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優(yōu)化訓練(二十)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含解析)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優(yōu)化訓練(二十)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含解析)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后優(yōu)化訓練(二十)
(時間:45分鐘 分值:8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9·遼寧六校聯(lián)考)蘇格拉底拿出一個蘋果對學生說:“這是我剛從果園里摘下來的蘋果,你們聞聞它是什么味道?”聞過的學生都說是蘋果的香味。蘇格拉底最后聞,說“我什么味道也沒有聞到”,繼而他對學生笑著說“看來只有你是你自己”。蘇格拉底把蘋果傳給學生看,學生們呆住了——那是一只蠟做的假蘋果。這個故事反映出( )
A.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B.人是萬物的尺度
C.美德的內涵是堅持獨立思考
D.理念是萬物本源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看來只有你是你自己”等信息
2、反映出蘇格拉底對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人迷信權威、輕信盲從、缺乏獨立思考的評判,據(jù)所學可知蘇格拉底主張要獨立思考,做到求真務實,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獨立思考,“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與題意不符合,故A項排除;“人是萬物的尺度”“理念是萬物本源”均與題意無關,故B、D兩項排除。
2.“哲學家治國”是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社會政治建構的獨創(chuàng),他把理想國家的實現(xiàn)寄托在真正的哲學家能夠掌握國家最高權力上。柏拉圖的這一主張旨在強調( )
A.國家是社會分工的產物
B.將法律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
C.人的品性是良好政治的基礎
D.將一切教育賦予政治意義
【答案】 C
【解析】 柏拉圖認為理想的國
3、家,由“真正的哲學家”“掌握國家最高權力”,與社會分工、法律、教育無關,故排除A、B、D三項;而哲學家是有知識美德的人,故C項正確。
3.(2018·山東棗莊期末)“當希臘人正在探討物質世界的性質、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靈魂和神的關系時,中國的圣人正試圖去發(fā)現(xiàn)人類社會和賢明政治的根本原則?!惫糯ED和古代中國的哲學思想中相似的是( )
A.思想一統(tǒng),法律至上
B.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C.以人為本,關注社會
D.民主權利,源遠流長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和古代中國在哲學思想上的相似點是以人為本,關注社會,故C項正確。B項是道家思想,排除;A、D兩項
4、是古希臘的思想,排除。
4.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說道:“同等的人交互做統(tǒng)治者,也做被統(tǒng)治者,這才合乎正義?!边@一觀點( )
A.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B.反映了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原則
C.體現(xiàn)亞里士多德認識的局限
D.認為輪番而治使人人都獲得權力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亞里士多德的個人觀點,與民主政治沒有關系,故A項錯誤;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說法錯誤,故B項錯誤;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觀點看,材料強調的是輪番而治,需要從執(zhí)政者的素質考慮,“交互做統(tǒng)治者,也做被統(tǒng)治者”不一定“合乎正義”,說明亞里士多德認識有局限性,故C項正確;“人人”說法錯誤,這里是所有的公民,故
5、D項錯誤。
5.(2019·山東菏澤模擬)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中說:“一個皮匠、鐵匠、農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職務,但都是被授予圣職的神甫和主教?!睂Υ死斫庾钫_的是( )
A.從事各種職業(yè)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從各種職業(yè)的人中選舉產生
C.從事各種職業(yè)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從事各種職業(yè)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答案】 D
【解析】 從材料看,馬丁·路德認為,盡管每個人工作、職務不同,但他們都可以是“神甫和主教”,即人人有權閱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溝通,與上帝直接對話。也就是說,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故D項正確。B項與材料信息
6、不符,排除;A、C兩項表述錯誤,排除。
6.(2018·成都實驗中學期末)1555年,歐洲奉行新舊教兩派的國家簽訂奧斯堡和約,協(xié)議由各國統(tǒng)治者全權決定該國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遷居他國。由此可知,這一和約對國家發(fā)展的影響主要是( )
A.界定了新舊教派的勢力范圍
B.有利于歐洲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C.進一步推動了歐洲宗教改革
D.促成歐洲世俗權力高于教權
【答案】 B
【解析】 根據(jù)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是強調民族自決原則,當然也就有利于歐洲民族國家的發(fā)展,B項符合題意,正確。材料未涉及勢力范圍方面的信息,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這一和約的影響是利于歐洲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7、,而非進一步推動了歐洲宗教改革,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盡管正在進行宗教改革,但歐洲世俗權力仍然低于教權,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7.(2019·遼寧大連模擬)“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學革命以來……把人世的勤奮創(chuàng)業(yè)理解為上帝的召喚,曾有助于資本主義精神的興起;把學術工作理解為基督教的天職,也促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教育與人文學術的發(fā)展?!辈牧献钅苷f明宗教改革( )
A.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精神動力
B.強化了上帝和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
C.實現(xiàn)了宗教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分離
D.促進了民族文化與教育事業(yè)的進步
【答案】 A
【解析】 據(jù)材料信息“有助于資本主義精神的興起”“促進了西方近代人文
8、主義教育與人文學術的發(fā)展”可知A項正確。宗教改革動搖了羅馬教會的神學統(tǒng)治,故B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體現(xiàn)宗教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的分離,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民族文化”,故D項錯誤。
8.(2018·廣東東莞期末)有學者說,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同流而異趨”,兩者在知識范圍內為“兄弟”,在道德范圍內為“仇讎(chòu)”。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態(tài)度上看兩者都挑戰(zhàn)羅馬教廷權威
B.在目標上兩者都主張削弱封建王權
C.異趨指兩者對古代文化的態(tài)度不同
D.同流指兩者都試圖擺脫宗教的束縛
【答案】 A
【解析】 文藝復興宣揚人文主義,反對封建神學,宗教改革要求擺脫羅馬教廷權威,故A
9、項正確;宗教改革主張建立強大的世俗王權,故B項錯誤;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對古典文化的態(tài)度沒有很大的差異,故C項錯誤;無論文藝復興還是宗教改革,均沒有試圖擺脫宗教的束縛,故D項錯誤。
9.(2019·福建龍巖模擬)孟德斯鳩在《羅馬盛衰原因論》中說:“沒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裝出公正的姿態(tài)時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殘酷的暴政了。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說不幸的人們正是在他們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在此,孟德斯鳩認為( )
A.法律并非萬能 B.法律有階級性
C.法律地位至上 D.司法必須公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孟德斯鳩認為如果法律存在著不公正,就會帶來暴政,由此可見,他強調司
10、法必須公正,故答案為D項。A、B、C三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均排除。
10.(2019·江蘇重點中學調研)“任何人放棄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會的種種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協(xié)議,以謀他們彼此之間的舒適、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穩(wěn)享受他們的財產并且有更大的保障來防止共同體以外任何人的侵犯,無論人數(shù)多少都可以這樣做?!辈牧象w現(xiàn)的思想是( )
A.天賦人權 B.主權在民
C.社會契約 D.自由平等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放棄其自然自由”“同其他人協(xié)議”“謀他們彼此之間的舒適、安全和和平的生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體現(xiàn)的是社會契約論,故選C項。天賦人權指人
11、生來是平等、自由的,與題意不符,故A項錯誤;主權在民指議員和政府官員由人民選舉產生,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去行使權力,與題意不符,故B項錯誤;自由平等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
11.(2018·福建莆田六中期末)“他們將自己視為大無畏的文化先鋒,并且有義務引導世界走出充滿著傳統(tǒng)教義、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以專制為目的的‘黑暗時期’,他們應用理性之光驅散現(xiàn)實的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薄八麄儭卑l(fā)起的運動( )
A.復興了古代希臘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會精神壟斷
C.沖擊了歐洲封建專制統(tǒng)治
D.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產生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理性”“光明”,可知這場
12、運動指的是啟蒙運動。復興了古代希臘人文精神是指文藝復興,A項錯誤;打破了天主教會精神壟斷是指宗教改革,B項錯誤;沖擊了歐洲封建專制統(tǒng)治是指啟蒙運動,C項正確;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產生是指文藝復興,D項錯誤。
12.(2019·廣東肇慶模擬)恩格斯說道:“現(xiàn)在我們知道,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王國;永恒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xiàn);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的平等?!边@從本質上反映了啟蒙思想家所構建的“理想王國”( )
A.反映資產階級的愿望
B.違背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C.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性
D.體現(xiàn)生而平等的理念
【答案】 A
【解析】 注意關鍵詞語“本質”。材料
13、“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王國;永恒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xiàn);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的平等”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愿望,故A項正確;B項表述不符合史實;C、D兩項不屬于本質。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近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使人文主義不斷深化、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神曲》的形式及許多內容無法擺脫宗教的影響。甚至于書中充滿了宗教神學說教,仍然披上宗教的外衣?!谥惺兰o的沼澤中跋涉過來的但丁,腳上仍然帶著舊時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經踏上了新時代的彼岸,文藝復興的第一縷曙光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筆下鋪陳了
14、一片絢爛的朝霞,這正是《神曲》的不朽與偉大。
——宗教的外衣下文藝復興的第一縷
曙光——《神曲》的交雜
材料二 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xiàn)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稱義”“平信徒(普通信徒)皆為教士”……鼓吹俗權至上,主張各國教會應與羅馬切斷聯(lián)系而由各國的政府來管理,則鮮明地反映了他對民族自由含義的一種更深刻的理解。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腳上仍然帶著舊時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經踏上新時代的彼岸”的含義。(12分)
(2)根據(jù)材料二,從人文主義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樣體現(xiàn)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13分)
【解析】 第
15、(1)問,根據(jù)材料一理解“腳上仍然帶著舊時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經踏上新時代的彼岸”,應從實質上分析文藝復興借助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宣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第(2)問,根據(jù)材料二指出宗教改革對文藝復興的繼承與深化。
【答案】 (1)含義:披著宗教的外衣,沒有跳出宗教神學的影響,但實質上強調了人性,宣揚人文主義;借助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
(2)體現(xiàn):宗教改革繼承了人文主義的提倡人性,主張個性自由,但更進一步強調因信稱義、俗權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戰(zhàn)羅馬教皇的權威,體現(xiàn)了宗教改革對人文主義的宣傳從個人擴大到整個社會層面。
1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
16、方啟蒙運動中存在一種奇特的文化現(xiàn)象,一些啟蒙思想家特別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對以中國和印度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啟蒙思想家根據(jù)自己的政治觀點和哲學思想闡述和評論東方文化,或通過對東方文化的頌揚來論證自己對西方文化的認識,或通過對東方文化的批判來闡述自己對西方文化的觀點。
16-18世紀西方譯介中國典籍表
時間
事件
1626年
法國耶穌會士金尼閣將“五經”譯成拉丁文
1687年
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在巴黎印行《中國哲學家孔子》,書中附有《大學》《中庸》《論語》的拉丁譯文
1711年
布拉格大學刊印了《中國典籍六種》收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孝經》《小
17、學》的拉丁譯文。此書后來被譯成法文,于1784-1786年間在巴黎出版
1776年后
法國先后出版《中國歷史學藝術風俗習慣之研究》《海外傳教士耶穌會士通信錄》《中國通史》《中華帝國全志》,把法國漢學推到了一個獨霸世界漢學研究之圣壇地位
——據(jù)裔昭印主編《世界文化史》等
從材料中概括出一條有關文化傳播的信息,并運用所學世界史的相關史實,加以簡要分析。(要求:明確寫出所提信息,分析須有史實依據(jù))
【解析】 這是一道觀點論述題,首先必須從材料中概括出一條有關文化傳播的信息,如“17-18世紀初,歐洲思想家重視研究中國儒家思想”,再運用所學世界史的相關史實,加以簡要分析,對史實的分析準確,論
18、述完整、清晰,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答案】 示例:
信息:17-18世紀初,歐洲思想家重視研究中國儒家思想。
分析:17-18世紀的歐洲,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封建神學的日益腐朽,當時的歐洲已處于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神學統(tǒng)治的社會變革時期,為配合這種變革,當時的歐洲思想界急需在思想文化領域實現(xiàn)舊的神人關系向新的人人關系的過渡,這就需要人們能夠擺脫宗教迷信的束縛,回歸社會的理性,而古代中國不重視神權的思辨哲學及對倫理道德的強調與追求理性主義的啟蒙運動相符。因此,首先由傳教士傳到歐洲的儒家思想日益受到歐洲一些啟蒙思想家的重視,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
(“示例”僅作參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