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0.小風車 冀教版(2014秋) (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10.小風車 冀教版(2014秋) (3)(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小 風 車
教材分析:
風車是孩子們童年喜愛的玩具之一,手舉風車迎風奔跑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情。當色彩紛呈的小風車隨風轉動時,更引發(fā)著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想去探究其中的奧秘。本課正是基于兒童的這種生活體驗而設計的。
通過小風車的設計制作,使學生們對工藝設計有個基本的了解。旨在通過繪制設計圖、選擇材料、紙材加工、裝飾美化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設計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從而增強操作意識,并從中體驗喜悅和成功。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探究怎樣做小風車才能轉得又穩(wěn)又快的問題,把簡單的科學知識滲透在美術教學之中。
小小的風車蘊涵了豐富的文化,能讓我們找到歷史的足
2、跡、時代的步伐、民族的特色。因此,教材中首先展示了多用于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荷蘭大型風車和充滿民族特色的北京雙輪大風車。其次,教材中為學生提供了制作風車的示意圖,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自學和探究。教材中的示范作品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不同形式進行裝飾的小風車,另一類是富有個性與創(chuàng)意的不同樣式的風車。展示這些作品,目的是啟發(fā)學生分析和思考,從而開拓思路、大膽創(chuàng)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學目標:
1. 能夠利用折、剪、畫等方法制作出富有情趣的小風車;
2. 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動手制作的能力,體驗設計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風車的制作方法。
課前準備:彩紙、剪子、膠棒、圖釘、吸管。
3、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導入
1、聽歌曲《大風車》。會唱的一起唱。
2、同學們見過風車嗎?是什么樣的?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小風車
三、新授
1、風車的歷史
風車最早在波斯出現(xiàn)時,據(jù)說只是宗教用的風動法輪,公元9世紀阿拉伯人的著作中,談到公元644年波斯、阿富汗邊界地區(qū)裝有風車,并提到一位波斯風車匠人,當時的風車是立式的。
??? 風車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以后,歐洲人把翼板改為立式。1180年一張法國地契,是風車傳到歐洲的最早證據(jù)。風車一般多安裝在兼作倉庫用的圓形房子中,風磨似一大水箱,內有石磨,傳動齒輪和風葉,由四柱支撐,不用時可由制動器使風車停轉,稱為
4、箱式風車。這種垂直旋轉的風車,功率比較大,不過它是迎著主風向固定裝置的,對于風向多變的北歐地區(qū)不適用。后來人們給風車裝了根尾桿,轉動尾桿,使風葉迎風。
??? 1229年,荷蘭人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座動力風車,那時風車是用來抽水的。因為荷蘭是一個地勢低洼的國家,為了向大海奪取陸地,荷蘭人筑壩圍堤,并用風車排干沼澤。所以歐洲有句老話:“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荷蘭風車創(chuàng)造了陸地?!比缃耧L車的作用越來越多,可以榨油造紙等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發(fā)電。荷蘭的風大,一年中日平均風速達5m/s以上的有320天,于是創(chuàng)造出風車,利用風力進行灌溉、排水、磨面、造紙。15世紀風車就已風行全國,最多時達9000多座,故荷蘭有
5、“風車之國”之稱。風車翼片長達20m左右,基座粗壯高大,有四層樓高。進入20世紀以后,風車的作用逐漸被新的科學技術所代替,但荷蘭人依舊對它懷有深厚的感情,仍有許多被作為國寶保護了下來。15世紀初,出現(xiàn)了塔式風車,風葉裝在塔頂,塔可以造得很高,便于利用更大的風力。
??? 今天荷蘭大風車,已經(jīng)成為了荷蘭人精神的象征。它默默地屹立著,向每個到來的人無言地訴說著前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建設美好家園的動人的故事。荷蘭人喜歡他們的風車,在民歌和言語中常常贊美風車,總盡量地把風車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荷蘭的風車節(jié),這一天全國的風車一齊轉動,舉國歡慶。
???
??? 在我國,風力的利用
6、很早就開始了。商代甲骨文中的“帆”字,表明當時已有風帆。帆可行船,亦可制成風輪提水灌溉,引海水制鹽和推動碾磨谷物。中國古代的立帆式風輪較之歐洲風車更具特色。它是在風輪外緣豎裝4~8張帆,每張帆在轉到順風側時,可自動與風向垂直,獲得最大風力;轉到逆風側時,則自動與風向平行,減少阻力;而且帆可張可落,視風速大小而定。風輪驅動石磨,稱風磨,是我國西部地區(qū)古代常見的農(nóng)加工機械。
?
?2、風車種類(觀看課件)
一、動力風車 ?
??? 1.抽水風車:1229年,荷蘭人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座動力風車,那時風車是用來抽水的。因為荷蘭是一個地勢低洼的國家,為了向大海奪取陸地,荷蘭人筑壩圍堤,并用風車
7、排干沼澤。
2.磨房風車:很精美,可以磨面、造粉同時進行,人也可以住在里面。一天時間可以磨10多噸面粉?,F(xiàn)在的風車是用鋼筋、 鋼材做的,以前的風車都是用那種很粗的木頭,打了樁的。
3.發(fā)電風車:如今風車的作用越來越多,可以榨油、造紙等等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發(fā)電。
?
?
?
?
?
二、玩具風車
??? 風車也是一種非常普及的傳統(tǒng)民間玩具。現(xiàn)在,各地流行的各種玩具風車大致可分為三類,即簡易風車,多角風車和大風車。
??? 簡易風車是在一根竹制或木制的橫桿兩端互相錯落地粘兩張小方紙,橫桿中央設軸,軸聯(lián)在柄上,遇風即轉。《帝京景物略》中記述了明末
8、的風車:“則剖秫秸二寸,錯互貼方紙,其兩端紙各紅綠,中孔,以細竹橫安秫竿上,迎風張而疾趨,則轉如輪,紅綠渾渾如暈,曰風車?!边@種風車的構造原理與上述宋元時風車基本相同,直到現(xiàn)在,仍盛行于廣大農(nóng)村。
??? 多角風車是中國風車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種。通常用一張正方形色紙,自四角向中心剪開過半,依次折曲各角集于中心,中央粘一小圓片安軸,即為四角風車,兩三個一組裝在柄上,迎風齊轉。也可以用兩張正方形紙疊錯為八角風車,或用三張紙疊錯成十二角,若每張紙的顏色不同,風車各角即可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換色,色彩節(jié)奏整齊明確,十分好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八角以上的風車其每張紙的剪裁方式均不相同,必須預先設計好剪口的角度
9、錯落套疊在一起。與多角風車相類似的品種有“瓜形風車”,用彩紙折疊成南瓜形,中空,外表瓜瓣層層疊疊,遇風即轉。瓜形風車在山東省南部如蒼山縣、郯城縣等地較為流行。
???
玩具風車的種類還很多,其中又有不少風車被用做風箏和走馬燈的附件,例如帶鑼鼓的風箏上那鑼鼓架子就與大風車的結構完全相同;風箏上的“轉眼”實際上也是兩個小風車;走馬燈中軸的上端則必須安一個風車的風輪,以承受自下上升的空氣,并帶動機關動作。
3、欣賞教師做的風車
4、風車的制作方法(觀看制作方法)
(1)用正方形的紙
(2)對折
(3)畫中心點和剪的線
(4)粘貼
(5)訂在吸管上
四、學生作業(yè)
1
10、、制作一個風車
2、裝飾風車時可以用繪畫的方式也可以用粘貼的方式。
五、學生展示作品
看一看誰的風車轉的快,誰的風車最漂亮。
《小風車》教學反思
“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边@頗有哲理的標語掛于美國華盛頓圖書館的墻上。它說明了無論做什么事光聽是不行的,過后不久就會忘記。光看也還是不行的,雖然比光聽的效果好,能記住一些,但能理解嗎?也不一定。如果親自嘗試了,其中道理就能明白了,運用起來就得心應手。
一 吊起胃口,讓學生主動去探究。
課堂上,好多老師總是擔心學生聽不懂,上課總是自己在上面講啊講啊,結果學生不感興趣,教
11、學效果很不好。所以中學生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法,努力培養(yǎng)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理解知識、應用知識。
首先讓學生產(chǎn)生制作的欲望。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看書自學。上課伊始,我并不急于讓學生動手制作,而是通過網(wǎng)絡讓學生欣賞世界各地的風車,欣賞老師制作的各種漂亮的風車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幾分鐘下來學生學習動手制作的胃口已被吊得高高的了。 襯著這股熱乎勁,我開始把學生引上正題,要求學生先自學書本,然后自己制作。如果有個別同學覺得無從下手,就對他們進行個別的輔導,把他們引上路。
二 鼓勵學生質疑,解疑。
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學生有了強烈的問題意識
12、,也就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因此,不少教育專家都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開放式的課堂,要確保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
在玩風車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了很多問題:為什么小風車會轉而風箏不會轉?為什么有風的時候風車會轉得快?為什么自己的風車側面吹比正面吹要轉得快,而老師的卻相反?為什么老師的兩個風車轉的方向不一樣?……對這些問題教師必要重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通過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老師特別應該耐心聽取一些看似荒唐的問題,給他展示的機會,可能會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使學生的學習收獲遠遠高于預期的效果。
三 開放教學,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
開
13、放式教學,可以讓讓學生放開手腳地活動,第一他們很高興,第二他們很認真,第三他不會時就想去求教老師,這樣做效果是明顯的。大家可以看當今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課堂實錄,他們就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他們以學生敢于提問題為起點,以學生能自己解決問題為終點,而方法的核心就是放手讓學生活動。
不少教育專家也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學生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開放式的課堂,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在問題的討論中促進信息的探究,以獲取知識和技能。學生在制作小風車的過程和討論過程中,放手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在玩中發(fā)現(xiàn)問題,爭論問題,從而共同解決問題,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和合作精神。
課堂上更多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夠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