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崗實習支教心得體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頂崗實習支教心得體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docx(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o老師在傳授學生知 識的時候,不是單單教學生記住這道題的準確答案,更重要的 是教給學生做這種類似題目的方法,萬變不離其宗嘛,教給他 們打魚的方法遠遠要比給他們一條魚要強,學生們掌握的應是 做題的方法而不僅僅是題的正確答案。
自己在上學的時候也深有這樣的體會,老師傳授的不止僅 僅是一道題的解題步驟,而更多的卻是解題的方法與技巧。比 如說一道數學題,它變得永遠只是數字或是圖形,不變的永遠 都是解這道題所根據的原理,只要是自己牢牢掌握住原理,并 學會靈活運用,以不變應萬變。
現在七年級的小學生們他們剛從小學過渡到初中,不懂得 怎
2、樣去掌握做題的技巧與方法,需要老師不斷地引導,通過不 斷地練習講解學會并掌握相應的做題技巧。從這樣一件事中可 以看出初一年級的孩子們缺少方法的積累這一點,我們班一名 相對來說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問我這樣一道題:“賞析'草惹 行襟絮拂衣'這一詩句”,在講解課本上的詩句的時候,教學 生們要從修辭手法對詩句進行賞析,再就是要結合詩人整首詩 的感情基調,詩人想通過這樣的詩句傳達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如果直接給她講解“草惹行襟絮拂衣"一句中的“惹”和
“拂”兩個字用得好,通過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草和柳絮都具 有了人的性格特點,活靈活現,表達了詩人喜悅的心情以及對 草和柳絮的喜愛之情,不如教給她做這樣題目的方法。由此可 以看出他們還是缺乏解題的方法與技巧,應該多做題來積累相 應的答題技巧。
初中尤其是初一年級的閱讀理解類的題目大都是有關作用 類或是問原因類的,還有就是賞析理解文中的語句。作用類的 題目回答是一定要注意要分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作答,還要注 意的就是看給的分數答題,一般都是給了幾分就要寫幾點。原 因類的題目最重要的是結合文章內容,答案都在原文中隱藏 著,一般也要根據分數來分點答題。賞析類的題目一般都是從 修辭手法或是描寫方法,注意相應的專業(yè)術語的運用,再結合 文章的內容來回答。
因此我們不難發(fā)現教學生不是單單的答案的傳授,更重要 的是做題的方法與技巧,授之以“漁”才是教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