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年高中語文 課時作業(yè)13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學年高中語文 課時作業(yè)13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課時作業(yè)13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基礎演練]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估量(liáng) 拖沓(tà) 誹謗(fēi) 鍥(qì)而不舍
B.悼(dào)詞 泥淖(nào) 里弄(lòng) 卓(zhuó)有成效
C.給予(jǐ) 匹(pǐ)配 請?zhí)?tiě) 力能扛(káng)鼎
D.璞(pū)玉 囹圄(yǔ) 漱(shù)口 矯(jiāo)情
解析:A.誹fěi,鍥qiè;C.扛gāng;D.璞pú,矯jiáo。
答案:B
2.下列詞語
2、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安謐 堅韌不拔 瘦骨伶仃 化干戈為玉帛
B.嚼臘 淺嘗輒止 氣喘吁吁 放之四海而皆準
C.滑膩 迷天大謊 懲一儆百 不能越雷池一步
D.蠱惑 紛繁蕪雜 溘然長逝 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解析:B.臘-蠟;C.迷-彌;D.致-至。
答案:A
3.選出依次填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 )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 和最受 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chǎn)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 他、 他。
A.忌恨 誣蔑 詛咒 誹謗 B.誣蔑 忌恨 詛咒 誹謗
C.忌恨 誣蔑 誹謗
3、詛咒 D.誣蔑 忌恨 誹謗 詛咒
解析:要注意語意輕重。
答案:C
4.下面標點符號全部正確的一句是( )
A.教室里布置簡單,只有三幅標語掛在墻上:“學貴有恒”“于無疑處見疑,方是進矣?!薄鞍俅w?!?。
B.最早的《萊茵報》(1842年),巴黎的《前進報》(1844年),以及許多富有戰(zhàn)斗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
C.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
D.去年七月全國衛(wèi)生會議,就明確地制訂出: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衛(wèi)生總方針。
解析:A中“于無疑處見疑,方是進矣?!本涮柸サ?;C項“等等”和省略號重復;D項冒號去掉。
答案
4、:B
5.下列語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文章言簡意賅,顯示了作者高度的理論水平和概括能力。
B.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都使馬克思振聾發(fā)聵,興奮不已。
C.馬克思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是無人企及的。
D.當代青年擔負著在本世紀內(nèi)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個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解析:B項中的“振聾發(fā)聵”運用不當;C項中的“空白”和“企及”搭配不當;D項缺賓語。
答案:A
6.結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并解釋下邊加點詞語的含義。
(1)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答:
(2)由于剩余價值的發(fā)現(xiàn),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
5、無論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答:
(3)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
答:
(4)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予回敬。
答:
答案:(1)“空白”說明了馬克思的逝世對于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事業(yè)將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2)“豁然開朗”與“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馬克思發(fā)現(xiàn)剩余價值規(guī)律,揭示出資本主義剝削本質。對于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斗爭有著偉大的意義。
(3)“生命要素”,說明馬克思把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事業(yè)當成自己畢生的使命。
(4)“當作蛛絲一
6、樣輕輕拂去”,表現(xiàn)了馬克思對階級敵人極大的蔑視,和他大無畏的革命氣魄。
閱讀下面各文段,完成后面各題。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yè)、對一般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革命性影響的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jīng)密切注視電學方面各種發(fā)現(xiàn)的進展情況,不久以前,他還密切注視馬賽爾·德普勒的發(fā)現(xiàn)。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
7、事業(yè),參加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事業(yè),正是他第一次使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最早的《萊茵報》(1842年),巴黎的《前進報》(1844年),《德意志—布魯塞爾報》(1847年),《新萊茵報》(1848-1849年),《紐約每日論壇報》(1852-1861年),以及許多富有戰(zhàn)斗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最后,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峰,創(chuàng)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老實說,協(xié)會的這位創(chuàng)始人即使沒有別的什么建樹,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7.馬克思“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
8、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爸饕摹本烤怪甘裁矗?
答:
答案:“主要的”是指“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也就是說,就馬克思偉大的理論創(chuàng)造而言,他的革命實踐使他的理論有了生命力。這里的“主要的”“首先”,表明馬克思的功績是無與倫比的。因為理論只有付諸實踐,這個理論才是鮮活的。
8.“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這句話的作用。
答:
答案:這句話是過渡句。它既承上又啟下?!俺猩稀笔钦f:由于馬克思做理論的目的是追求科學“在歷史上的推動作用”,表明他從事科學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指導革命實踐,所以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但這句話又是下文的論題,即他的革
9、命實踐印證了他理論的真實性,以及它對待科學的嚴肅態(tài)度和執(zhí)著的追求,證明他“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9.第二段中“第一次”說明了什么?
答:
答案:“第一次”表明馬克思親身參加的偉大的革命實踐,同他的理論創(chuàng)造一樣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這是因為馬克思不僅“熱烈”地向群眾宣傳自己的科學理論(辦、編小冊子),而且“頑強”地領導著歐美戰(zhàn)斗的無產(chǎn)階級,最后“卓有成效”地創(chuàng)立了“偉大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引導無產(chǎn)階級第一次登上了國際政治斗爭的舞臺,使無產(chǎn)階級從自發(fā)斗爭的階級進步到自為的階級。
10.概述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論述“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答:(1)
(2)
(3)
10、
答案:(1)在歐洲各組織中的工作 (2)最早的編輯報紙的工作 (3)創(chuàng)立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工作
閱讀下面各文段,完成后面各題。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chǎn)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己時才給予回敬?,F(xiàn)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zhàn)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
11.“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
11、和最受誣蔑的人”,其中“這樣”指代什么?兩個“最”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馬克思對此抱什么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
答:
答案:“這樣”是指馬克思的劃時代的理論創(chuàng)造和革命實踐。兩個“最”體現(xiàn)在兩個“無論”上,無論性質怎樣的政府,也無論什么色彩的資產(chǎn)者派別,都毫不例外地瘋狂地嫉恨他,惡毒地誣蔑他。馬克思對此“毫不在意”,當作蛛絲“輕輕拂去”,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極端蔑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堅定性。
12.馬克思逝世,“整個歐洲和美洲……千百萬革命戰(zhàn)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這與各國政府和資產(chǎn)者對他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照,這說明了什么?
答:
答
12、案:這個“對照”說明馬克思是無產(chǎn)階級最忠實的代表和導師,同時也說明他的理論和實踐給了各國資產(chǎn)者以致命的打擊,是資產(chǎn)者不可調和的敵人。這個對照與開頭呼應,深化了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中無與倫比的作用和地位。
13.“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边@里的“敵人”和“私敵”有何區(qū)別?為什么說“可能”?
答:
答案:“私敵”是指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利害區(qū)分敵友,這是剝削階級個人主義的一種表現(xiàn)。馬克思沒有這樣的私敵,說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堅定地站在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上,全力以赴地與形形色色的敵對分子作斗爭,因而他有“許多敵人”。這些敵人都是無產(chǎn)階級的敵人。這個評價含蓄
13、深刻,高度贊頌了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語氣表示肯定的含義。
14.“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答:
答案:恩格斯最后莊嚴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業(yè)將永垂不朽”這句飽含深情和敬意的結語,雖是一般悼詞結語,但絕不僅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應全文,總結全文,是由馬克思的豐功偉績中引申出來的必然結論,反映了作者的心聲,也是億萬人民的心聲。
[創(chuàng)新遷移]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各題。
伏爾泰(摘錄)
(法國)雨果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顆巨星隕落了,但他是永存的。他離開人世時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極富,肩負著最榮耀也最艱巨
14、的責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類。他在咒罵與祝福聲中溘然長逝;被舊時代所詛咒,又受到未來的祝福。這二者都是至高無上的光榮。他不僅是一個人,他是整整一個時代。
這位偉人所生活的84個年頭,經(jīng)歷了達到極點的專制時期和剛剛露出一線晨曦的革命年代。他誕生時,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時,路易十六已經(jīng)戴上了王冠。他的襁褓映照著王朝盛世的余暉,他的靈柩則投射著從大地深淵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這輕薄無聊、凄慘憂郁的時世下,伏爾泰獨自一人,面對宮廷、貴族和資本家的聯(lián)合力量,面對那股毫無意識的強力——群盲;面對那些無惡不作的官吏,他們專門媚上欺下,俯伏于國王之前,凌駕于人民之上;面對那些教士,他們是偽善與宗
15、教狂的邪惡混合體。讓我再說一遍,伏爾泰獨自一人,向社會上一切邪惡的聯(lián)合力量宣戰(zhàn),向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戰(zhàn),并與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輕若微風而重如霹靂的一支筆。
他用這武器進行戰(zhàn)斗,用這武器贏得勝利。
讓我們一齊向伏爾泰的英靈致敬吧!
伏爾泰勝利了。他發(fā)動了一場非同尋常的戰(zhàn)爭,一場以一敵眾的戰(zhàn)爭,一場氣壯山河的戰(zhàn)爭。這是思想向物質作戰(zhàn),理性向偏見作戰(zhàn),正義向不義作戰(zhàn),被壓迫者向壓迫者作戰(zhàn);這是善之戰(zhàn),仁愛之戰(zhàn)。伏爾泰具有女性的溫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偉大的頭腦和浩瀚無際的心胸。
他戰(zhàn)勝了陳舊的秩序和陳舊的教條,他戰(zhàn)勝了封建君主、中古時代的法官和羅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嚴的
16、地位。他教化、慰撫、播種文明。他承受了一切威脅、辱罵、迫害、毀謗。他還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撓,堅定不移。他以微笑戰(zhàn)勝暴力,以諷刺戰(zhàn)勝專橫,以嘲弄戰(zhàn)勝宗教的自命一貫正確,以堅韌戰(zhàn)勝頑固偏執(zhí),以真理戰(zhàn)勝愚昧無知。
我剛才說到微笑,我要在這里停一停。微笑,這就是伏爾泰!
在伏爾泰之前,只有以某國元首來命名時代的先例。伏爾泰比國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個新的紀元以伏爾泰開始。從此我們感到,最高的統(tǒng)治力量就是讓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曾服從于武力,以后,文明將服從于思想。王權和寶劍折斷了,光明取而代之。這就是說,權威已經(jīng)變換為自由。自此以往,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個人的良心。作為一個人,
17、我們要行使權利;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責。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兩方面的進步是明確分開的。
讓我們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8世紀來幫助19世紀吧。
15.作者認為伏爾泰“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原因是什么?(不超過55字)
答:
解析:理解內(nèi)涵豐富的語句,要善于結合語境,找準信息源,信息源在第二段。
答案:伏爾泰的一生經(jīng)歷了達到極點的專制時期和剛剛露出一線晨曦的革命時代,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開辟了一個新世紀。
16.伏爾泰的“微笑”表現(xiàn)了他哪三個方面的特點?簡要分析回答。
答:
解析:理解“微笑”的含義是關鍵。結合伏爾泰的“戰(zhàn)斗”
18、和“勝利”來理解。微笑是伏爾泰的勝利,概括篩選6、7兩個自然段。
答案:①善良仁愛,教化、撫慰、播種文明。②面對敵人不屈不撓,堅定不移。③諷刺幽默的戰(zhàn)斗風格。
17.“一個新的紀元”指 的新紀元。(答案不超過15字)
解析:揣摩文中的重要詞語要結合語境,作者的態(tài)度,文章的主旨等。篩選第9自然段“從此我們感到”之后可歸納出。
答案:理性、文明、自由、法治、光明。
18.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符的兩項是( )
A.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是雨果為紀念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諷刺作家伏爾泰逝世100周年在伏爾泰墓前發(fā)表的演講。
B.路易十四時代之后,法國進入了伏爾泰時代。
C.伏爾泰除了面對一切敵人之外,還要面對沒有覺醒、愚昧落后、沒有文化的群盲的“強力”。
D.作為一個公民既要行使權利又要履行義務,在這兩方面都必須取得進步。這也是伏爾泰對每個人提出的要求。
解析:從文章的內(nèi)容表述、主旨、感情傾向等方面一一排查。“一個新的紀元以伏爾泰開始”是極言伏爾泰在歷史上的地位和深遠影響,而不是一個客觀史實的陳述,所以C選項與原文不符;D選項中“這兩方面都必須得進步”,“這是伏爾泰對每個人提出的要求”與原文第9段最后一句話的內(nèi)容不符。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