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山川頌》創(chuàng)意及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祖國山川頌》創(chuàng)意及設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轉(zhuǎn)換觀念天地寬
――《祖國山川頌》教學創(chuàng)意及設計
一、首先必須糾正的認識錯誤
長期以來,語文教師提起課文,首先就想到其中有沒有學生閱讀理解有困難,教師自己可以大講特講,展現(xiàn)水平才華的內(nèi)容。如果有,就自然被視為“好課文”。于是,《祖國山川頌》由于學生閱讀理解幾乎沒有多大障礙,便被有些老師視為不該入選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課文。其實,現(xiàn)代語文決不再簡單地僅指語言文字或語言文學,現(xiàn)代語文還承載著博大艱深的歷史文化。我們認為,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是語文教材的重要任務,但決不是唯一的任務。蘇教版教材的編者正是由于對語文概念有全面準
2、確的把握,才慧眼獨具,選入一般教材所未選的極具文化美、文學美以及文字美的美文――《祖國山川頌》。
二、課文可以發(fā)掘的語文資源
1.“頌”的文體
“頌”作為文體,最早見于《詩經(jīng)》,是一種詩歌形式,主要用于王室宗廟祭祀的樂歌,它表面上頌揚先王的功業(yè)仁德,實際上歌頌肯定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文明發(fā)展?!绊灐敝饕糜陧灀P在此已經(jīng)初具基礎。漢賦,特別是其中以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為代表的漢大賦,大大拓展了《詩經(jīng)》中“頌”的頌揚功能?!绊灐焙髞韱为毘蔀橐环N散文體裁,出現(xiàn)了漢朝揚雄《趙充國頌》、西晉陸士衡《漢高祖功臣頌》、唐朝韓愈《伯夷頌》、清朝洪稚存《漢麒麟閣功臣頌》等作品?!段男牡颀?頌贊》指出“
3、頌”的特點:“原夫頌惟典雅,辭必清鑠,敷寫似賦,而不入華侈之區(qū);敬慎如銘,而異乎規(guī)戒之域?!睆娬{(diào)“頌”的寫作,描寫雖然近似賦,但不流于過分華靡的境地;嚴肅莊重有如“銘”,但又和“銘”的規(guī)勸警戒意義不同。晉代陸機《文賦》也指出:“頌優(yōu)遊(悠閑)以彬蔚(華盛)?!?
當代“頌”作為散文的一種仍然常見,如孟召富的散文《蒙山頌》在電視朗誦,產(chǎn)生較大影響;廈門大學鄭啟五的《保姆頌》膾炙人口,產(chǎn)生一定反響。至于每逢重大活動,即席朗誦頌文更是屢見不鮮,如教師節(jié)時出現(xiàn)常見《教師頌》之類。所以,今天學生了解一些“頌”的知識,見識一下“頌”的形式還是有必要的。
2.“頌”宜朗誦
“頌”和“誦”區(qū)別不大,《文心
4、雕龍?頌贊》中的“誦”字,唐寫本《文心雕龍》便寫作“頌”??梢姟绊灐焙苓m宜朗誦。不僅散文“頌”如此,以“頌”為題詩歌也特別適宜朗誦,如光未然的《黃河大合唱》?!蹲鎳酱灐氛Z言駢散錯雜,時而激越,時而低沉;時而興奮,時而悲哀;抒情性極強。如第5自然段,首先一個感嘆句直抒熱愛祖國土地的深情;接著連續(xù)7個“曾來”的排比句,鋪寫從自然界到社會界對祖國土地的傷害,對下文構成襯托;繼而用“不過”輕輕一轉(zhuǎn),以散句表達歌頌祖國土地的蓬勃生命力。讀來既有輕重緩急,又顯抑揚頓挫,將文字形象轉(zhuǎn)換為聲音形象,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3.欣賞意象
意象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的個別物象的融合?!绊灐蓖菀资е辗?/p>
5、,黃藥眠深諳為文之道,巧妙地捕捉意象來表情達意,于細微處感人,借形象說話。如以春蟲的鳴叫表達春意初露時的喜悅;以鄉(xiāng)村姑娘溪邊汲水的場面贊美勞動者的純樸;以朦朧的溪橋春水描繪南方春雨之景的如詩如畫,抒發(fā)對祖國的愛戀;至于最精美的意象,要推長江的意象,可以咀嚼出涓涓細流匯成浩浩蕩蕩的萬里長江所寄寓的哲理;文末群山目送水波遠去、流水幻化為片片羽云的意象,更是含蓄地寄寓了作者深切真摯的愛國情感。成功地運用意象使得長文繞有情趣,含蓄蘊藉。
4.語言精美
“頌”的語言應該具有一種藝術的張力?!蹲鎳酱灐返恼Z言就表現(xiàn)出這種藝術的張力。首先,《祖國山川頌》運用第一人稱手法,便于直接抒發(fā)作者的感情;其次,
6、多處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極有氣勢的傾訴對祖國的深情。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排比富有變化,有句的排比,有短語的排比,有詞的排比;有非常整齊工整的排比,也有整齊之中夾雜變化的排比。恰如其分的把握了情感的分寸。
散文的語言應該講究多種色彩的搭配。有直接調(diào)配色彩的,如萬紫千紅的春裝、青蔥輕悄的夏裝、金紅色的秋裝、樸素的雪白的冬裝。也有間接涂抹多種色彩的,千年積雪的珠穆朗瑪峰、莽蒼的黃土高原,黃河、揚子江,原始森林、椰林碧海,青青牧場、江湖沼澤。通過渲染色彩的美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三、教學創(chuàng)意設計
1.朗誦
個人朗誦:要求重新組合課文:確定若干標題,自己選截課文或組合課文。如:《祖國山川頌之四季篇
7、》《祖國山川頌之歷史篇》《祖國山川頌之地理篇》《祖國山川頌之人物篇》,既梳理了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又訓練學生自己謀篇布局的能力,同時又是朗誦訓練,可以收一石三鳥之效。
集體朗誦:要求分成男生領誦、女生領誦,男生合誦、女生合誦等,選用適合的背景音樂。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原則,感受藝術熏陶。
2.“頌”的寫作
“必修三”一般在高一第二學期開學以后使用,這時恰逢教師節(jié),教師可以“教師頌”、“園丁頌”“紅燭頌”為題,組織“頌”這種文體的寫作活動。要求采用鋪陳的手法,注意整體與細節(jié)搭配,講究語言的優(yōu)美。寫完后組織小組朗誦,在此基礎上推優(yōu)參加全班或年級的朗誦會。
3.選擇片段改寫成詩歌
要求借意象抒情,以
8、免將詩歌寫成沒有形象思維,味同嚼蠟的分行散文。建議設計多種形式,明確改寫要求。一種是把原文中概括性的內(nèi)容通過意象形象具體地表達出來,如:第5段概括寫祖國經(jīng)歷過種種磨難仍表現(xiàn)出生機活力,可以借胡楊、小草、廢墟等意象來表達。一種如原文17段已經(jīng)具體描繪了農(nóng)村姑娘的形象,表現(xiàn)其純樸美,要求運用襯托、擬人手法重新改寫。
4.品味優(yōu)美語言
運用常用的同義詞辨析的形式,比較鑒別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如第13段“祖國的大自然經(jīng)常改變它的裝束”中“裝束”可否換成“形象”,第18段“綠色的蒼苔披覆著殘磚斷瓦”中“披覆”能否換用“覆蓋”。這可以讓學生自己命題,分組匯合組卷,用練習形式共享各人的研究成果。
運用在“必修一”學習時學到的批注法,給自己認為語言優(yōu)美的地方加批注。批注要求不能空泛,不要以“好”、“精彩”等一筆帶過。應該盡量具體地分析好在何處,因何而精彩。這可以分組討論交流。
(江蘇省南通中學 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