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隨堂作業(yè)——練雙基 一、選擇題 知識點一 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tǒng)一 1.周朝時,禮樂征伐出自天子,但春秋時期諸侯紛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爭霸稱雄,戰(zhàn)國時期主要諸侯國國君相繼稱王。這一過程本質上反映的是( ) A.周王權式微 B.宗法制不符合實際 C.思想的解放 D.諸侯突破周禮約束 答案:A 解析:從“禮樂征伐出自天子”到“尊王攘夷”、戰(zhàn)國七雄紛紛稱王體現的是諸侯對自己政治地位的突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遭削弱。綜合以上分析可知,A項符合題意。B項說法錯誤;思想的解放并非材料中現象的本質,C項錯誤;D項為現象,非本質。 2.據清人顧棟高考證:“魯在春秋實兼有九國之地,齊在春秋兼并十國之地,晉所滅十八國……楚在春秋吞并諸國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國之地?!边@種現象對中國發(fā)展進程的推動作用是( ) A.使中國實際上處于分裂的狀態(tài) B.加速了中國的封建化進程 C.加速了國家向統(tǒng)一的方向發(fā)展 D.促進了奴隸制經濟的發(fā)展 答案:C 解析:依據材料分析,春秋時期的諸侯兼并戰(zhàn)爭使諸侯國的數量減少,統(tǒng)一的趨向日益明顯,由此可知C項正確;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制度逐步瓦解的時期,而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逐漸形成的時期,各國通過變法加速封建化進程,由以上分析可知B、D兩項錯誤;中國處于分裂狀態(tài)僅是對當時社會狀態(tài)的描述,不屬于對中國發(fā)展進程產生的推動作用。 3.秦滅六國實現統(tǒng)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變法比較徹底,秦在七國中實力最強 B.秦在統(tǒng)一過程中采取了遠交近攻的正確策略 C.人民渴望統(tǒng)一,秦順應了這一歷史發(fā)展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將領的英勇善戰(zhàn) 答案:C 解析:根本原因即是導致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決定性因素。歷史發(fā)展有一定的規(guī)律,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是不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A、B、D三項都是秦統(tǒng)一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其決定因素應是C。 4.“元元黎民,得免于戰(zhàn)國?!?《漢書》)這段話表明班固認為秦朝統(tǒng)一的意義是( ) A.使人民脫離了諸侯國的統(tǒng)治 B.為我國長期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C.建立了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D.使人民從事生產有了安定的環(huán)境 答案:D 解析:秦朝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渴望統(tǒng)一安定的愿望。 知識點二 至高無上的皇權和中央官制 5.隨著秦朝大一統(tǒng)的實現,以□□□□為核心的官僚體制成為當時社會的主宰?!啊酢酢酢酢碧帒? ) A.察訪推薦 B.血緣關系 C.皇權獨尊 D.相權調整 答案:C 解析: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是君主專制,君主建立國家,家國同構,建立起以皇權獨尊為核心的官僚體制?;谝陨戏治隹芍绢}選C。 6.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表現之一。下列有關秦朝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皇權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B.實行“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 C.皇帝總攬全國的軍政大權 D.皇權受到三公九卿的制約 答案:D 解析:秦朝軍政大權操縱在皇帝手中,軍政大事最后都由皇帝裁決。三公九卿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但不能制約皇權。A、B、C都是皇帝制度下的內容。 7.史載:“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边@表明太尉在秦朝的職責是( ) A.掌管行政 B.掌管軍事 C.掌管財政 D.掌管司法 答案:B 解析:從材料中“太尉……掌武事”,可以判斷太尉的職責是掌管軍事。 8.嬴政登上王位時只有13歲,大權操縱在相國呂不韋手里,他在22歲那年除掉呂不韋后,才真正掌握了秦國的政權。這段痛苦的經歷在他心中難以抹去,為此他設置了( ) A.御史大夫 B.太尉 C.尚書令 D.參知政事 答案:A 解析:依據“大權操縱在相國呂不韋手里”“這段痛苦的經歷在他心中難以抹去”可知,秦始皇為避免皇權被丞相架空或操控,設置官員監(jiān)督丞相、限制相權。秦朝具有這一職能的是御史大夫。由此可知,本題選A。 9.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在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以及有關封禪和“焚書”等重大問題上,秦始皇都交給群臣討論,最后由皇帝裁決。這種議事制度被稱為朝議制度。下列關于這種制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朝議有助于提高決策水平 B.朝議有助于減少君主決策的失誤 C.朝議是一種民主決策形式 D.朝議對君主專制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答案:C 解析:對軍政大事的決策,先付諸朝議,可以集思廣益,提高決策水平,減少決策失誤,并且對君主專制下的盲目決策有一定的限制和約束作用,因此A、B、D三項說法正確。這里的“朝議”僅僅是“議”而不是“決”,決策權仍在君主手中,所以朝議并非一種民主決策形式。因此,本題選C項。 知識點三 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10.《漢書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xiāng),鄉(xiāng)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皆秦制也?!辈牧现械摹扒刂啤笔侵? )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郡縣制 D.分封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機構和基層社會管理組織,因此材料中的“秦制”應指秦時地方行政制度,據此分析,本題選C。 11.《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寫道:“這個制度延續(xù)到了漢代……作了一定程度的妥協(xié)——因為有一批其權力嚴格受到限制的王國當時容許與數目遠為眾多的郡一起存在。此后,這個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但又稍有修改),最后演變成現在仍在實行的省縣制?!睋朔治隹芍F在“省縣制”的淵源是( ) A.分封制 B.世官制 C.郡縣制 D.朝議制度 答案:C 解析:依據“這個制度延續(xù)到了漢代”、“一批其權力嚴格受到限制的王國當時容許與數目遠為眾多的郡一起存在”(即郡國并行制)、“最后演變成現在仍在實行的省縣制”分析可知,本題選C項。分封制與郡縣無關,世官制是選官、用官制度,朝議制度與“省縣制”無關,排除A、B、D三項。 12.秦朝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每個郡設郡守(文官,負責行政)、郡尉(武將,負責軍事與治安)和監(jiān)御史(顯然直接充當皇帝在郡一級的代表)。這樣做是為了( ) A.便于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B.使更多擁有軍功的將領可以參與國家治理 C.讓更多傳統(tǒng)貴族擁有分享政治權利的機會 D.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分析可知,郡守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郡尉負責軍事與治安,監(jiān)御史負責監(jiān)察地方政務、軍務,由此可知秦朝推行該制度將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權細化、分化,使其相互牽制,從而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由此可知,A項正確;B項僅能體現一個方面,C項表述與史實不符,D項說法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詔令是“議帝號”?!赝酢岢霾缮瞎拧暗邸蔽惶枺栐弧盎实邸?。 材料二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史記秦始皇本紀》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 ——柳宗元《封建論》 請回答: (1)從秦王對其稱呼的選擇中,你能得出什么認識? (2)材料二所含的歷史信息,說明了什么? (3)結合材料三指出秦始皇為什么要推行郡縣制? (4)你如何評價“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歷史的進步”? 答案:(1)借助古代的“三皇五帝”神化君權,體現了皇帝獨尊的威勢和地位。 (2)①皇權至上,皇帝地位不可僭越。②大臣受皇命辦事,沒有決策權。③秦朝中央存在三公九卿。 (3)①吸取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亂不止的歷史教訓。②適應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需要。 (4)郡縣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鞏固大一統(tǒng)的局面。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 ——《史記》 材料二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統(tǒng)一后,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先后征發(fā)徭役百余萬,修筑長城;數次移民戍邊,動輒數萬家……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誰?涉及他創(chuàng)建的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顯示的這些事實在秦朝能夠實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有何進步意義? 答案:(1)秦始皇?;实壑贫?、三公九卿制。 (2)國家統(tǒng)一;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政令統(tǒng)一,便于國家集中力量等。 (3)有利于政治上的穩(wěn)定與國家的統(tǒng)一,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促進了中國封建經濟、文化的發(fā)展。 課后作業(yè)——提能力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史學家錢穆曾說:“從前封建時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開的關系,現在則不然了。組織政府的是一個一個人,不再是一個一個家?!边@一變化( ) A.促進了“民本”思想的產生 B.形成了“家國一體”的觀念 C.推動了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D.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封建時代”(分封制下)政府和家庭相結合,這種“家國一體”的觀念在地方上容易形成地方勢力割據一方、對抗中央的局面,不利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組織政府的是“一個一個人”,則不會形成這種家族地方勢力,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故本題選D。 2.“中國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太和殿是紫禁城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其內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個高約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從平地升起,猶如須彌座托著太和殿的縮影?!逼渲畜w現的政治思想是( ) A.君權神授 B.天人合一 C.大一統(tǒng) D.皇權至上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太和殿是紫禁城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皇帝所用的‘御座’……縮影”體現了帝王的權勢和威嚴,皇權至上?;谝陨戏治隹芍?,本題選D。 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廟、禮儀和教化,郎中令掌宮廷警衛(wèi),少府管皇家財政及官府手工業(yè),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務等。這反映了古代中國政體的本質是( ) A.職分細化,各負其責 B.化國為家,君權至上 C.選賢舉能,唯才是用 D.官員眾多,政務繁雜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三公九卿制度。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九卿”原先是為王室服務的,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這種機構轉為行政機構,這顯然是化國為家的體現,實質是皇權至上,因此B項符合題意。而A、D兩項是現象,不是“本質”;C項與題干無關。 4.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說:“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基于此種認識,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三公九卿制 D.皇帝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秦始皇認為“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為了鞏固統(tǒng)治,他反對實施分封制,主張實行郡縣制,故本題選B項。C、D兩項不屬于地方行政制度。 5.由秦代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 ①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诘於酥袊鴥汕Ф嗄暾沃贫鹊幕靖窬帧、蹖Υ撕髢汕Ф嗄甑闹袊闻c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苁呛彤敃r歷史發(fā)展的需要相適應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6.秦始皇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郡守和縣令的產生方式是( ) A.世代相襲 B.考試選拔 C.地方推薦 D.皇帝任命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郡縣制,考查學生記憶能力,難度較小。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下,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任免。 7.秦朝通過實行郡縣制,實現了對地方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因為( ) A.郡縣官吏必須對上一級負責 B.郡縣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C.郡縣官吏與皇帝是君臣關系 D.郡縣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襲 答案:D 解析:郡縣制的實行有利于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有效控制,關鍵是郡縣官吏完全由中央任免,概不世襲。 8.中國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進言:“臣聞殷、周之王千馀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贝舜蟪嫉闹鲝埵? ) A.反對郡縣制 B.主張郡縣制 C.反對中央集權 D.主張中央集權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郡縣制實行的背景,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難度中等。這位大臣主張“師古”即仿效商、周實行分封制,反對將“海內”給予諸“臣”而非“子弟”管轄,也就是反對推行郡縣制。 9.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tǒng)一嶺南后,設置了南??ぁ⒐鹆挚ず拖罂?。任囂任南??たの?,統(tǒng)轄番禺、四會、龍川、博羅4縣,郡所設在番禺(今廣州)。根據秦朝制度的規(guī)定,與任囂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職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襲 B.事實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C.無權任免轄區(qū)內的縣令 D.和諸侯一樣擁有封地 答案:D 解析:本題以情景再現的形式考查對秦朝政治制度的掌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秦朝,大小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且不可以世襲。郡守是郡的最高長官,其主要任務是治理民眾,管理財政、司法、獄訟和兵役,沒有封地。 10.有學者把先秦到秦朝的歷史總結為“方國—王國—帝國”(“方國”就是活動在一定區(qū)域內,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牢固的部落集團)。這一變化實質上反映出( ) A.最高統(tǒng)治者開始建立皇帝制度 B.周邊王朝完全臣服于秦王朝 C.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形成 D.中央政府統(tǒng)治范圍極大擴張 答案:C 解析:從“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牢固的部落集團”到分封的“王國”再到統(tǒng)一的大“帝國”,反映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形成的過程。最高統(tǒng)治者開始建立皇帝制度是在秦朝;周邊王朝完全臣服于秦王朝不符合史實;中央政府統(tǒng)治范圍極大擴張是表面現象,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內容。因此,本題選C。 11.秦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雖然僅僅有15個年頭,但它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朝代。這是因為秦朝( ) 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王朝?、诮⒘酥袊鴼v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鄞_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軓氐讖U除了依據血緣關系世襲國家權力的承繼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①②③與史實相符,④中“徹底”的表述錯誤,帝位仍然是世襲的。因此,本題選A。 12.秦始皇開創(chuàng)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發(fā)展產生的最重要的影響是( ) A.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 B.發(fā)展了社會經濟 C.防止了外敵侵略 D.加強了民族團結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央集權制度。考查學生綜合能力,難度較小。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由于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因此最重要的影響就是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 二、非選擇題(每小題26分,共52分)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圖1為中國古代某個朝代的刀刻詔書版文,版文內容為: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狀、綰均為人名),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圖2為我國某一朝代的衡器和貨幣。 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諸侯,各君其國,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積弊日甚……其勢不得不變。于是先從在下者(平民)起……此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秦始皇盡滅六國以開一統(tǒng)之局……下雖無世祿之臣,而上猶是繼體之主(最高統(tǒng)治者仍由王族世襲)也。漢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變局,至是始定。 ——趙翼《廿二史札記》 請回答: (1)請根據以上圖片信息判斷所在朝代,并說出判斷的依據。 (2)圖2中的版文內容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形成的? (3)分析材料,說明“天下變局”是指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由西周至秦漢國家體制發(fā)生的變化。 答案:(1)朝代:秦朝。 依據:圖中圓形方孔半兩錢;詔書版文內容有皇帝制度和丞相制度的設立。 (2)①宗法分封制維系的權力格局逐漸解體。②秦王嬴政攻滅六國,完成統(tǒng)一。 (3)天下變局:統(tǒng)治階級在西周由世襲貴族組成,到西漢建立時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 變化:從分封制到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度逐步建立。 14.制度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材料二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薄浴妒酚浨厥蓟时炯o》 請回答: (1)材料一主要敘述了哪一歷史現象? (2)結合材料二,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點?秦朝中央政權的基本結構是什么?這種中央政權組織有何特點? 答案(1)周初實行分封制,初諸侯與周王關系密切;后諸侯之間互相爭霸,周王權威受到挑戰(zhàn)。 (2)特點:皇帝制度體現了皇帝的獨尊、皇位的世襲和皇權的至高無上。 基本結構: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個最高官職,諸卿分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 特點:分工明確,互相配合,互相牽制。 解析:從材料一中“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可以看出實行分封制,從“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以看出諸侯爭霸。從材料二中的“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可以看出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秦朝中央政權的基本結構和組織特點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即可回答。-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 單元 古代 中國 政治制度 秦朝 中央集權 制度 形成 練習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196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