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歷史岳麓版 必修三 第三單元 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 綜合過關規(guī)范限時檢測 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精修版高考歷史岳麓版 必修三 第三單元 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 綜合過關規(guī)范限時檢測 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歷史備考精品資料【精校版】
第三單元 綜合過關規(guī)范限時檢測
(必修三 第三單元)
(時間:5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2016·湖南湘西)古希臘自然哲學家用單一的物質(zhì)元素來解釋世界本原,后來,蘇格拉底等思想家則以思想作為解釋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認為物質(zhì)是占第二位的因素。這反映出( C )
A.自然哲學是西方人文主義最初體現(xiàn)
B.蘇格拉底對世界的認識更加科學合理
C.古希臘哲學研究從自然向社會轉變
D.客觀真理是古希臘哲學家的共同追求
[解析] “古希臘自然哲學
2、家用單一的物質(zhì)元素來解釋世界本源”,沒有體現(xiàn)人文主義,故A項錯誤;蘇格拉底等思想家以思想作為解釋世界本源的主要因素,說明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唯心主義,不是科學合理的,故B項錯誤;哲學家們解釋世界的本源從單一的物質(zhì)元素到人的思想,說明其研究從自然走向人及社會,故C項正確;古希臘哲學家們共同追求客觀真理,材料未涉及,故D項錯誤。
2.(2016·武漢2月調(diào)研)古希臘有人設想:一個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鎖鏈束縛,只能看到洞口活動的動植物,因身后矮墻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認為影子是惟一真實的事物。這一設想旨在強調(diào)洞穴之喻示意圖( B )
A.關注人的世界
3、 B.理性高于感覺
C.認識源于感覺 D.美德即是知識
[解析] 本題考查古希臘的人文主義精神。根據(jù)題干圖片和關鍵詞“洞穴之喻”可知,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個地穴中,被鎖鏈束縛不能轉頭,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認為影子是惟一真實的事物。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處于真正的解放狀態(tài)。洞穴中的世界對應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則對應理智世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過程則類似于通過教育而獲得啟蒙的過程。此材料強調(diào)理性的重要性,故選B項。其余選項與題意不符。
3.(2016·郴州質(zhì)監(jiān))蘇格拉底堅持“無人有意作惡”,一切罪惡都是來源于人的愚昧無知。這符合蘇格拉底( A )
A.“美德
4、即知識”的哲學觀 B.“性善論”的言論
C.“認識你自己”的價值觀 D.對真理的追求
[解析] “一切罪惡都是來源于人的愚昧無知”,所以蘇格拉底主張知識的重要性,有了知識才能發(fā)揚善性才能避免罪惡,故A項正確;性善論是儒家人性論的主流,故B項錯誤;材料的側重點是說知識與善性的關系,意在指導人們通過教育接受知識,提高德性,而“認識你自己”只強調(diào)最終的人生價值,并沒提出具體的手段或方法,與題干意思不合,故C項錯誤;材料信息沒有涉及真理的地方,故D項錯誤。
4.(2016·淄博)柏拉圖在《泰阿泰德篇》中認為:“事物對于你就是它向你顯示的那樣,對于我就是它向我顯示的那樣。”該思想的意
5、義在于( D )
A.準確定位人的主觀能動性 B.承認客觀真理的存在
C.使哲學成為研究人的學問 D.強調(diào)人的作用和價值
[解析] 材料強調(diào)的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認識,不是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準確定位,故A項錯誤;“事物對于你就是它向你顯示的那樣,對于我就是它向我顯示的那樣”并沒有指出客觀真理,故B項錯誤;“使哲學成為研究人的學問”是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且材料中不是重在研究人,故C項錯誤;根據(jù)材料中“事物對于你就是它向你顯示的那樣,對于我就是它向我顯示的那樣”說明重在強調(diào)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認識,其意義主要是否定神對客觀事物的主導,強調(diào)人的價值和作用,故D項正確。
5.(2016·
6、;宜春)16世紀,意大利人馬基雅維利在其《君主論》中主張:“要不擇手段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建立民族國家?!痹撝鲝? A )
A.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要求
B.是羅馬教廷的政治訴求
C.反映了地主階級反教會壓迫的愿望
D.是宗教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
[解析] 材料“不擇手段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建立民族國家”反映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為發(fā)展資本主義要求國家統(tǒng)一的政治訴求,故A項正確;材料“要不擇手段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建立民族國家”反映的是封建君主的政治訴求,故B項錯誤;16世紀,意大利人馬基雅維利所反映的是資產(chǎn)階級的愿望,故C項錯誤;宗教改革的核心是人文主義的宗教觀,故D項錯誤。
7、
6.(2016·商丘)有學者認為,15世紀歐洲的繪畫把人放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它嚴格按照物理學規(guī)律來繪畫,肯定自然主義,反對中世紀的象征主義,為近代科學創(chuàng)造了一個理論前提。該觀點( B )
A.描繪了藝術與科學的必然關系
B.揭示了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的特征
C.否定了神學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
D.詮釋了近代自然科學誕生的歷史條件
[解析] 描繪了藝術與科學的必然關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項錯誤;依據(jù)材料“它嚴格按照物理學規(guī)律來繪畫,肯定自然主義,反對中世紀的象征主義”可知,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的特征是肯定自然主義,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神學,故C項錯誤;依據(jù)材料“它嚴格按照
8、物理學規(guī)律來繪畫,肯定自然主義”可知,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即是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的結果,又反過來推動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故D項錯誤。
7.(2016·錦州)英國阿倫·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ǒng)》里認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按其性質(zhì)來說是屬于個人主義的,它既不是一種信條,也不是一種哲學體系;它不代表任何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想把自己組織成一種運動,它只以受過教育的階級為對象,這是人數(shù)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據(jù)此,作者認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運動的局限性主要是( C )
A.對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無組織的少數(shù)人行動
C.局限于上層知識分子 D.對政治領域的影響有限
[解析
9、] 本題主要考查文藝復興,旨在考查正確解讀材料的能力。由題目中的信息“文藝復興……只以受過教育的階級為對象,這是人數(shù)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可知阿倫·布洛克認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運動的局限性主要是局限于上層知識分子,故本題應選C項;題目中未涉及文藝復興解放思想的有限性、無組織性和對政治領域影響的有限性,故排除A、B、D三項。
8.(2016·蚌埠)學者錢乘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改革運動的直接后果并不是社會生活的世俗化:恰恰相反,16、17世紀的歐洲正是由于新教的出現(xiàn)才使得宗教情緒變得更為強烈。”其依據(jù)在于新教( D )
A.排斥世俗生活 B.對人的束縛更嚴苛
C
10、.主張信仰自由 D.加劇宗教信仰狂熱
[解析] 傳統(tǒng)的天主教實行禁欲主義,排斥世俗生活,不是新教,故A項錯誤;新教主體上代表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追求自由的趨勢,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信仰自由的信息,故C項錯誤;因為新教基本上都主張信仰得救和《圣經(jīng)》是唯一權威,在事實上讓更多的人擺脫了教會權威的干涉,故D項正確。
9.(2017·武漢)“唯獨圣經(jīng)”“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唯獨把榮耀歸給上帝” 是宗教改革時期重要的口號,其意義在于( D )
A.宣揚因行稱義 B.傳播人文主義
C.創(chuàng)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權威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歐洲宗教改革知識點,旨在考
11、查準確閱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題干強調(diào)的是“意義”,A項是宗教改革的內(nèi)容,不符合題意,排除;宗教改革本身傳播了人文主義,但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C項是宗教改革的結果之一,不符合題意,排除;依據(jù)“唯獨圣經(jīng)”“唯獨基督”“唯獨把榮耀歸給上帝”,可知其意義即在于否定教皇權威,D項符合題意,正確。故選D。
10.(2016·岳陽)盧梭說:“設計一種人類的集合體,以用集體力量來保障每一個加盟的個體和他的財產(chǎn)。在這一集體中,個體雖然和整體聯(lián)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聽從自己的意志。”這表明他主張( B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約保障個人自由
C.天賦人權 D.主權
12、在民
[解析] 材料未提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項錯誤;提取材料關鍵信息“人類的集合體”“保障每一個加盟的個體和他的財產(chǎn)”“依然自由如初,只聽從自己的意志”,這表明了盧梭的以契約保障個人自由的精神,故B項正確;材料表明權利是契約賦予的,而未提是天賦的,故C項錯誤;主權在民強調(diào)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是人民,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D項錯誤。
11.(2016·河南聯(lián)考)18世紀法國很多學者認為:上帝作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創(chuàng)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guī)則,但創(chuàng)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對這個世界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而讓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規(guī)律存在和發(fā)展下去。這一主張( D )
A.促進了宗教改革在整個歐洲的
13、開展
B.為盧梭的分權學說奠定基礎
C.表達了封建王權獨立于教權的意愿
D.有利于理性主義的廣泛傳播
[解析] 宗教改革在整個歐洲的開展是在16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分權思想,為盧梭的分權學說奠定基礎的是洛克分權思想,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封建王權的信息,故C項錯誤;從材料“讓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規(guī)律存在和發(fā)展下去”體現(xiàn)的是理性主義,故D項正確。
12.(2016·淄博)下圖是一幅1879年的漫畫,其意在說明根據(jù)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藝術家是由刷子和顏料罐進化而來的。由此可以看出進化論( B )
A.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B.遭到漫畫作者的諷刺
C.
14、推動藝術發(fā)展進步 D.引起教會的極大恐慌
[解析] 1871年,達爾文發(fā)表了《人類的起源》指出人類是不斷發(fā)展演進的,根據(jù)漫畫內(nèi)容“藝術家是由刷子和顏料罐進化而來的”得出當時人們對生物進化理論并未接受,故A項錯誤;通過漫畫可以分析當時進化理論遭到了漫畫家的諷刺,故B項正確;本題強調(diào)的是當時人們對進化理論的態(tài)度,并非是強調(diào)藝術的發(fā)展,故C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教會的恐慌,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13題25分,14題12分,15題15分,共計52分)
13.(25分)(2016·臨汾)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現(xiàn)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xiàn)代化。所謂人的現(xiàn)代化即是要實現(xiàn)傳
15、統(tǒng)的臣民轉變?yōu)楝F(xiàn)代意義上的公民。
材料一 “中國古代的法與刑是相通的,其作用就是‘詰奸除暴,懲貪黜邪’,人們從法律體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須做’的義務性要求,而不是‘可以做’的權利性規(guī)定。法律成了壓制性的力量,是記載義務的文本,而不是權利的宣言書。”
——《中國法律的傳統(tǒng)與近代轉型》
材料二 羅馬法律對待外來民族的人較為開明。它“準許半島約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權,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權,即一種大而不充分的特權。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務,不能強制人們服兵役?!?
——摘自邵龍寶《超越政治權威的羅馬法》
材料三 康德是德意志著
16、名的哲學家。著有《純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對啟蒙運動作了經(jīng)典的總結。他認為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人應該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他強調(diào)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相信主權屬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利,但他更強調(diào)人的思想自由,并且堅持人要自律,不能為了個人的自由而妨礙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圍之內(nèi)。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歷史必修3
材料四 現(xiàn)代公民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公民對于自身人格尊嚴、自由平等、權利義務以及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自我感知和體認。……中國夢就是要讓每一個中國人活得幸福而有尊嚴;讓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讓社會實現(xiàn)公
17、平正義;讓每個人對未來有信心。而要實現(xiàn)中國夢就離不開現(xiàn)代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
——熊曉梅《當代中國公民意識的現(xiàn)狀與培育》
(1)根據(jù)材料一、二,比較羅馬公民與中國古代臣民的不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12分)
(2)根據(jù)材料三,概括康德的主要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思想對近代中國“人的現(xiàn)代化”產(chǎn)生的影響。(8分)
(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現(xiàn)代公民意識培養(yǎng)的認識。(5分)
[答案] (1)不同:羅馬公民享有不同程度的權利,對政府的行為構成一定的制約。(3分)
中國古代法律只規(guī)定臣民應盡的義務,而沒有給予相應的權利。(3分)
原因:中國:自然經(jīng)濟的封閉性
18、;政治上的專制統(tǒng)治;主流思想強調(diào)服從、等級。(3分)
羅馬:商品經(jīng)濟的開放性;最高統(tǒng)治者權力有限;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3分)
(2)思想: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主權在民;自有平等;崇尚法律等(4分)
影響:促進人的思想解放;推動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認識:深化體制改革,為公民意識提供有益土壤;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為公民意識提供踐行通道;加強公民教育,發(fā)揮大眾傳媒的引導作用;(每點2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但最多5分)
14.(12分)(2016·臨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安人鄭允桓的未婚妻郭氏,名宜娘,自幼賢淑。
19、鄭允桓前往安南(越南),無法回來,寫信回來請郭氏改嫁。郭氏曰:“夫縱不返,氏終為鄭家婦。”遂入門。躬績養(yǎng)老姑。鄭允桓最后病歿于安南,“允(桓)子歸,宜娘撫之。郭氏現(xiàn)年六十四,蓋生平不識夫而終婦道焉”。
——據(jù)《泉州府志》(清)
材料二 從前有一條嚴酷的法律,婦女犯通奸罪,一律活焚。美貌多情的菲莉芭在法庭上受審時,卻神色從容,侃侃而談,以滿足生理需求為理由進行申訴。本來是個犯婦,反而成了控訴者,指責法律對于婦女的不公平。她不但逃過了懲罰,而且那條殘酷的法律,經(jīng)過她的指責,從此作了修改。
——據(jù)《十日談》
從兩則材料中提煉出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并對其進行解讀。(要求:任選兩個角度進行解讀;觀
20、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答案] 可以從背景、原因、立場和影響等方面,任選兩個角度進行解讀,每個角度五分。
角度一 材料一發(fā)生于封建專制和禮教盛行的明清,以農(nóng)耕經(jīng)濟為基礎,程朱理學占統(tǒng)治地位,以理殺人,壓制人性。材料二發(fā)生于文藝復興時期,以商品經(jīng)濟為基礎,提倡思想自由,為資產(chǎn)階級服務。文化是政治和經(jīng)濟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經(jīng)濟所決定。
角度二 古代中國和西方的女性地位較低。共同原因是法律的規(guī)定,如中國王朝的提倡和法律規(guī)定,西方對不貞女子懲罰的規(guī)定。但中國儒家的三綱納入了法律,程朱理學用綱常名教幾條繩索把人們束縛得更緊了,郭氏主動為未婚夫守節(jié),即為例證。
角度三 《泉州府
21、志》認同并贊賞女子為男子守節(jié),這種贊美容易形成對女性的道德壓力,違背了人性;而對男子的貞潔不作要求,如鄭允桓可以在外生子?!妒照劇吠槭軌浩鹊膵D女,主張尊重人性和生理需求,并從國家立法的角度抨擊男女不平等的現(xiàn)象,是很有見地的。后者的立場較前者更具有人性化。
角度四 《泉州府志》以官方史書、國家政策(旌表)的形式,表彰婦女的貞節(jié)觀,剝奪了女性的愛情婚姻權利,鞏固了封建綱常秩序?!妒照劇焚潛P婦女的機智斗爭,有利于思想解放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后者較前者更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
15.(15分)(2016·煙臺)近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相繼展開,促使人文主義不斷深化、發(fā)展,閱讀下
22、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神曲》的形式及許多內(nèi)容無法擺脫宗教的影響。甚至于書中充滿了宗教神學說教,仍然披上宗教的外衣?!谥惺兰o的沼澤中跋涉過來的但丁,腳上仍然帶著舊時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經(jīng)踏上了新時代的彼岸,文藝復興的第一縷曙光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筆下鋪陳了一片絢爛的朝霞,這正是《神曲》的不朽與偉大。
——宗教的外衣下文藝復興的第一縷曙光——《神曲》的交雜
材料二 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xiàn)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稱義”“平信徒(普通信徒)皆為教士”……鼓吹俗權至上,主張各國教會應與羅馬切斷聯(lián)系而由各國的政府來管理,則鮮明地反映了他對民族自由含義
23、的一種更深刻的理解。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關于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恩格斯評論道:“思維著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從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被)永恒的真理,為永恒的正義,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
(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行出“腳上仍然帶著新時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經(jīng)踏上新時代的彼岸”的含義。(6分)
(2)據(jù)材料二,從人文主義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樣體現(xiàn)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5分)
(3)材料三中“思維著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體現(xiàn)了啟蒙運動是如何豐富和發(fā)展了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4分)
[答案] (1)含義:披著宗教的外衣,沒有跳出宗教神學的影響,但實質(zhì)上強調(diào)了人性,宣揚人文主義;借助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宣傳資產(chǎn)階級思想文化。(6分)
(2)體現(xiàn):宗教改革繼承了人文主義的提倡人性,主張個性自由,但更進一步強調(diào)因信稱義、俗權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戰(zhàn)羅馬教皇的權威,體現(xiàn)了宗教改革對人文主義的宣傳從個人擴大到整個社會層面。(5分)
(3)體現(xiàn):反教權,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反迷信,崇尚科學、理性,建立資產(chǎn)階級理性王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