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biāo))2020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課時作業(yè)22 動能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新課標(biāo))2020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課時作業(yè)22 動能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動能定理
一、選擇題
1.(2017·海南)將一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到的空氣阻力不可忽略.a(chǎn)為小球運動軌跡上的一點,小球上升和下降經(jīng)過a點時的動能分別為Ek1和Ek2.從拋出開始到小球第一次經(jīng)過a點時重力所做的功為W1,從拋出開始到小球第二次經(jīng)過a點時重力所做的功為W2.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Ek1=Ek2,W1=W2 B.Ek1>Ek2,W1=W2
C.Ek1<Ek2,W1<W2 D.Ek1>Ek2,W1<W2
答案 B
解析 從拋出開始到第一次經(jīng)過a點和拋出開始第二次經(jīng)過a點,上升的高度相等,可知重力做功相等,即W1=W2.對兩次經(jīng)過a點的過程
2、運用動能定理得,-Wf=Ek2-Ek1,可知Ek1>Ek2,故B項正確,A、C、D三項錯誤.
2.(2018·揭陽一模)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傾角為30°的斜面向上滑行,在向上滑行的過程中,其動能隨位移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物體返回到出發(fā)點時的動能為(取g=10 m/s2)( )
A.196 J B.56 J
C.34 J D.20 J
答案 C
解析 物體上滑的過程中重力與摩擦力都做負(fù)功.由動能定理得:-mgx·sin30°-fx=E0
下滑的過程中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負(fù)功,得:mgx·sin30°-fx=0-E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E=34 J,故C項正
3、確,A、B、D三項錯誤.
3.(2018·南通二模)如圖所示,水平平臺上放置一長為L、質(zhì)量為m的勻質(zhì)板,板的右端距離平臺邊緣為s,板與臺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現(xiàn)對板施加水平推力,要使板脫離平臺,推力做功的最小值為( )
A.μmg(L+s) B.μmg(+s)
C.μmg(L-s) D.μmg(s+)
答案 B
解析 由分析可知,應(yīng)緩慢將木板推至木板的重心離開平臺,故推動的位移為s+;摩擦力做功Wf=-μmg(+s)
則對全程由動能定理可知,W-μmg(+s)=0
解得:W=μmg(+s);故B項正確A、C、D三項錯誤.
4.(多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
4、M的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子彈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塊,并最終留在木塊中與木塊一起以速度v運動.已知當(dāng)子彈相對木塊靜止時,木塊前進(jìn)距離為L,子彈進(jìn)入木塊的深度為s,若木塊對子彈的阻力F視為恒定,則下列關(guān)系中正確的是( )
A.FL=Mv2 B.Fs=mv2
C.Fs=mv02-(M+m)v2 D.F(L+s)=mv02-mv2
答案 ACD
解析 根據(jù)動能定理,對子彈:-F(L+s)=mv2-mv02知,D項正確;對木塊:FL=Mv2,A項正確;由以上二式相加后整理可得Fs=mv02-(M+m)v2,C項正確,B項錯誤.
5.如圖所示,斜面AB豎直固定放置,物塊
5、(可視為質(zhì)點)從A點靜止釋放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點,從釋放到停止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因斜面塌陷,斜面變成APD曲面,D點與B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在B點左側(cè).已知各接觸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不計物塊經(jīng)過B、D處時的機(jī)械能損失,忽略空氣阻力,現(xiàn)仍將物塊從A點靜止釋放,則( )
A.物塊將停在C點
B.物塊將停在C點左側(cè)
C.物塊從釋放到停止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W
D.物塊從釋放到停止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W
答案 A
解析 物塊從A到C克服摩擦力做功Wf=μmgLEC,由動能定理:mgH-μmgLEC=0,
當(dāng)物塊沿APD曲線下滑時,可以把曲線分解
6、成若干個斜線下滑,在曲面上運動到達(dá)水平面,摩擦力做的功與物體在曲面上對應(yīng)的水平距離上移動時,摩擦力做的功相同.A項正確,B、C、D三項錯誤.
6.質(zhì)量為m的小球被系在輕繩一端,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如圖所示,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設(shè)某一時刻小球通過軌道的最低點,此時繩子的張力為7mg,在此后小球繼續(xù)做圓周運動,經(jīng)過半個圓周恰好能通過最高點,則在此過程中小球克服空氣阻力所做的功是( )
A.mgR B.3mgR
C.7mgR D.mgR
答案 D
解析 在最低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7mg-mg=m
在最高點,有:mg=m
由動能定理得:-2
7、mgR+Wf=mv22-mv12
解得Wf=-mgR
故克服空氣阻力做功為mgR.
7.(2018·江西模擬)(多選)如圖所示,兩塊豎直木板夾著一物塊,物塊在木板內(nèi)靜止,兩板因彈簧作用對物塊有一恒定壓力并保持兩板之間的距離不變(圖中未畫出彈簧).讓木板從離地h高位置自由下落,落地后木板靜止,物塊在木板中下滑了l長度.已知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不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以下各選項中物塊均未觸地)( )
A.如果僅改變木板下落的高度,使其從2h高度落下,物塊下滑的長度將為2l
B.如果僅改變木板對物塊的壓力,使其變?yōu)樵瓉硪话?,物塊下滑的長度將大于2l
C.如果僅改變物塊的質(zhì)量,使其變
8、為原來2倍,物塊下滑的距離將為2l
D.如果僅改變木板的質(zhì)量,使其變?yōu)樵瓉硪话耄飰K下滑距離將大于2l
答案 AB
解析 A項,設(shè)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f,根據(jù)動能定理,有mg(h+l)-fl=0,解得l=,僅改變木板下落的高度,使其從2h高度落下,物塊下滑的長度將為2l,故A項正確;
B項,如果僅改變木板對物塊的壓力,使其變?yōu)樵瓉硪话?,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原來的一半,由l=知,物塊下滑的長度將大于2l,故B項正確;
C項,如果僅改變物塊的質(zhì)量,使其變?yōu)樵瓉?倍,由l==知,物塊下滑的距離將大于2l,故C項錯誤;
D項,如果僅改變木板的質(zhì)量,物塊下滑的距離仍為l,故D項錯誤.
9、8.(2018·四川模擬)(多選)如圖所示,一固定豎直軌道由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AB、長度為L的水平直軌BC和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CD構(gòu)成,BC與兩圓弧分別相切于B點和C點.質(zhì)量為m的質(zhì)點物塊從A點由靜止釋放,恰好能到達(dá)D點,已知物塊在圓弧AB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1,在圓弧CD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A.物塊在水平直軌上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B.物塊在水平直軌上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C.物塊在C點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為2g+
D.物塊在C點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為2g+
答案 BC
解析 設(shè)物塊在水平直軌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3,對于ABCD整個過程,
10、由動能定理得:
mg(R-r)-(W1+W2+W3)=0,
又因為W3=μmgL,
由以上兩式聯(lián)立可解得:μ=-,故A項錯誤,B項正確;
由動能定理,對于ABCD整個過程有:
mg(R-r)-(W1+W2+W3)=0,
對于ABC過程有:
mgR-(W1+W3)=mvC2-0,
由向心加速度公式得:a=,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a=2g+,故C項正確,D項錯誤.
9.用傳感器研究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時,在計算機(jī)上得到0~6 s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6 s內(nèi)物體先向正方向運動,后向負(fù)方向運動
B
11、.0~6 s內(nèi)物體在4 s時的速度最大
C.物體在2~4 s內(nèi)速度不變
D.0~4 s內(nèi)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0~6 s內(nèi)合力做的功
答案 D
解析 由a-t圖像可知: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代表物體在相應(yīng)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情況,在時間軸上方為正,在時間軸下方為負(fù).物體6 s末的速度v6=×(2+5)×2 m/s-×1×2 m/s=6 m/s,則0~6 s內(nèi)物體一直向正方向運動,A項錯誤;由圖像可知物體在5 s末速度最大,vm=×(2+5)×2 m/s=7 m/s,B項錯誤;由圖像可知在2~4 s內(nèi)物體加速度不變,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大,C項錯誤;在0~4 s內(nèi)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由
12、動能定理可知:W合4=mv42-0,又v4=×(2+4)×2 m/s=6 m/s,得W合4=36 J,0~6 s內(nèi)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由動能定理可知:W合6=mv62-0,又v6=6 m/s,得W合6=36 J,則W合4=W合6,D項正確.
10.(2018·南充模擬)(多選)如圖所示,長度均為1.5 m的木板AB、BC、CD、DE…在豎直面內(nèi)搭成“波浪形”軌道(兩木板交接處用極小的光滑曲面相連),一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從木板OA上距地面高為h=1.8 m處由靜止釋放并沿軌道運動,直至停止運動,已知木板OA和其他木板與地面的夾角均為60°,物體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6,設(shè)空氣阻力和物體通過兩
13、木板交接處時的動能損失均不計(g=10 m/s2),則( )
A.物體運動的總路程為6.0 m
B.物體運動的水平總位移為3.0 m
C.物體最終停在A點
D.物體最終停在C點
答案 AC
解析 A項,物體在斜面上物體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為:G1=mgsin60°=mg
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μmgcos60°=0.6×mg×=0.3mg.
由于f<G1,故物體不能靜止在木板上.
從物體開始運動到最終停下的過程中,總路程為s,由動能定理得:
mgh-μmgscos60°=0-0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s=6.0 m.故A項正確.
B、C、D三項,假設(shè)物體能到達(dá)B點
14、,由動能定理得:
mg(h-Lsin60°)-μmgcos60°×(+L)=mvB2-0,
解得:vB2<0.無解.
說明物體不能通過B點,最終停在A點處.則物體運動的水平位移為:x== m,故B、D兩項錯誤,C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
11.(2018·臺州模擬)如圖所示為某水上樂園急速滑道的簡化示意圖,內(nèi)壁光滑的水平半圓形管道BC分別與傾角θ=37°的傾斜管道AB和水平直管道CD順滑連接,管道AB的A端離管道BC所在平面的高度h1=6 m,管道BC的直徑d=10 m.離水面EF的高h(yuǎn)2=1.8 m.質(zhì)量m=60 kg的游客(可視為質(zhì)點)從A端靜止滑下,游客與管道AB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
15、=0.125,與管道CD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5,整個運動過程空氣阻力不計.(sin37°=0.6,cos37°=0.8)
(1)求游客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大??;
(2)求游客受到BC管道的作用力大??;
(3)要使游客落到水中且落水的速度不超過8 m/s,求管道CD的長度.
答案 (1)10 m/s (2)1 200 N (3)7.2 m
解析 (1)對A到B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有:
mgh1-μ1mgcosθ·=mvB2-0,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B=10 m/s.
(2)游客在BC管道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根據(jù)N=m得:N=1 200 N.
(3)游客離開CD管道后,做平拋運
16、動,落水的最大速度為8 m/s,
落水時的豎直分速度為:vy== m/s=6 m/s,
則離開管道CD的最大速度為:vD== m/s=2 m/s.
根據(jù)動能定理得:-μ2mgxCD=mvD2-mvC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CD=7.2 m.
12.(2018·泰州模擬)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固定木板的傾角為37°,勁度系數(shù)為k=36 N/m的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點,圖中AP間距等于彈簧的自然長度.現(xiàn)將質(zhì)量m=1 kg的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放在木板上,在外力作用下將彈簧壓縮到某一位置B點后釋放.已知木板PA段光滑,AQ段粗糙,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物塊在B點釋放后向上運動,第一
17、次到達(dá)A點時速度大小為v0=3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物塊第一次向下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大小v1;
(2)請說出物塊最終的運動狀態(tài),并求出物塊在A點上方運動的總路程s.
答案 (1)3 m/s (2)4.5 m
解析 (1)設(shè)物塊從A點向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s.根據(jù)動能定理,
上滑過程有:-mgssin37°-μmgscos37°=0-mv02
下滑過程有:mgssin37°-μmgscos37°=mv12-0
聯(lián)立解得:s=1.5 m,v1=3 m/s
(2)物塊最終在A點下方做往復(fù)運動,最高點為A
根據(jù)動能定理:μmgx′cos37°=mv
18、0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4.5 m.
13.質(zhì)量m=1 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與物體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運動,經(jīng)過位移4 m時,拉力F停止作用,運動到位移是8 m時物體停止,運動過程中Ek-x的圖線如圖所示.(g取10 m/s2)求:
(1)物體的初速度多大?
(2)物體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多大?
(3)拉力F的大小?
答案 (1)2 m/s (2)0.25 (3)4.5 N
解析 (1)從圖線可知初動能為2 J,Ek0=mv2=2 J,v=2 m/s.
(2)在位移為4 m處物體的動能為10 J,在位移為8 m處物體的動能為零,這段過程中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
設(shè)摩擦力為Ff,則
-Ffx2=0-Ek=0-10 J=-10 J
Ff= N=2.5 N,
因Ff=μmg,故μ===0.25.
(3)物體從開始到移動4 m這段過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f的作用,合力為F-Ff,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F-Ff)·x1=Ek-Ek0,
故F=+Ff=(+2.5) N=4.5 N.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