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底線 做有良知的新聞人》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堅守底線 做有良知的新聞人(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堅守底線 做有良知的新聞人
這些年來,媒體與社會生活的密切程度越發(fā)明顯,輿論監(jiān)督的影響力在進一步擴大。新聞人在深感職業(yè)榮耀的同時,也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之中,因為一些害群之馬,他們堂而皇之地假借輿論監(jiān)督的旗號,卻到處吃拿卡要,甚至敲詐勒索,把正常的新聞宣傳作為謀取個人和小團體利益的利器,讓虛假新聞泛濫,新聞媒體的社會公信力受到損害,業(yè)界蒙羞。當下,抵制新聞宣傳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已刻不容緩。每一名新聞工作者,都應(yīng)堅守底線,爭做有良知的新聞人。
所謂底線,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最低標準。那么,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底線又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對新聞事實的絕對尊重。這是
2、由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決定的。新聞的生命就是真實,虛假、不實報道,根本就不可以稱作新聞。所以,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工作者的起碼要求。在眾多職業(yè)中,新聞人始終處于輿論傳播的最前沿,他們的觀點、言論,代表著輿論引導(dǎo)的方向。大家理應(yīng)忘掉自我,公正客觀地把新聞事件完整、及時地報道出去,讓公眾了解真相,并能透過事件,去偽存真,獲得有益的啟示與感知。不做虛假新聞,在我看來,就是新聞工作者的一條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我們不能撒謊造假,不能以權(quán)謀私害人,更不能否定和沖擊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和核心價值體系,這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職業(yè)良知。
記者白巖松曾經(jīng)說過:“我們是在做新聞,不是在做一種態(tài)度”、“帶著理想
3、說建設(shè)性的話”。從最初選擇入職新聞宣傳這一行,到不停地學(xué)習、積累與提高,成為輿情代言人,這個過程漫長而辛苦。初入者,可能都曾懷揣理想,心中藏著哪個前輩與偶像在引領(lǐng)自己。只是慢慢地,一部分人,會抵制不住眼前的誘惑,走歪了路。他們中不乏富有才氣、前程遠大的行業(yè)“佼佼者”,如芮成鋼,如陳永州。在不識具體的情況下,他們的縱橫捭闔對公眾來說是多么地富于感染力,令人激動與向往。
一名好的記者養(yǎng)成,需要時間,也需要心智的不斷成熟及一貫的正確信仰的堅持。記者,看似風光,實則辛苦異常,相當耗費心血。采訪對象林林總總,其中不乏政要、顯赫、普通人及苦命掙扎的弱小者,他們的言行與處境,可能帶來一些影響和情
4、緒的波動,但絕對不是我們輕易放下道德堅持和良知守望的借口。誘惑,于智者面前,不過是顆剝了皮的蛋,可即入口,更可較快地變了質(zhì)。這就要自己很好地認知與把握。
記者,首先是要寂寞的,其次,是要守得住寂寞的。世界紛繁復(fù)雜,瞬息萬變,一個心有不甘、向往名利的人注定做不了好的記者。即使很有才華,也不成。才華在此倒成為了其加速墮落的利器――因為,在不辨真相的人面前,構(gòu)思精巧、文采好的“新聞”更富有煽動力,危害性也就更大。
始終喜歡白巖松,做了幾十年的記者,人不張揚,但簡捷犀利而高調(diào),向來只對事而不對人,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他不做官,不研究跳槽,一直在老老實實做節(jié)目。做的新聞,對得起自己
5、,對得起職業(yè)榮譽,也對得起電視機前默默關(guān)注自己的億萬觀眾。與有些人的輝煌相比,白巖松無疑是寂寞的,一個業(yè)余時間愛看書,回到家里就褪去職業(yè)標記的普通人。但誰敢否認他的存在呢?有多少頑疾、隱情,因他們欄目組的介入而變得迎刃而解,群眾拍手稱快,這種對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又怎可小覷呢?可不可以說他就是我們當今業(yè)界的一個典范和楷模?
尊重事實,堅守底線,守望良知,說來也不是什么難事。只要耐得住清貧與寂寞就足夠。不追名逐利,淡化浮華的光環(huán),人就會活得從容和自信些。中央臺《遠方的家》欄目組的編輯、記者同志們,就時常給我震撼。他們,洗盡鉛華,一路走來,帶著原汁原味的地域風情,那里面有他們對原貌的始終的
6、尊重。拍攝,頗具紀實感,一點也不花哨,不像某些節(jié)目,耗費巨資,繁復(fù)、刻意,卻讓觀者不舒服,視覺疲累。這些人,他們不管怎樣辛苦,卻一直呈現(xiàn)暖意。尤其那些年輕的出鏡女記者,勇敢地面對風吹雨淋,讓人看到了堅韌和自然的美感與力量。節(jié)目中,秀美的山水,迥異的風土人情,讓人心生憧憬,愛國情懷陡增。他們的付出,或許沒有豐厚的物質(zhì)的回報,但他們給予觀眾的卻是一次次視覺的享受和完美的節(jié)目展現(xiàn)。這種偉大與付出,已融入到每個人的職業(yè)認同中。
作為地方縣區(qū)臺的一名記者,我們永遠都不會有中央臺同行的影響力,但我們可以堅持做白巖松那樣的新聞人。堅守初衷,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踐行著責任的厚重與榮耀。守住底線
7、,放下名利,讓自己輕松前行。好的記者,并不是以好的作品數(shù)量來衡量,更多地要從其職業(yè)生涯里的所作所為來做以評價,從本人是怎么樣善待自己手中的筆和肩上的責任、擔當來綜合考量。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個直播節(jié)目,那是在一個事故現(xiàn)場,救援千辛萬苦,在與時間賽跑,終于成功地解救上來一位。當救援人員正準備帶傷者離開時,一直守候的記者卻堅持要對傷者進行現(xiàn)場采訪。那一瞬間,我汗顏了。生命是最重要的,沒有什么比給傷者爭取時間更重要的事情了。記者也是知道的,但追求新聞的完整性和所謂的職業(yè)敏感,閾限了他的職業(yè)操守,讓他固執(zhí)而殘忍。即使傷勢不嚴重,也請不要輕易去觸碰那曾經(jīng)被傷過的等待良久的傷口,給人一個靜靜喘息的空間,這何嘗又
8、不是一種人文關(guān)懷?
在小地方工作的新聞人,更要時刻堅守職業(yè)和良知的底線。突發(fā)事件少,重特大事件難遇,很多記者渺小而無名。他們多以田間、廠區(qū)、大街、小巷為主戰(zhàn)場,日日穿梭其間,以微薄之力,傳播資訊,引導(dǎo)正確的輿論導(dǎo)向,傳遞正能量,努力維護職業(yè)良知。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沒有車,沒有大房子,也沒有幾篇像樣的好作品。但他們卻深耕于職業(yè)的沃土,樂此不疲地堅持著。他們讓人民近距離地了解了采編這個行業(yè)的辛苦與重要。他們的鄉(xiāng)土氣讓節(jié)目更接地氣。正因為懷有信仰和堅持的力量,我的同事,能在寒冬臘月勇救落冰兒童,與人合力挽救兩個孩子的生命。而他卻錯失了一條好新聞。然而細想一下,你能不說他是一名盡職盡責、胸懷人民的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嗎?參與救援,在那一刻,比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和記錄者更重要些。
生命苦短,華年易逝。每一個人的職業(yè)生涯都不外乎短短的三十幾年。這中間,還伴隨著許多的未知、不確定性、變幻與抉擇,讓人或堅定、或曲折、或背負式地前行。無奈常有,而堅持卻難永恒。今天,身為資訊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媒體人,一定要時刻守住底線,在價值多元中,呵護良知,恪守新聞?wù)鎸崱⒈终x的道德倫理,努力維護新聞公信力,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厚望,做一名干干凈凈的新聞人。
(作者單位:營口市老邊廣播電視臺)
第 5 頁 共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