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第24課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課件1 (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第24課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課件1 (新版)新人教版(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送東陽馬生序宋濂第1課時八 年 級 語 文 下 新 課 標 人 激趣導入 人到讀書年齡,當入學從師,古來如此。如今更提倡終身學習,可見學習之重要。然而莘莘學子,讀到頭來,其結果卻迥然有異。有十年寒窗,一舉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頭地者;有碌碌無為,鮮有所獲者;有半途而廢,不得善終者究其原因,除卻客觀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觀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有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 課前信息1.關于馬生馬君則。 “生”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馬君則是作者的同鄉(xiāng),在京城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學生經考試及格,任用為政府官吏)里讀書。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還鄉(xiāng)的第二年,他應召入朝覲見明太
2、祖朱元璋,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xiāng)晚輩馬君則前去拜訪他。宋濂了解到馬生是個“善學者”,便寫了這篇序文,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tài)度,勉勵他珍惜太學的學習條件,刻苦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課前信息2.關于“序”。 這是一種文體。序分為書序和贈序。 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予必要的引導。 贈序:文人在送別時,常常以詩文相贈,有人把這些詩文集中起來,再作一篇序,就稱之為贈序。后來,盡管沒有什么詩文,只寫一篇送別贈言的文章,也叫贈序,內容多是勸勉、贊揚之詞。 本文就是一篇贈序。本文題目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
3、。 課前信息3.作者信息。 宋濂,明初文學家。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人(現浙江義烏人)。他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稱贊他為“當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學士文集。 課前信息4.關于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還鄉(xiāng)的第二年,應詔從家鄉(xiāng)浦江(現在浙江義烏)到應天(今江蘇南京)去朝見朱元璋時,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xiāng)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寫了這篇序,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tài)度,勉勵他人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確讀課文1.教師范讀,學生標注疑難字的讀音,標注疑難語句的節(jié)奏。2.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判。4.齊讀課文,正
4、確把握節(jié)奏和讀音。5.朗讀指導: 確讀課文(1)節(jié)奏指導: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手指/不可屈伸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膚皸裂/而不知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 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確讀課文(2)強調字音: 怠( ) 冠( ) 逾( ) 叩問( ) 叱
5、( ) 咄( ) 俟( ) 負篋( ) 曳( ) 屣( ) 皸裂( ) 媵人( ) 以衾擁覆( ) 皆被綺繡( ) 容臭( ) 燁然( ) 缊袍( ) 敝衣( )di gun yku ch dus qi yx jn yngqn pxi y ynb 譯讀課文(一)生以同桌為單位,開展讀譯互助,一人讀,一人譯,然后再調換過來。(二)同桌標畫出疑難語句,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三)班內展示翻譯的效果。師指名讀句,然后其他學生舉手翻譯語句。(四)補充特殊語句的翻譯。1.弗之怠 (倒裝句。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弗怠之”。)2.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倒裝句。介詞結構后置,正常語序為“每于藏書之家假借”。)3
6、.寓逆旅 (省略句?!霸ⅰ焙笫÷越樵~“于”。) 譯讀課文(五)檢測翻譯效果。翻譯下面文言語句。1.余幼時即嗜學。 2.無從致書以觀。 3.益慕圣賢之道。 4.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5.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6.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7.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 譯文:我從小就愛好讀書。譯文:沒有辦法買書來看。譯文: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 譯文: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不能與有名望的人交往。 譯文:我求學時辛勤艱苦的情況大體就是這樣。 譯文:等先生高興了,便又向他請教。 譯文:在我當年從師求學時,背著書箱,拖著鞋子。 譯讀課文 (六)積累文言詞匯。 1.同義連用。找出課文中含有下列詞語的句子,聯
7、系課文理解其含義。(1)假借:借?!凹佟币彩墙璧囊馑肌?2)沃灌:同義連用,都有澆的意思。(3)門人弟子:學生。門人,門生,指學生;弟子,學生。2.古今異義。(1)錄畢,走送之(古義:跑;今義:行走)(2)或遇其叱咄(古義:有時;今義:或者)(3)未嘗稍降辭色(古義:臉色,表情;今義:多指顏色) (4)卒獲有所聞(古義:最終;今義:士兵,死)(5)主人日再食(古義:兩次;今義:又一次)(6)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菜湯) 譯讀課文3.一詞多義。無從致書以觀( )計日以還( )人多以書假余( )以中有足樂者( )以衾擁覆( )4.通假字。四支僵勁不能動 ( ) 同舍生皆被綺繡 ( )來,
8、連詞相當于“而”,不譯把,介詞因為,連詞用,介詞“支”同“肢”,肢體“被”同“披”,穿 譯讀課文 5.詞類活用。(1)手自筆錄 (手:名詞用作動詞,動手;筆:名詞作狀語,用筆)(2)主人日再食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3)無鮮肥滋味之享 (鮮肥: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鮮魚和肥肉)(4)腰白玉之環(huán) (腰:名詞用作動詞,腰佩) (5)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缊袍敝衣:名詞活用作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思讀課文梳理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內容。第一段總寫,突出勤奮:無書:無從致書以觀借書,抄書: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無師:無碩師名人與游求師: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為師嚴厲:未嘗稍降辭色,(遇其)叱咄求學
9、禮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禮愈至。第二段詳寫,突出艱苦:求學中途艱難:足膚皸裂而不知,四支僵勁不能動受人照顧: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學習生活艱苦: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處其間樂以忘憂:以中有 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延讀課文組內交流積累讀書的名言,選取一則,談談個人認識和體會。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延讀課文 5.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6.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7.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8.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延讀課文 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1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布置作業(yè)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作者求學時候的情景。 板書設計 手自筆錄,計日以還不敢稍逾約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余:足膚皸裂而不知四支僵勁不能動無鮮肥滋味之享口體之奉不若人而不知同舍生: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燁然若神人勤艱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