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 知識點全突破系列 專題69 滑輪和功的綜合問題(含解析).doc
滑輪和功的綜合問題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將重為600N的重物勻速提升,如果拉力為350N,則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將物體提升2m,拉力做功1200J
B.物體升高1m,機(jī)械所做的有用功為350J
C.物體以0.5m/s速度勻速上升,拉力的功率為350W
D.此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0%
2.如圖所示,豎直固定的測力計下端掛一個滑輪組,已知每個滑輪重均為50N,滑輪組下端掛有物體B,滑輪組繩的末端通過定滑輪沿水平方向與物體A相連,物體A在繩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50N;在物體B下加掛重為90N的物體C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動物體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B上升的速度大小為5cm/s. 若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A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75N
B.F的大小為530N
C.F做功的功率為42w
D.B的重力為500N
3.圖甲中用力F1水平拉著重為G的物體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移動s的距離。圖乙中用動滑輪拉著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勻速移動s的距離,水平拉力為F2 . 使用動滑輪的過程中( )
A.總功為W總=F2s
B.有用功為W有=Gs
C.機(jī)械效率為η=
D.額外功為W額=2F2s﹣F1S
4.如圖所示,用2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可以使重15N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8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且保持不變。若不計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為10N
B.滑輪移動的速度為0.4m/s
C.在2s內(nèi)繩子對物體A所做的功為4J
D.水平拉力F 的功率為4W
5.如圖所示,使用同一滑輪的甲、乙兩種裝置,勻速提升重均為10N的A、B兩物體,已知滑輪重1N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手的拉力F乙=10N
B.A物體受到的合力與B物體受到的合力相等
C.若A、B兩物體都被提升0.5m,則手的拉力F乙做的有用功比較多
D.若A、B兩物體都被提升0.5m,則手的拉力F甲做的功比F乙做的功多
6.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在5s內(nèi)將重為100N的物體G勻速提升2m,每個滑輪的重均為10N.不計繩重及摩擦,此過程中( ?。?
A.拉力F甲小于拉力F乙
B.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C.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小于乙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7.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在100s內(nèi)將重為400N 的物體G勻速提升10m,每個滑輪的重均為20N.不計繩重及摩擦,此過程中( )
A.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B.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D.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8.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工人用力F把重為100N的物體以0.2m/s的速度勻速提升6m.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這一過程中( )
A.拉力F的大小為50N
B.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0.4m/s
C.拉力F所做的功為600J
D.拉力F的功率為10W
二、填空題
9.如圖所示,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200N的物體沿水平地面向左勻速直線運動了2m,物體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為50N,則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了________m,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總功是________J,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________。
10.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物體勻速向左拉動,繩端的拉力為200N,在10s內(nèi)將物體拉動了4m,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0%,則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________N,繩端拉力的功率為________W.
11.如圖是用滑輪組提升物體A的示意圖,物體A受到的重力大小為GA=100N。在勻速豎直提升物體A的過程中,物體A上升的速度大小為V=0.4m/s,滑輪質(zhì)量、繩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
(1)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F=________ 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________W。
(3)物體A的機(jī)械能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12.如圖所示,物體重為20N,某人在5s內(nèi)用4N的拉力勻速地將該物體在水平方向移動了1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________ ,拉力做功為________J,此物休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 不計滑輪重、繩重、滑輪與軸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
13.如圖所示,一滑輪下端懸吊一個重50 N的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體在2 s內(nèi)上升了2 m(不計滑輪、繩的重力和摩擦),則拉力F=________N,動滑輪上升的速度是v=________m/s,拉力F所做的功W=________J.
14.如圖所示,不計滑輪重及摩擦,物體A、B均重為20牛 . 當(dāng)用力F2勻速提升物體B時,以滑輪的軸為參照物,物體B是________的(選填“靜止”或“運動”),此時力F2大小為________牛 . 若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體A、B移動的距離之比是________.
15.如圖所示是一種塔式起重機(jī)的滑輪組,已知在勻速起吊900kg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是75%,使物體上升5m,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繩端的拉力F是________N.(g=10N/kg)
三、計算題
16.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均為豎直方向。用該滑輪組提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G=80N的重物到高處。用豎直向下的拉力拉繩的自由端,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已知在2s~4s內(nèi)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m,求:
(1)在4s~6s內(nèi),重物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2)在2s~4s內(nèi),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
(3)在0~2s內(nèi),重物對地面的壓力大小。
17.為了改善老舊住宅樓的保溫效果,沈陽開展了“暖房子工程”,如圖為施工現(xiàn)場使用的提升裝置。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的質(zhì)量為200kg,動滑輪重力為 500N,拉力F在10s內(nèi)將重物勻速提升了10m,不計繩重及摩擦。(g=10N/kg)求:
(1)提升裝置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F 功率;
(3)該裝置的機(jī)械效率。
18.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建材,工人的重力是700 N,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500 cm2。他將540 N的建材勻速提升了3 m,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是90%。試求:
(1)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工人對繩子的拉力是多少?
(3)提升建材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強(qiáng)是多少?
19.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簡易的起重設(shè)備豎直吊運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當(dāng)于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某次將總重G為4000N的磚塊勻速吊運到高為10m的樓上,用時40s,卷揚機(jī)提供的拉力F為2500N.
求在此過程中:
(1)拉力F的功和功率;
(2)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20.如圖是一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D是動滑輪;配重A的質(zhì)量為140kg,底面積是8.010-2m2,杠桿EH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OE:OH=1:2。假定運動員體重是600N,一只腳板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10-2m2,(不計杠桿重、繩重及摩擦,g取10N/kg).問:
(1)當(dāng)人將配重A勻速提升0.2m時,人做功340J,動滑輪重為多少?
(2)當(dāng)配重A勻速提起時,人對地面壓力為多大?
21.如圖所示,用400N的拉力F,將重900N的木箱勻速提升1m。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22.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為500N的建材從地面勻速送到6m高處,所用拉力為300N,時間為20s,不計摩擦和繩重,(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工的功率;
(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jī)械效率。
23.如圖所示,搬運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540N的物體,所用拉力F為200N,5s內(nèi)勻速上升了2m(不計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求
(1)動滑輪的重力
(2)拉力F所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4)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24.體重700N的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把重為300N的貨物從地面勻速提升到離地面6m高的平臺,已知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7.5kg。不計繩子的重力及它和滑輪間的摩擦力。求:
(1)此過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
(2)此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若滑輪組所繞繩子的最大拉力為500N,則此滑輪組勻速提升貨物時的最大機(jī)械效率。
25.在拓展課上,小泉同學(xué)模擬某建筑工地上拉動工件的情景,設(shè)置了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他用該滑輪組在4秒內(nèi)將一個重為100牛的物體,沿著水平地面勻速拉動了2米。人的拉力為18牛,物體移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35倍,不計繩重及機(jī)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動滑輪受到的重力。
26.如圖所示,工人通過滑輪組使重600N 的箱子以0.4m/s 的速度從地面升到12m高的五樓上。求:
(1)工人吊起箱子過程中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若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0%,則工人做的功是多少?其功率為多少?
27.如圖是建筑工人用滑輪組提升建筑材料的場景,在10s的時間內(nèi),工人師傅用豎直向上的拉力將建筑材料勻速提升了1m,已知拉力F為400N,建筑材料的重力G為900N,求這個過程中:
(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2)此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拉力F的功率;
28.如圖所示,重力為20N的物體在8N的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以4m/s的速度向左勻速運動了5s,若物體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為10N,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在此過程中,做的有用功為多少?
(3)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29.工人用如圖所示裝置在5s內(nèi)將質(zhì)量為48 kg的貨物勻速提升1m,此過程中拉力的功率為120 W。不計
繩重和輪與軸的摩擦。g=10 N/kg。求:
(1)此過程中的有用功;
(2)工人所用的拉力;
(3)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0.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為500N的建材從地面勻速送到6m高處,所用拉力為300N,時間為20s.不計摩擦和繩重,(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jī)械效率;
(4)如果用這個滑輪組勻速提起400N的重物,需要用多大 的拉力?
31.如圖所示,搬運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540N的物體,所用拉力F為200N,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上升了2m(不計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求:
(1)動滑輪的重力;
(2)拉力F所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4)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2.如圖是現(xiàn)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實就是通過一些簡單機(jī)械的組合來實現(xiàn)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上所掛衣服質(zhì)量為4kg,動滑輪、桿和晾衣架總質(zhì)量為1kg.小燕同學(xué)用力F拉動繩子自由端,在5s時間內(nèi)使衣服勻速上移0.5m(g=10N/kg,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2)拉力所做的功W;
(3)拉力的功率P;
(4)整個過程中機(jī)械效率η.
33.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中,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動細(xì)繩。10s內(nèi)將總重為6N的鉤碼勻速提升了10cm,拉力的大小如圖所示,則提升鉤碼的過程中,求:
(1)繩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
(2)繩子自由端拉力做功的功率;
(3)額外功的大?。?
(4)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4.有土豪購買120寸超級大電視,從樓底通過吊車(相當(dāng)于如圖的結(jié)構(gòu))把電視機(jī)吊到12樓破窗進(jìn)入房間,假設(shè)每層樓層高為3m,起吊處為1樓,已知電視機(jī)帶包裝重為3500N,每個滑輪重100N,從底樓到12樓窗子處耗時10min,人拉繩的拉力F為1500N。求:
(1)求運送電視機(jī)有用功功率是多少?
(2)該吊車運送電視機(jī),吊車的機(jī)械效率是多少?(結(jié)果保留1位小數(shù))
35.一建筑工人,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建筑材料提上高處,已知建筑材料的質(zhì)量為80kg,人對繩的拉力為500N,重物在拉力的作用下1min勻速上升了5m,繩重和摩擦不計. g取10N/kg,求:
(1)人在1min內(nèi)做的有用功;
(2)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工人做功的功率.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答案】C
【解析】【解答】 (1)由圖可知,n=2,將物體提升2m時,拉力做的功:W總=Fs=Fnh=350N22m=1400J,A不符合題意;將物體提升1m時,做的有用功:W有=Gh=600N1m=600J,B不符合題意;由P= = =Fv可得,拉力的功率:P=Fv=350N20.5m/s=350W,C符合題意;(2)此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η= = = = 100%= 100% 85.7%.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拉力做功W總=FS;機(jī)械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拉力的功率P=FV;再利用機(jī)械效率的計算公式求得機(jī)械效率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答】設(shè)物體A所受摩擦力大小為f,則有2f 50N=550N,所以f=250N,A不符合題意;對于物體B,有3f=GBG滑 , 即250N3=GB50N,所以GB=700N,D不符合題意;加掛物體C后,有3(F—f)=GBGCG滑 , 即3(F 250N)=700N 90N 50N,解得F=530N,B符合題意;物體B上升的速度為5cm/s,則拉力F端移動的速度v=35cm/s=0.15m/s,F(xiàn)的功率P=Fv=530N0.15m/s=79.5W,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1)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滑輪組繩子末端受到的拉力F拉=(G輪+GB),據(jù)此可求B的重力;由于物體A勻速直線運動,A物體所受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可求A物體所受摩擦力;
(2)同理,在物體B下加掛重為90N的物體C后,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滑輪組繩子末端受到的拉力F拉=(G輪+GC+GB),由于力的作用相互的,可求物體A受到向右的拉力;由于物體A對桌面的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物體A受到摩擦力不變;此時物體A受到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拉力F右、向右的摩擦力f,
由于物體A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可得F=F右+f,據(jù)此求拉力F;
物體A左移的速度等于物體B移動速度的3倍,利用P=Fv求拉力F做功功率.
3.【答案】D
【解析】【解答】A、如圖使用動滑輪時,拉力端移動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2倍,即 ,拉力做的總功為: ,A不符合題意;
B、由于兩圖中物體和接觸面都相同,所以使用動滑輪做的有用功,等于甲圖中直接拉物體做的功,即 ,B不符合題意;
C、機(jī)械效率為: ,C不符合題意;
D、有用功與額外的和為總功,所以額外功為:
,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使用動滑輪做的有用功,等于直接拉物體做的功;機(jī)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額外功等于總功減去有用功.
4.【答案】C
【解析】【解答】如圖滑輪為一只動滑輪,拉力F與右側(cè)兩段繩子的拉力相等,F(xiàn)移動的距離是物體A移動距離的一半。
B. 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則拉力F移動的速度為物體A移動速度的一半即 ,B不符合題意;
A. 拉力F與右側(cè)兩段繩子的拉力相等,物體A受到繩子拉力、B的摩擦力、地面的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三力為平衡力,即 ,
所以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 ,A不符合題意;
C. 在2s內(nèi)繩子對物體A所做的功為: ,C符合題意;
D. 水平拉力F 的功率為: ,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分別對A、B進(jìn)行受力分析(“隔離法”),求地面受到的摩擦力;
滑輪為動滑輪,滑輪移動的速度等于物體移動速度的二分之一;
利用W=Fs求做功大小;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
5.【答案】B
【解析】【解答】乙為動滑輪,所以手的拉力為 ,A不符合題意。
B.A、B兩物體都做勻速運動,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合力都為0,即A物體受到的合力與B物體受到的合力相等,B符合題意。
C.兩物體的重力相等,提升高度相等,由W有用=Gh可知,兩次所做有用功相等,C不符合題意。
D.不計繩重和摩擦,A、B兩物體都被提升0.5m,所做有用功相等,由于F乙還要提升動滑輪,要做一部分額外功,所以手的拉力F乙做的功多,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 質(zhì)是個等臂杠桿)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由W有用=Gh可知,兩次所做有用功的關(guān)系.
6.【答案】D
【解析】【解答】由題可知,甲乙兩滑輪組均將相同物體提升相同高度,由W有=Gh可知W甲有=W乙有;不計繩重及摩擦,均只需克服動滑輪自重做額外功,甲乙中均只有一個動滑輪,且動滑輪的重相同,由W額=G動h可知W甲額=W乙額 , 因為W總=W有+W額,所以W總甲=W總乙。A. 由圖可知,n1=2,n2=3,不計繩重及摩擦,則F甲= (G+G動)= (100N+10N)=55N,F(xiàn)乙= (G+G動)= (100N+10N)=36.7N<F甲 , A不正確。B. F甲與F乙做的功均為總功,由于W總甲=W總乙,即F甲做的功等于F乙做的功,B不正確;C. 由于W甲有=W乙有,W總甲=W總乙,根據(jù)η= 可知,η甲=η乙 , C不正確;D. 拉力做功的功率P= ,由于W總甲=W總乙、時間t也相同,所以P甲=P乙 , 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利用F=(G物+G動)求拉力大??;根據(jù)η=判斷機(jī)械效率關(guān)系;根據(jù)W總=W有+W額比較拉力做的功;根據(jù)P=比較拉力的功率.
7.【答案】A
【解析】【解答】(1)由圖甲可知:n=2,∵不計繩重及滑輪軸間的摩擦,∴F甲= (G物G輪)= (400N 20N)=210N,W甲=F甲S甲=F甲2h甲=210N210m=4200J,p甲= =42W.(2)由圖乙可知:n=3,∵不計繩重及滑輪軸間的摩擦,∴F乙= (G物G輪)= (400N 20N)=140N,W乙=F乙S乙=F乙3h乙=140N310m=4200J, p乙= =42W.由以上可得:W甲=W乙 , P甲=P乙 .
故答案為:A.
【分析】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有用功就是提升重物所做的功(W=Gh),對動滑輪所做的功是額外功,總功等于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W總=W有+W額),機(jī)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
8.【答案】C
【解析】【解答】A.如圖所示的滑輪是定滑輪,因為繩重及摩擦不計,因此拉力的大小為100N,A不符合題意;
B.因為滑輪為定滑輪,因此繩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上升的速度相等,為0.2m/s,B不符合題意;
C.拉力F所做的功為: ,C符合題意;
D.拉力的功率為: ,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使用的是定滑輪,不能省力,不計摩擦,拉力F=G,拉力移動的距離s=h,根據(jù)公式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又知道做功的時間,可利用公式P=計算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
二、填空題
9.【答案】6;100;120;83.3%
【解析】【解答】由圖知,n=3,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繩=3s物=32m=6m,
有用功:W有=fs物=50N2m=100J,
總功:W總=Fs繩=20N6m=120J,
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η==100%≈83.3% 。
故答案為:6;100;120;83.3%.
【分析】根據(jù)s=nL求出繩子移動的距離;克服物體的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利用η=100%求出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10.【答案】480;240
【解析】【解答】由圖可知,由三段繩子拉著動滑輪,即n=3,物體A沿水平地面勻速移動4m,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34m=12m;拉力F做的總功:W總=Fs=200N12m=2400J;根據(jù)機(jī)械效率的公式可得,有用功為:W有=W總η=2400J80%=1920;由W有=fl可得,A受到的摩擦力:f= = =480N;拉力F做功的功率:P= = =240W.
故答案為:480;240.
【分析】拉力端移動距離s=ns物 , 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η求得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再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11.【答案】(1)50
(2)40
(3)增加
【解析】【解答】 (1)由圖知,n=2,滑輪質(zhì)量、繩重及一切摩擦均忽略不計,則拉力F= G= 100N=50N,(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2vA=20.4 m/s=0.8 m/s,拉力做功的功率P= =Fv =50N0.8m/s=40W.(3)物體A勻速上升,速度不變,高度增加,因此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故機(jī)械能增加。
故答案為:(1)50;(2)40;(3)增加.
【分析】滑輪質(zhì)量、繩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拉力F=GA;利用P=Fv求拉力做功的功率;影響動能的因素是質(zhì)量和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質(zhì)量和高度.
12.【答案】;8;8
【解析】【解答】由圖知,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shù)為2,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
拉力做的功: ;
不計滑輪重、繩重、滑輪與軸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
由 可得,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
故答案為:0.4;8;8.
【分析】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利用v=求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拉力F做功W=Fs,不計滑輪重、繩重、滑輪與軸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F(xiàn)=f.
13.【答案】100;0.5;100
【解析】【解答】解:根據(jù)圖示可知:該滑輪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根據(jù)動滑輪的特點可知:F=2G,則F=250N=100N;
F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二分之一,則滑輪在2s內(nèi)移動的距離為1m,故動滑輪上升的速度:v= = =0.5m/s;
拉力所做的功:W=Fs=100N1m=100J.
故答案為:100;0.5;100.
【分析】由圖可知,所用的力是重物重力的2倍,移動距離是重物移動距離的;根據(jù)速度公式v=求出動滑輪移動的速度;根據(jù)W=Fs即可求出拉力做的功.
14.【答案】靜止;10;1:1
【解析】【解答】用力F2勻速提升物體B時,以滑輪的軸為參照物,物體B與軸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是靜止的;動滑輪省一半力,即有兩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所以此時力F2大小為10N;若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兩物體的重相等,根據(jù) 知,物體升高的高度也相等,所以移動的距離之比是1:1.
故答案為:靜止;10;1:1 .
【分析】在研究機(jī)械運動時,首先要選定一個假定為不動的物體作參照物,被研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時,被研究物體是運動的,否則它是相對靜止的 ; 利用動滑輪省一半力;本題中不計滑輪重及摩擦,拉力做的功等于有用功 .
15.【答案】4.5104;4000
【解析】【解答】解:(1)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mgh=900kg10N/kg5m=4.5104J;(2)由 可得,所做的總功
;
由圖知,n=3,拉力端移動距離s=3h=35m=15m,
由W=Fs得拉力: 。
故答案為;4.5104:4000.
【分析】利用W=Gh求有用功;利用η==75%求做的總功,由圖知,n=3,拉力端移動距離s=3h,再利用W=Fs求拉力.
三、計算題
16.【答案】(1)解:由圖丙可知,在4s~6內(nèi),重物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v3=2.0m/s,由P= =Fv得,重物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Gv3=80N2.0m/s=160W。
(2)解:由圖甲可知,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shù)n=2,已知在2s~4s內(nèi)重物上升的豎直高度為2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2m=4m,所用的時間t=4s﹣2s=2s,則在2s~4s內(nèi),繩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v= =2m/s。
(3)解:由丙圖可知,物體在4s~6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3=50N,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由F= (G物+G動)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nF3﹣G物=250N﹣80N=20N,在0~2s內(nèi),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1=30N,把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向下的總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2股繩子向上的拉力而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由力的平衡條件得,F(xiàn)支+2F1=G+G動 , 則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支=G動+G物﹣2F1=20N+80N﹣230N=40N,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此過程中重物對地面的壓力:F壓=F支=40N。
【解析】【分析】(1)由F-t圖象得出在4s~6s內(nèi)的拉力F,由v-t圖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利用P=Fv求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2)根據(jù)s=nh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利用v=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3)由丙圖可知,物體在4s~6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利用F=(G物+G動)求出動滑輪重,此時物體靜止在地面上,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求出地面的支持力,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對地面的壓力.
17.【答案】(1)解: G=mg=200kg10N/kg=2000N,W有= Gh=2000N10m=2104J
(2)解:由圖可知,n=2,則 F= ( G G動) = ( 2000N 500N) =1250N,s=nh=210m=20m,拉力F 做的功W總= Fs=1250N20m=2.5104J,拉力F 功率P= =2500W
(3)解:該裝置的機(jī)械效率η= =80%
【解析】【分析】(1)利用G=mg求重力,再利用W=Gh求所做的有用功;
(2)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G+G動);拉力端移動距離s=nh,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再利用P=求拉力的功率;
(3)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18.【答案】(1)解: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
(2)解:根據(jù) 得總功為:
如圖滑輪組有兩段繩子承重,根據(jù) 得拉力為:
(3)解:人對地面的壓力為:
根據(jù) 得工人對地面的壓強(qiáng)是:
【解析】【分析】(1)根據(jù)W=Gh求出提升裝修材料做的有用功;
(2)根據(jù)s=nh求出上升的高度,再根據(jù)η=100%求出總功,最后根據(jù)W=Fs求出拉力的大??;
(3)根據(jù)p=算出對地面的壓強(qiáng).
19.【答案】(1)解:由圖可知n=2,拉力F移動的距離:s=2h=210m=20m.拉力F所做的總功:W總=Fs=2500N20m=5104J.拉力F做功的功率:P= =1250W
(2)解: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000N10m=4104J.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η==80%
【解析】【分析】(1)拉力F移動的距離s=2h,利用 W=Fs 求得總功,再利用P=求得功率;
(2)利用 W=Gh求得有用功,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是機(jī)械效率.
20.【答案】(1)解:配重A的質(zhì)量為: GA=mg=140kg10N/kg=1400N;根據(jù)題意可知,W總=GAh+G動h,即340J=1400N0.2m+G動0.2m,解得G動=300N;
(2)解:動滑輪n=2,當(dāng)配重A勻速提起時對E點的拉力為:FE= =850N 根據(jù)杠桿平衡原理可知,H點的拉力為:FHOH=FEOE 即FH2=850N1 解得FH=425N ,人對地面的壓力:F人=600N-FH=600N-425N=175N;
【解析】【分析】(1)根據(jù)s=nh計算E端上升高度,人所做的功等于克服配重A做的功和克服動滑輪重所做的功,據(jù)此求出動滑輪重;
(2)根據(jù)F=(G+G動)求E對滑輪組的拉力,然后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 FHOH=FEOE 求出人通過細(xì)繩在H點施加的拉力F′,對人進(jìn)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合力為零求人對地面的壓力.
21.【答案】(1)解:如圖物重由三段繩子拉著,即 ,
拉力所做的總功為:
(2)解:有用功為:
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 。
【解析】【分析】(1)根據(jù)s=nh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再根據(jù)W=Fs求出功;
(2)根據(jù)W=Gh求出有用功;利用η=求出機(jī)械效率.
22.【答案】(1)解:由圖示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2;
工人做的有用功:
W有=Gh=500N6m=3000J;
(2)解:工人做的總功:
W總=Fs=Fnh=300N26m=3600J;
工人做功的功率:
P= = =180W;
(3)解: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jī)械效率:
η= 100%= 100%≈83.3%;
【解析】【分析】(1)由功的公式W=Fs可求出有用功;
(2)由功率公式P=可求出功率;
(3)由效率公式求出滑輪組的效率.
23.【答案】(1)解:由圖知,n=3,
不計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拉力F= (G+G動),則動滑輪重力:
G動=3F﹣G=3200N﹣540N=60N;
(2)解:拉力端移動距離s=3h=32m=6m,
拉力做的總功:
W總=Fs=200N6m=1200J;
(3)解:拉力的功率:
P= = =240W;
(4)解: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540N2m=1080J,
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η= = 100%=90%。
【解析】【分析】(1)不計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利用F=(G+G動)求動滑輪重力;
(2)拉力端移動距離s=nh,利用W=Fs求總功;
(3)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4)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求機(jī)械效率..
24.【答案】(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00N6m=1800J
答:此過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為1800J
(2)由圖知,n=3,拉力端移動距離s=3h=36m=18m,動滑輪的重力:
G輪=m輪g=7.5kg10N/kg=75N,
不計繩子的重力及它和滑輪間的摩擦力,
則繩端的拉力:
拉力做的總功:
W總=Fs=125N18m=2250J
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答:此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0%
(3)解:若滑輪組所繞繩子的最大拉力則提升的最大物重:
因為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所以最大機(jī)械率:
答:若滑輪組所繞繩子的最大拉力為500N,則此滑輪組勻速提升貨物時的最大機(jī)械效率為95%
【解析】【分析】(1)利用W=Gh求有用功;
(2)由圖知,拉力端移動距離s=nh,利用G=mg求動滑輪重力,不計繩子的重力及它和滑輪間的摩擦力,拉力F=(G+G輪),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3)利用拉力F=(G+G輪)求提升的最大物重,再利用η=求滑輪組的最大機(jī)械效率.
25.【答案】(1)解: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是:n=2,故繩端移動的距離是:s繩=ns物=22m=4m,所以,人的拉力所做的功是:W=Fs繩=18N4m=72J;
(2)解:根據(jù)題意知道,拉力F做功時間是t=4s,則做功的功率是:P=W/t=72J/4s=18W;
(3)解:由于物體移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35倍,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f=0.35G=0.35100N=35N;
又因為物體勻速移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物體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是:F拉=f=35N,
由于不計繩重及機(jī)械的摩擦,所以,由F=(G動+F拉)/n可知,動滑輪的重力是:
G動 =nF-F拉=218N-35N=1N
【解析】【分析】(1)根據(jù)s繩=ns物求出繩端移動的距離,根據(jù)W=Fs求出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根據(jù)P=求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
(3)物體勻速移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拉力F拉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不計繩重及機(jī)械的摩擦,根據(jù)F=(G動+F拉)求出動滑輪的重力.
26.【答案】(1)解:對箱子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00 N12 m=7.2103 J
(2)解:由η= 得,拉力做的總功:W總= =9103 J;由v= 得,箱子上升所用的時間:t= =30s,拉力的功率:P= =300 W
【解析】【分析】(1)利用W有用=Gh得出有用功;
(2)利用η=計算總功(拉力做功);
(3)根據(jù)v繩=nv物可以得到繩端移動的速度;根據(jù)P=計算拉力做功的功率.
27.【答案】(1)解:由建筑材料勻速提升h物=1m,由動滑輪上承載繩數(shù)n=3有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2)解:有用功 , 總功 , 因此
(3)解:由功率 ,有拉力F的功率
【解析】【分析】(1)根據(jù)s=nh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2)根據(jù)W=Gh求出有用功,根據(jù)W=Fs求出總功,利用η=100%求出此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根據(jù)P=求出拉力F的功率.
28.【答案】(1)解:由圖知道,物體移動距離是:s物 =v物t=4m/s5s=20m,由于n=2,所以,拉力端移動的距離是:s=2s物=220m=40m,拉力做的總功是:W總=Fs=8N40m=320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W總/t=320J/5s=64W
(2)解:由于拉力做的有用功等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物體移動的距離之積,所以,拉力做的有用功是:W有用=fs物=10N20m=200J
(3)解:由η=W有用/W總知道,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是:η=W有用/W總=200J/320J100%=62.5%
【解析】【分析】(1)利用s物 =vt求物體移動距離,拉力端移動的距離 s=ns物 ;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再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2)利用 W有用=fs物 求得拉力做的有用功;
(3)利用求得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29.【答案】(1)解:貨物重力:G=mg=48kg10N/kg=480N,
提升貨物做的有用功:W有用=Gh=480N1m=480J
答:此過程中的有用功為480J
(2)解:拉力做的總功:W總=Pt=120W5s=600J,
由圖可知,n=3,則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3h=31m=3m,
由W=Fs可得,拉力的大小:
答:工人所用的拉力為200N
(3)解: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答: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0%
【解析】【分析】(1)利用W=Gh=mgh求出有用功;
(2)根據(jù)W=Pt求出拉力做的總功,再根據(jù)s=nh求出繩端移動的距離,利用W=Fs求出拉力的大??;
(3)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30.【答案】(1)解:有用功為W有="Gh=3000J"
(2)解:工人做的總功為W總=Fs=3600J,所以工人做功的功率為P=W總/t=180W;
(3)解:該裝置的機(jī)械效率為η=W有/W總=3000J/3600J=83.33%
(4)解:提升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為W額=W總-W有=600J,所以可知,動滑輪重為100N,所以當(dāng)提起400N的重物時,拉力為250N
【解析】【分析】(1)利用W=Gh可以求出有用功;
(2)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nh,利用W=Fs求總功;再利用P=求工人做功的功率;
(3)利用效率公式 η=求出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jī)械效率;
(4)不計摩擦和繩重,根據(jù)滑輪組拉力公式F=(G+G輪)求出動滑輪的重力,再根據(jù)F=(G+G輪)求勻速提起400N的重物時的拉力大小.
31.【答案】(1)解:由圖知,使用滑輪組時,動滑輪是由3股繩子承擔(dān),則繩子自由端被拉下的距離s=3h=3 2m=6m,繩重與摩擦忽略不計,拉力F= (G+G動),則動滑輪重力:G動=3F G=3200N 540N=60N
(2)解:拉力做的功為:W總=Fs=200N6m=1200J
(3)解:拉力做功功率:P= =120W
(4)解:物體提升高度h=2m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540N2m=1080J;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η= 100% 90%.
【解析】【分析】(1)不計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拉力F=(G+G動),據(jù)此求動滑輪重力;
(2)拉力端移動距離s=nh,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
(3)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4)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32.【答案】(1)解:由圖知,使用滑輪組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4,所承受的總重力:G總=m總g=(4kg+1kg)10N/kg=50N,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 G總= 50N=12.5N
(2)解: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4h=40.5m=2m,拉力做功:W總=Fs=12.5N2m=25J
(3)解:拉力做功功率:P= = =5W
(4)解:有用功:W有用=G衣h=m衣gh=4kg10N/kg0.5m=20J,整個過程中機(jī)械效率:η= = 100%=80%
【解析】【分析】(1)先利用G=mg求出總重力,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G;
(2)利用s=nh求拉力端移動的距離,再利用W=Fs求拉力做功;
(3)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4)利用W有用=Gh計算有用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整個過程中機(jī)械效率.
33.【答案】(1)解: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F=2.4N,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3h=310cm=30cm=0.3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2.4N0.3m=0.72J
(2)解:拉力做功的功率:P= =0.072W
(3)解: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N0.1m=0.6J;因為W總=W有用+W額 , 所以W額=W總-W有用=0.72J-0.6J=0.12J
(4)解:滑輪組機(jī)械效率:η= 100%≈83.3%
【解析】【分析】(1)利用s=nh可求拉力移動的距離s,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
(2)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3)利用W=Gh求有用功;額外功等于總功減去有用功;
(4)利用機(jī)械效率公式η=求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
34.【答案】(1)解:每層樓層高為3m,從1樓到12樓的高度為 ; 電視機(jī)帶包裝重為3500N,有用功為 ,
有用功率為: ;
(2)解:由圖可以看出,n=3股, ,所以總功為: ,機(jī)械效率 . 。
【解析】【分析】(1)根據(jù)公式W有用=Gh可求有用功的大?。桓鶕?jù)公式P=可求有用功的功率;
(2)根據(jù)公式η=100%可求機(jī)械效率的大小.
35.【答案】(1)解:W有=Gh=mgh =80kg10N/kg5m=4000J
(2)解:W總=FS=500N(52)m=5000J
η= W有/ W總=4000J/5000J=80%
(3)解:P= W總/t=5000J/60s=83.3w
【解析】【分析】(1)利用W有=Gh計算有用功;
(2)利用s=nh計算出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利用W總=Fs計算總功,利用η=計算機(jī)械效率;
(3)利用P=計算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