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三化學一輪 練出高分 10.1探究型實驗題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4屆高三化學一輪 練出高分 10.1探究型實驗題 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4屆高三化學一輪 練出高分 10.1探究型實驗題 新人教版
1.有一固體混合物X,可能含有氯化鈉、碳酸鉀、亞硝酸鈉、硫酸鋁、堿式碳酸鎂、碳酸氫鈉等物質。為探究X的成分,設計方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Ⅰ.將X粉末充分加熱,有氣體產生。
Ⅱ.取一定量X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餾水,粉末全部溶解,得到無色溶液。
Ⅲ.用鉑絲蘸取少量Ⅱ中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燒,產生黃色火焰;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無紫色火焰。
Ⅳ.取Ⅱ中無色溶液,滴入KMnO4酸性溶液,紫紅色不褪去。
Ⅴ.?、蛑腥芤?,用惰性電極電解,開始時陽極產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牡矸?碘化鉀試紙變藍色。電解過程中測得溶液pH變化如右圖所示。
2、(1)根據(jù)實驗Ⅳ可判斷,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__________。
(2)X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
(3)實驗Ⅴ中,0→t1時間內,兩個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陽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陰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t1時間內,溶液pH升高比較緩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
3、1)NaNO2 (2)NaCl與NaHCO3
(3)2Cl--2e-===Cl2↑
2H++2e-===H2↑(或2H2O+2e-===H2↑+2OH-)
(4)HCO+OH-===CO+H2O
解析 根據(jù)Ⅰ、Ⅱ推斷,無堿式碳酸鎂含有NaHCO3,根據(jù)共存情況,無Al2(SO4)3;根據(jù)Ⅲ、Ⅳ、Ⅴ推斷無K2CO3、NaNO2,一定含有NaCl,所以該粉末是由NaCl和NaHCO3組成的。用惰性電極電解NaCl和NaHCO3的混合液時,陰極:2H++2e-===H2↑,陽極:2Cl--2e-===Cl2↑(當Cl-全部放電后4OH--4e-===2H2O+O2↑)。由于OH-+HCO==
4、=H2O+CO,所以pH升高。
2.SO2是一種大氣污染物,某興趣小組欲探究SO2的性質及綠色實驗方法,設計如下方案:
(1)B、C、D分別用于檢驗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別為碘水和硫化氫的水溶液,則B中所盛試劑為__________,C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實現(xiàn)綠色實驗的目標,某同學重新設計了如上右圖A2的制取裝置來代替A1裝置,與A1裝置相比,A2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任寫一點即可)。
(3)E中用氨水吸收尾氣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SO、HSO等陰離子。已知亞硫酸氫鹽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F(xiàn)有儀器和試劑為小燒杯、試管、玻璃棒、膠頭滴管、過濾裝置和濾紙;2 mol·L-1鹽酸、2 mol·L-1 HNO3、1 mol·L-1 BaCl2溶液、1 mol·L-1 Ba(OH)2溶液、品紅溶液、蒸餾水。請設計實驗證明“吸收液”中存在SO和HSO,完成下表的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取適量“吸收液”于小燒杯中,用膠頭滴管取1 mol·L-1 BaCl2溶液向小燒
6、杯滴加直至過量。
若出現(xiàn)白色渾濁,則溶液中存在SO或SO。
步驟2:將小燒杯中的濁液過濾、洗滌,再用適量水把附在濾紙上的固體沖入另一小燒杯中;向沖下的固體______________。
步驟3:
答案 (1)品紅溶液 SO2+I2+2H2O===SO+2I-+4H+
(2)①不用加熱,安全性能高;②易于控制反應進行,反應更充分
(3)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2:滴入1滴(或少量)品紅,再滴入過量2 mol·L-1鹽酸,振蕩
若品紅褪色(或有氣泡),則“吸收液”中存在SO。
步驟3:用試管取適量濾液,向其中(或小燒杯中)滴入過量的1 mol·L-1 Ba(O
7、H)2溶液[或滴入1滴(或少量)品紅溶液,再滴入2~3滴(或過量)的2 mol·L-1鹽酸],振蕩
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或品紅溶液褪色,或有氣泡),則“吸收液”中存在HSO。
解析 (1)B、C、D分別驗證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所以B中試劑應為品紅溶液。
(2)A2裝置不需加熱,且容易控制。
(3)吸收液
3.(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學通過測定該反應發(fā)生時溶液變渾濁的時間,研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實驗如下(所取溶液體積均為10 mL):
實驗編號
實驗溫度/℃
c(Na2S2O3)
/mol·L-
8、1
c(H2SO4)
/mol·L-1
①
25
0.1
0.1
②
25
0.2
0.1
③
25
0.1
0.2
④
50
0.2
0.1
⑤
50
0.1
0.1
其他條件不變時,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__________(填實驗編號);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__________(填實驗編號);若同時選擇①②③溶液變渾濁的同時,探究______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已知Na2S2O3溶液與Cl2反應時,1 mol Na2S2O3轉移8 mol電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學性質。
(Ⅰ)甲同學設計實驗流程的目的是證明Na2S2O3溶液具有堿性和________性。
(Ⅱ)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乙同學認為應將上述流程中②③所加試劑順序顛倒,你認為甲、乙兩同學的設計更合理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⑤或②④?、佗诨颌佗刍颌堍荨「淖儾煌磻锏臐舛葘Ψ磻?/p>
10、率的影響
(2)S2O+4Cl2+5H2O===2SO+8Cl-+10H+
(Ⅰ)還原 (Ⅱ)SO+Ba2+===BaSO4↓ (Ⅲ)乙 可以排除BaS2O3的干擾
解析 (1)探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應控制Na2S2O3、H2SO4的濃度相同,所以應選擇①⑤或②④組;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控制溫度相同,所以應選擇①②或①③或④⑤;在①②③中,溫度相同,改變的是不同反應物的濃度。
(2)由于S2O+4Cl2+5H2O===2SO+8Cl-+10H+,所以Na2S2O具有還原性,由于其溶液pH=8,則證明S2O水解呈堿性;要證明S2O的還原性,應先加BaCl2溶液,再加足量氯
11、水,這樣可以排除BaS2O3的干擾。
4.聚合硫酸鐵(SPFS)是一種新型的飲用水處理劑和城市污水凈化劑,其化學組成可表示為[Fe2(OH)n(SO4)3-]m。某研究小組將聚合硫酸鐵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完全分解,對所得氣體產物和固體產物進行實驗探究。請利用實驗室常用儀器、用品和以下試劑完成驗證和探究過程(已知SO3的熔點為16.8 ℃)。
試劑:1.0 mol·L-1的鹽酸、1.0 mol·L-1的KMnO4溶液、0.1 mol·L-1的BaCl2溶液、20%的KSCN溶液、品紅溶液、蒸餾水、冰水。
(1)聚合硫酸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
(2)固體產物成分的探究
實驗設
12、計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
步驟1:取適量的固體產物于試管中,加入足量1.0 mol·L-1的鹽酸,充分振蕩使固體完全溶解
固體溶解,沒有觀察到氣泡,溶液呈黃色
步驟2:取少量步驟1所得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20%的KSCN溶液,振蕩
溶液呈血紅色
步驟3:另取少量步驟1所得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少量1.0 mol·L-1的KMnO4溶液,振蕩
KMnO4的紫紅色不褪去
思考與判斷
根據(jù)上面的信息,可以確定固體產物的成分是________;步驟1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
(3)氣體產物成分的探究(不考慮水蒸氣)
提出假設
假設1:所得氣體的成分是SO3;
假設2:所得氣體的成分是SO2、O2;
假設3:所得氣體的成分是________。
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
按下表的實驗步驟寫出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將少量氣體產物通入盛有適量品紅溶液的試管中,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然后加熱再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
①若____________,則________成立
②若____________,則________成立
步驟2:將氣體產物緩緩通過浸在冰水中的U形管(如圖),然后在U形管中加入適量0.1 mol·L-
14、1的BaCl2溶液,充分振蕩
結合上述步驟1的有關結論__________(填①或②)
①若____________,則____成立
②若____________,則____成立
答案 (1)+3 (2)Fe2O3 Fe2O3+6H+===2Fe3++3H2O (3)SO3、SO2、O2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①若品紅溶液不褪色,則假設1成立
②若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則假設2或3成立
結合步驟1中的②
①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假設2成立
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假設3成立
解析 (1)根據(jù)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得2x-n-2(3-)=0,x=+3價。
(
15、2)根據(jù)現(xiàn)象該固體為Fe2O3,和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
(3)假設的三種情況是①SO3,②SO2、O2,③SO3、SO2、O2。若假設②③成立,若把氣體通入到品紅溶液中,品紅褪色,則假設②、③成立;若品紅不褪色,則假設①成立,根據(jù)步驟2中,生成白色沉淀,則假設③成立,若無白色沉淀,則假設②成立。
5.某同學欲在實驗室中對Fe3+與I-的反應進行探究,實現(xiàn)Fe2+與Fe3+的相互轉化。
(1)該同學最初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如下:
編號
操作
現(xiàn)象
Ⅰ
先向2 mL 0.1 mol·L-1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16、
Ⅱ
先向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 mol·L-1 KI溶液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變成血紅色;滴加KI溶液后,血紅色無明顯變化
①實驗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Cl2溶液與新制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同學分析了導致實
17、驗Ⅱ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并對實驗方案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如下:
編號
操作
現(xiàn)象
Ⅲ
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變成黃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變成血紅色
根據(jù)實驗Ⅲ,該同學認為Fe3+有可能與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請結合實驗現(xiàn)象用簡明的文字說明他得出上述結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同學認為需要進一步設計實驗,證明根據(jù)實驗Ⅲ中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請補全下表中的實驗方案:
編號
18、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及結論
Ⅳ
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__________
(4)上述實驗結果表明,F(xiàn)e3+有可能與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進一步查閱資料知,參加反應的Fe3+與I-的物質的量相同。該同學結合上述實驗結論,分析了實驗Ⅲ中加入KSCN后溶液變紅的原因,認為Fe3+與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寫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滴加KSCN后溶液無明顯變化,加入氯水后溶液變成
19、血紅色 ②2Fe2++Cl2===2Fe3++2Cl-
(2)溶液變成黃色,推測生成了I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編號
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及結論
Ⅳ
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4;或鐵氰化鉀溶液)
預期現(xiàn)象:溶液變藍(或溶液分層,下層溶液為紫色;或生成藍色沉淀)
結論:Fe3+能與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I2和Fe2+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2Fe3++2I-2Fe2++I2
解析 (1)Fe2+和SCN-不反應,加入新制氯水發(fā)生反應:Cl2+2Fe2+===2Cl-+
2Fe3+,F(xiàn)e3+和SCN-反應生成血紅色溶液。
(2)I2溶解在水中,呈黃色(因濃度較小),所以可測Fe3+把I-氧化成I2。
(3)因為Fe3+把I-氧化成I2,I2遇淀粉變藍,在CCl4中呈紫色,生成的Fe2+與鐵氰化鉀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鐵氰化亞鐵沉淀。
(4)當把Fe3+和I-等物質的量反應后,加入KSCN溶液仍變血紅,說明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即2Fe3++2I-2Fe2++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