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中考語文 文言文知識梳理 第17篇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復習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青海省中考語文 文言文知識梳理 第17篇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復習課件(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原文呈現段層精解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第一段:連用六個排比的手法,闡明人只有經受磨煉,才能有所作為,成就大業(yè)。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第二段:從正(個人)、反(國家)兩個方面進行論證,說明人處于逆境的情形,從而顯示出人經受磨煉的益處。第1717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青海近8 8年未考)孟子【全文中心】本文講的是造就人
2、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首先采用了舉例 論證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觀點,然后采用道理論證(論證方法)從兩方面分別說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從而從正面充分證明了“生于憂患 ”這一道理。接著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的論斷(道理論證),從反面證明了“死于安樂 ”的道理,這樣也就運用了對比論證 (論證方法),最后自然得出本文的中心論點“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疚膶W常識】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師,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稱“孔孟”,被推尊為“亞圣”。孟子:儒家經典之一,為孟子及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著。共7篇
3、,計261章,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為“四書”?!粳F實意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仍有現實意義。雖然我們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但仍要居安思危,要有憂患意識,這樣才有助于我們磨煉意志,增長才干,積極進取,否則就停滯不前,甚至會落伍。文言現象詞語例句意思通假字曾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衡于慮“衡”通“橫”,梗塞,不順拂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文言詞匯分類積累文言現象詞語例句意思古今異義所以所以動心忍性古義:用來;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入入則無法家拂士古義:指國內;今義:進入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古義:指國外;今義:出去一詞多義發(fā)發(fā)于畎畝之中起,指被任用發(fā)于聲發(fā)出拂行拂亂其所為違背入則無法家拂士通“弼”,輔佐文言現象詞語例句意思詞類活用過人恒過名詞用作動詞,犯錯誤苦必先苦其心志使動用法,使痛苦勞勞其筋骨使動用法,使勞累餓餓其體膚使動用法,使受饑餓(之苦)空乏空乏其身使動用法,使他受到貧困(之苦)動、忍所以動心忍性使動用法,使驚動;使堅強文言現象詞語例句意思虛詞于征于色介詞,在發(fā)于聲介詞,從舜發(fā)于畎畝之中介詞,從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詞,給生于憂患介詞,因為而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表承接,無義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表并列,無義則、者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則:連詞,如果。者:語氣助詞,表停頓然人恒過然后能改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