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小紅的功率大 D.小田的功率大
4.關于溫度、內(nèi)能、熱量三者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一定大 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C.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D.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加
5.如果小轎車造成的車禍比載重汽車造成的車禍還要嚴重的話,這通常是由于
A.小轎車的速度較大 B.小轎車的質(zhì)量較小
C.小轎車的體積較小 D.小轎車的動能較小
6.甲、乙兩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2:1,比熱容之比為3:2,它們吸收的熱量之比為2:1,則它們升高的溫度之比為
A.2:3B.6:1
3、 C.1:6D.3:2
7.一物體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勻速下滑,物體在下滑的過程中
A.動能不變,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B.動能不變,勢能減?。畽C械能減小
C.動能增大,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D.動能增大,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8.關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用前都應檢查指針是否指零
B.若有兩個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試觸”
C.兩表都不能將兩接線柱直接接到電源兩極
D.接入電路時,都應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9.下列做法,不能夠改變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是
A.用大小相等的塑料動滑輪代替鑄鐵動滑輪
B
4、.給定滑輪的軸加潤滑油
C.改變被提升的重物
D.改變重物提升的高度
10.如圖所示電路中,當開關S1、S2均閉合后,則
A.L1、L2都能發(fā)光
B.L1、L2都不能發(fā)光
C.L1能發(fā)光,L2不能發(fā)光
D.L1不能發(fā)光,L2能發(fā)光
11.電動自行車兩剎車手柄中各有一只開關S1和S2.在行駛中用任一只手柄剎車時,該手柄上的開關立即斷開,電動機停止工作.以下電路符合要求的是
12.一個斜面的高為h,長為l,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l1?,F(xiàn)把重為G的物體沿斜面勻速向
上移動,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A. B. C. D.
二、填空題(
5、本題共11小題,每空1分,共29分)
13.一節(jié)新干電池的電壓為 ▲ 伏;四沖程汽油機工作時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的沖程是▲ 沖程;用電器工作時將 ▲ 能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14.十字路口交通指示燈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燈光的變化指揮車輛和行人,據(jù)你對交通指示燈的了解可以推斷紅燈、黃燈、綠燈之間的連接方式是 ▲ ;馬路上的路燈總是在傍晚同時點亮,到早上同時熄滅,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是 ▲ .
15.“汽車不但要吃油,有時也要喝水”,用水冷卻發(fā)動機是因為水的 ▲ 大,在發(fā)動機開始工作后一段時間內(nèi),水箱中水的內(nèi)能會 ▲ (選填“增加”或“減少”),這是通過 ▲ 方式來改變
6、內(nèi)能的,一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飛輪轉(zhuǎn)速是30r/s,則汽油機每秒對外做功 ▲ 次.
16.用100 N的水平推力,使重500 N的物體沿水平地面移動20 m.地面支持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 ▲ J,推力對物體做的功為 ▲ J.
17.某臺機器的名牌上標有5kw,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這臺機器在1 min內(nèi)做的功是▲ J.兩臺機器的功率之比為5:1,則完成同樣的功所需的時間之比是 ▲ .
18.起重機在20 s內(nèi)把重物勻速提到樓頂,起重機所做的總功是4×104 J,額外功是1.6×104 J,則起重機的總功率是 ▲ W,機械效率是 ▲ .
19.如圖所示,燈L
7、1與L2串聯(lián)在由三節(jié)蓄電池組成的電源上,先
用電壓表測燈L1兩端的電壓為2.6 V,則選用電壓表的量程是
▲ .再測電源電壓時,只將電壓表接B的一端改接C,這
種接法 ▲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 .
20.100g酒精完全燃燒,能放出的熱量是 ▲ J(酒精的熱值3.0 ×107J/kg),它與100 g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不相等,是因為它們的 ▲ 不同.
21.如圖所示,a、b為豎直向上拋出的小石塊在上升過程中動
能和重力勢能隨高度變化的兩條圖線(不計空氣阻力),
其中 ▲ (選填“a”或“b”)是重力勢能一高度關系
8、
圖線,小石塊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 m,小石塊在最低
點時的動能為 ▲ J.
22.如圖所示電路,當開關閉合時,電壓表測的是 ▲ 的電
壓.通過L1的電流 ▲ (選填“>”或“=”或“<”)
L2的電流,若此時L2燈絲斷了,電壓表的示數(shù) ▲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
23.如甲圖路,當開關S閉合后,電流表的指針偏轉(zhuǎn)如乙圖所示,其中a電流表測量的是
通過 ▲ (選填“電源”或“L1”或“L2”)的電流,b電流表的讀數(shù)應為 ▲ A.
三、解答題(本題共8小題,共47分,其中第26、27題應有解答
9、過程)
24.(8分)按要求作圖:
(1)如圖所示,杠桿OBA處于平衡狀態(tài),請分別畫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的力臂l2.
(2)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繩繞法.
(3)如圖所示,在方框內(nèi)分別填入小燈泡和電流表的元件符號,使電路正常工作.
(4)如圖所示,為小明連接的電路,在方框內(nèi)畫出該電路的電路圖.
25.(3分)某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恒為30 kW,如果先以54 km/h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駛4.5 km,其間發(fā)動機做功 ▲ J.汽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 ▲ N.當汽車上坡時,速度減為36 km/
10、h且勻速行駛,此時汽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 ▲ N.
26.(6分)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900 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0.5 m,工人所用的拉力F為600 N,(不計摩擦與繩重)
(1)人的拉力做的功為多少?
(2)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3)若用此滑輪組提升重為1500 N的物體,繩上拉力是多少?
27.(6分)某太陽能熱水器,向其中注入50 kg水,陽光照射一段時間后,水溫從10℃升高到50℃,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試求:
(1)這段時間該熱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熱量為多少?
(2)如果這段時間內(nèi)熱水器接收到太陽輻射的
11、熱量是2.8×107J,則該熱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3)若用煤燃燒來提供2.8×107J的熱量,需完全燃燒多少千克煤?(煤的熱值約為3.5×107J/kg)
28.(7分)物理活動課上,同學們騎自行車經(jīng)過
一個斜坡,小明沿直線奔向坡頂,小紅則沿
著“S”形路線騎向坡頂,到達坡頂時兩人頗有
思考地一番對話,如圖所示.
(1)為了驗證小明的說法,他們設計實驗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①如圖2所示,選用的器材有長木板、木塊1、木塊2各一個,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和 ▲ .
②在實驗過程中應沿斜面拉動木塊1做 ▲ 運動.
③他們進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以上
12、三次操作過程,能驗證小明說法的兩次操作是 ▲ 和 ▲ (選填“甲”或“乙”或“丙”).
④如果小明的說法正確,你選擇的兩次操作中機械效率的大小關系是 ▲ .
(2)小紅的做法所依據(jù)的物理知識在實際中還有什么應用,請舉出一例: ▲ .
29.(3分)物體動能Ek的計算公式是mv2,m表示物體的質(zhì)量,v表示物體的速度.某
班的學習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探究性學習.讓質(zhì)量為m的物塊以初速度v0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已知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經(jīng)過多次實驗,測出多組不同的初速度v0與滑塊在水平面上滑行對應的最大距離s,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學習小組的同學得出結(jié)論:
13、物塊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最大值等于物塊初動能.老師說這個結(jié)論是成立的,根據(jù)這個結(jié)論解答下面的問題:
(1)由動能Ek的計算公式mv2可知,對動能影響較大的是 ▲ (選填“質(zhì)量”或“速度”);
(2)當物塊的初速度為2m/s時,滑行的最大距離為1m,則當物塊的初速度為4m/s時,滑行的最大距離是 ▲ m;
(3)已知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與物塊的質(zhì)量成正比,即f=km,k是為常數(shù),則當物塊初速度相同,增加物塊的質(zhì)量,物塊滑行的最大距離 ▲ .(選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30.(7分)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下圖
14、所示的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1)表中空白處應當填上的數(shù)據(jù)為 ▲ ;
(2)實驗中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 ▲ 來反映的
(選填“溫度計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的長短”);
(3)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 ▲ 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 ▲ (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熱量;
(4)實驗表明, ▲ (選填“水”或“煤油”)吸熱的能力更強;
(5)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水和煤油的比熱容之比為 ▲ ;煤油在3 min內(nèi)吸收的熱量為▲ J.
31.(7分)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
15、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杠桿
右端螺母向 ▲ (選填“左”或“右”)邊旋一些,使
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實驗中所用鉤碼的質(zhì)量都相等,如圖所示,應在圖中杠桿的B點處應該掛 ▲ 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便于測量 ▲ ;平衡后若再給兩邊分別加掛上同樣的重物,則杠桿將 ▲ (選填“仍平衡”或“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在實驗中,若每個鉤碼重1N,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測力計的拉
力為 ▲ N;若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
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位置平衡,
則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 ▲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
“不變”).
(4)如圖所示,長1.6 m、粗細均勻的金屬桿可
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一個“拉
力——距離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能
使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
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
中圖象所示,可知該金屬桿重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