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 第12課 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 作業(yè):1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3 第12課 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 作業(yè):1 Word版含解析(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一、選擇題
1. 薄伽丘《十日談》中有個《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個財主在酒后說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連耶穌都可以喝”,結果被宗教裁判所判處以火刑。后來他疏通關系,還“獻上一大塊‘肥膏’,讓神父涂在眼上,也好醫(yī)治修士見錢眼紅的毛病”。最后被釋放回家。該故事主要意在( )
A.提出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
B.倡導人生及時行樂并崇尚理性與科學
C.反對教會的禁欲苦行并諷刺教會的腐敗
D.抨擊教會的貪婪和“靈魂獲救”的騙局
解析:選C。從材料信息看,財主因為說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連耶穌都可以喝”就被判火刑,但他疏通關系后被釋放。很明顯,該故事把斗爭矛
2、頭指向教會,諷刺其腐敗,選C項。
2.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某一歷史知識時引用了下面的詩句作補充:“她的步履輕盈/她的姿態(tài)優(yōu)美/很像飄飄欲仙的天使/她的聲音像仙樂一般優(yōu)雅/委婉、清脆?!崩蠋熤v解的歷史知識應該是( )
A.古希臘神話
B.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
C.宗教改革
D.浪漫主義文學
解析:選B。材料明顯歌頌人性之美,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故B項正確。本題容易錯選D項。我們只要認識浪漫主義文學的本質含義,它是指在資本主義制建立之初,對社會失望而不絕望。
3.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經》,但與“圣像圖”明顯不同,它們之間的最大區(qū)別是( )
A
3、.揭露教會的腐敗與神學的荒謬反動
B.倡導民主改革與反抗精神
C.宣傳宗教改革與激進思想
D.用“寫實的筆觸揭示了人性的善惡”
解析:選D。達·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創(chuàng)作的人物,都被刻畫成現實生活中的人,所有人包括耶穌都沒有圣光,每個人的表情都很真實,用“寫實的筆觸揭示了人性的善惡”。
4.“在熱愛藝術的人看來,這個詞的含義只是新藝術的到來;在學者看來,這個詞的含義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風的恢復;在法學家看來,這個詞的含義是古代習慣法的結束?!蔽闹械摹斑@個詞”最有可能是( )
A.智者運動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
解析:選B。由材料信息“新藝術的到來
4、”“研究古典文化之風的恢復”等,可知該詞最有可能是文藝復興。
5.中國一位歷史學家曾說:“我們不妨把文藝復興運動看做是中世紀晚期悲觀、死亡、災變、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結束?!币驗檫@場運動( )
A.把人性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B.使教會權威遭到理性否定
C.構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約
D.促進民主、自由思想的發(fā)展
解析:選A。中世紀在宗教神學的統(tǒng)治下,人們的思想受宗教束縛,處于悲觀、迷信、冷漠等狀態(tài)。而文藝復興提倡人性,反對神性的人文精神,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由此可以看作題干中各種“心情的結束”,選A項。B、C、D三項是啟蒙運動的思想及影響。
6. “15世紀以后
5、,這個地區(qū)逐漸從千年的冬眠中蘇醒過來,可以與某一國在數學、藝術上相競爭?!蓖苿釉摰貐^(qū)開始“從千年的冬眠中蘇醒”的因素有( )
①新航路開辟?、诠I(yè)革命?、畚乃噺团d ④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選C。從時間信息“15世紀以后”看,該崛起的地區(qū)是歐洲,推動歐洲開始“從千年的冬眠中蘇醒”的因素有新航路開辟和文藝復興運動,選C項。“千年的冬眠”指歐洲中世紀,工業(yè)革命和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之時,歐洲早已經蘇醒了,②④不選。
7. 意大利建筑師布魯內萊斯基在 1420—1436年間為佛羅倫薩大教堂建造了一個41米寬、 106米高的大圓頂,不再完全封
6、閉,而是在上面開有讓陽光照射進來的窗洞。該設計反映出( )
A.啟蒙運動的光輝照耀人們前進
B.人類擺脫宗教束縛奔向自由的精神
C.新宗教理念開始支配人類行為
D.歐洲已告別專制迎來新的曙光
解析:選B。布魯內萊斯基生活的時代正是文藝復興時期,其設計理念反映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反映了人類擺脫宗教束縛奔向自由的精神。
8.人文主義者倡導以古典為師,中國維新派提出“托古改制”。其相同目的是( )
A.抨擊封建專制制度 B.弘揚傳統(tǒng)文化
C.宣傳資產階級思想 D.主張政治變革
解析:選C。文藝復興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實質是資產階
7、級思想文化的興起,康有為等維新派打著孔子的旗號,為其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減少阻力,故C是兩者的相同目的。
二、非選擇題
9.閱讀下列關于文藝復興的材料:
材料一 1535年某畫家寫道:“許多已經湮沒的事物將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義小說《巨人傳》描寫道:“1533年時人們都相信,存在著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繼而來的將不會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復?!?
材料三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
材料四 18世紀的學者費內隆寫道:在16世紀,人們將“文藝復興”一詞只理解為恢復古代傳統(tǒng)。
8、——據保羅·富爾《文藝復興》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二,說明“已經湮沒的事物”是什么?被湮沒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說文學、藝術方面的巨大成就各舉一例,并分析它們是否屬于被湮沒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與前三則材料中的哪一則有矛盾?表現在何處?
解析:本題考查文藝復興運動。解題的關鍵在于理解文藝復興的實質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實際上是當時力量不是很強大的資產階級的旗號。理解了此點,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對第(1)、(2)、(3)問逐一歸納、概括即可。
答案:(1)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被湮沒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即中世紀基督教的文化統(tǒng)
9、治。
(2)文學:《神曲》、《十日談》(任選一部)。藝術:《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大衛(wèi)》(任選一例)。它們不屬于被湮沒的事物,因為它們屬于資產階級新文化。
(3)與材料三矛盾。表現:材料三指出文藝復興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說是“恢復古代傳統(tǒng)”。
_教材答疑·名師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閱讀與思考(教材P50~P51)
請思考:人文主義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提示:(1)打破了中世紀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文學、藝術等創(chuàng)造的桎梏,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適應了西歐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為近代自然科學和各種學術
10、的發(fā)展清除了思想障礙。
(3)動搖了神學的無上權威,對宗教改革運動也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自我測評(教材P51)
為什么說《十日談》和《哈姆雷特》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
提示:薄伽丘的《十日談》面對現實,描寫的是完完全全的世俗生活,著意刻畫的是“人”,而不再是天堂幸福和夢幻似的虛無縹緲的“神”。他的作品具有更強烈的現實性和戰(zhàn)斗性。他通過講故事,描繪了意大利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把人間的百態(tài)、人間的歡樂和幸福、形形色色的人物,作為自己描寫的中心,塑造的人物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揭開了以“人”為中心的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序幕。
中世紀對人的內心世界,對人們復雜、活生生的、有時是互相矛盾的感情不大感興趣。文藝復興時代才使“人”變成了人們注意的中心。如同那個時代的航海家們發(fā)現新海洋和新大陸一樣,作家們也發(fā)現了人的內心世界的新深度。《哈姆雷特》的悲劇也就是莎士比亞時代人文主義的悲劇?!豆防滋亍凡豢赡芙鉀Q問題。他的偉大在于他提出了問題。幾個世紀以來,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這部天才的悲劇一直激勵著人們去思考,召喚著人們去實現人文主義的光輝理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是如何在作品中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的?
提示:人文主義思想主要通過藝術大師作品中的對話、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繪畫、雕刻作品的藝術特色、構圖和色彩等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