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案下冊全.doc
《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案下冊全.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案下冊全.doc(8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1 金屬材料 教學目標 了解金屬的物理特征,能區(qū)分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見金屬的特征及其應用,認識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屬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 通過比較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并構建出與金屬材料相關聯(lián)的知識體系。 通過資源共享,激勵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通過對金屬物理性質與用途關系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價值。 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金屬物理性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難點:如何合理開發(fā)金屬物質的用途。 實驗準備 教師:鎂條、黃銅片、純銅片、純錫、硫磺等。 學生:易拉罐(鋁鎂合金)、帶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錫、鐵鍋碎片、不銹鋼制品以及自主選擇的其他材料。 教學過程 點評 第一課時 ??? 創(chuàng)設情境 1912年,英國斯科特探險隊的船只,在去南極的途中,因天氣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卻漏光了,以致探險隊員全部凍死在南極冰原。原來裝煤油的鐵桶是用錫焊接的,而錫卻莫名其妙地化為了灰塵。1867年冬天,俄國彼得堡海軍倉庫的大批錫磚,一夜之間不翼而飛,留下了泥土一樣的灰色粉末。 采擷短小、精致的歷史故事,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聽了上面兩個小故事,你能猜出產生事故的原因嗎? 現在,你最想知道哪些關于金屬材料的知識?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及時整理。 活動探究 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在物理性質上的差異:小組協(xié)商選擇你認為有價值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自己確定研究方案,從光澤、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熔點等多方面進行比較。 現在,你知道金屬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質嗎? ??? 知識共享 在日常生活中,你經常用到哪些金屬材料?你能設計出更別致的用途嗎?有興趣的同學,請你走上講臺,為我們做一次精彩的演說!現在,你知道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有哪些關系了嗎? 變講臺為師生共同擁有的活動舞臺。 歸納整合 通過本節(jié)課的研究,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全新的體驗?請同學們說說。 師生交流 要把“神舟”5號飛船(如圖)送入太空,就需要推力很大的宇宙火箭,并且要求火箭的飛行速度達到每秒8公里以上才行。在這樣快的速度下,火箭外殼與大氣摩擦將會產生上千度的高溫。與此同時,當火箭發(fā)動機工作時,還要噴出幾千度的高溫氣流,這樣一來,火箭尾部就得承受攝氏四千度以上的高溫。 適時應用STS滲透教育。 結合教材表8-1,談談你的想法。 事實上,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只有90余種。由于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僅有的這些純金屬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工農業(yè)生產和國防技術現代化的需求。因此合金材料應運而生。 自然過渡。 活動探究 合金材料與純金屬材料在物理性質上的差異:小組協(xié)商選擇你認為有價值的合金材料與純金屬材料,自己確定研究方案,從光澤、顏色、硬度、熔點等多方面進行比較。 現在,你知道合金材料有哪些優(yōu)良的物理性能了嗎? ??? 歸納整合 通過本節(jié)課的研究,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全新的體驗?請同學們說說。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目標 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化合物的溶液的反應。 通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學習,能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實驗現象的良好行為習慣、從細微實驗現象差別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置換反應的判斷 實驗準備 教師:鎂條、鋅片、鐵片、銅片、稀鹽酸、稀硫酸、鋁絲、鐵絲、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和多媒體課件。 學生:鑷子、試管夾、試管架、試管、砂紙、火柴、酒精燈、小木條。 教學過程 點評 問題 是否為各種金屬的本質顏色? 不是本質顏色的原因是什么? ??????? 學生活動 ①學生討論并填寫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選兩種) 物質 本色 觀察到的顏色 是否 變色 原因 (猜想) ? ? ? ? ? ? ? ? ? ? ②猜想鎂條、鐮刀變色的原因。 ③鏈接民間諺語:“真金不怕火煉”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學生討論、小結:有的金屬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有的不能。如(化學方程式):3Fe+2O2Fe3O4。 從生活中的普通現象得到金屬能與酸反應這一性質,無生硬感和灌輸感,可謂水到渠成。 學生猜想:金屬與酸可能會發(fā)生反應。 活動與探究:探究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金屬 是否有氣體產生 速度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 試管中,有何現象 ? ? ? ? ? ? ? ? 學生完成表格,討論、交流。 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想→探究→交流→分析歸納→小結,使學生覺得金屬活動性順序好像是自己剛發(fā)現的,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感。 知識情景再現 ①觀察漫畫。 ②補充素材:多媒體展示銀戒指、鉛、白金戒指與硫酸反應的現象。 問題:從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發(fā)現或有哪些收獲? 學生回答: ①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可與酸發(fā)生反應。 ②金屬種類不同,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一樣。 ③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經檢驗是氫氣。 學生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板演)(教師指導) 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問題1:根據與酸反應的快慢或劇烈程度,能否判斷出上述金屬中哪種最易與酸反應,即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如何? 問題2:①上述反應是否是我們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②上述幾個反應有何共同點? 借助教學的輔助手段,讓知識再現,有利于突破難點,掃清障礙。 學生討論、歸納 反思小結: ①Mg、Fe、Zn、Cu的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 ②置換反應的定義。 聯(lián)想與運用: 1.多媒體展示:下列反應是否都是置換反應? a.CO+CuO=Cu+CO2 b.Fe+CuSO4=FeSO4+Cu c.NH4HCO3=NH3↑+CO2↑+H2O↑ 2.活動與探究: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為單純從顏色、外形上看,黃銅(銅鋅合金)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qū)分。現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要求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 ??? 反思小結 ①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 ②你還有哪些收獲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鞏固與練習 ①課本P14 1、3、4。 ②課后小實驗:Sn、Pb、Ag與稀鹽酸反應。 看似練習,實為伏筆,為下節(jié)課進一步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搭臺階。 第 二 課 時 復習鞏固 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①能與O2反應:4Al+3O2=2Al2O3。 ②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質疑激趣(小故事) 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學小組的張同學,從實驗室借來一臺天平,在天平兩端秤盤里各放兩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燒杯,再在兩只燒杯中分別倒入等質量的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鎂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著他又拿兩個質量相等的鋁球,并同時將這兩個鋁球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之中,這時天平兩端繼續(xù)保持平衡。過一會兒,將鋁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問題:為什么把鋁球放入兩燒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導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學生猜想:可能是鋁與其中的一種溶液發(fā)生了反應,而另一種沒有。 學生驗證猜想 ①教師展示:鋁絲、硫酸銅溶液、硫酸鎂溶液。 ②學生探究,完成下表: 藥品 實驗現象 結論 鋁與硫酸銅溶液 ? ? ? ? 鋁與硫酸鎂溶液 ??? ??? ③教師補充:鐵絲、銅絲、硝酸銀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 ④學生實驗“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任意兩個。 反應物質 實驗現象 結論 ? ? ? ? ? ? ⑤學生交流。 問題:同學們剛才吃“自助餐”的時候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1:我發(fā)現鋁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而不能與硫酸鎂溶液反應,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學生2:我發(fā)現鐵能置換出銅、銀,不能置換出鋁。 學生3:我發(fā)現鐵、銅不能置換出鋁,但能置換出銀。 問題:根據你的發(fā)現,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嗎? 學生分析: ①鋁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②鐵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鐵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③鐵、銅不能置換出鋁,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鐵、銅強。 學生歸納:Fe、Cu、Al、Ag的活動性順序從強到弱是Al、Fe、Cu、Ag。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問題與啟示 問題: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與酸反應? ②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相互從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啟示:①金屬與酸發(fā)生反應的條件。 ②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條件。 反思小結 ①歸納金屬的化學性質: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 ②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置換反應的條件。 練習與鞏固 1教材P14 5、6、7、8 2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3下表是某種常見的金屬的部分性質: 顏色、狀態(tài) 硬度 密度(g/cm) 熔點(℃) 導電性 導熱性 延展性 銀白色固體 較軟 2.70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將該金屬投入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①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 ②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填“強”或“弱”) ③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種猜想 驗證方法 現象 結論 ? ? ? ? ④若這種金屬就是鋁,而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用鋁等一些其他金屬摻雜甚至代替純銀飾品賣給不知情的顧客,請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條件設計一個方案,幫助鑒別這些飾品的真?zhèn)巍?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教學目標 知道一些常見的金屬(鐵)等礦物,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屬生銹的簡單方法,知道廢棄金屬對環(huán)境的污染,認識回收金屬的重要性。 通過收集材料、查閱資料、討論交流等具體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使學生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保持和增強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從常見鐵礦石中提煉鐵的原理。 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和金屬資源的保護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難點:冶煉鐵的原理和含雜質等不純量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如何使學生解決生活中金屬銹蝕的問題。 實驗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內容為常見礦石的圖片、我國鋼鐵冶煉廠的簡介、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模擬演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例題講解幻燈片等);金、銀戒指;鑷子;酒精燈;火柴等。 生銹的鐵鎖、因銹蝕穿孔的銅壺、長期未用的菜刀、幾段生銹的鐵絲、不能用的水龍頭等。 學生:課外收集的我國鋼鐵廠情況簡介材料;重晶石等礦石樣品。 在一周前做好的鐵釘銹蝕條件探究的對比實驗。 教學方法 收集資料,指導閱讀,動畫演示,討論交流,拓展探究,實驗展示,自主評價。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第一課時 鐵的冶煉 實驗導入 教師演示金、銀戒指在酒精燈上灼燒的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真金不怕火煉”的原因,以及鈉、鎂等金屬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單質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種礦物之中的原因。 以實驗回顧金屬活動性有關知識,做好鋪墊。 交流展示 學生出示課外收集到的礦石樣品(重晶石、赤鐵礦石等),朗讀有關礦石的產地、產量、鋼鐵廠的名稱等背景資料,課件展示人類最早使用的鐵礦石──隕鐵等其他礦石樣品。 實物參觀,資源共享。 指導閱讀 閱讀課本,解讀插圖,討論煉鐵時鐵礦石選取的方案,使學生弄清楚為什么選取這種礦石的原因。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關系。 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討論分析 出示多媒體課件高爐煉鐵過程中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模擬實驗。討論:①實驗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②尾氣處理辦法;③分析工業(yè)煉鐵的原理;④分析原料產物是否為純凈物;⑤得出哪些結論等。 討論交流,形成共識。 例題自學 指導學生閱讀審題,盡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組討論讀題后的感想,盡量將多的讀少,抽出有用的、具體的條件。 指導方法,合作學習。 例題剖析 多媒體展示例題的斷句、數據的含義,已知和未知量的關系;計算的過程分解;各步驟之間的關系;不純物質如何轉化為純物質等。 領悟開竅。 自主評價 學生小組之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談談收獲和看法,教師總評。 及時評價,激勵信心。 升華訓練 在小結的基礎上,進行補充訓練,加強對不純物轉化為純凈物有關的計算的應用。 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第二課時 金屬資源的保護 導入課題 出示鐵鎖、銅壺、菜刀、鐵絲、水龍頭,分析還能否使用。 實物導入,容易接受。 學生展示 由各小組的同學將一周前做的鐵釘生銹的對比實驗用品展示給大家看,交流說明操作方法、現象、結論和解釋等。 學生展示,利于培養(yǎng)動手、動口、交流合作能力。 討論交流 暢所欲言所觀察的現象、分析得到的結論以及對發(fā)生的現象的解釋。相互評價各小組的實驗效果、結論和解釋是否合理。 ? 自主評價 推選一組進行自主評價,從不同側面談談本次探究實驗的成敗,推廣到工業(yè)、農業(yè)和各種生產生活中如何防止鐵生銹。嘗試介紹幾種防止鐵生銹的方法。 自主評價,增強信心,認識自我。 教師引導 分析鐵鎖、菜刀、鐵絲、水龍頭銹蝕的原因,討論防止它們生銹的方法,推廣到學生身邊的金屬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車、鐵桶等經久耐用的技巧。 回顧開頭,銜接緊湊。 動畫展示 (1)礦物可供開采的年限坐標分析圖;(2)金屬回收公司情況介紹;(3)廢舊電池的污染;(4)保護金屬資源的方法。 通過課件,激發(fā)學生閱讀教材的興趣,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獲取信息。 與生活息息相關,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討論交流 結合身邊的事例,分析討論如何保護金屬資源,如回收廢金屬,用各種方法防腐蝕,有計劃、合理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的代用品等。并通過課件補充一些保護金屬資源的先進做法和經驗。 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小結評價 由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感受和收獲。 ??? 課外探究 參考以下主題(任選一個或多個)或自擬,查詢有關資料,完成一篇化學小論文或一份化學小報(題目要有個性)。 (1)金屬的應用與保護; (2)你身邊的金屬制品; (3)銅壺為什么也生銹? (4)廢舊干電池還有可利用的價值嗎? (5)其他。 ?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1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知道溶液是一類重要的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應用。 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練習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 重點和難點 重點: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認識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 難點:對溶解過程的理解。 實驗準備 五種溶液:氯化鈉、硫酸銅、氯化銅、高錳酸鉀、氯化鐵。 本課時主要是以實驗探究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實驗組織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小組總結從而得出結論,教師只是引導、組織好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 點評 情境創(chuàng)設 教師展示已經配制好了的五種溶液:氯化鈉、硫酸銅、氯化銅、高錳酸鉀、氯化鐵,讓學生觀察,并設疑:你想到了什么? …… 教師引入: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溶液,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些溶液是怎樣形成的?(教師板書課題1:溶液的形成) 教師活動:下面請同學們做: “活動與探究(一)幾種固體物質溶解于水” 藥品:食鹽、糖、硫酸銅晶體、水 儀器:玻璃棒、100 mL燒杯三個、藥匙 展示不同顏色的溶液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 食鹽 糖 硫酸銅晶體 現象 ? ? ? 結論 ? ? ? 培養(yǎng)學生集體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認識溶液、溶質、溶劑。 學生們分組實驗,教師巡視,個別加以輔導。等同學們大部分完成后,請一個小組的代表談談本小組的實驗情況: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觀察得很仔細。下面讓我們再來觀察老師的這五種溶液,要求從上、中、下、左、右仔細觀察有些什么特點。 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觀察和歸納總結能力,由點帶面,由一般到特殊,從而得出溶液等概念。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溶液,什么是溶液呢?(教師邊引導學生觀察邊口述溶液、溶質、溶劑的定義并將它們板書到黑板上) 設疑:根據你們的觀察,誰能說出溶液的特征來? :均一、穩(wěn)定。 教師設疑: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對溶液有了一定的認識。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時有這樣的現象,當油漬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時,你將怎么辦? 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師:同學們回答得對,但我們要知道其中的道理。下面讓我們來做活動與探究(二): 藥品:碘、高錳酸鉀、水、汽油 儀器:藥匙、試管若干、膠頭滴管 溶劑 溶質 現象 水 碘 ? 水 高錳酸鉀 ? 汽油 碘 ? 汽油 高錳酸鉀 ? 結論 ? 通過對比實驗,讓學生比較明顯地得出結論。??? 教師:請一個小組來匯報實驗情況。 現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錳酸鉀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錳酸鉀不能溶于汽油中 結論:不同的物質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樣,同種物質在不同的溶劑中溶解性也不一樣。。 教師點評:同學們做實驗很認真,觀察得也很仔細,總結結論:不同溶質在同一溶劑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設疑:把一種溶液放入到另一種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嗎? 請同學們做活動與探究(三) 藥品:酒精、水、高錳酸鉀溶液 儀器:試管一支、膠頭滴管 溶劑 溶質 振蕩前現象 振蕩后現象 靜置后現象 結論 水 乙醇 ? ? ? ? 教師點評并設疑:液體與液體互溶時,量多者為溶劑,量少者為溶質。那么,請問溶質除了是固體、液體外還可以是什么狀態(tài)?舉例說明。 語言的準確表達離不開實驗的仔細觀察,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準確表達。 還可以是氣體,如我們夏天喝的汽水,二氧化碳是溶質,水是溶劑。 教師小結:很好,下面我們將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小結: ①不同溶質在同一溶劑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②溶質可以為:固體、液體和氣體; ③液體與液體互溶時:多者為溶劑,少者為溶質,一般情況下水是溶劑。 學生觀察仔細,能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并能準確回答。 設疑: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現在我們來做活動與探究(四): 藥品:植物油、洗滌劑、水 儀器:試管兩支、膠頭滴管 ? 試管內加入物質 現象 把液體倒掉后的 試管是否干凈? 振蕩前 振蕩后 靜置后 水和植物油? ?? ? ? ? ? ?? ? 水、植物油、洗滌劑? ?? ? ? ?? ?? ? 教師:請一個小組來匯報實驗情況。 此實驗引導學生將理論用于生活實際中,并比較溶解與乳化是不同的。 教師介紹:這就是乳化現象。 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這個現象? 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將知識進行歸納,并鞏固所學知識。 小結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然后請一個小組的同學回答。 (教師點評) 鞏固練習 同學們回家后,將自己家中現有的物品制成溶液,并寫成小論文形式,下節(jié)課我們進行交流。 教科書P33習題。 ?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探究幾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變化。 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發(fā)展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品質。 重點和難點 重點:實驗方案的設計和比較。 難點:評價實驗方案。 從微觀角度理解物質在水中溶解時溶液溫度變化的實質。 實驗準備 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蠟粘著一小木塊的燒杯、NaOH固體、水、玻璃棒、藥匙。 分組實驗用品:三只各裝有100 mL水的燒杯、三份質量相同的固體NaCl、 NH4NO3、NaOH、藥匙、溫度計。 投影儀及相關圖片(或自制動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教師演示趣味實驗:向燒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塊)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斷攪拌。 教師: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學生:燒杯底部粘著的木塊掉下來了。 討論與交流:燒杯底部的小木塊脫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時,水溶液的溫度升高,使燒杯底部的石蠟熔化,因而木塊掉下來了。 學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都會升高? 學生: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為什么會升高? 教師:下面我們就圍繞同學們的猜想和疑惑來進行研究。 創(chuàng)設實驗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活動與探究(一):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閱讀有關教材,明確活動目標、實驗用品。 學生:我們的活動目標是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熱量還是吸收熱量。 學生:實驗用品有試管、燒杯、玻璃棒、溫度計、NaCl、NH4NO3、NaOH。 設計實驗方案。 學生:我組的實驗方案是先測出水的溫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質,等溶質溶解后測出水溶液的溫度。若水溶液的溫度比水的溫度高,則物質溶解于水時是放出熱量的,反之是吸熱。 教師:同學們的實驗思路是正確的。下面我提供一個設計方案,請同學們參考。 閱讀教師提供的實驗方案。 (1)取三只燒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2)將兩藥匙NaCl、NH4NO3、NaOH分別加入上述三只燒杯中,攪拌至固體完全溶解,測量溶液的溫度。 (3)用手背小心觸摸三只燒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覺? (4)把實驗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內。 (5)計算溶解前后液體溫度的變化,填入下表中。 物質溶解時的溫度變化 測量的溫度/℃ 溫度的變化(與水相比) 水 ? ? 氯化鈉溶液 ? ? 硝酸銨溶液 ? ? 氫氧化鈉溶液 ? ? 各小組將老師提供的方案與自己的方案比較,誰的方案更佳?說出你的理由。你在以后設計實驗方案時應注意什么? 學生:老師所用的水都是100 mL,三次所加的溶質的質量也相同。因此老師的方案更好。 教師:假若很少很少的溶質加到大量的水中,水的溫度變化情況可能是怎樣的呢? 學生:這樣可能水溶解的物質太少,水形成溶液后的溫度變化不明顯,測不出物質溶于水是吸熱還是放熱,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 學生:要得出正確的結論,必須對實驗條件作周密的考慮。 教師:我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實驗方案設計中,要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分組實驗,填寫有關表格。(表格見上) 交流各組實驗所得的結論。 學生:NaCl溶于水溶液的溫度變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時吸收熱量;NaOH溶于時放出熱量。 實驗目的和實驗用品對學生設計方案有提示作用。 ? ? 學生自主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 ? 通過比較,意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度。 活動與探究(二):盡可能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對下列問題任選一個進行探究。 設想一種實驗方案驗證NaOH溶于水時大量放熱。 設想一種實驗方案驗證NH4NO3溶于水時大量吸熱。 設想一種實驗方案既能驗證NaOH溶于水時放熱,又能驗證NH4NO3溶于水吸熱。 討論與交流:交流各組的設想。 學生:在玻璃杯底部用石蠟粘上小木塊,就可用來驗證NaOH溶于水時大量放熱。 學生:在小木塊上灑一些水,再放上一個玻璃杯,即可驗證NH4NO3溶于水時大量吸熱。 學生:將用過的小玻璃瓶用合適的橡皮塞密封,在橡皮塞上安上一支用完的透明圓珠筆芯,既能驗證NaOH溶于水時放熱,又能驗證NH4NO3溶于水吸熱。 …… 教師:同學們的設想是否正確,有待于實踐的檢驗,請同學們課外繼續(xù)去探討。我們看哪些組的同學完成得出色,完成得好的組將有一份紀念品。 拉近化學與學生的距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反思與評價:比較活動與探究(一)中的實驗方案與活動與探究(二)中的實驗設想,說出它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學生:(一)中用到了溫度計,適合于測量任一物質溶解于水是吸熱還是放熱。 學生:用生活中的代用品做實驗,只有溫度有很大的變化,才有明確的實驗現象。 …… 教師:你們是最棒的!只要我們善于比較、善于分析,說不定未來的科學家就誕生在你們中間。 教師:剛才我們探究了幾種物質溶于水時溫度的變化,那么為什么物質溶于水時溫度會發(fā)生變化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1頁內容。 師生共同分析:溶質溶解于水時溫度變化的實質。可投影下列圖片(也可動畫展示)。 擴散──吸熱? 水合──放熱 當Q吸>Q放:水溶液的溫度降低; 當Q吸<Q放:水溶液的溫度升高; 當Q吸=Q放:水溶液的溫度不變。 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 恰當的表揚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動力。 ? 利用圖片(或動畫)變微觀為宏觀,幫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 反思與小結 在本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你還想知道哪些問題? 課外拓展 實驗驗證活動與探究(二)中你所設計的方案的可行性,填寫下列表格。 實驗目的 實驗用品 實驗原理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實驗結論 ? ? ? ? ? ? ???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2 溶解度(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建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的方法,了解結晶現象。 初步培養(yǎng)活動與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方案(畫出實驗簡圖)→動手實驗→觀察記錄→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條件的改變,讓學生感受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存在和轉化是有條件的,逐步建立用辯證的、發(fā)展的思想觀點來看待事物的變化,和逐步培養(yǎng)由具體到一般認識事物過程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互相協(xié)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態(tài)。 重點和難點 飽和溶液的涵義及“活動與探究”。 實驗準備 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不超過5人。 每組準備器材:燒杯2個(各裝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預先稱好)、5 g KNO3 4包(預先稱好)、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石棉網、火柴、量筒、膠頭滴管。 CAI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激趣設境,問題導入 師生互動:俗話說:“飯前喝湯,苗條漂亮;飯后喝湯,肥胖晃晃?!眿寢屧诩覟樾』蓖瑢W準備了一碗湯,小槐一嘗淡了,要媽媽加?????? (鹽);小槐一嘗還說淡了,又要媽媽加??????? (鹽);小槐一嘗還是說淡了,再要媽媽加???? (鹽)……食鹽是我們熟悉的物質,它是否無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以俗語作導語,由生活經驗作鋪墊,學生感到自然親切,著力創(chuàng)設快樂課堂。 問題探究,得出結論 小組討論,提出假設。 NaCl能(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閱讀P33,確定方案(畫出實驗簡圖)。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動手實驗,觀察記錄。 上臺展示,投影結論。 ①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②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許固體NaCl。 即NaCl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誤導結論,延伸探究。 “NaCl不能無限制溶解在水中”這句話是否正確?教師有意漏讀“一定量”三個字,引起學生質疑猜想。 增補方案,實驗發(fā)現(畫出實驗簡圖)。 觀察記錄,感悟要素“一定量”。 課件演示,動畫要素(“一定量”飛入片中)。 NaCl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師生互動,齊聲朗讀)。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卻別于教材,更顯直觀、生動。 ? ? ? ? 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觀區(qū)分“溶”與“不溶”的依據──杯底是否有未溶固體溶質。 ? ? ? ? 通過追究教師“疏忽”增補方案,動手實驗,使學生關注、重視“一定量”這個要素。充分發(fā)揮教師“引”的作用。 陌生物質,引發(fā)探究 KNO3為實驗室里化學藥品,它能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如法炮制,小組探究。 全班展示,投影結論。 KNO3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將熟悉物質轉向陌生物質,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發(fā)現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 話鋒一轉,激發(fā)探究 溫度改變,杯底沒溶的KNO3固體能否繼續(xù)溶解? 加熱攪拌,實驗發(fā)現,杯底未見KNO3固體。 再設疑問,趣味探究,此溫下再加5 g KNO3,能否再溶? 實驗發(fā)現,過一會兒,杯底未見KNO3固體,即全溶。 回歸原溫,靜觀其變。 課件演示,動畫要素(“一定溫度”飛入片中)。一定溫度下,KNO3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跳出束縛,另起爐灶,激起學生更高的探究熱情。 閱讀理解,形成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xù)溶解時,所得的溶液叫做飽和溶液,還能繼續(xù)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飽和溶液。 在活動與探究得出結論上作文章,為輕松寫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轉化的方法做了很好過渡。 增補結論,領悟涵義 室溫,5 g NaCl在20 mL水中得不飽和溶液 ↓+5 g NaCl 室溫,10 g NaCl在20 mL水中得到飽和溶液和少許NaCl固體 ↓+5 mL水 室溫,10 g NaCl在25 mL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 室溫,5 g KNO3在20 mL水中得不飽和溶液 ↓+5 g KNO3 室溫,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飽和溶液和少許KNO3固體 ↓升高溫度 升高溫度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 ? 分析歸納,課件演示 飽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 提煉升華,促進類化,構建體系。 深化探究,激活思維 室溫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溶液達到飽和,升高溫度,杯底KNO3固體繼續(xù)溶解,且又溶解了5 g KNO3;冷卻到室溫,20 mL水溶解KNO3的質量不超過10 g,此時多余的KNO3會怎樣? (觀察杯中KNO3晶體和課本上圖9-11,閱讀感悟,請生上臺投影KNO3晶體) ??? 探究發(fā)現,聯(lián)想頓悟 觀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跡。 觀察教材上從海水中提取食鹽過程圖。 聯(lián)想:炒菜時,菜湯在鍋里蒸發(fā),鍋底上有白色斑跡;運動出汗衣服上會出現白色斑跡…… 學以致用,趣味延伸 練習:教材P40,習題1、5、6。 家庭小實驗:制取明礬晶體(P40)。 創(chuàng)設新的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提升學生質疑能力。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2 溶解度(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 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會利用有關氣體溶解度的知識解釋身邊的一些現象。重點和難點 重點: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難點: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實驗準備 投影儀、坐標紙、汽水兩瓶、火柴、帶導管的橡皮塞、試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教師: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純堿,那里的農民冬天撈堿,夏天曬鹽,你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議論紛紛) 教師:你可能暫時還不知道為什么。 學習了今天的知識后,你就會從中找到答案。 在前面的活動與探究中,所用的水均為20 mL,其中溶解NaCl與KNO3的質量是否相同? 學生甲:不相同。 乙:不加熱時,二者相近。 丙:加熱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 教師: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們如何來定量地描述KNO3與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強弱呢? 學生:溶解度。 教師:這位同學回答得不錯。什么叫溶解度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 學生:(大聲朗讀)(教師板書)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 g溶劑(通常溶劑為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 教師:在教材P36,表9-1,給出了幾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大家查一查20 ℃時NaCl的溶解度。 學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 乙:不對,應該是36.0 g,溶解度有單位,單位是g。 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表揚乙,肯定甲)乙同學回答得很準確,溶解度有單位?!霸?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边@句話所表達的含義是什么呢? 學生:(踴躍發(fā)言) 甲:在20 ℃時,36.0 gNaCl在100 g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tài)。 乙:在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 讓學生體驗成功后的喜悅。 教師:同學們回答得都不錯,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個要素: ①指明一定溫度;②溶劑為100 g;③必須達到飽和狀態(tài);④單位為g。 及時小結,糾正偏差。 學習了溶解度的概念,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練習,相信你會做! 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鞏固練習(投影)。 查表9-1,完成下列練習。 120 ℃時,KNO3的溶解度為???? ,60 ℃時KNO3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 2下列有關NaCl的溶解度,說法正確的是( ) A20 ℃時,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18.0 g。 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NaCl的溶解度為36.0 g C20 ℃時,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 D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 (教師巡回指導后,請學生代表說出答案,簡單點評) 通過習題,及時鞏固新知。 教師: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易溶”“微溶”“難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學生通過閱讀P36“資料”尋找答案。 我們知道,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同一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關系可以用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來表示。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活動與探究:學習繪制物質溶解度曲線的方法。 教師簡單介紹方法,學生結合表9-1分組繪制NaCl、KCl、KNO3的溶解度曲線,教師巡回指導,然后展示交流,分享快樂,結合學生繪制的溶解度曲線及教材中圖9-12,分組討論、交流。 (投影) ①你所繪制的溶解度曲線有何特點,為什么? ②從你繪制的溶解度曲線圖上能否找出上述幾種物質在25 ℃、85 ℃時的溶解度?如果能,請找出,你是怎樣查找的? ③從圖9-12中,你能比較出45 ℃時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嗎? ④從溶解度曲線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匯報展示,教師小結歸納) 教師:通過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情況,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鞏固練習(投影) 親自動手,自主參與,樂于探究。 教師:除了固體物質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氣體溶解在水中的現象也很多,你能舉出一些實例嗎? 學生甲:魚兒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水中有O2。 乙:燒開水時,水未沸騰時也冒氣泡。 丙:把汽水瓶打開,有大量氣泡產生。 教師: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以上現象均說明了氣體能溶解在水中的事實。(展示兩瓶汽水,取其中一瓶不打開,搖晃,然后打開,學生觀察現象) 教師:你能觀察到什么現象? 學生:不打開時,無明顯現象,打開后有大量氣泡產生。 教師:為什么打開后產生氣泡,而不打開時沒有。 學生:打開后,壓強減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 教師: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受壓強的影響。壓強增大,氣體溶解度增大;壓強減小,溶解度減小。 剛才一位同學說汽水中冒出的氣體為CO2,你能用實驗方法將其檢驗出來嗎?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出新知,氣氛活躍。 學生:(上臺演示) 教師:(加以肯定,給予激勵性評價)燒開水時,水未開時就看到水中冒氣泡,這些氣泡是什么?(貼近生活) 學生:水中溶解的空氣。 教師: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變小。 教師小結: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與壓強的影響。 教師:我們學習化學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解決我們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F在問題來了! 鼓勵學生動手實踐。 鞏固練習:(投影)夏天,陣雨來臨之前,魚塘里的魚常會出現“浮頭”現象,你知道為什么嗎?假如你承包了這個魚塘,你將采取哪些措施? 教師:(肯定學生的種種措施) 整理與歸納:(師生共同進行) 怎樣表示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通過溶解度曲線我們可獲得哪些信息?影響氣體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課后練習:教科書40頁第2、3、4題及41頁第9題。 利用所學,解決問題,關注生活。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掌握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難點: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及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實驗準備 投影儀及相關圖片。 實驗用品:燒杯,試管,藥匙,玻璃棒,量筒,水,食鹽,硫酸銅固體,雞蛋。 課時安排 共2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夏天喜歡游泳嗎? 學生:喜歡。 老師:那你們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還是沉在水下呀? 學生:(七嘴八舌,有的說沉入水里,有的說漂在水面上,但大數人認為會沉到水下) 老師:請同學們看下面幾幅圖片:(死海圖片) 老師: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嗎? 學生:鹽份多,濃度大。 老師:說得好!下面我們來做下面的實驗,來具體說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奇景! 活動與探究 分小組進行探究實驗。(在下面兩個方案中自選一個進行探究并填寫表格) ①雞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個燒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雞蛋。按下面的步驟進行實驗并如實填寫下表。分析,在此過程中所得的幾種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次序 清水量 加入的食鹽量 雞蛋 小結 1 250 g 不放食 沉?浮? ? 2 250 g 1匙(約5克) 沉???? ? 3 250 g 2匙(約10克) 沉??。? ? 4 250 g 3匙(約15克) 沉?浮? ? … … … … ? 用死海圖片導入,簡明扼要。 ? ? ? ? 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 ②硫酸銅溶解于水 在三只試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別加入約0.5 g、1.0 g、1.5 g固體硫酸銅。比較三種硫酸銅溶液的顏色。分析,在這三支試管中溶液的組成是否相同,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編號 溶液顏色 清水量 硫酸銅的質量 溶液質量 1 ? ? ? ? 2 ? ? ? ? 3 ? ? ? ? 師生一起歸納小結: ①對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據顏色來粗略的區(qū)分溶液是濃還是?。阂话銇碚f,顏色越深,溶液越濃。 ②但對于像實驗1中形成的無色溶液來說,顯然就不能用顏色來判斷溶液的濃與稀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知道這種溶液的組成呢? 教師:其實,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是溶質的質量分數。什么是溶質的質量分數呢?請同學們看教材P42,找出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 學生:(一下子就找到,并大聲念出來)(教師跟著板書: 溶質的質量分數= 教師:同學們歸納得不錯,這正是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剛才在同學們實驗中出現了多組數據,請你在表中任選1~2組數據來計算對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學生:嘗試練習,并很快順利完成。 師生共同歸納,課堂氣氛融洽。 教師:同學們完成得非常不錯。其實,溶質的質量分數這個概念,在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如這個例題,同學們可以先嘗試著做一做:冬天,人們常給皮膚抹上一點甘油溶液,使皮膚保持濕潤。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該甘油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學生:(有不少學生在一分鐘之內就完成了) 教師:(板書講解解答過程) 解:甘油的質量是400克,水的質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質量為:400 g+100 g=500 g 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0%。 教師小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用到了另一個等式: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如果我們能將這兩個等式熟練運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四個量中的任何兩個,我們就可以求出另外兩個。 下面同學們再做這樣一個練習:在一次探究活動中,小江同學收集到如下標簽: 葡萄糖注射液 規(guī)格:250 mL 內含:12.5克葡萄糖 5% 醫(yī)療用葡萄糖注射液 請你利用標簽中的數據設計一個簡單的關于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的題目,設計好后與同桌交換練習。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學生進行設計并交換完成。 教師(在教室巡回指導后):好,剛才我看到同學們設計的題目以及同桌同學的批改后,發(fā)現同學們的想像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像,看來,同學們這節(jié)課還是挺有收獲的?,F在我們一起閉上眼睛,好好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都有哪些收獲? 學生:(閉上眼睛,開始思考、回憶) 師生共同敘述:進行本課小節(jié)。 教師:(布置練習)生活中你們都見到了哪些溶液,請你找到溶液標簽、記錄的內容并計算其中各種溶質的含量。 貼近生活,體現了化學學科的實用性。 ? ? ? ? 靈活處理教材“學完本課你應該知道”,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①認識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②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難點: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 實驗準備 投影儀及相關圖片。 實驗用品: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教師:(投影顯示)市售過氧乙酸\[C2H4O3\],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 名稱?????? 質量分數 過氧乙酸?? 40% 水???????? 55% 雙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義有哪些? 學生:過氧乙酸的質量分數為40%,表示每10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含4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55份質量的水和5份質量的雙氧水。 復習舊知拓展視野。 教師:你們回答得很不錯!同學們,我們家住農村,你們在家有沒有看到過父母在種地時選種的過程??? 學生:(不少同學)見過。 教師:你們能簡單地說說這個過程嗎?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藥水,然后把種子放到藥水中,就把好種子選出來了。 教師:那么,你知不知道,他們配的是什么藥水啊? 學生:不知道! 教師:其實,他們配的藥水只不過是鹽水,但卻規(guī)定了一定的溶質質量分數,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藥水時幫幫父母呢? 學生:當然想了! 選種子的藥水原來是鹽水!學生頓悟。緊接著教師再拋出一個新問題,將學生引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教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兩種方法來配制16%的食鹽水。我們先一起來看桌子上的儀器和藥品(師生一起: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20%的食鹽溶液)。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配制選種液。在此之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歸納一下。 學生:(看書,并通過討論,進行歸納) 師生共同總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為: 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 教師:下面我們開始用第一種方案配制該選種液:請你用水和食鹽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師生一起:計算要配制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食鹽各多少克?(學生思考、計算;師生交流,教師適時加以點撥) 教師:(板書) 解:已知溶液的質量是5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6% , 所需溶劑的質量為:50 g×16%=8 g 所需溶劑的質量為:50 g-8 g=42 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42克,食鹽8克。 教師:我們已經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計算。下面進行探究實驗。 講練結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學生:用天平稱取食鹽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做巡回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以上操作) 教師:好了,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實驗小組已經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最后一步操作:裝瓶,貼簽。注意:你認為在標簽上要注明什么? 學生:應注明溶液的名稱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學生進行操作) 教師:好!第一種方法用食鹽和水來配制溶液同學們完成得相當出色。但有時候,我們用到的藥品不是純凈的溶質,而可能是某溶質質量分數的濃溶液,那在配制時又該怎么操作呢? 不紙上談兵,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 教師指導細膩、得法。 ? 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引導思維。 學生:往濃溶液里加水??! 教師:不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試,用20%的食鹽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其步驟與第一種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學生:先計算:要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和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各多少克? 教師:請你繼續(xù)談談你的具體計算方法。 學生:因為是加水稀釋,所以整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我們不妨設所需20%的食鹽水的質量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質質量就為20%x,而100克16%的食鹽水中含有的溶質質量為:100 g×16%=16 g。 教師:接下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教版 初中 化學教案 下冊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16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