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導學)2020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十二章 第3節(jié) 原子核教學案 新人教版
《(名師導學)2020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十二章 第3節(jié) 原子核教學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名師導學)2020版高考物理總復習 第十二章 第3節(jié) 原子核教學案 新人教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3節(jié) 原子核 ? 【p214】 夯實基礎 1.天然放射現象 (1)放射性元素__自發(fā)地__發(fā)出射線的現象,叫做天然放射現象,1896年由法國物理學家__貝克勒爾__首先發(fā)現. (2)三種放射線的比較 種類 α射線 β射線 γ射線 組成 高速氦核流 高速電子流 光子流(高頻電磁波) 帶電荷量 2e -e 0 質量 4mp 靜止質量為零 符號 He e γ 速度 0.1c 0.99c c 貫穿本領 最弱 較強 最強 貫穿實例 用紙能擋住 穿透幾毫 米的鋁板 穿透幾厘米 的鉛板 對空氣的 電離作用 很強 較
2、弱 很弱 2.原子核的組成 (1)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發(fā)現了__質子__,并猜想原子核內還存在__中子__,1932年,他的學生查德威克通過實驗證實了__中子__的存在. (2)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常用符號X表示,X為元素符號,A表示核的__質量數__,Z表示核的__電荷數__. 3.原子核的衰變 (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變成另一種原子核的變化稱為原子核的衰變. (2)分類 α衰變,放射出α粒子 β衰變,放射出β粒子 衰變類型 α衰變 β衰變 衰變方程 X→Y+He X→Y+e 衰變實質 核內的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結合
3、成一個整體射出 核內的一個中子轉化為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 2H+2n→ He n→H+e 衰變規(guī)律 電荷數守恒、質量數守恒、動量守恒 (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__半數__發(fā)生衰變所需的時間.半衰期由__核內部本身__的因素決定,跟原子所處的__物理或化學狀態(tài)__無關.如果放射性元素初始時刻的質量為m0,它的半衰期是T,則經過時間t,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質量m=m0.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變時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個別或少數原子核,無半衰期可言. 4.放射性同位素及應用 (1)同位素 具有相同__質子數__而__中子數__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同一位置,互
4、稱__同位素__. 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不過四十多種,而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達1 000多種. (2)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和防護 ①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線應用于工業(yè)、探傷、農業(yè)、醫(yī)療等. ②作示蹤原子. ③防護:阻止放射性對人體組織的傷害 考點突破 例1Th(釷)經過一系列α衰變和β衰變,變成Pb(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鉛核比釷核少10個質子 B.鉛核比釷核少8個中子 C.共經過4次α衰變和6次β衰變 D.共經過6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 【解析】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知,
5、鉛核比釷核少8個質子,少16個中子,故A、B錯誤;發(fā)生α衰變是放出He,發(fā)生β衰變是放出電子e,設發(fā)生了x次α衰變和y次β衰變,則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有:2x-y+82=90,4x+208=232,解得x=6,y=4,故衰變過程中共有6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故C錯誤,D正確. 【答案】D 例2P是人類首先制造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為2.5 min,能衰變?yōu)镾i和一個未知粒子.則該衰變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容器中原有純的P質量為m,則5 min后容器中剩余P的質量為________. 【解析】衰變的方程為:P→Si+e;半衰期為2.5 min,則5
6、 min經過2個半衰期,則容器中剩余P的質量為:m余=m=. 【答案】P→Si+e 【小結】確定衰變次數的方法 (1)設放射性元素X經過n次α衰變和m次β衰變后,變成穩(wěn)定的新元素Y,則表示該核反應的方程為X→Y+nHe+me 根據電荷數守恒和質量數守恒可列方程A=A′+4n,Z=Z′+2n-m (2)確定衰變次數,因為β衰變對質量數無影響,先由質量數的改變確定α衰變的次數,然后再根據β衰變規(guī)律確定β衰變的次數. 針對訓練 1.U通過m次α衰變和n次β衰變,變成Pb,則(A) A.m=7,n=4 B.m=7,n=3 C.m=14,n=9 D.m=14,n=18
7、 【解析】原子核每發(fā)生一次α衰變,質量數減少4,電荷數減少2;每發(fā)生一次β衰變,質量數不變,電荷數增加1.比較兩種原子核,質量數減少28,即發(fā)生了α衰變次數:m==7;電荷數應減少14,而電荷數減少10,說明發(fā)生了β衰變次數:n=m×2-(92-82)=4,所以A項正確. 2.(多選)關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D) A.所有元素都可能發(fā)生衰變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外界的溫度無關 C.放射性元素與別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時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種射線,γ射線的穿透力最強 【解析】有些原子核不穩(wěn)定,可以自發(fā)地衰變,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發(fā)生衰變,故A錯誤;放射性元素的半
8、衰期由原子核決定,與外界的溫度無關,故B正確;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與核外電子無關,故放射性元素與別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時仍具有放射性,故C正確;α、β和γ三種射線,γ射線的穿透力最強,電離能力最弱,故D正確.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A.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化成質子和電子所產生的 B.γ射線一般伴隨著α或β射線產生,在這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電離能力也最強 C.氡的半衰期為3.8天,若取4個氡原子核,經7.6天后就只剩下一個氡原子核了 D.發(fā)生α衰變時,生成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減少了4 【解析】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化成質子和電子所
9、產生的,選項A正確;γ射線一般伴隨著α或β射線產生,在這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電離能力最弱,選項B錯誤;半衰期是大量原子的統(tǒng)計結果,對少數原子不適用,選項C錯誤;發(fā)生α衰變時,生成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減少了2,選項D錯誤. ? 【p215】 夯實基礎 1.核反應的四種類型 類 型 可控性 核反應方程典例 衰 變 α衰變 自發(fā) U→ Th+He β衰變 自發(fā) Th→Pa+e 人工轉變 人工控制 N+He→O+H(盧瑟福發(fā)現質子) He+Be→C+n(查德威克發(fā)現中子) Al+He→P+n
10、 P→Si+e (約里奧·居里夫婦發(fā)現放射性同位素,同時發(fā)現正電子) 重核裂變 比較容易 進行人工 控制 U+n→Ba+Kr+3n U+n→Xe+Sr+10n 輕核聚變 除氫彈外 可控核聚 變正在研 究中 H+H→He+n 2.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1)熟記常見基本粒子的符號是正確書寫核反應方程的基礎.如質子(H)、中子(__n__)、α粒子(__He__)、β粒子(__e__)、正電子(e)、氘核(H)、氚核(__H__)等. (2)掌握核反應方程遵守的規(guī)律是正確書寫核反應方程或判斷某個核反應方程是否正確的依據.由于核反應不可
11、逆,所以書寫核反應方程式時只能用“―→”表示反應方向. (3)核反應過程中質量數守恒,核電荷數守恒. 3.核力和核能 (1)核力: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間有很強的相互作用力,使核子能克服庫侖力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種力稱為核力.其特點為: ①核力是__強相互__作用的一種表現,在原子核的尺度內,核力比庫侖力大得多. ②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圍在1.5×10-15 m之內. ③每個核子只跟相鄰的核子發(fā)生核力作用,這種性質稱為核力的飽和性. (2)核能: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釋放的能量或把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時需要供給的能量,這就是原子核的__結合能__,簡稱核能.__結合能除以核子數__等于比結
12、合能,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__穩(wěn)定__. (3)質量虧損:原子核的質量__小于__組成它的核子的質量之和,這個現象叫做質量虧損. (4)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為__E=mc2__,若核反應中的質量虧損為Δm,釋放的核能ΔE=Δmc2. (5)釋放核能的兩條途徑:重核__裂變__和輕核__聚變__. ①裂變:重核分裂成質量較小的核的反應.如: __U+n→Xe+Sr+10n__. ②聚變: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的反應.如: __H+H→He+n__. 考點突破 例3用中子(n)轟擊鈾核(U)產生裂變反應,會產生鋇核(Ba)和氪核(Kr)并釋放出中子(n),當達到某些條件時可
13、發(fā)生鏈式反應.一個鈾核(U)裂變時釋放的能量約為200 MeV(1 eV=1.6×10-19 J).真空中的光速為3×108 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U的裂變方程為U→Ba+Kr+n B.U的裂變方程為U+n→Ba+Kr+3n C.一個U裂變時,質量虧損約為7.1×10-28 kg D.一個U裂變時,質量虧損約為3.6×10-28 kg 【解析】U的裂變方程為U+n→Ba+Kr+3 n,方程兩邊的中子不能相約,故A錯誤,B正確;一個鈾核(U)裂變時,釋放的能量約為200 MeV,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得,質量虧損Δm== kg=3.6×10-28 kg,故C錯誤,D正確.
14、 【答案】BD 例4H的質量為3.016 050 u,質子的質量為1.007 277 u,中子的質量為1.008 665 u.1 u相當于931.5 MeV.則:(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結合為氚核時,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又為多少? (2)氚核的結合能和比結合能各為多少? 【解析】(1)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結合成氚核的核反應方程式是H+2n→H, 反應前各核子總質量為mp+2mn=1.007 277 u+2×1.008 665 u=3.024 607 u 反應后新核的質量為mH=3.0160 50 u 質量虧損為Δm=3.024
15、607 u-3.016 050 u=0.008 557 u 因反應前的總質量大于反應后的總質量,故此核反應為放出能量的反應. 釋放的核能為ΔE=Δm×931.5 MeV=0.008 557×931.5 MeV=8.0 MeV. (2)氚核的結合能即為此核反應放出的能量,ΔE=8.0 MeV. 它的比結合能為≈2.7 MeV. 【小結】(1)核能的計算方法 ①根據ΔE=Δmc2計算,計算時Δm的單位是“kg”,c的單位是“m/s”,ΔE的單位是“J”. ②根據ΔE=Δm×931.5 MeV計算.因1原子質量單位(u)相當于931.5 MeV的能量,所以計算時Δm的單位是“u”,ΔE
16、的單位是“MeV”. ③根據核子比結合能來計算核能 原子核的結合能=核子比結合能×核子數. (2)利用質能方程計算核能時,不能用質量數代替質量進行計算. 針對訓練 4.完成下列核反應方程: ①查德威克發(fā)現中子Be+He→__C+n__; ②盧瑟福發(fā)現質子N+He→__O+H__; ③居里夫婦發(fā)現放射性同位素Al+He→__P+n__. 【解析】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得發(fā)現中子的核反應方程為Be+He→C+n;發(fā)現質子的核反應方程為N+He→C+H;發(fā)現放射性同位素的核反應方程為Al+He→C+n. 5.(多選)關于原子核的結合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比
17、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穩(wěn)定 B.原子核的結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C.自由核子組成原子核時,其質量虧損所對應的能量大于該原子核的結合能 D.一個重原子核衰變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變產物的結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來重核的結合能 【解析】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故A錯誤;原子核的結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故B正確;自由核子組成原子核時,其質量虧損對應的能量等于該原子核的結合能,故C錯誤;一重原子核衰變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要釋放能量,衰變產物的結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來重核的結合能,故D正確. 6.一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A靜止在真空中,某瞬間發(fā)生α
18、衰變后變成質量為m1的新原子核B,釋放出來的α粒子的質量為m2.己知此核反應中的質量虧損為Δm,且釋放的能量全部變?yōu)樵雍薆和α粒子的動能,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求: (1)原子核A的質量大?。? (2)新原子核B的動能. 【解析】(1)核反應中的質量虧損:Δm=mA-(m1+m2) 解得:mA=Δm+m1+m2 (2)由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知,此核反應中釋放的能量ΔE=Δmc2 由動量守恒:m1v1=m2v2 因為核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全部變?yōu)樾略雍撕挺亮W拥膭幽? 則ΔE=m1v+m2v 解得:EkB=m1v=·Δmc2. 考 點 集 訓 【p348】 A組 1.一個氡
19、核 Rn衰變成釙核 Po,其核反應方程為 Rn→Po+X,氡核的半衰期為3.8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方程式中的X是氚核 B.該核反應前后的質量數和質量都守恒 C.釙核 Po的比結合能大于氡核 Rn的比結合能 D.十個氡核 Rn經過3.8天一定還剩五個氡核 Rn 【解析】方程式中的X質量數為4,電荷數為2,是氦核,選項A錯誤;該核反應前后的質量數守恒,因伴隨能量產生,故有質量虧損,選項B錯誤;因釙核Po比氡核Rn更穩(wěn)定,故釙核Po的比結合能大于氡核Rn的比結合能,選項C正確;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變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少量的原子核衰變不適用,故選項D錯誤. 2.關于原子核、原子核的
20、衰變、核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原子核的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 B.任何兩個原子核都可以發(fā)生核聚變 C.U衰變成Pb要經過8次β衰變和6次α衰變 D.發(fā)生α衰變時,新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減少了2 【解析】原子核的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選項A錯誤;只有質量較小的原子核才會發(fā)生聚變,故B錯誤;鈾核U衰變成鉛核Pb的過程中,α衰變次數n==8,β衰變的次數為n=88×2+82-92=6,要經過8次α衰變和6次β衰變,故C錯誤;α粒子為氦核,由兩個質子和兩種中子組成,所以發(fā)生α衰變時,新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減少了2,故D正確. 3.(多選)下列有關核反應的方
21、程中,表述正確的是(AD) A.H+H→He+n是核聚變反應 B.H+H→He+n是α衰變 C.He→H+H是核裂變反應 D.U+n→Ba+Kr+3n是核裂變反應 【解析】A反應是輕核聚變反應,選項A正確,B錯誤;核裂變是重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中等核,并放出大量核能的反應,則C反應不是核裂變反應,D反應是重核裂變反應,選項C錯誤,D正確. 4.(多選)關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D) A.湯姆孫首先發(fā)現了電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B.一個氫原子從n=3的能級發(fā)生躍遷,可能只輻射1種頻率的的光子 C.10個U原子核經過一個半衰期后,一定還剩5個U原子核沒發(fā)生衰
22、變 D.核電站利用的核能主要來源于重核的裂變 【解析】湯姆孫首先發(fā)現了電子,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選項A錯誤;一個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直接躍遷到n=1能級時,只輻射一種頻率的光子,選項B正確;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變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少量的原子核不適用,選項C錯誤;核電站利用的核能主要來源于重核的裂變,選項D正確. 5.(多選)地球的年齡到底有多大?科學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變規(guī)律,通過對目前發(fā)現的最古老的巖石中鈾和鉛含量的測定,推算出該巖石中含有的鈾是巖石形成初期時(巖石形成初期時不含鉛)的一半.鈾238衰變后形成鉛206,鈾238的原子數的相對含量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
23、圖中N為鈾238的原子數,N0為鈾和鉛的總原子數.由此可以判斷出(BD) A.鈾238的半衰期為90億年 B.地球的年齡大致為45億年 C.被測定的古老巖石樣品在90億年時的鈾、鉛原子數之比約為 1∶4 D.被測定的古老巖石樣品在90億年時鈾、鉛原子數之比約為1∶3 【解析】設t=0時刻,純鈾238的原子數為N0,t時刻鈾238的原子數為N,則N=N0,∴=,鈾、鉛原子數之和為N0,當=時,t=T=45億年,B對.90億年時,=,此時,鉛原子數為N0-N,∴=,D對,選B、D. 6.(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 A.由玻爾理論可知,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
24、要釋放一定頻率的光子,同時電子的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 B.對于同一種金屬來說,其極限頻率恒定,與入射光的頻率及光的強度均無關 C.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內部由核子構成 D.Th核發(fā)生β衰變時,新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不變,質量數不變 【解析】由玻爾理論可知,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要輻射一定頻率的光子,同時半徑減小,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由庫侖力提供向心力得:=可知電子的動能增大,故A正確;金屬的極限頻率是由金屬本身決定的,對于同一種金屬來說,其極限頻率恒定,與入射光的頻率及光的強度均無關,故B正確;當α粒子穿過原子時,電子對α粒子影響很小,
25、影響α粒子運動的主要是原子核,離核遠則α粒子受到的庫侖斥力很小,運動方向改變小,只有當α粒子與核十分接近時,才會受到很大庫侖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它的機會就很少,因此只有少數α粒子發(fā)生較大偏轉,盧瑟福正是對這些現象的認真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C錯誤;根據β衰變的實質可知,在β衰變的過程中,原子核內的其中一個中子轉化為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所以新核的質量數不變,中子數減少一個,故D錯誤. 7.(多選)如圖所示,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首次發(fā)布的“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科學家發(fā)現在月球上含有豐富的He(氦3).它是一種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燃料,其參與的一種核聚變反應
26、的方程式為He+He→2H+He.關于He聚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BC) A.聚變反應不會釋放能量 B.聚變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變反應會有質量虧損 D.目前核電站都采用氦聚變反應發(fā)電 【解析】聚變反應和裂變反應是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所發(fā)現的兩種虧損質量計算能量的核反應方式,C對,A錯;聚變反應是兩個質量較小的核結合成一個中等質量的核,有新核產生,B對;與裂變相比,聚變反應目前還不能控制反應速度,使用的僅有氫彈,太陽內部發(fā)生聚變反應,都不可控,所以核電站所利用的都是鈾裂變反應,D錯. 8.(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 A.天然放射線中β射線實際就是電子流,它來自原子核內
27、 B.放射性原子經過α、β衰變致使新的原子核處于較高能級,因此不穩(wěn)定從而產生γ射線 C.氡222經過衰變變成釙218的半衰期為3.8天,一個氡222原子核四天后一定衰變?yōu)獒?18 D.比結合能越大,原子越容易發(fā)生衰變 【解析】天然放射線中β射線實際就是電子流,它來自原子核內,故A正確;γ射線總是伴隨α衰變或β衰變而產生的,放射性的原子核發(fā)生衰變后產生的新核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出γ射線,故B正確;因為半衰期是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單個原子核沒有意義,故C錯誤;比結合能描述原子核的穩(wěn)定性,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越不容易發(fā)生衰變,故D錯誤. B組 9.一個靜止的放射性原子核處于垂直
28、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由于發(fā)生了衰變而形成了如圖所示的兩個圓形徑跡,兩圓半徑之比為1∶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該原子核發(fā)生了α衰變 B.反沖核沿小圓作順時針方向運動 C.原靜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數為15 D.沿大圓和小圓運動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解析】由運動軌跡可知,衰變產生的新粒子與新核所受洛倫茲力方向相同,依動量守恒知兩者運動方向相反,由洛倫茲力作用下的圓周運動的半徑公式r=得,反沖核必沿小圓周運動,由左手定則可知,反沖核運動方向為逆時針,放出的粒子沿順時針運動,帶負電,故發(fā)生的是β衰變,A錯,故B錯誤;由A項分析結合公式r=,且r1∶r2=1∶16知,反沖核核電荷數為16
29、,故靜止的原核的原子序數為15,故C正確;由周期公式T=得,周期與比荷有關,而β粒子與反沖核比荷不同,周期不同,故D錯誤;故選C. 10.(多選)正電子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將放射性同位素8O注入人體,8O在人體內衰變放出的正電子與人體內的負電子相遇而湮滅轉化為一對γ光子,被探測器采集后,經計算機處理產生清晰圖象,則根據PET原理判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C) A.8O在人體內衰變的方程是8O―→7N+e B.正、負電子湮滅的方程是e+e→γ C.在PET中,8O主要用途是作為示蹤原子 D.在PET中,8O主要用途是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8
30、O注入人體,8O在人體內衰變放出正電子,衰變方程為8O―→7N+e,故A正確.放出的正電子與人體內的負電子相遇湮滅轉化為一對γ光子,正、負電子湮滅方程是e+e→2γ,故B錯誤.8O具有放射性,在PET中主要用途可作為示蹤原子,故C正確,D錯誤. 11.原子彈爆炸能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是利用了__重核裂變__(選填“原子核人工轉變”“重核裂變”“輕核聚變”或“原子核衰變”);太陽能不斷地向外輻射能量,是因為其內部不斷地發(fā)生著__輕核聚變__(選填“原子核人工轉變”“重核裂變”“輕核聚變”或“原子核衰變”).若用 He核轟擊 N核發(fā)生核反應,最終產生的是O核和__H__核(寫出元素符號),已知
31、He、N核的質量分別為m1、m2,產生新核的質量分別為m3、m4,則該核反應放出的核能為__(m1+m2-m3-m4)c2__.(已知真空中的光速為c) 【解析】原子彈爆炸是利用重核裂變釋放的核能;太陽內部時刻發(fā)生輕核聚變(也叫熱核反應);根據質量數與電荷數守恒知產生的核是H;由質能方程可求釋放的核能為ΔE=(m1+m2-m3-m4)c2. 12.用中子轟擊Li發(fā)生核反應生成H和α粒子,并放出4.8 MeV的能量(1 u相當于931.5 MeV的能量). (1)寫出核反應方程; (2)質量虧損為多少u; (3)n和Li以等值反向的動量碰撞,求H和α粒子的動能之比. 【解析】(1)根據核反應的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得: Li+n→H+He (2)依據ΔE=Δmc2,可得:Δm= 由1 u相當于931.5 MeV的能量,換算得Δm==≈0.005 2 u (3)設氚核和α粒子的速度分別是v1和v2,由于中子與鋰核是以等值反向的動量相碰,碰撞的過程中滿足動量守恒定律,設氚核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則:m氚v1-mαv2=0 可得:== 由動能Ek=mv2 可得它們的動能之比等于速度之比,===. - 10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