱,是海水侵蝕地貌的重要類型。
答案:D
甲圖中是上海豫園名石“玉玲瓏”,乙圖中是臺灣東北海岸“野柳公園”中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女王頭”。據此回答6~9題。
6.“玉玲瓏”由石灰?guī)r組成,其玲瓏剔透獨特形態(tài)的成因是( )
A.風力侵蝕作用 B.巖漿噴出作用
C.流水侵蝕作用 D.巖漿侵入作用
7.在中國,石灰?guī)r形成的地貌廣布的地形區(qū)是( )
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云貴高原
8.下列巖石中,與石灰?guī)r成因類似的是( )
A.石英砂巖 B.板巖
C.花崗巖
5、 D.大理巖
9.形成“女王頭”獨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水侵蝕、風化作用 B.風力侵蝕、流水侵蝕
C.化學溶蝕、風力侵蝕 D.地殼運動、風化作用
解析:石灰?guī)r受流水侵蝕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景觀;我國石灰?guī)r分布最為廣泛的地區(qū)是云貴高原;石灰?guī)r與石英砂巖都是沉積巖,而板巖和大理巖都是變質巖,花崗巖是巖漿巖;海岸怪石“女王頭”是由海浪的拍打以及海水的腐蝕而逐漸形成的。
答案:6.C 7.D 8.A 9.A
(2012蘇北四市模擬)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橋”,下圖是由侵蝕作用形成的幾座“天生橋”。據圖完成10~11題。
10.上圖中“天生橋”所在地區(qū)水土流
6、失最嚴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黃土橋所在的地區(qū)黃土廣布,土質疏松,水土流失最嚴重。
答案:A
11.喀斯特溶蝕橋的形成與下列哪些物質循環(huán)有關( )
①地殼物質循環(huán)?、谔佳h(huán)?、鬯h(huán)?、苌镅h(huán)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喀斯特溶蝕橋的形成不僅與生物循環(huán)、地殼物質循環(huán)有關,還與碳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有關。
答案:D
讀下圖,完成12~13題。
12.圖中各巖層、巖體的生成時代按由老到新的順序依次是( )
A.花崗巖、玄武巖、礫巖、頁巖、石灰?guī)r
B.石灰?guī)r、頁巖、礫巖、玄武
7、巖、花崗巖
C.石灰?guī)r、頁巖、花崗巖、玄武巖、礫巖
D.礫巖、花崗巖、頁巖、玄武巖、石灰?guī)r
解析:沉積巖層的新老關系一般是,下層巖層老,上層巖層新,故巖層的新老排列為:礫巖、頁巖、石灰?guī)r;又從圖中可以看出,礫巖內無侵入巖,故花崗巖和玄武巖形成的年代更早。
答案:C
13.M巖石為( )
A.花崗巖 B.煤炭
C.板巖 D.大理巖
解析:M巖石在花崗巖與石灰?guī)r之間,是由石灰?guī)r變質作用形成的大理巖。
答案:D
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灰?guī)r、頁巖都屬于a類巖石
B.b不能轉化為d是因為b
8、為巖漿,d為變質巖
C.花崗巖和玄武巖都屬于c類巖石
D.d為巖漿
解析:由圖中b、c兩類巖石可以相互轉化,可知這兩類巖石是沉積巖和變質巖,而巖漿巖可以直接轉化為變質巖和沉積巖,所以a為巖漿巖,d為巖漿,石灰?guī)r、頁巖都屬于沉積巖,花崗巖和玄武巖都屬于巖漿巖。
答案:D
15.圖中各地質作用與序號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
B.火山噴發(fā)與②的活動有關
C.③作用最強烈的表現形式是流水的侵蝕作用
D.大理巖、板巖的形成需經過④階段
解析:①為沉積作用,②為巖漿上升、冷卻、凝固,③為變質作用,④為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B
二、綜合題(共40分)
16
9、.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28分)
(1)圖中地貌是______地貌,在我國往往形成于______地區(qū)。
(2)圖中A處的巖石為三大類巖石中的________巖,簡述判斷理由。
(3)如果用C、D分別表示花崗巖和玄武巖,請將字母填入圖中的適當位置?;◢弾r和玄武巖的形成有何不同?
(4)A、B接觸地帶可能形成______巖。
(5)A、C、D巖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簡述其理由。
(6)地層A、B的形成次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圖示地表為流動沙丘,是由風力堆積作用形
10、成的,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由圖可知,A為沉積巖,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花崗巖為侵入巖,應標注在B的下半部分,玄武巖為噴出巖,應標在地表。A與B接觸,會因高溫高壓而變質形成變質巖。沉積巖中可能找到化石,C、D為巖漿巖,沒有化石。B為巖漿沿著原有巖層的薄弱地帶上升侵入,所以A形成早,B形成晚。
答案:(1)沙丘 西北 (2)沉積 具有明顯的層理結構。
(3)標注略(C標注在B的下半部,D標注在B地頂端(地表)。玄武巖屬巖漿巖中的噴出巖,是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成的,花崗巖屬巖漿巖中的侵入巖,是巖漿侵入地殼裂隙冷卻凝固而成的?!?4)變質
(5)A A是沉積巖,C、D均是巖漿巖,
11、只有在沉積巖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6)A形成年代早,B形成年代晚。
17.某大學地理系的同學,利用假期時間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活動,以下是他們繪制的地貌景觀素描圖,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學生甲的考察活動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亞進行的,你認為最有可能是學生甲所繪制的是______圖。
(2)學生乙自豪地說:“我是全班考察中到達最高海拔的一個?!睂儆趯W生乙繪制的圖是______圖,該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學生丙說道:“我這次在同一個地方,冒著高達40多攝氏度的高溫繪制
12、了兩幅圖,應該數我最艱苦?!蹦阏J為哪兩幅圖是學生丙繪制的?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地質作用形成的?
解析:做此題首先要判斷出圖中的地貌名稱,它們分別是:A為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風蝕蘑菇;B為海浪侵蝕形成的海蝕陡崖;C為冰川侵蝕形成的冰斗和角峰;D為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沖積島和河口三角洲;E為風力堆積形成的新月形沙丘。然后再分析這些地貌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A和E發(fā)生在干旱的沙漠地區(qū);B發(fā)生在沿海地區(qū);C發(fā)生在高緯或高山有大規(guī)模冰川運動的地區(qū);D發(fā)生在河口處。
答案: (1)B (2)C 冰川侵蝕作用
(3)A和E。 A是風蝕蘑菇,主要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多謝您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