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燈亮起來》教學設計及評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讓燈亮起來》教學設計及評課(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全國首屆新課程小學優(yōu)秀課例研究與評選
一、學 科:小學科學
二、課例名稱:《讓燈亮起來》
三、執(zhí)教教師:許廣玲
四、指導教師:曾小蘭
五、課 型:探究課
六、年 級:五年級
七、教材版本:粵教科技版
八、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分析
本課選自粵教科技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奇妙的電與磁》單元的第一課“電路的研究”。教材內容由三個活動組成,活動一“讓燈亮起來” 主要指導學生在認識簡單電路的基礎上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成的回路;活動二“開關裝在哪里”是認識開關的作用;活動三是引導學生認識導體與絕緣體,并進行安全用電教育。該課計劃分三課時完成,本教學設計為第
2、一課時,由三部分組成:(1)任務驅動:通關游戲提出問題;(2)任務一:讓一個燈泡亮起來;(3)任務二: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讓燈亮起來”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需要按一下開關就行了,但是,“用一根導線、一個電池使小燈泡發(fā)光”這一看似簡單的任務,他們大多不能成功地完成,因為他們認為 “電源與小燈泡連接上甚至是插在一起就能亮起來”,這是他們的前概念。本設計從五年級學生的前概念出發(fā),以“通過經歷用導線、電池、小燈泡連接一個簡單電路,體會小燈泡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成的回路?!睘楹诵幕顒樱龑W生在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對結構性材料的操作與思考,從而對“小燈泡的工作需要一
3、個完成的回路”這一科學知識的認知,實現從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變。
(二)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簡單電路的基本組成材料;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
過程與方法:能夠用導線、電池、小燈泡連成一個簡單電路;通過小組合作能夠用不同的連接方法(并連和串連)讓兩個燈泡同時發(fā)光;學會用簡圖記錄電路的連接方法;能夠從不同的連接方法中歸納出電路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愿意與同學合作與交流,并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和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
教學難點:能夠從不同的連接方法中歸納出電路的特點。。
4、
(四)教學策略:
本課基本按照教材的思路來設計,同時圍繞科學概念的建構對每個活動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細化。
1.任務驅動
許多學生都在電視上看過類似的游戲活動,也知道如何玩這個游戲,問其原因,學生大多從導電的角度去考慮,本設計把教材的卡通人物的話改為“為什么金屬環(huán)不碰金屬絲,燈泡就不亮呢?”,學生就會從電路的連接與斷開的角度來思考,然后沿著學生的思路提出本節(jié)課的任務就顯得更順理成章了。
2.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學生的前概念
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路的知識,日常生活經驗告訴他們,把用電器插上電源就可以工作了,因此他們認為只要把電源與小燈泡連接上燈泡就能亮起來,這是學生的前概念,
5、要改變學生這種錯誤的認知,首先要從學生的前概念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認知矛盾,再引導學生比較小燈泡不能發(fā)光的連接方法與與能發(fā)光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從而讓學生自我修正原有的想法,對回路有了初步的認知。
3. 在完成新任務的過程中自我構建科學概念
學生會想到很多種連接方法,我設計了讓學生對連接方法進行二分法分類的環(huán)節(jié),并讓學生“尋找每個燈泡的回路”,便會發(fā)現串聯只有一個回路,而并聯中每個燈泡都有各自的回路。從而發(fā)現串聯和并聯的特點,初步構建起電路的概念。然后,又設計了讓學生猜想“如果從以上兩接中,取掉其中一個燈泡,另一個燈泡還會亮嗎?”,進一步加深對的回路認識。
(五)教學準備:
教師
6、: 通關游戲機 燈泡 開關 導線 電池 課件 等。
學生:燈泡 導線 電池 開關 小燈座 電池夾 記錄單等。
九、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
時間
任務
驅動
演示教材驅動活動:小游戲《通關》
提問:為什么小金屬環(huán)不碰到金屬絲,燈泡就不會亮?
引出課題:如果電到了燈泡,燈泡會亮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讓燈亮起來。
個別學生參與游戲
學生思考
提出問題,引出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任務
3分鐘
任務一:讓一個小燈泡亮起來
1、 了解學生的前概念
1)出示材料:燈泡、導線、電池
你怎樣
7、連接這些材料使燈泡亮起來?請把你們的方法畫下來。
2)提問:你能用手比劃一下,你的連接方法中,電流是怎樣走的嗎?
2、演示正確的連接方法
談話:能將老師的連接方法用圖畫在黑板上表示出來嗎。
3、比較不同的連接方法
提問:“燈泡不亮”與“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4、小結:
(出示小燈泡結果圖)燈泡里面的燈絲連著兩根接線柱,兩根接線柱一根連著燈泡下面的接線點,一根連著燈泡下面的鐵皮。(動畫演示簡單電路)當小燈泡發(fā)光時電流從電池的正級出發(fā),經過導線、燈絲,再通過導線流向電池的負極,這樣電流在里面不斷的流動,就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回路,這就是一個簡單電路。
5、認識簡單電路的
8、組成及短路、斷路現象
(示圖)在簡單電路中沒有了用電的小燈泡,電流會迅速的流動,電池很快就會沒電了,這就是短路。
(出示通關游戲機)而為什么通關游戲機中金屬環(huán)不碰到金屬絲小燈泡就不亮呢?
這時原來的回路斷了,我們稱這種現象叫斷路。
邊想邊做邊記錄。
將實驗記錄單板貼在黑板上。
邊比劃變說出想法
畫出連接方法。
觀察比較,從多種方法中發(fā)現小燈泡能否發(fā)亮是因為連接能否形成回路。
利用回路知識解釋,鐵環(huán)不碰到金屬絲就不會形成回路,燈泡就不會亮。
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引導學生從前概念出發(fā)認識簡單電路是一個閉合的回路,
9、認識簡單電路的組成部分,初步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
15分鐘
任務2:
讓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
1、 嘗試使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
1)提出問題:如果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應該怎樣連?你能試出多少種不同的連接方法。
2)匯報交流:
提問:如果把這些方法分成兩類,你會怎樣分?為什么?
談話:誰能說說這兩類連接方法中,每個燈泡的回路在哪里?
講述并板貼:我們把兩個燈泡在同一個回路中的連接方法叫串聯,把兩個燈泡各自有自己的回路的連接方法叫并聯。。
2、遷移運用:在串聯和并聯這兩種連接方法中,如果我們取下其中一只燈泡,另外一只燈泡還會亮嗎?
3、驗證并小結(教師演
10、示):取下并聯電路中的一個燈泡,另外一個還在亮。取下串聯電路中的一個燈泡,另外一個不亮了??磥硪剐襞莅l(fā)光一定要形成回路。
分組實驗,用圖畫記錄每種連接方法
各小組將實驗記錄單板貼到黑板上
觀察與思考
預測并說出理由
通過經歷兩種連接電路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任何電路都要形成一個回路。
20分鐘
引申
剛才許多同學為了省電把導線拔了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控制燈的亮滅嗎?
開關在電路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電路中如果加裝開關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
思考、回答
在本節(jié)課的內容學習結束后引出下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11、。
2分鐘
附:板書
讓燈亮起來
十、課后反思
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把學生從認為 “電源與小燈泡連接上甚至是插在一起就能亮起來”這一前概念,發(fā)展到“使小燈泡亮起來要形成一個閉合的回路”。
這一教學設計我前后經歷了幾次試教,每次試教都是一次學習與提升的過程。
由于學生在學校里從沒有接觸過電路知識,僅有的生活經驗是插電源,因此我從學生的這一前概念出發(fā),先讓學生自己嘗試使小燈泡發(fā)光的方法,學生的嘗試都是沒有發(fā)光的。如何在學生這一原來基礎上發(fā)展呢?于是我想到了讓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比較,讓學生通過比較不亮的方法和亮的方法讓識回路。這樣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又給出一
12、條適當小學生思考的方式。
但在每次教學中,我深切的體會到,即使是同一個年級,每個班的學生在表達習慣和理解力上也有差異,科學探究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前概念上生成新認知,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句引導語一定要清晰準確,才能有效的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否則一句不恰當或指向性不明確的問題都將學生引入歧途。這是我在今后教學中要不斷改進的。
十一、課例點評
以任務驅動貫穿教學過程
本課例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主觀愿望,以完成教學任務為最終目標,為學生設計、構造出一系列典型的驅動性“任務”,如“完成通關游戲”、“讓一個燈泡亮起來”、“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提出的這些“任
13、務”是具有興趣性、層次性和挑戰(zhàn)性的,既來源于生活,又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僅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而且促使學生從各方面去考慮任務解決的途徑,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初步構建起電路的概念,同時發(fā)展了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以概念發(fā)展推進探究活動
本案例非常關注學生具有的前概念對本課學習的影響,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學生的前概念(電源與燈泡連接起來燈泡就能亮起來),通過自己動手“讓一個燈泡亮起來”,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電源與燈泡已經連起來了,為什么燈泡還是不亮?),然后通過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再次動手實驗,讓學生自主發(fā)現“燈泡亮與不亮”在連接方法上的區(qū)別,從而初步形成回路的認識
14、,接著,再通過完成“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這個任務,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從“電源與燈泡連接起來燈泡就能亮起來”發(fā)展到“電源不僅要與燈泡連接起來,還必須形成閉合的回路,燈泡才能亮起來”,顯然,學生是通過探究活動自我修正了前概念,達到了概念發(fā)展的目標。
以遷移運用掌握科學概念
科學概念的運用是學習科學概念的目的,也是檢驗科學概念掌握情況的重要標志,還是加深對科學概念理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課例設計了“在串聯和并聯這兩種連接方法中,如果我們扭下其中一只燈泡,另外一只燈泡還會亮嗎?”的活動,讓學生運用電路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強化了學生對概念的認知,同時在運用過程中對科學概念理解上的缺陷能暴露出來,能讓教師采取相應的策略進一步地加深和深化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