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素材與寫作 第2章 一 慧眼識得真諦(審題之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用)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素材與寫作 第2章 一 慧眼識得真諦(審題之準)(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一、慧眼識得真諦(審題之準)
品佳作,悟出彩理由
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兩個鄉(xiāng)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甲地,一個去乙地。等車時聽人議論,甲地人精明,問路都收費;乙地人質樸,見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去甲地的人想,還是乙地好,掙不到錢也餓不死。去乙地的人想,還是甲地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還有什么不能掙錢的?于是他們改變了主意,互換了車票。
去乙地的人發(fā)現這里果然好:銀行大廳里的水可以白喝,商場里歡迎品嘗的點心也可以白吃。
去甲地的人發(fā)現這里果然是干什么都可以賺到錢——只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都可以賺錢。
2、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個打工仔,業(yè)務發(fā)展到了周邊城市。前不久,他去乙地考察市場。在車站,一個撿破爛的人把頭伸進軟臥車廂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遞瓶時,兩人都愣住了——五年前,他們曾換過一次車票。
佳作
不要讓今日安逸霸占明日幸福
兩個鄉(xiāng)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甲地,一個去乙地。甲地人精明,問路都收費;乙地人質樸,見了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去乙地的發(fā)現乙地果然好,許多東西可以白吃白喝。去甲地的人發(fā)現只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干什么都賺錢。當兩人再次相遇時,境況卻截然不同。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呢?是安逸,是奮斗,我想說:不要讓今日的安逸霸占明日的幸福。
只享受安逸的生活而無作為
3、,最終會導致人生的覆滅,甚至國家的滅亡?!秴菍m遺事》中記載:夫差放勾踐回國后,為使參政者知民間疾苦,察天下兵革,筑臺于姑蘇之左??筛吲_已起,夫差卻只沉浸在恭維贊美之中,安逸的生活消磨了他的銳性,站在九尺高臺,連離自己不遠的身死國滅也沒看到,豈不痛哉?
正如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所說:“一個人為了微妙的享受,必須微妙的受苦?!比ゼ椎氐娜苏遣粷M足于乙地的安逸,毅然投身于可能面臨的苦難,他選擇自己奮斗,干出一番事業(yè)。著名導演寧浩不到三十歲卻身家過億,他的《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創(chuàng)下了奇跡,但此時的他并不滿足,他選擇“微妙的受苦”,又拍攝了《無人區(qū)》,把自己鍛造成一個“不死在山頂上”的人。
汪國
4、真說:“我不去想能否成功,只要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只要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币粋€不滿足于安逸生活的人,不正是有非凡勇氣的人嗎?史玉柱頑強打拼,商海沉浮,風險對他來說就是莫大的機遇,在他的心中,始終高懸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以此成就商業(yè)傳奇。
三毛不滿足于安逸,選擇了漫天的黃沙,但漫天的黃沙如何遮蔽她明朗的雙眸?
孟衛(wèi)東不滿足于《新聞聯播》開頭曲十六秒的成功,然后才有了《同一首歌》的傳唱。
周潤發(fā)從擦車小弟變成影視明星,不正是靠奮斗嗎?
“誘惑,不是誘惑于遠方,就是誘惑于夢想?!钡笥?,永遠不要為安逸誘惑。
請銘記:“不要讓今日
5、之安逸霸占明日之幸福!”
出彩理由 這是一篇出彩的考場作文。首先,審題精準,文題既是標題也是論點。開篇概引材料,然后一個問句“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呢?”由果溯因,準確立意:不要讓今日安逸霸占明日幸福。論述部分,材料豐富且鮮活飽滿,讓我們很為作者的視野和博識而喝彩。結尾再點題,回應開篇,簡潔明快。
通技法,走高分路徑
一、新材料作文審題“五法”
1.關鍵把握法
審題立意,貴在既有深度又有高度,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一些關鍵詞句(“文眼”)進行反復推敲,理解意蘊,從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邊練邊悟1 閱讀下面一則材料,確定作文立意。
高爾基《花——致M.A.彼什科夫》:“
6、要是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給人們的都只是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對你的非常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是輕松愉快的。那時候,你會感覺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會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這則材料的立意:
2.主旨領悟法
一個寫作者,若能夠不為表象所迷惑,進而能夠透過現象深入問題本質,便有希望步入事物的核心地帶,其文章的思想、觀點便會給人以啟迪。
邊練邊悟2 閱讀下面的寓言《烏鴉喝水》,確定作文立意。
一只烏鴉口渴極了,很想喝水。它看見了一只水壺就飛過去。壺里水很淺,烏鴉伸長了脖子也喝不到。后來它想了一個辦法,用嘴銜起小石子,扔到水壺
7、里,一顆顆小石子沉到水壺底,水漸漸升起來了。“啊,”烏鴉快活地說,“我喝到水了?!?
這則材料的立意:
3.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fā)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新材料作文的審題,關鍵是準確地理解材料要義。而準確地理解材料的寓意、要義的最好方法是:按照“何人—何事—何果”的方式將其中心內容梳理出來,然后由果溯因,即可找到合適的寫作角度。
邊練邊悟3 閱讀下面一則材料,確定作文立意。
動物園里來了一位哲學教授,向動物們傳授哲學。哲學教授講了好多空洞的理論,接著說:“任何事物都必須從基礎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須從底層做起?!庇幸恢磺嗤苈牭貌荒蜔┝?,就向教授發(fā)問:“
8、請問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須從底層做起嗎?”哲學教授瞄了青蛙一眼:“當然!井底之蛙!”青蛙反擊說:“正因為是井底之蛙,我才問你——難道打井也從底層做起嗎?”哲學教授啞口無言。動物們紛紛說:“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難道不是嗎?”
何人:
何事:
結果:
原因:
立意:
4.辯證拓展法
所謂辯證拓展,就是要利用辯證思維去展開思路,立意謀篇。辯證拓展,通常要運用以下觀點:
一是發(fā)展的觀點。它要求我們分析問題時,應看到萬事萬物都在運動、發(fā)展、變化之中,論證不能絕對化。二是聯系的觀點。分析事物時,我們要從它與周圍
9、的千絲萬縷的聯系中找到問題的本質。三是一分為二的觀點。它要求我們分析問題時,要正反通觀、全面認識。
邊練邊悟4 閱讀下面一則材料,分別用“發(fā)展的觀點”“聯系的觀點”“一分為二的觀點”確定作文立意。
材料: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從別人那里偷了一個玩具。
(1)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立意為:
(2)用聯系的觀點分析,立意為:
(3)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立意為:
5.多向發(fā)散法
新材料作文大都可以多角度立意。一般來說,材料中不同的人、事、物就是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的人、事也有多角度立意。當然,立意可以多角度,但我們寫進文中的卻只能有一個,因而,我們要
10、從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角度立意,找出最有利于發(fā)揮,且易出彩的立意來書寫成文。
邊練邊悟5 閱讀下面一則材料,試從多角度進行審題立意。
有個四五歲的男孩,平時總愛反著穿襪子,父親有時幫他把襪子好好地穿上,他還要自己脫下來,再翻個面穿上去。有一次父親生氣地問他:“你為什么總要反著穿呢?線頭露在外面,多難看!”沒想到男孩竟理直氣壯地說:“襪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給別人看的,線頭在里面,會使我的腳不舒服,我當然要把襪子翻過來!”
(1)兒子角度:
①
②
③
(2)父親角度:
①
②
③
(3)綜合角度:
11、
二、新材料作文審題“四清”
1.理清對象
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兩個甚至兩個以上對象,這幾個對象之間如果無明顯的主次之分,從理論上來說,每一個對象都可以提煉出至少一個觀點。
2.分清主次
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但這幾個對象并不是并列的關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們在審題時就應該分清主次,從主要對象入手進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對象,否則有可能出現偏題現象。
3.辨清關系
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而且這幾個對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審題時一定要辨析清楚這幾個對象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4.析清含義
有些材料運用比喻或蘊涵哲理,審題時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分析,仔細揣摩,從而
12、揭示出材料所蘊涵的意義或道理,并以此作為立意的根據。
勤演練,習行文要領
1.閱讀下面的材料,給出準確的立意。
一只蝸牛,很想做成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開始它想東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頂,可一計算,要實現這個目標,至少需要3 000年時間,只好忍痛放棄這個打算。后來它又想爬到長江邊上,看一看奔騰的江水,可一計算,要實現這個目標,至少也需要3 000年時間,蝸牛知道自己生命短暫,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終死在草叢中。
答:
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要求:①
13、自選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
答案精析
第2章 大作文
一、慧眼識得真諦(審題之準)
通技法,走高分路徑
邊練邊悟
1.這則材料的關鍵語句是:“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若抓住這一關鍵語句,便可以提煉出觀點:“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睌M題時可用“奉獻與索取”“給比拿愉快”等。
2.這則寓言故事,透過烏鴉喝水的現象,解釋蘊涵的本質。它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退縮,要動腦筋,想辦法,然后努力不懈地去克服困難,終究會實現自己的愿望。我們可以取其本質,作為文章的論點。
3.何人:哲學教授。
何事:說“任何事物都必須
14、從基礎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須從底層做起”。
結果:被一只青蛙駁得啞口無言。
原因:(1)理論與實踐脫離,(2)具體問題不能具體分析,(3)說話過于絕對。
立意:(1)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2)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3)看問題不能太過絕對。
也可以從青蛙的角度立意:
何物:一只青蛙。
何事:把哲學教授駁倒。
原因:(1)勇于質疑,(2)敢于挑戰(zhàn)權威。
立意:(1)要敢于質疑,(2)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
4.(1)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這則材料,就要看到小學生以后的變化,可有兩個寫作角度:
①從小偷針,長大偷金(壞習慣→壞行為→壞結果);
②(經教育及時改正)將來可能成才(浪子回
15、頭金不換,今天的壞習慣并不意味著明天的墮落)。
(2)用“聯系的觀點”分析這則材料,就需要多研究一下這個小學生的周圍環(huán)境,從他壞習慣的形成與周圍環(huán)境的聯系上展開思路,探求小學生“偷”的深刻原因:
①從小學生壞習慣看其家庭環(huán)境,父母是子女的榜樣;
②從小學生壞習慣看學校教育,學校應重視“養(yǎng)成”教育;
③從小學生壞習慣看社會風氣,社會是大課堂。
由此揭示“責任在誰”的問題,進而強調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的重要性。
(3)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材料,就要求我們在分析這個小學生“偷”的“不光彩”的行為時,應看到其另一方面,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
一次偷不代表其本質壞。(平
16、時,他可能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尊敬老師)
5. (1)兒子角度(關鍵詞:自知、適合自己、堅持自己的做法、親身體驗)
與兒子角度相關的關鍵語句是“襪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給別人看的,線頭在里面,會使我的腳不舒服,我當然要把襪子翻過來!”這應該是本次作文立意的關鍵句。審題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為,“自己”一詞為立意的關鍵點。從另一個角度看,材料還有一個如何看待他人與外物的角度,這就給學生留下了辯證思維的空間。
解讀此關鍵語句,可有以下立意:
①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別人的眼光下);
②堅持自己的正確判斷;
③勇于打破常規(guī),選擇適合自己的;
④只要適合自己,就應該被尊重;
⑤堅持符合自
17、己發(fā)展的做法;
⑥人生如人穿襪子,苦樂自知;
⑦別人只是觀眾;
⑧快樂的感受因人而異;
⑨實踐出真知,行不行要靠親身體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⑩人要根據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為物的奴隸(物的價值在為人所用,而非為了好看)。
(2)父親角度(關鍵詞:別人的感受、合乎習慣常規(guī)、站在孩子的角度)
與父親角度相關的關鍵語句是“有一次父親生氣地問他:‘你為什么總要反著穿呢?線頭露在外面,多難看!’”父親想引導孩子照常規(guī)穿襪子,孩子卻不聽從,父親生氣也是人之常情。但父親也不能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慣例做事。畢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實感受上的,看似違反常規(guī),卻不違反常
18、理,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什么不好的影響,作為父親有必要予以尊重,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應該被扼殺,只要孩子的舉動不違背常理,只要適合其成長軌跡,都應該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導、鼓勵。因此,面對孩子的另類表現,家長怎樣處理就是一門成長教育的高深學問。
解讀此關鍵語句,可有以下立意:
①教育孩子時要尊重孩子的真實感受,因勢利導;
②人要努力適應、遵守社會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舉止要合乎習慣,順乎常規(guī));
③要多考慮他人感受。
(3)綜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適應社會規(guī)范。
勤演練,習行文要領
1.(示例)①立志、選定目標時要符合自身實際,不能好高騖遠。
②做
19、事要腳踏實地,從平凡的小事入手來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審題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首先概括主要情節(jié):主人公蝸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沒有?最終是什么結果?
分析材料,明確:蝸牛想干驚天動地的事,可因為兩個目標都太遙遠,使宏偉的計劃流產。放棄了大目標后的蝸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最后死于草叢。
造成蝸牛悲劇的原因是什么?①蝸牛選定的目標太遙遠了,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實現。②蝸牛放棄了大的目標后,什么也不肯做,最終一事無成,死在草叢中。
從蝸牛聯系到人,就可以理解故事的寓意了。
2.審題 在審讀上面的材料時,首先要審明材料蘊涵的觀點、態(tài)度。“我只有在春天開花!”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時
20、期,“只有在春天”隱含著與“春天”相對的“夏天、秋天和冬天”。既然此話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時期,那么,“夏秋冬”就代表“不美”的時期。分析到此,“玫瑰花”的生活態(tài)度就顯露出來了:在美好的時候開放,而在不美的時候就不開放。換句話說,像玫瑰花這樣的人只有在優(yōu)越的條件下才能快樂地、幸福地生活,否則,就會陷入痛苦之中。而“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是說,只要“我”開花,外部環(huán)境不管是春天,還是夏天、秋天或冬天,在“我”看來,它都是美好的。說得更明白些,像日日春這樣的人,只要他生活著,不管生活怎樣,但在他看來,一切都是合理的、美好的,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會“以物喜,以己悲”。通過分析,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就明確地顯現了出來:消極、悲觀、低沉和積極、樂觀、向上。兩種人生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我們就能夠很容易地看出命題人的觀點,即贊成什么,反對什么。由命題人的觀點態(tài)度可以進一步推論:人生觀決定人生命運。以各個角度的觀點為基礎,可以引出很多話題,如:微笑、態(tài)度、心態(tài)、命運、樂觀與悲觀、幸福與痛苦、心態(tài)與生活等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