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26.光的傳播》 粵教版(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26.光的傳播》 粵教版(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光的傳播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從光與我們一天的生活導入,設計了“尋找光源”、“我看見了光”兩個活動。通過“尋找光源”,幫助學生認識許多物體能發(fā)光,啟發(fā)學生對發(fā)光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通過“我看見了光”探究實驗活動,引導學生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并啟發(fā)學生用其他材料設計實驗,進一步驗證光的直線傳播。通過設計實驗、實驗操作和尋找生活實例等活動,讓學生懂得科學原理的獲得是需要反復驗證的,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發(fā)現(xiàn)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如何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學情分析】
光,這位大自然的化妝師不僅為萬物描繪出了豐富動人的色彩,而且更以其輕盈敏捷的腳步將我們帶
2、人一個奇境般迷人的光學世界。本節(jié)課是第三單元的起始課,在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光,學生天天和光接觸,但是三年級的小學生對光既熟悉又陌生。雖然每天都能見到光,但是對光的性質和組成都是不熟悉的,對于光的傳播特點要引導他們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教學目標】
1.能通過觀察找出周圍環(huán)境中的發(fā)光物體。
2.能根據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對發(fā)光物體進行分類。
3.能從多次實驗結果中,發(fā)現(xiàn)光傳播線路的特點。
4.能舉例說明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光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通過觀察找出周圍環(huán)境中的發(fā)光物體。
2.從多次實驗結果中,發(fā)現(xiàn)光傳播線路的特點。
(二)難點:
1.根據人造光源和
3、自然光源對發(fā)光物體進行分類。
2.設計實驗,并找出生活實例驗證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學準備】
各種光源的圖片、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屏、有關光是直線傳播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幻燈片出示圖片)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光。有了光,我們才能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
(二)尋找光源
1.提問:誰能告訴老師在你身邊有哪些會發(fā)光的物體嗎?先把你知道的會發(fā)光的物體與同伴交流一下。
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會發(fā)光的物體有:太陽、火把、蠟燭、電燈、閃電、螢火蟲……
2.提問:月亮本身發(fā)光嗎?
生:有的說發(fā),有的說不發(fā)。
3.小結:月球本身不會發(fā)光,是反射陽
4、光才被我們看到的。月球作為一個整體反光很強。但一塊月球石頭在你面前和一塊地球的石頭在你面前一樣,不發(fā)光。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看地球,地球也同樣因為反射陽光而發(fā)光。當然,這需要在一定的距離內。如果距離地球過遠,就看不到地球反射的陽光了。
月亮的光來自于反射太陽的光。無論白天和晚上都是如此。在白天看不見月亮是因為太陽的光過于強烈以至于淹沒了月亮的光,所以在白天不容易看見月亮,如果在天氣好的地方在白天也是可以看到月亮的。
4.談話:我們把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你能試著把光源分類嗎?
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
5.小結:像太陽、螢火蟲、閃電等我們稱為天然光源;像電燈、蠟燭等我們稱為人造光源。
(三
5、)我看見了光
1.根據你的經驗猜想一下,光是怎樣傳播的呢?為什么?
預設:根據門縫里射進來的陽光、手電筒等猜想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大家都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但是只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得出結論還不夠,能用做實驗的方法來證明你的想法才是最科學的。
3.根據教材提示,學生分組實驗。
4.同學們都做完了實驗,哪個小組能來匯報一下?(其他小組有別的實驗方法嗎?)
5.小組簡單匯報實驗過程,總結得出結論。
(1)從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出示幻燈片)
學生: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在同一介質中,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強調“在同一介質中”)
6.你們能自己設計實驗來證明么?
6、學生討論、匯報。
7.在生活中我們有哪些地方應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呢?(出示幻燈片)
【板書設計】
光的傳播
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像太陽、螢火蟲、閃電等我們稱為天然光源;
像電燈、蠟燭等我們稱為人造光源。
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中,實驗部分大部分學生都能順利完成,但有兩點我感覺還很不足,有待改進,一是光的傳播路線圖有很多學生不能正確猜出,二是“光是怎樣傳播的”這個實驗是以我講為主,學生沒有充分地調動思考力。
“光是怎樣傳播的”這個實驗,應該先請學生暢所欲言,想辦法去證明光是如何傳播的,并對其中很好的想法進行肯定,再依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現(xiàn)在這種實驗方式,在提出想法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對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這一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形成頭腦風暴,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