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考點突 專題10 文言文閱讀 考向03篩選文中的信息與分析綜合(含解析)
《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考點突 專題10 文言文閱讀 考向03篩選文中的信息與分析綜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考點突 專題10 文言文閱讀 考向03篩選文中的信息與分析綜合(含解析)(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2020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考點突 專題10 文言文閱讀 考向03篩選文中的信息與分析綜合(含解析) 一、考點透析 “篩選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夠在基本讀懂原文的基礎上,根據(jù)要求準確把握文中所寫的人、時、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篩選出來對選項的表述加以正誤的判斷。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指對文中信息進行提煉和綜合,對所述事件或所說的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與推理,要求考生某個論點的根據(jù)、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致的結果等等。這種考查經(jīng)常采用多角度提問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較為全面的內容歸納
2、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指要求考生能夠分析概括在敘述某一事件或說明某一道理時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讀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單純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本身的具體內容。文章中,作者的觀點、看法、態(tài)度有時表現(xiàn)得直露而顯明,有時卻表現(xiàn)得含蓄而曲折,因而這類題的難度也往往較大。它要求考生從閱讀材料中篩選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進而進行較為準確的分析或概括。 綜合分析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篩選并提取信息,對所敘述事件或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推理,要求能說出某個論點的論據(jù)、某個人物的個性特點和思想、某個事件的起因、發(fā)展、結果,對閱讀材料的內容或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和寫作特點進行評論。 如:
3、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yǎng),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于太守,大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后大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钡闹葱淘A女而祭婦墓,天應澍①雨,谷稼以登。嘗后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大守??げ划a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
4、遂漸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于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xiāng)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傅蹠r,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曰:“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絕群。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易積,掌握之內,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采,不揚華藻。臣不敢茍私鄉(xiāng)曲,竊感禽息②,亡身進賢?!眹L竟不見用,年七十,卒于家。 (節(jié)選自《后漢書?孟嘗傳》) [注] ①澍雨:及時降雨
5、。②禽息:春秋時秦國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殺而死。 例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孟嘗敢于仗義執(zhí)言的一組是 ①嘗先知枉狀,備言之于太守 ②因謝病去,婦竟冤死 ③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 ④宜戮訟者,以謝冤魂 ⑤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 ⑥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例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嘗品性正直。上虞寡婦婆母壽終后,受小姑誣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嘗代為洗白冤情,最終“天應澍雨”,五谷豐登。 B.孟嘗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貪鄙因而“珠漸
6、遷徙”,盂嘗“革易前敝”,“移風改政”,以致“去珠復還,饑民蒙活”。 C.孟嘗因他的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在他將要離任時,當?shù)乩裘駹客熘能囎诱埱笏粝?,他只能登上鄉(xiāng)民船趁著夜晚偷偷離去。 D.尚書楊喬極為賞識孟嘗,認為他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絕倫,因而竭力向皇帝舉薦。孟嘗竟然拒絕接受任用,最終老死于家中。 (一)篩選文中的信息。 篩選文中信息,指根據(jù)題目的指令,篩選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從全文的角度對有關信息材料進行辨別,篩選并提取組合。歷年高考要求提取的內容大多是通過人物言、行反映人物思想性格、道德情操和才智等幾個方面。 準確把握文中所寫的人、時、地、言、事、理。 例1,本題著重考查篩
7、選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這道題出六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要求考生選出全都說明孟嘗敢于仗義執(zhí)言的一組,這是一種常見的形式。我們先要弄清“仗義執(zhí)言”的內涵:“根據(jù)道義和事理,敢于站出來說公道話”。再對照這一概括性論斷去分析題面的每一個句子,篩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對照編組情況進行選擇。 第①句“嘗先知枉狀,備言之于太守”,是承接上文“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而來,能夠看出孟嘗不滿于郡守判決,挺身而出,述說真相,故能體現(xiàn)出“仗義執(zhí)言”。 第②句“因謝病去,婦竟冤死”,是說孟嘗在仗義執(zhí)言、述說未果的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及孝婦的最終結局,與題干沒有聯(lián)系。 第③句“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
8、之事”,是說郡中連旱二年,后太守詢問原因時,孟嘗去說明事情的緣由,這應當是“仗義執(zhí)言”的一種表現(xiàn)。 第④句“宜戮訟者,以謝冤魂”,是孟嘗建議殺掉誣陷之人來給孝婦謝罪,也能體現(xiàn)出“仗義執(zhí)言”。 第⑤句“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是承接上文“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后的結果,不符合題干的要求。 第⑥句“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這是孟嘗任合浦太守時采取的措施,這一句也跟題干沒有聯(lián)系。 理清了這六句話的內容,這道題的答案就清楚了,正確的選項是①③④,即B項。 (二)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全面把握文章內容,并對文章談及的事件或論述的道理進行綜合性的分析、
9、判斷、進而推理概括。歷年高考要求概括、分析的內容大多在論點的某個依據(jù)、某種現(xiàn)象的內在本質、某事發(fā)生的原因或發(fā)展導致的結果等幾個方面。又如 例2,是對閱讀材料相關文意的綜合考查,著重在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與分析。 這道題的題面首先將閱讀材料的內容分為幾個方面,然后選取其中比較重要的四個作為切入點進行概括分析:為孝婦洗白冤情、任合浦太守時移風改政、離任時百姓挽留、楊喬賞識舉薦。 例中D項所擬的題面“尚書楊喬極為賞識孟嘗,認為他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絕倫,因而竭力向皇帝舉薦。孟嘗竟然拒絕接受任用,最終老死于家中”,其“尚書楊喬極為賞識孟嘗,認為他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絕倫,因而竭力向皇帝舉薦”沒有錯,
10、問題出在“孟嘗竟然拒絕接受任用,最終老死于家中”,原文的表述是“嘗竟不見用,年七十,卒于家”,這里“見”表被動,“竟”為最終,“竟不見用”即最終沒有被任用。所有說這一項雖有對的部分,但整體上看,它是錯誤的。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指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記敘某一事件或人物時,所直接或含蓄表達的觀點看法、態(tài)度傾向。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或用現(xiàn)代觀念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如2020年高考全國卷: 裴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人。祖佗,矩襁褓而孤,為伯父讓之所鞠。及長,博學,早知名。隋文帝為定州總管,召補記室,甚親敬之。文帝即位,累遷吏部侍郎。大業(yè)初,西域諸蕃
11、款張掖塞與中國互市,煬帝遣矩監(jiān)其事。矩乃訪西域風俗及山川險易、君長姓族、物產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悅,每日引至御座,顧問西方之事。帝幸東都,矩以蠻夷朝貢者多,諷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魚龍曼延角牴于洛邑,以夸諸戎狄,終月而罷。又令三市店肆皆設帷帳,盛酒食,遣掌蕃率蠻夷與人貿易,所至處悉令邀延就座,醉飽而散。夷人有識者,咸私哂其矯飾焉。帝稱矩至誠,曰:“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矩后從幸江都。及義兵入關,帝問矩方略,矩曰:“太原有變,京畿不靜,遙為處分,恐失事機。唯鑾輿早還,方可平定?!本匾娞煜聦y,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雖至胥吏,皆得其歡心。是時
12、,帝既昏侈逾甚,矩無所諫諍,但悅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務止奸吏,或聞諸曹案典,多有受賂者,乃遣人以財物試之。有司門令史受饋絹一匹,太宗怒,將殺之,矩進諫曰:“此人受賂,誠合重誅。但陛下以物試之,即行極法,所謂陷人以罪,恐非導德齊禮之義?!碧诩{其言,因召百僚謂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每事如此,天下何憂不治!”貞觀元年卒,贈絳州刺史,謚曰敬。(節(jié)選自《舊唐書?斐矩傳》)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斐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愿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為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保ā顿Y治通鑒?唐紀八》) 例3.聯(lián)系全文看,下列對文末司馬光一段
13、話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史家的眼光,評價唐太宗能夠從善如流,隋煬帝則愛好面諛逢迎。 B.強調“表動則影隨”。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趨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說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啟示后世君王,治國時應當注意從裴矩的變化過程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 這道題要求分析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二、掌握試題設誤的特點。 文言文的綜合分析題目中常見的設誤,有以下幾種: 1、無中生有,添枝加葉。 閱讀材料中沒有所選義項的內容,或選肢中所說的內容是閱讀材料中未涉及的。如: 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美姿容,善談論,博涉文史,以儒雅標名。弱冠而介立,有清
14、操,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謹,及其執(zhí)喪,哀毀過禮。與太常韓康伯鄰居,康伯母,賢明婦人也,每聞隱之哭聲,輟餐投箸,為之悲泣。既而謂康伯曰:“汝若居銓衡,當舉如此輩人?!奔翱挡疄槔舨可袝[之遂階清級,累遷晉陵太守。在郡清儉,妻自負薪。遷左衛(wèi)將軍,雖居清顯,祿賜皆班親族,冬月無被,嘗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貧庶。廣州包帶山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shù)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黷貨。朝廷欲革嶺南之弊,以隱之為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
15、,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干魚而已,帷帳器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始終不易。及盧循寇南海,為循所得。劉裕與循書,令遣隱之還,久方得反。歸舟之日,裝無余資。及至,數(shù)畝小宅,籬垣仄陋,內外茅屋六間,不容妻子。劉裕賜車牛,更為起宅,固辭。后遷中領軍,清儉不革,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余悉分賑親族,家人績紡以供朝夕。時有困絕,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義熙八年,請老致事,九年,卒。隱之清操不渝,屢被褒飾,致事及于身沒,常蒙優(yōu)錫顯贈,廉士以為榮。子延之復厲清操,延之弟及子為郡縣者,常以廉慎為門法,雖才學不逮隱之,而孝悌潔敬猶為不替。(節(jié)選自《晉書?吳隱之傳》)
16、例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隱之學識廣博,為人儒雅。雖家境不富裕,但從不茍且貪財。事奉母親極盡孝道,使吏部尚書韓康伯之母大受感動,告誡康伯盡快提攜此人。 B.吳隱之為官之后,清廉儉樸。為革除嶺南歷任官吏貪財舊弊,朝廷任他為廣州刺史,在途經(jīng)貪泉時,他賦詩言志,表明自己“終當不易心”的操守。 C.盧循侵犯南海時.吳隱之被捉,經(jīng)劉裕交涉后才得以返還?;貋砗?,居處極為簡陋,但他仍然堅決謝絕了劉裕的賞賜以及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吳隱之這種始終不渝的清儉操守,屢次受到褒獎贊譽以及優(yōu)厚賞賜,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繼承了他的良好遺風,把廉潔謹慎奉為家法。 【答
17、案】A 【解析】韓康伯時為太常,并非吏部尚書,這是無中生有,添枝加葉。 2、張冠李戴,偷梁換柱。 本是甲想的、說的或做的,選項中誤設為乙想的、說的或做的。如: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shù)從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嘗抑之曰:“汝不念讀書慕圣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課彰讀《詩》《書》。彰謂左右曰:“丈夫一為衛(wèi)、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嘗問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為將。”太祖曰:“為將奈何?”對曰:“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碧娲笮?。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
18、烏丸反。以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臨發(fā),太祖戒彰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數(shù)千騎卒至。時兵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騎數(shù)百匹。用田豫計,固守要隙,虜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戰(zhàn),射胡騎,應弦而倒者前后相屬。戰(zhàn)過半日,彰鎧中數(shù)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長史諸將皆以為新涉遠,士馬疲頓,又受節(jié)度,不得過代,不可深進違令輕敵。彰曰:“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jié)度乎?胡走未遠,追之必破。從令縱敵,非良將也?!彼焐像R,令軍中:“后出者斬?!币蝗找灰古c虜相及,擊,大破之,斬首獲生以千數(shù)。彰乃倍??拼筚n將士,將士無不悅喜。時鮮卑大人軻比能將數(shù)萬
19、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zhàn),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悉平。時大祖在長安,召彰詣行在所。彰自代過鄴,大子(曹丕)謂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闭玫?,如太子言,歸功諸將。太祖喜,持彰須曰:“黃須兒竟大奇也!” 太祖東還,以彰行越騎將軍,留長安。大祖至洛陽,得疾,驛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與諸侯就國。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立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謚曰威。 例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曹彰年少時,善于射箭、騎馬、駕車,本領高強,力量超人,能徒手擊殺猛獸。 B. 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將軍,主張賞必行,罰必信,在日后
20、的戰(zhàn)斗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初衷。 C. 在敵人處于優(yōu)勢的情況下,曹彰臨危不懼,善于聽取下屬意見,制定正確策略,堅守要道,使敵軍退散。 D. 曹彰用兵有方,戰(zhàn)功卓著,曹操大為贊賞并封他為任城王。 3、以偏概全,言過其實。 將局部的、個別的誤設為全局的、普遍的,或將全局的、普遍的誤設為局部的、個別的;或者故意將范圍、程度誤設為小于或大于材料中敘述的范圍、程度。如: (許)君諱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偽唐,為監(jiān)察御史。李氏國除,以族北遷。獻其文若干篇,得召試,為汲縣尉冠氏主簿。遷秘書省校書郎、知縣事,數(shù)上書論北邊事。是時趙普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甕中,甕滿輒出而焚之,未嘗有所肯可,獨稱
21、君為能,日:“其言與我多合。” 又二歲,拜太仆寺丞,磨勘錢帛糧草,監(jiān)永城和糴,知海陵監(jiān)。三歲,用監(jiān)最遷大理寺丞,賜緋衣銀魚。遷太常丞、知鼎州。州雜蠻蜑,喜以攻劫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為名號,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惡之,莫敢指。君至而嘆日:“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惡,則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盜皆亡入他境,約君去乃還。遷國子博士,奉使兩浙、江南,言茶鹽利害,省州縣之役,皆稱旨。 出知興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舊溉民田四萬余頃,世傳漢蕭何所為。君行壞堰,顧其屬日:“酂侯方佐漢取天下,乃暇為此以溉其農。古之圣賢,有以利人無不為也。今吾豈宜憚一時之勞,而廢古人萬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墜,
22、傷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歲谷大豐。 遷尚書主客員外郎、京西轉運使,徙荊湖南路。荊湖南接溪洞諸蠻,歲出為州縣患。君日:“鳥獸可馴,況蠻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諭以禍福,諸蠻皆以君言為可信。訖三歲,不以蠻事聞朝廷。君罷來朝,真宗面稱其能。會有司言荊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員外郎、知府事。荊南鈐轄北路兵馬,于荊湖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選以材,用員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選司封員外郎,賜金紫,徙知揚州。州居南方之會,世之仕宦于南,與其死而無歸者,皆寓其家于揚州。故其子弟雜居民間,往往倚權貴,恃法得贖,出入里巷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日:“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弊拥苄呃⒆曰冢?/p>
23、就學問為善人,風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時。其孝謹聞于其族,其信義著于其友,其材能稱于其官,是皆可書以傳。 例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普為相時,獨對許逖贊賞有加,因為他們的見解經(jīng)常不謀而合。 B.因為許逖在海陵監(jiān)任上政績考核優(yōu)秀,被升遷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舊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許逖擔任荊南知府。 D.定居于揚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權勢,經(jīng)常橫行不法,最終落得家破人亡。 4、先后顛倒,因果混淆。 題肢中將直接的、根本的、原因的或已然的事情誤設為間接的、枝葉的、結果的或未然的事情,或反之設誤。如: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
24、率。從擊黥布軍,為都尉。孝文時,嘉遷御史大夫。張蒼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竇廣國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廣國?!睆V國賢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時大臣又皆多死,馀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為丞相,因故邑封為故安侯。 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是時太中大夫鄧通方隆愛幸,賞賜累巨萬。文帝嘗燕飲通家,其寵如是。是時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禮。丞相奏事畢,因言曰:“陛下愛幸臣,則富貴之。至于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绷T朝坐府中,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蓖ㄖ霖┫喔?,免冠,徒跣,頓首謝。嘉坐自如,故不為禮,責
25、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吏今行斬之!”通頓首,首盡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節(jié)召通,而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编囃戎?,為文帝泣曰:“丞相幾殺臣。” 嘉為丞相五歲,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諸法令多所請變更,議以謫罰侵削諸侯。而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錯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嘉聞之,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景帝。至朝,丞相奏請誅內史錯。景帝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绷T朝,嘉謂長史曰:
26、“吾悔不先斬錯,乃先請之,為錯所賣?!敝辽?,因嘔血而死。謚為節(jié)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jié)矣,然無術學,殆與蕭﹑曹﹑陳平異矣。 例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申屠嘉早年隨高帝征戰(zhàn),孝文帝時,舊大臣已多過世,余下的沒有合適人選,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竇廣國而招來非議,才讓申屠嘉當了丞相。 B.申屠嘉為人廉直,不畏權貴。鄧通在朝廷上傲慢無禮,皇上對他寵愛有加,申屠嘉不顧皇上袒護和求情,發(fā)文叫來鄧通,嚴加斥責,并依法斬首。 C.皇上重用晁錯,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見卻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錯過失,奏請皇上懲處,皇上不同意誅殺晁錯,申屠嘉后悔沒有先斬了晁錯,回家后
27、吐血而死。 D.司馬遷對申屠嘉做了評價,肯定了申屠嘉的剛毅守節(jié),但又認為申屠嘉缺乏韜略學識,因此難與蕭何、曹參、陳平齊名。 三、技法點撥 建立整體的閱讀觀,分析問題時要整體把握,辯證地、歷史地看問題。做到:讀有序,想有據(jù),析有理,選有聯(lián)。 (1)讀要有“序”。 ①先總體概覽,再分析關系,后篩選概括。粗讀文章,大體了解文中所寫的時、地、人、事、作者的看法。 ②先排除不需譯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職名、時間名詞等,再分析“關系”(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之間的關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惡,分析事件的原因與結局,分析人物的命運歸宿,從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 ③注意文中加點的字、畫線的句
28、子,它們是文后的命題依據(jù),篩選概括,準確答題。閱讀不只是讀文,還要會讀題。 (2)“想”要有“據(jù)”。 既要有整體意識,又要抓關鍵語句。如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評述性的文字等。文言語段、題目設置和手頭知識,是思考的三大依據(jù)。對字詞詞義及用法的辨誤求正唯有從與之相關的語句、語段來分析,才能準確無誤;而理解句意判別對錯,要以句中某些關鍵字詞譯意的是與非為衡量標準。同時還要善于利用題與題之間的關聯(lián)搭配來思考。分析題目、尾注,掌握文章的出處、作者情況、所處的時代、社會背景及寫作動機,然后再結合有關的文學、歷史知識分析概括評價。 (3)“析”要講“理”。 把握文體特點,依其性質概括中心。
29、 要能根據(jù)不同的文體,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寫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問題,分析、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系。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旨。文言文閱讀試題所選的文言語段中所含的“理”既有情境事理,也有邏輯事理。在文言文試題的解答過程中,無論是判斷字詞的意義和用法,還是判斷句意,表述的是與非,都應分析文中語境本身形成的關系之理和較為普遍的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4)“選”要講“聯(lián)”。 文言文閱讀試題的語段及每道選擇題是相對獨立完整的,其中“題”與“文”,“題”與“題”之間表現(xiàn)出多種相互聯(lián)系的特點,這就需要對備選項進行篩選并作出選擇的時候,始終注意發(fā)現(xiàn)、關
30、照、利用這些聯(lián)系點。 【典型例題】 一、(2020?遼寧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公諱堯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舉進士第一,為將作監(jiān)丞、通判湖州。召試,以著作佐郎直集賢院,知光州。歲大饑,群盜發(fā)民倉廩,吏法當死,公曰:“此饑民求食爾,荒政之所恤也?!蹦苏堃詼p死論。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廢,居瑤華宮,有疾,上頗哀憐之。方后廢時,宦者閻文應有力,及后疾,文應又主監(jiān)醫(yī)。后且卒,議者疑文應有奸謀。公請付其事御史,考按虛實,以釋天下之疑。事雖不行,然自文應用事,無敢指言者,后文應卒以恣橫斥死。 元昊反,西邊用兵,以公為陜西體量安撫使。公視四路山川險易,還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賊所
31、不攻,某路宜急為備,至于諸將材能長短,盡識之,薦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為名將。是時,邊兵新敗于好水,任福等戰(zhàn)死。今韓丞相坐主帥失律,奪招討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書元昊不先聞,奪招討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兩人天下之選也,其忠義智勇,名動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違節(jié)度以致敗,尤不可深責主將。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議,多格不行。明年,賊入涇原,戰(zhàn)定川,殺大將葛懷敏,乃公指言為備處,由是始以公言為可信,而前所格議,悉見施行。 初,宦者張永和方用事,請收民房錢十之三以佐國事。下三司,永和陰遣人以利動公,公執(zhí)以為不可。 京師數(shù)為飛語,及上之左右,往往讒其短者。上一切不問,而公為之亦自若也。
32、 公在政事,論議有所不同,必反復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為獨見。在上前,所陳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嘗自名。 公為人純質,雖貴顯不忘儉約。遇人一以誠意,無所矯飾,善知人,多所稱,薦士為時名臣者甚眾。有文集五十卷。將終,口授其弟純臣遺奏,以宗廟至重、儲嗣未立為憂。天子愍然,臨其喪,輟視朝一日,贈左仆射,太常謚曰文安。 (節(jié)選自歐陽修《王堯臣墓志銘》)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堯臣為人正直的一組是( ) ①公請付其事御史,考按虛實 ②不宜以小故置之 ③尤不可深責主將 ④由
33、是始以公言為可信 ⑤公執(zhí)以為不可 ⑥公為之亦自若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堯臣軍事才能杰出。西北邊境因元昊作亂發(fā)生戰(zhàn)爭時,王堯臣通過實地考察,對兵力部署、要塞防衛(wèi)等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B.王堯臣在陜西體量安撫使任上,當現(xiàn)今的韓丞相因好水之戰(zhàn)指揮失當致使任福等人戰(zhàn)死而被貶官時,敢于仗義執(zhí)言。 C.王堯臣居官任職期間,處理政務遇到意見不一致時,一定與大家反復討論,直到取得共識為止,從
34、不固執(zhí)己見。 D.王堯臣一生歷任多職,為國為民,臨終仍掛念國事。皇帝親自參加他的喪禮,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達哀思。 律要以死罪論處,王堯臣說:“這不過是饑民求食罷了,這應是救濟饑荒的法令所要體恤的?!庇谑嵌?、(2020?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風裁甚著。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錄功進左副都御史,振鞏昌、臨洮饑民,撫安流移。績甚著。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淮、徐、和饑,移江南糧十萬石、鹽價銀五萬兩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議
35、行。帝耕藉田,教坊以雜戲進。文升正色曰:“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此何為者?”即斥去。明年,為兵部尚書,督團營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廢弛,西北部落時伺塞下。文升嚴核諸將校,黜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門,或作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為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于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數(shù)條上便宜。國家事當言者,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嘗以太子年及四齡,當早諭教。請擇醇謹老成知書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滽罷,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
36、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jīng)筵,絕游宴;停不急務,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已,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正德時,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長于應變,朝端大議往往待之決。功在邊鎮(zhèn),外國皆聞其名。尤重氣節(jié),厲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節(jié)選自《明史·馬文升傳》)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馬文升勸諫皇上修身愛民內容的一組是( )(3分) ①新天子當使知稼 艱難 ②即非值守,亦言無不盡 ③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
37、 ④文升請命所司振恤 ⑤減膳撤樂,修德省愆 ⑥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馬文升仕途順利,政績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歷任多項職務。功業(y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處理受災民眾的善后問題;二是擊敗擾亂社會秩序的賊寇。 B.馬文升為人正直,處事嚴明。他敢于直言勸諫,奏事進言均得到采納;又能夠嚴格考察部屬,曾罷免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對他大肆威脅和污蔑。 C.馬文升
38、盡心軍事,關注民生。他任兵部尚書十多年,對屯田、邊備等職責勇于進言。在代吏部尚書時,南京等地遭遇風雨災害,他又請求皇上救助災地百姓。 D.馬文升文武全才,名聲遠揚。朝廷大事往往等他決斷,又有顯赫邊功,外國皆聞其名。為人重氣節(jié),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盜各處騷擾,也不去鈞州他的家鄉(xiāng)。 【參考譯文】 孝宗仿古天子親耕籍田(古代天子、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諸侯躬耕藉田,以示對農業(yè)的重視),教坊進獻雜戲。文升嚴肅地說:“新任天子應當知道農事的艱難,這些雜戲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們。第二年,擔任兵部尚書,仍像以前那樣督率團營(明自土木之役后,京軍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損失殆盡
39、。景泰中,于謙從三營中選精兵十萬,分十營集中操練,稱為團營。嘉靖時罷團營,恢復舊制)。當時天下持久太平、兵備荒廢松弛、西北部落少數(shù)民族時時伺機入侵。文升嚴格考查將校,貶退三十余個貪婪懦弱的軍官,奸人對他十分怨恨,夜間持弓等在他門旁,有的寫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馬文升在兵部任職十三年,盡心軍務,對于屯田、馬政、邊備、守御等事務,他多次上書分條陳奏。只要是應當說明的國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職, 【考點精練】 一、(13屆山東師大附中高三12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復齋先生,姓張氏,華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屬文。入學后,值吳逆之亂,崎嶇兵革,與弟召修負母循環(huán)來巖谷間,喘不得息。 康
40、熙乙丑,成進士,知福建之晉江,多善政。上官將疏薦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終養(yǎng)。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陽橋者數(shù)萬人。侍養(yǎng)既二十年,乃起為江西之金溪。 值歲歉,先生請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賑貸,全活甚眾。會有上官倚朝貴為勢,其所屬郡縣皆脅使出門下,而責以厚贄。先生不忍從,遂解組歸。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晉江也。 當在晉江時,有賈人怨其繼母之誅求,而不養(yǎng)其父。其父詣縣訴。賈人行賄于先生,乞以貧為解。眾皆爭往視之,天方寒,賈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為凍饑可憐之狀,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毕壬逝暺涓?,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來。先生睥視賈人,顏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
41、見若父之將受大杖也,而安忍視之,不孝何辭?”即以大杖撲賈人,而其父乃從旁泣。先生出賄付其父曰:“以養(yǎng)爾余年?!北娊钥熘? 民逋賦,久不能輸,及輸逋則賦甚多。先生詰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贖而歸之。有守瓜圃而斃者,暮夜莫知其為誰。先生集鄉(xiāng)民于社廟,閉門使袒裼觀之,一人膚體傷敗,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盜若瓜,值若之警,相毆相持,以至于此?!逼淙思辞?。先生之聽訟仁明多此類。 晉江人文比他邑為盛。先生至,則益勸勉其父兄,使訓誨其子弟,其稍屬俊秀者,親加賓禮焉。由此晉江之童子試至萬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歸,足不履戶外。而華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賦重。當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國初定賦準原額每十畝損為六畝
42、余,其后稍稍增墾,而清丈令下,縣官指為欺隱,將以全額上。先生曰:“我無中人之產,顧里人不勝病矣?!币蛟効h官白其事,謂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請平。宜準湖鄉(xiāng)下地例,一畝糧止一升??h官信先生素長者,察知愚民情實無他,卒如先生言。華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華,字君實。 贊曰:先生在官前后僅四年,然其為利于民者多矣。 (清·劉大櫆《張復齋傳》,有刪改) 14.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張復齋“為利于民”的一組是( ) ①先生請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賑貸,全活甚眾 ②先生不忍從,
43、遂解組歸 ③先生詰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贖而歸之 ④先生出賄付其父 ⑤先生之免金溪而歸,足不履戶外⑥宜準湖鄉(xiāng)下地例,一畝糧止一升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答案】D 【解析】②表現(xiàn)了張復齋的正直;⑤說的是張復齋不做官后的隱居生活。) 15.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張復齋在戰(zhàn)亂中與弟弟召修一道背著老母輾轉奔波,還為終養(yǎng)老母棄官歸家,稱得上是以孝為先。 B.張復齋在晉江和金溪雖為官時間不長,但他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為民著想,深受當?shù)匕傩諓鄞鳌? C.張復齋坦蕩無私,辦案機智,曾巧斷賈人不養(yǎng)其父案,讓
44、不孝子受到懲罰,賈人父得養(yǎng)天年,令人稱快。 D.張復齋在金溪被罷免后,又回到福建晉江隱居,他替華容百姓申訴,解釋了當?shù)赝恋刎汃さ膶嵡?,并為百姓請求減免賦稅。 【參考譯文】: 百姓欠稅久不能交,等到交納延期那么賦稅就更多了。先生詰問得知他們有得已到了賣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獻出俸祿贖回孩子還給他們。有一個看守瓜園而死掉的人,夜里不知是誰干的。先生召集鄉(xiāng)民到社廟來,關上門讓他們脫了衣服看,有一個人身體有受傷的痕跡,先生叱責他說:“你去偷那人的瓜,正好那人在戒備,于是兩人毆打起來,以至到了這種地步?!蹦侨司头锪?。先生二、(13屆河南鄭州市畢業(yè)班第二次質量預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45、 劉珙字共父。生有奇質,以蔭補承務郎,登進士乙科,遷禮部郎官。秦檜欲追謚其父,召 禮官會問,珙不至,檜怒,風言者逐之。檜死,召為吏部員外郎,兼權中書舍人。金犯邊,王師 北向,詔檄多出其手,詞氣激烈,聞者泣下a從幸建康,車駕將還,軍務未有所付,時張浚留守 建康,眾望屬之。及詔出,以楊存中為江、淮宣撫使,珙不書錄黃,仍論其不可。上怒,命再 下,宰相召珙曰:“再繳則累張公。”珙曰:“某為國象計,豈暇為張公謀。”執(zhí)奏如初,存中命乃寢。 安南貢象,所過發(fā)夫除道,毀屋廬,數(shù)十州騷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見于經(jīng)。且使吾中國之疲民,困于遠夷之野獸,豈仁圣之所為哉!’湖北茶盜數(shù)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 曰
46、:“此非必死之寇,緩之則散而求生,急之則聚而致死?!苯野裾堃宰孕?,聲言兵且至,令屬州 縣具數(shù)千人食,盜果散去,其存者無幾》珙乃遣兵,戒曰:“來毋亟戰(zhàn),去毋窮追,不去者擊之 耳。”盜意益緩;于是一戰(zhàn)敗之,盡擒以歸,誅青惡數(shù)十,余隸軍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瘯液担鬃囝孟亩愬X六十萬緡、秋苗米十六萬六千斛。禁 止上流稅米遏糴,得商人米三百萬斛。貸諸司錢合三萬,遣官糴米上江,得十四萬九千斛。 又運米村落,置場平價振糶,貸者不取償。起是年九月,盡明年四月,闔境無捐瘠流徙者。 進觀文殿學士,屬疾,請致仕。疾革,草遺奏言:“陳俊卿忠良確實,可以任重致遠,張栻 學問醇正,可以拾遺補闕,愿亟召用之
47、。”既又手書訣栻與朱熹,其言皆以未能為國報雪仇恥為恨。薨,年五十七,謚忠肅。 珙居家孝,喪繼母卓氏,年已途五十,盡哀致毀。內外功緦之戚,必素服以終月數(shù)。喜受 盡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臨數(shù)鎮(zhèn),民愛之若父母,聞訃,有罷市巷哭相與祠之者。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劉珙為人剛正的一組是(3分) ①召禮官會問,珙不至 ②詞氣激烈,聞者泣下 ③珙不書錄黃,仍論其不可 ④某為國家計,豈暇為張公謀 ⑤盡擒以歸,誅首惡數(shù)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②表明
48、劉珙的詔檄感奮人心;⑤表明劉珙成功破敵;⑥表明劉珙善納人言。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珙治盜不失仁愛。他認為茶盜非必死之寇,應曉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 去;告誡部下不急攻來者,不窮追逃者;擊潰茶盜后,只誅殺首惡,而讓其余人從軍。 B.劉珙關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劉珙所轄地區(qū)水旱交互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 姓夏秋兩季的錢糧賦稅,多渠道征集糧食,確保米價平穩(wěn),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離失所。 C.劉珙憂勞國事。抱病之后,他仍進言朝廷召用忠誠純良、才學深厚的人士來擔負 重任、補糾缺失;在寫給張栻與朱熹的訣別信中,他深深遺憾未能為國報仇雪恨。 D.
49、劉珙為人孝順明禮。繼母卓氏五十多歲去世,他哀傷至極以至于損害了身體;遠 近親屬去世,他都會穿上白色的喪服直到禮制規(guī)定的時間。 安南進貢大象,經(jīng)過的地方發(fā)動民夫開道,毀壞房舍,幾十個州動蕩不安。劉珙上奏說:“大象用于郊禮祭祀,不見于經(jīng)書。況且讓我們中原(地區(qū))的疲困百姓,被遠方蠻夷的野獸困擾,難道是仁義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嗎!”湖北有茶盜幾千人入境,守衛(wèi)的官吏把這事報告朝廷,劉珙說:“這 三、(13屆烏魯木齊高三二診)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時,舉賢良,授清河知縣。縣瘠而沖,官艘日相銜,役夫動以千計。前令請得沭陽五百人為助,然去家遠,艱于衣食。信圭請
50、免其助役,代輸清河浮征三之二,兩邑使之。俗好發(fā)??v火,信圭設教戎十三條,令里民書于牌。月朔望儆戒之,且令書其民勤惰善惡以聞,俗為之變。 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廣人稀,地當沖要,使節(jié)絡繹,日發(fā)民挽舟,丁壯既盡,役及老稚,妨廢農桑。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緩者則否。今此令不行,役夫無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兇威所加,誰敢詰問?;蛴隹祜L,步追不及,則官舫人役沒其所赍衣糧,俾受寒餒。乞申明前令,哀此憚人?!睆闹?。八年春,又言:“自江、淮達京師,沿河郡縣悉令軍民挽舟,若無衛(wèi)軍則民夫盡出有司,州縣歲發(fā)二三千人,晝夜以俟。而上官又不分別雜泛差役,一體派及。致土田荒蕪,民無蓄積。稍遇歉歲,輒老
51、稚相攜,緣道乞食,實可憫傷。請自儀真抵通州,盡免其雜徭,俾得盡力農田,兼供夫役?!钡垡鄰闹W允?,他郡亦蒙其澤。 正統(tǒng)元年,用侍郎章敞薦,推知蘄州。清河民詣闕乞留,命以知州理縣事。民有湖田數(shù)百頃,為淮安衛(wèi)卒所奪,氏代輸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詔還民。饑民攘食人一牛,御史論死八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天久雨,淮水大溢,沒廬舍畜產甚眾。信圭奏請振貸,并停歲辦物件及軍匠廚役、浚河人夫,報可。南北往來道死不葬者,信圭為三大冢葬之。十一年冬,尚書金濠薦擢處州如府,其在清河已二十二年矣。處州方苦旱,信圭至則雨。未幾,卒于官。清河民為立祠祀之。 (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一百六十九》,有刪改) 5.以
52、下各組中,全都表明李信圭革除時弊的一組是(3分) ①信圭請免其肋役 ②信圭設教戒十三條 ③乞中明前令 ④請自儀真抵通州,盡免其雜徭 ⑤清河民詣闕乞留 ⑥信圭奏之,免六人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⑤是清河百姓的舉動;⑥表現(xiàn)李信圭寬仁。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信圭勤于職守。清河縣地處交通要道,官船往來頻繁,調用的民夫很多,李信圭一到任就前去請示上級,得到沭陽縣五百人相助。 B.李信圭勤政為民。他在為官期間,多次上書朝廷,請求免去一切妨礙農業(yè)生產的雜徭,從而使為徭役所困的百姓,能盡力從
53、事農田耕作。 C.李信圭體恤百姓?;窗残l(wèi)卒奪占民田,他上奏朝廷,還田于民;看到南來北往死于道路無人埋葬的人,便修了三座大墳來安葬他們。 D.李信圭深得百姓愛戴。他在清河縣為官二十二年,當初被提拔做蘄州知州時,老百姓請求讓他留任,在他去世后,清河百姓為他立祠紀念。 哀憐這些勞苦的人民。”朝廷聽從了他的請求。八年春,信圭又上奏說:“從江、淮到京城,沿河的 【考點精測】 一、(2020?大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屬京兆。曾祖元,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遜父子勇壯有權力,威制交土,聞刺史騰遁之當至
54、,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瑗收眾斬遜,州境獲寧。除龍驤將軍。遁之在州十余年,與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將北還,林邑王范胡達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圍州城。時遁之去已遠,瑗與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設權策,累戰(zhàn),大破之。連捷,故胡達走還林邑。乃以瑗為龍驤將軍、交州刺史。盧循竊據(jù)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義熙六年,年八十四,卒?;鄱?,瑗第五子也。初為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辭不就。七年,除使持節(jié)、督交州諸軍事、交州刺史。詔書未至,其年春,盧循襲破合浦,徑向交州?;鄱饶寺饰奈淞司嘌?,禽循長史孫建之。循雖敗,余黨猶有三千人,皆習練兵事。六月庚子
55、,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鄱认こ鲎谧逅截?,以充勸賞?;鄱茸缘歉吲?,合戰(zhàn),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循眾艦俱然,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斬循及父嘏,并循二子,傳首京邑。封慧度龍編縣侯,食邑千戶。 高祖踐阼,進號輔國將軍。其年,率文武萬人南討林邑,所殺過半,前后被抄略,悉得還本。林邑乞降,輸生口、大象、金銀、古貝等,乃釋之?;鄱炔家率呤?,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學校。歲荒民饑,則以私祿賑給。為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少帝景平元年,卒,時年五十。
56、 (節(jié)選自《宋書·杜惠度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 遂:于是 B.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 遏:禁絕 C.與林邑累相攻伐 累:屢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 曠:空缺 9.以下各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軍政才干的一組是( ?。? ①多設權策,累戰(zhàn),大破之 ②竊據(jù)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 ③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 ④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 ⑤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 ⑥禁斷淫祀,崇修
57、學校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杜瑗處事果決而有計謀。他擔任太守時兩次平頂騷亂,先是斬殺作亂的九真太守李遜,境內得到安寧;繼而與玄之擊退來犯的胡達,使之退回林邑。 B.杜惠度為人謙遜而顧大局。杜瑗死,府州官吏推舉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當盧循來犯,雖然任命他的詔書未到達,他還是率眾抗敵。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有諳熟戰(zhàn)略。與盧循決戰(zhàn)前,為激勵將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財產作為獎勵;交戰(zhàn)時他又巧用火攻燒毀敵方一應戰(zhàn)艦,大獲全勝。
58、D.杜慧度生活儉樸,治事有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彈彈琴,讀讀《莊》《老》。而為政卻細致綿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饑荒,常以私人薪俸賑濟災民。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 譯文: (2)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 譯文: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個兒子。起初任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任九真太守。杜瑗逝世,州府的主管和輔佐官員認為交阯與敵境相鄰,不宜曠廢職務,共同推舉杜慧度執(zhí)掌州府事務,他推辭不去任職。義熙七年,授使持節(jié)、督交州諸軍事、廣武將軍、交州刺史。任職詔書還未送到,就在
59、這年春天,盧循攻占了合浦,直向交州進軍。杜慧度于是率領文武官員與軍隊六千人抵抗盧循,交戰(zhàn)時生擒盧二、(13屆廣西省桂林中學全程模擬考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王及善,洺州邯鄲人。父君愕,有沉謀。高祖入關,率軍與君廓偕來,拜君愕大將軍,封新興縣公,累遷左武衛(wèi)將軍。從太宗征遼,領左屯營兵,與高麗戰(zhàn)駐蹕山,死于陣,贈左衛(wèi)大將軍、幽州都督、邢國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襲邢國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宮,命宮臣擲倒,及善辭曰;“殿下自有優(yōu)人,臣茍奉令,非羽翼之美?!碧又x之。高宗聞,賜絹百匹。除右千牛衛(wèi)將軍,帝曰:“以爾忠謹,故擢三品要職。群臣非搜辟,
60、不得至朕所。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乎?”病免。召為衛(wèi)尉卿。垂拱中,歷司屬卿。山東饑,詔為巡撫賑給使。拜春官尚書。出為秦州都督、益州長史,加光祿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擾山東,擢魏州刺史,武后勞曰:“逆虜盜邊,公雖病,可與妻子行,日三十里,為朕治邊,使為屏蔽也?!币蜓訂柍檬?,及善陳治亂所宜,后悅曰:“御寇末也,輔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內史。來俊臣系獄當死,后欲釋不誅,及善曰:“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絕元惡,且搖亂胎禍,憂未既也?!焙蠹{之。盧陵王之還,密贊其謀。既為皇太子,又請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將,臨事不可奪,有大臣節(jié)。時二張
61、怙寵,每侍宴,無人臣禮,及善數(shù)裁抑之,后不悅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檢校閣中?!彼炱蚝」?,猶不許,改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卒,年八十二,贈益州大都督,謚曰貞,陪葬乾陵。 (節(jié)選自《新唐書·列傳第四十一》有刪改)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及善以父死事??????死:使…死 B.太子謝之???????? 謝:道歉,謝罪 C.密贊其謀 贊:輔助 D.時二張怙寵? ????? 怙:依仗 【答案】A 【解析】死:為…而死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及善有大臣節(jié)的一組是( ) ①與高麗戰(zhàn)駐蹕山,死于
62、陣? ?? ②臣茍奉令,非羽翼之美 ③御寇末也,輔政本也,公不可行? ④不剿絕元惡,且搖亂胎禍,憂未既也 ⑤盧陵王之還,密贊其謀????? ⑥及善數(shù)裁抑之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D 【解析】①說的是王及善的父親。③是武后對王及善治國方略的贊賞。⑤表現(xiàn)王及善很受重用。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及善因為父親為國捐軀的軍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襲邢國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來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員,特許他佩帶大橫刀在身邊侍衛(wèi)。 C.王及善認為來俊臣胡
63、作非為,濫殺無辜,是禍亂的元兇,必須予以嚴懲。武后采納了他的建議。 D.二張由于受武后厚寵,在侍宴時全然沒有做臣子的禮節(jié),王及善多次指責他們,武后很生氣,便罷了他的職。 【答案】D 【解析】武后雖然不高興,但并未免他的職。) 11.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逆虜盜邊,公雖病,可與妻子行,日三十里,為朕治邊,使為屏蔽也。(5分) 譯文: (2)俊臣兇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5分) 譯文:
64、 【答案】⑴逆賊侵犯邊境,卿雖有病,可以帶上妻子兒女每天走三十里,(慢慢地去上任),替朕治理好邊境,使它成為抵御敵人的屏障。 (2)來俊臣兇殘狡猾,不合仁義,帶領亡命之徒,誣陷殺戮善良的大臣,天下人都很痛恨他。 【解析】第一句,“盜”、“ 妻子”、“屏蔽”各1分,句子通順2分。第二句“不道”、“引”、“疾”各1分,句子通順2分。 三、(13屆貴州省六校聯(lián)盟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許國,字維楨,歙縣人。舉鄉(xiāng)試第一,
65、登嘉靖四十四年進士。神宗為太子出閤,兼校書。及即位,進右贊善,充日講官。十一年四月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yún)C務。國與首輔申時行善。以丁此呂事與言者相攻,語侵吳中行、趙用賢,由是物議沸然。已而御史陳性學復摭前事劾國,時行右國,請薄罰性學。國再疏求去,力攻言者。帝命鴻臚宣諭,始起視事。南京給事中伍可受復劾國,帝為謫可受官。國復三疏乞體,語憤激,帝不允。性學旋出為廣東僉事。先是,帝考卜壽宮,加國太子太保,改文淵閣,以云南功進太子太傅。國以父母未葬,乞歸襄事。帝不允,命其子代。御史馬象乾以劾中官張鯨獲罪,國懇救。帝為霽威受之。 十七年,進士薛敷教劾吳時來,南京御史王麟趾、黃仁榮疏論臺規(guī),辭皆侵國。
66、國憤,連疏力詆,并及主事饒伸。伸方攻大學士王錫爵,公議益不直國。國性木強,遇事輒發(fā)。數(shù)與言者為難,無大臣度,以故士論不附。 明年秋,火落赤犯臨洮、鞏昌,西陲震動,帝召對輔臣暖閣。時行言款貢足恃,國謂渝盟犯順,桀驁已極,宜一大創(chuàng)之,不可復羈縻。帝心然國言,而時行為政不能奪。無何,給事中任讓論國庸鄙。國疏辨,帝奪讓俸。國、時行初無嫌。而時行適為國門生萬國欽所論,讓則時行門生也,故為其師報復云。福建守臣報日本結琉球入寇,國因言:“今四裔交犯,而中外小臣爭務攻擊,致大臣紛紛求去,誰復為國家任事者?請申諭諸臣,各修職業(yè),毋恣胸臆。”帝遂下詔嚴禁。國始終忿疾言者如此。 廷臣爭請冊立,得旨二十年春舉行。十九年秋,工部郎張有德以儀注請,帝怒奪俸。時行適在告,國與王家屏慮事中變,欲因而就之,引前旨力請。帝果不悅,責大臣不當與小臣比。國不自安,遂求去。疏五上,乃賜敕馳傳歸。逾一日,時行亦罷,而冊立竟停。人謂時行以論劾去,國以爭執(zhí)去,為二相優(yōu)劣焉。 國在閣九年,廉慎自守,故累遭攻擊,不能被以污名。卒,贈太保,謚文穆。 (節(jié)選自《明史·許國傳》,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