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3.1.1 圓柱的認識 -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3.1.1 圓柱的認識 -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圓柱側面展開圖》教學設計
【教材】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3單元《圓柱與圓錐》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對象】六年級
【教材分析】圓柱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在上節(jié)課已經初步認識了圓柱的特征,本節(jié)課進一步研究圓柱與長方體、正方體最大不同——曲面(側面)的特征。通過學生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等實踐操作活動,在操作、驗證、比較中,發(fā)現(xiàn)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實現(xiàn)平面與曲面之間的變換,進一步感受轉化思想中的“化曲為直”。本節(jié)課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圓柱的特征,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圓柱表面積計算打下基礎。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不但提高學生主動研究、探索解
2、決問題方法的能力,而且也使學生更深體會到轉化思想在解決圖形問題中的應用,利于今后進一步使用這一方面解決圓柱體積、圓錐體積等其它問題。
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習習慣
心理特征
知識結構
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不強,平時較少進行實踐活動,只有小部分學生能進行較復雜和精細的操作。
學生一般都能獨立觀察思考,但有部分學生缺乏發(fā)現(xiàn)事物特征的能力。
學生的三維空間觀念普遍比較薄弱
學生具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的意識,但仍有部分學生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比較被動。
學生對圓柱側面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
學生以往學習過長方體、正方體等平面立體圖形,對于此類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方法和了解。但對于圓柱這一
3、類曲面立體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方法會有一定的困難。
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水平上存在較大差距,在同一個班級里的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存在較大不平衡。
學生已經初具具有處理信息和網絡上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情分析】
【教學設計理念】
2 問題導向理念
問題導向強調將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真實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
2 協(xié)作探究理念
協(xié)作探究學習實質是基于問題解決活動進行的協(xié)同性知識建構,以協(xié)作形式的活動為主線,通過
4、猜想—協(xié)作探究—結論驗證等環(huán)節(jié)來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2 可視化理念
可視化是以一種直觀的、更加容易感知的圖示方式表征信息及其信息加工的過程。通過圖解的方式將復雜的過程或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表示出來。
本節(jié)課以問題為導向,采用真實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通過協(xié)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完成知識建構,教學過程中融入可視化的理念,將抽象的思維過程和數據通過技術手段可視化,以培養(yǎng)學生圖形和幾何思維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教學策略分析】
在教學中用問題引入,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課題。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進行猜想,再通過動手操作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這樣的“猜想—操作—驗證”的活動分為兩組,通
5、過這兩種的活動,使得學生不但促進了本節(jié)課四維目標的達成,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用畫草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及項目課程課后作業(yè)的形式,進行知識的鞏固,體現(xiàn)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智能課堂大數據診斷功能,教師收集數據,及時了解學情,進行課程進度調整及精準輔導,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與人人發(fā)展。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 認識圓柱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
2. 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3. 通過網絡搜索、拍照分享、在線作業(yè)等活動,提升信息素養(yǎng)。
數學思考:1. 經歷想像、動手操作、測量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
6、和空間觀念。
2. 通過觀看視頻、實踐操作、討論分享等活動,體會“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
問題解決:1.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2. 通過彈幕、評價表等手段,初步形成問題解決過程中的評價與反思意識。
情感態(tài)度:1. 能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能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 通過閱讀、質疑等活動,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及突破方式】從曲面到平面的轉化中,發(fā)現(xiàn)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
7、的關系。要突破這一難點,可以通過學生測量、比較、搜索網絡信息、計算等多種方式來進行。通過大數據診斷分析、精準推送微課資源,進行個性化學習,實現(xiàn)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媒體資源
復習舊知
(1分鐘)
通過網絡自動批改診斷本節(jié)課的準備知識。
1.查看網絡診斷結果
2.評價在線作業(yè)
3.重點講解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點。
1.了解網絡評價結果
2.聽教師講解。
復習舊知,進行準備知識的查缺補漏
智能課堂網絡平臺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2分鐘)
找出圓柱與長方體、正方體特征最大區(qū)別:有一個側面
8、是曲面。
1.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圓柱的特征是怎樣的?它與長方體、正方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1.回憶舊知:圓柱的特征。
2.思考:圓柱與長方體、正方體最大的不同在于側面是一個曲面。
感受到圓柱側面的特殊性,突出本節(jié)課知識的重要性與意義。
PPT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用紙巾芯做的漂亮筆筒等手工藝品。討論工藝品的做法,由此引入并板書課題: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1.播放課件。
2.提問1:這些工藝品是什么做的?怎樣做的?
3.提問2:如果老師想做一個這樣的工藝品,要準備多大的包裝紙?
4.出示課題。
1.觀看課件。
2.回答問題,從問題解決方法中得出將圓柱側面展開。
9、
3.了解并明確所要學的知識。
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lián)系,并從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 。
PPT
學習新知
(18分鐘)
播放長方體、正方體側面展開動畫視頻。
播放視頻
觀看視頻
從舊知引發(fā)新知聯(lián)想,加強新舊聯(lián)系,初步感知三維到二維的空間變化。
智能課堂網絡平臺
從猜想到通過實踐操作驗證,初步認識圓柱側面展開圖的形狀。
1.引發(fā)猜想: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形狀是怎樣的呢?
2.安排操作:剪紙筒芯。
3.組織展示:張貼剪紙筒芯形狀。(驗證學生自己的猜想。)
1.認真猜想。
2.按自己的猜想自由操作,得出側面展開圖的三種形狀。
3.展示,張
10、貼剪紙筒芯形狀。
通過自主探索,完成由曲面到平面的轉化,發(fā)展對三維圖形到二維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觀念。
智能課網絡平臺
確定研究對象:最規(guī)則圖形——長方形。
1.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2.選擇重點研究對象。(最規(guī)則圖形——長方形)
1.觀察不同的展開圖,最終都可以轉化為長方形,歸納總結。
2.確定觀察對象。
通過剪切、拼接等活動,再次感受轉化思想。
PPT
小組協(xié)作,深入探究側面展開圖與圓柱之間的關系。
1.探究問題: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2.組織小組測量、計算、交流討論。
3.指導填寫探究表格(圓柱直徑、高;展開圖的長和寬)。
11、
4.引導學生將小組探究結果拍照上傳至平臺。
.思考探究問題,開展小組探究活動。
2.小組成員分工:測量、錄數據、計算。各成員相互討論、尋求關系規(guī)律。
3.完成探究表格的數據計算及錄入。
4.拍照上傳。
從不同途徑進行探究,豐富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PPT、智能課堂網絡平臺
通過小組匯報結果,探尋規(guī)律,得出結論。
1.抽取學生探究結果展示,組織匯報。
2.匯總各小組探究結果,比對各組數據值(側面展開圖的長、寬和圓柱的周長、高的關系)。
3.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1.小組代表匯報探究成果。
2.認真比對
12、數據,探清規(guī)律。
3. 總結歸納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通過操作活動,學生親歷知識發(fā)生的過程,加深理解。
先讓學生猜測,再引導學生驗證,突出了探索發(fā)現(xiàn)、邏輯思辨的過程。
PPT、智能課堂網絡平臺
回歸教材,閱讀課本,深入理解文字,深化規(guī)律。
1.引導學生看書P19(在電子白板上補充“沿著高”字樣)
2.幫助探尋書本結論。
1.閱讀自學課本第19頁,用鉛筆劃出概念及關鍵字句。
2.對課本進行質疑。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理解文字的能力,培養(yǎng)科學精神。
書本、PPT
繼續(xù)研究另兩種展開圖形。
1.提問:另兩種展開的圖形與圓柱的關系,還需研究嗎?為什么?
2.引導學生比較三
13、種側面展開圖的相同與不同點,指名作答。
1.觀察并回答問題。(不用再研究,因為都可以轉化為長方形)
2.認真回答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避免學生形成思維定勢。
2.進一步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
PPT
練習提升
(10分鐘)
基礎練習:完成書本P19(做一做2),P20(口答2、3)
引導并協(xié)助學生完成基礎訓練,并訂正答案。
完成書本P19(做一做2),P20(口答2、3)
鞏固新知,并通過簡單計算加強認識,為后面學習圓柱的表面積計算作準備。
書本、PPT
拓展練習:畫出練習紙上圓柱的草圖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
2.選擇學生答案在網絡平臺進行
14、展示,引導全班學生運用彈幕等進行即時評價、反饋。
1.完成練習。
2.在網絡平臺進行評價、反饋、質疑。
3.展示作品的學生進行答疑。
通過畫草圖,對“高是底面直徑三倍多”形成表象,培養(yǎng)空間觀念。
智能課堂網絡平臺
課堂測評
(5分鐘)
在線分層測評
1.引導學生在網絡平臺完成測評。
2.查看大數據診斷結果,有針對性進行個別輔導。
1.按自已水平完成不同層次測評題。
2.查看網絡自動批改結果,糾正錯題。
3.對有疑問的題目,查看教師推送的對應微課資源,進行個體學習。或尋求教師幫助。
通過測評,進行本節(jié)課重點知識與技能的查缺補漏。利用網絡平臺,實現(xiàn)精準輔導與不同層次的發(fā)
15、展。
智能課堂網絡平臺
課堂小結
(3分鐘)
對本節(jié)課知識、技能與數學思想等進行課堂小結,歸納收獲。
1.引導學生總結歸納自己的學習收獲。
2.展示:直線變曲線,平面變曲面的過程動畫。揭示本節(jié)課最重要的“轉化”數學思想,并展示出其過去與未來的應用。
1.講述自己學習收獲,聆聽他人收獲。
2.觀看動畫,體會“轉化”思想。
提升對“轉化”這一數學思想的領悟,理解其應用。
PPT、智能課平臺
布置作業(yè)
(1分鐘)
布置項目課程作業(yè),進行課后學習延伸。
1.引導解決課前拋出的問題:你會如何測量課上展示的不同工藝品側面包裝紙大?。?
2、布置項目課程作業(yè):做一個環(huán)保的筆架。
16、
1.認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不用再剪開,只用測量底面直徑與高即可)
2、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
應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智能課堂網絡平臺
附1:
課堂前測
一、選擇
1、一個圓柱有( )個面 C
A、1個 B、2個 C、三個
2、一個圓柱有( )條高 C
A、1條 B、2條 C、無數條
3、一個圓的半徑是2厘米,它的周長是( )cm B
A、6.28 B、12.56 C、3.14
4、一個圓的直徑是2厘
17、米,它的周長是( )cm B
A、3.14 B、6.28 C、12.56
5、一個長方形長為3.14厘米,寬為2厘米,它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A
A、6.28 B、12.56 C、
二、判斷
1、啤酒瓶是圓柱體。 ( ) 錯
2、同一個圓柱底面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 對
3、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任意一點的連線叫做圓錐的高。(??? ) 錯
4、上下兩個底面
18、相同的物體一定是圓柱體。(??? ) 錯
附2 課堂分層在線測評
A層;
1. 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是12.56厘米,寬是3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 )厘米,底面直徑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2. 圓柱的側面是一個(?? )面,把它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 ),寬等于圓柱的(??? )。當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把它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 )形。
3. 判斷:圓柱的側面沿著高展開后會得到一個長方形或者正方形。 ( )
B層
1.
19、 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正好是一個正方形,它的高是直徑的( )倍。
2. 判斷:一個圓柱,底面周長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這個圓柱的側面沿著高展開,得到一個正方形( )。
3.選擇: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正好是一個正方形,這個圓柱的底面直徑與高的比是( )
A.1:π B. π:1 C. 1:2π D. 2π:1
C層:
用一張長6.28cm,寬3.14cm的長方形紙片圍成一個圓柱,這個圓柱的底面積是多少?
附3:
課堂評價表
A
B
C
自評
互評
20、師評
舉手發(fā)言
經常舉手
偶爾舉手
很少舉手
討論問題
積極參與、并發(fā)表意見
認真參與,但很少發(fā)表意見
參與不夠積極
聽課情況
聽課專心,注意力集中
聽課比較專心,偶爾分散精神
注意力不很集中,經常分散精神
操作情況
能聽清指令,成功完成操作
基本能按指令完成操作
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完成操作
練習情況
獨立完成,正確率高
獨立完成,但有錯誤
基本獨立完成,偶爾需要幫助
【板書設計】
轉化
底面周長
21、
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高
【教學結構流程】
【課后反思】
1.本課充分體現(xiàn)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用做工藝品的實際問題為線索,通過學習,最終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了此問題,并將在課后進行實際應用。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提高其應用意識。
2.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有充分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開展了大量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中,理解新知識,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
22、樹立自信心,同時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其動手實踐能力與科學精神。
3.智能課堂網絡平臺的大數據診斷功能在本節(jié)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課前,進行準備知識的學情診斷與反饋,幫助教師進行精準備課。課堂上,教師也能根據平臺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與內容,使課堂教學變得靈動。在課堂測評環(huán)節(jié),大數據診斷功能幫助學生與教師更加了解學習情況,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行觀看對應知識點或題目的幫助微課,按需輔導,使得個性化學習成為現(xiàn)實,使得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本節(jié)課還利用智能課堂的投屏、彈幕、分組搶答等功能,加強了課堂的互動性,使得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更加頻繁,且參與面更廣,參與度更深入,也使得評價的內容及形式更加豐富,增強評價的即時性與參與度,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反思與質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