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2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
《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2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2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蘇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后限時集訓2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1.某二倍體植物染色體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變而來的,如不考慮染色體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突變可能是堿基對替換或堿基對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編碼的蛋白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導蛋白質合成時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 D.基因B1和B2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或同一個配子中 D [B1和B2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二倍體的配子中B1和B2不能同時存在,D錯誤。] 2.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分子中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一定會引起基因突變 B.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終止
2、密碼子推后出現而使肽鏈延長 C.生殖細胞發(fā)生的基因突變一定會傳遞給子代 D.基因突變的方向是由環(huán)境條件決定的 B [DNA分子中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不一定發(fā)生在基因所在的片段, A錯誤;生殖細胞發(fā)生的基因突變可能會傳遞給子代,C錯誤;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的特點,D錯誤。] 3.(2019·安徽省蕪湖市高三模擬)某二倍體動物的一個細胞內含10條染色體,20條DNA分子,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該細胞開始縊裂,則該細胞可能正在進行( ) A.同源染色體配對 B.基因的自由組合 C.染色體著絲點分裂 D.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B [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細胞膜開始縊縮,著絲點不分裂,
3、同源染色體分開,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B正確。] 4.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重組可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基因型 B.豌豆植株進行有性生殖時,一對等位基因之間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 C.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能發(fā)生基因突變,但不能發(fā)生基因重組 D.通?;蛑亟M只發(fā)生在真核生物中,而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C [一對相對性狀可能由多對等位基因控制,由此判斷C錯誤。] 5.某基因編碼含63個氨基酸的肽鏈。該基因發(fā)生插入突變,使mRNA增加了一個三堿基序列UUC,表達的肽鏈含64個氨基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4、) A.在突變基因表達的過程中,最多需61種tRNA參與 B.該基因突變后,復制時參與的酶為RNA聚合酶 C.突變前后編碼的兩條肽鏈,最多有1個氨基酸不同 D.在該基因轉錄時,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氫鍵相連接 A [該基因突變后,復制時參與的酶仍是DNA聚合酶,B錯誤;由于插入了3個堿基,突變前后編碼的兩條肽鏈,最少有一個氨基酸不同,C錯誤;該基因轉錄時,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D錯誤。] 6.(2019·柳州模擬)由于控制某種酶合成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引起該酶的一個賴氨酸被一個精氨酸所取代,導致酶的活性下降,這種改變是由( ) A.DNA中堿基對的增添引起 B.DNA
5、中堿基對的替換引起 C.mRNA中堿基的缺失引起 D.染色體片段的移接引起 B [DNA中堿基對的增添后,會引起相應的mRNA上突變點后的密碼子全部錯位,這將導致之后的多個氨基酸順序改變,A錯誤;DNA中堿基對的替換將導致該處轉錄形成的mRNA上的一個密碼子改變,從而引起該酶的一個賴氨酸被一個精氨酸所取代,導致蛋白質的結構發(fā)生變化,從而使酶的活性下降,B正確;題干中提出“控制某種酶合成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即基因發(fā)生改變,不是mRNA發(fā)生改變,C錯誤;根據題意可知,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而不是染色體變異,D錯誤。] 7.(2019·福建泉州模擬)園藝工作者在栽培開黃花的蘭花品種時,偶然發(fā)
6、現了一株開白花的蘭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控制白花性狀的基因是通過基因重組產生的 B.白花植株和黃花植株存在著生殖隔離 C.白花植株的自交子代開出黃花,則白花植株為雜合子 D.快速繁育白花品種,應取白花植株的種子進行繁殖 C [基因重組必須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進行組合,控制白花性狀的基因是通過基因突變產生的,A錯誤;白花植株和黃花植株是否存在生殖隔離,需要看它們能否產生后代及后代是否可育,而題干中沒有任何相關信息,無法進行判斷,B錯誤;如果白花植株的自交子代開出黃花,則白花植株為雜合子,C正確;快速繁育白花品種,應取白花植株的莖尖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而種子會發(fā)生性狀分離,D
7、錯誤。] 8.(2019·攀枝花市高三統(tǒng)考)如圖為一只果蠅兩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朱紅眼基因ca、辰砂眼基因v為一對等位基因 B.在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基因cb與基因w互換實現了基因重組 C.常染色體DNA上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一定導致基因突變 D.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現在細胞的同一極 D [朱紅眼基因ca、辰砂眼基因v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因此不是等位基因,A錯;基因cb與基因w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在四分體時期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B錯;常染色體DNA上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若發(fā)生在非基因部分,則不會導致基因
8、突變,C錯。] 9.(2019·云南師大附中高三月考)沃柑的果實形狀有扁圓形、卵圓形和橢圓形,科研人員利用一株扁圓形品種沃柑與一株卵圓形品種沃柑雜交,并對子一代果實形狀進行了測定和統(tǒng)計分析,結果是扁圓形∶卵圓形∶橢圓形=3∶4∶1,回答下列問題: (1)從上述雜交結果可以看出,沃柑形狀(扁圓形、卵圓形和橢圓形)至少由__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 (2)若沃柑的果實形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類推,則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________,F1中結扁圓形果實的植株有________種基因型。 (3)有性生殖過程中可發(fā)生兩種類型
9、的基因重組,一種類型的基因重組可導致出現上述雜交結果,請寫出另一種類型基因重組發(fā)生的時間及簡要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若沃柑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后代的性狀分離比應該是1種或1∶1,而后代的分離比是3∶4∶1,3∶4∶1是3∶1∶3∶1的變式,則說明該性狀至少受2對等位基因控制。(2)若受2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由于3∶4∶1是3∶1∶3∶1的變式,說明兩對基因交配類型分別是雜合子自交和測交,因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或AaBb×Aabb;子一代扁圓形占3份,因此基因型有2種可能性。(
10、3)有性生殖過程中可發(fā)生兩種類型的基因重組,一種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組合,上述雜交結果就是由該種基因重組導致的;還有一種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換,即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會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fā)生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組。 [答案] (1)2 (2)AaBb×aaBb或AaBb×Aabb 2 (3)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會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fā)生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組 10.(2019·新余市第四中學高三月考)對正常綠葉的小麥純系種子進行輻射處理,處理后將種子單獨隔離種植,從其
11、中兩株正常綠葉(甲、乙)的后代中分離出了花斑葉的突變株?;卮鹣铝袉栴}: (1)輻射處理時,DNA分子中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從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人工誘變時往往需要處理大量種子,才能選出人們需要的新類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該輻射處理導致甲的單個基因發(fā)生突變,甲自交的子一代會出現________________的分離比。若將甲株子一代中的正常綠葉植株再進行自交,子二代中花斑葉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研究甲、乙兩株的單個基因
12、突變是發(fā)生在同一對基因上,還是分別發(fā)生在獨立遺傳的兩對基因上,可利用甲、乙后代的突變植株進行實驗。請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從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人工誘變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頻性,所以需要大量處理實驗材料,才能得到所需的品種。 (2)設基因為A、a,若輻射導致單個基因發(fā)生突變,則甲發(fā)生的是隱性突變,即AA突變?yōu)锳a,則自交后代比例為A_∶aa=3∶1,即正常綠葉∶花斑葉=3∶1。子一代正常綠葉的基因型為1/3AA、2/3Aa,其自交產生的子二代中花斑葉植株(aa)的比例是2/3×1/4=1/6。 (3)判斷甲、乙兩株的單個基因突變是否發(fā)生在一對基因上,可選甲、乙后代的突變植株進
14、行單株雜交,統(tǒng)計F1的表現型及比例進行判斷。若突變發(fā)生在同一對基因上,則甲、乙后代的突變植株基因型均為aa,兩者雜交,F1全為花斑葉植株;若突變分別發(fā)生在獨立遺傳的兩對基因上,設基因為A、a,B、b,則甲、乙后代的突變植株基因型為aaBB、AAbb,兩者雜交,F1全為正常葉植株。 [答案] (1)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 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頻性 (2)3∶1 1/6 (3)將甲、乙后代的突變植株進行單株雜交,統(tǒng)計F1的表現型及比例 若F1全為花斑葉植株,則突變發(fā)生在同一對基因上;若F1全為正常葉植株,則突變分別發(fā)生在獨立遺傳的兩對基因上 11.(2019·廣東省名校高三聯(lián)考
15、)某炭疽桿菌的A基因含有A1~A66個小段,某生物學家分離出此細菌A基因的2個缺失突變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將一未知的點突變株X與突變株L共同培養(yǎng),可以得到轉化出來的野生型細菌(即6個小段都不缺失)。若將X與K共同培養(yǎng),得到轉化的細菌都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斷X的點突變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 ) A.A2小段 B.A3小段 C.A4小段 D.A5小段 A [從題干的信息可看出突變株L缺失A3、A4、A5、A6小段,但具有A1、A2小段,其與點突變株X共同培養(yǎng)后,可以得到轉化出來的野生型細菌,那么點突變株X應具有A3、A4、A5、A6小段,所以未知的
16、點突變可能位于A1、A2小段。突變株K缺失A2、A3小段,其與點突變株X共同培養(yǎng)后,得到轉化的細菌都是非野生型,而只有當該點突變位于突變株K的缺失小段上時才能得到上述結果,因此點突變株X的點突變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2小段,故選A。] 12.(2019·貴州省遵義市航天高級中學模擬)已知某DNA片段上有基因A、無效片段和基因B,其分布如圖所示,現將某外來DNA片段(m)插入位點a或b,下列關于變異類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若m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點b,則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 B.若m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點a,則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C.若m為無效片段且插入位點a,則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D.若m
17、為無效片段且插入位點b,則發(fā)生了染色體變異 B [若m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點b,由于位點b位于基因B中,說明外來有效片段插入原基因內部,導致基因結構改變,原基因不表達,但插入基因表達,既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又發(fā)生了基因重組,A錯誤;若m為無效片段且插入位點a,由于位點a也位于無效片段,所以沒有發(fā)生基因突變,C錯誤;若m為無效片段且插入位點b,由于位點b位于基因B中,說明外來無效片段插入原基因內部,導致原基因結構被破壞,原基因不表達,這屬于基因突變,D錯誤。] 13.枯草桿菌野生型與某一突變型的差異見下表: 枯草 桿菌 核糖體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鏈霉素與 核糖體的 結
18、合 在含鏈霉素培養(yǎng)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P-… 能 0 突變型 …-P--K-P-… 不能 100 注:P:脯氨酸;K:賴氨酸;R:精氨酸。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S12蛋白結構改變使突變型具有鏈霉素抗性 B.鏈霉素通過與核糖體結合抑制其轉錄功能 C.突變型的產生是由于堿基對的缺失所致 D.鏈霉素可以誘發(fā)枯草桿菌產生相應的抗性突變 A [根據表中信息可知,鏈霉素通過與野生型枯草桿菌的核糖體的結合,抑制翻譯過程,進而起到殺菌作用,突變型枯草桿菌中核糖體S12蛋白氨基酸序列改變,使鏈霉素不能與核糖體結合,從而對鏈霉素產生抗性,A選項正
19、確、B選項錯誤;突變型與野生型相比只是一個氨基酸的不同,因此是堿基對的替換造成的,而非缺失,C選項錯誤;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鏈霉素只是對突變體起篩選作用,D選項錯誤。] 14.(2019·吉林省實驗中學高三模擬)決定玉米子粒有色(C)和無色(c)、淀粉質(Wx)和蠟質(wx)的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結構異常的9號染色體一端有染色體結節(jié),另一端有來自8號染色體的片段。下列有關玉米染色體特殊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圖2 A.異常9號染色體的產生稱為基因重組 B.異常的9號染色體可為C和wx的基因重組提供細胞學標記 C.圖2中的母本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這兩
20、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不能發(fā)生聯(lián)會 D.圖2中的親本雜交,F1出現了無色蠟質個體,說明親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B [9號染色體一端有來自8號染色體的片段,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A錯誤;可根據9號染色體一端染色體結節(jié)和另一端8號染色體的片段判斷9號染色體上的基因,B正確;圖2中的母本的2條9號染色體有相同的片段,可聯(lián)會,C錯誤;F1出現了無色蠟質個體,說明雙親都能產生cwx的配子,說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D錯誤。] 15.(2019·柳州市高三模擬)除草劑敏感型的大豆經輻射獲得抗性突變體,且敏感基因與抗性基因是一對
21、等位基因。出現該突變體的原因可能是親本在產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缺失(突變只涉及一個親本的一條染色體,若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缺失相同片段時胚胎致死,且各配子的活力相同)。 (1)大豆對除草劑的抗性和敏感這對性狀在遺傳時遵循________定律。 (2)若抗性突變體是由于純合親本在產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則該突變是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突變,該突變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用A、a表示)。若抗性突變體是親本在產生配子時發(fā)生染色體片段缺失,則原敏感型大豆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突變體基因型為________(缺失的基因用“0”表示)。 (3)請利用上述
22、材料設計一個遺傳實驗(只做一代遺傳實驗)來探究該抗性突變體大豆出現的原因為(2)問中的哪一種情況(要求:寫出實驗方案并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敏感基因與抗性基因是一對等位基因,因此大豆對除草劑的抗性和敏感這對性狀在遺傳時遵循分離定律。 (2)由于純合親本在產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產生了抗性突變體,則該突變是顯性突變。若用A、a表示,則該突變體
23、的基因型為Aa。若原敏感型大豆的基因型為AA(或aa),則發(fā)生染色體片段缺失后,突變體的性狀沒有改變,由此推得原敏感型大豆為雜合子(Aa),且含A的染色體片段缺失。突變體基因型為a0。 (3)通過一代雜交實驗來探究該抗性突變體大豆出現的原因,最簡單的實驗方案是讓該突變體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確定其變異類型。對于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的推導可采取“倒推”的思路去分析,即若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則該突變體自交后子代出現抗性和敏感兩種表現型,且比例為3∶1;若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缺失,則子代全是抗性型。 [答案] (1)基因的分離 (2)顯性 Aa Aa a0 (3)讓該突變體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若子代出現抗性和敏感兩種表現型(且比例為3∶1),則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若子代全是抗性型,則是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缺失 7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