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13《短文兩篇》課后習題 新人教版(共2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13《短文兩篇》課后習題 新人教版(共2頁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13 《短文兩篇》課后習題
一、這兩篇短文談的都是讀書。比較閱讀兩篇短文,分別概括其主要內容,然后說說它們在論述角度、寫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異同。
參考答案:
《談讀書》圍繞讀書的話題,探討了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態(tài)度和方法、讀書的價值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觀點;《不求甚解》通過對“不求甚解”語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的本質,引導讀者認真體會“不求甚解”的含義,樹立正確的讀書態(tài)度,選擇正確的讀書方法。
從論述角度看,《談讀書》論述較為全面,側重對讀書方方面面問題的探討;《不
2、求甚解》則選取一個角度,側重對具體讀書方法的探討。二者也有相同之處,比如都談及讀書方法。
從寫作方法看,《談讀書》往往先提出觀點,再做闡釋說明;《不求甚解》則順著思考的路徑,一步步提出觀點,做出闡釋,得出結論。
二、下面兩段文字的核心觀點各是什么?作者分別是怎樣論述的?思考并與同學交流。
1.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2.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
參考答案:
1.核心觀點是“凡有所
3、學,皆成性格”,即不同的書會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質。作者先分別論述史書、詩歌、數學、科學、倫理學和邏輯修辭之學的價值,然后做出總結歸納。
2.核心觀點:讀書能夠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這是用類比的方式進行論述的。
三、《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讀書時“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結合你自己的讀書經驗,說說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這幾句話反映了作者的觀點:讀書要重視整體理解,重視精神實質的把握,不主張在語言文字上鉆牛角尖。以前,我讀《三國演義》,身邊放著字典,哪個字不會就查,哪句話讀不明白就尋求幫助,結果書沒讀幾章回,自己早就厭煩了,也就沒有繼續(xù)閱讀,半途而廢。后來
4、老師指導我們閱讀這部名著,要求我們“不求甚解”,只了解大意。我采用這種方法,很快就讀完,對《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故事也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四、課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讀一讀并摘抄下來。背誦《談讀書》。
參考答案: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
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
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
5、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五、許多名家都曾翻譯過《談讀書》這篇文章,各有特色。下面節(jié)選了幾個譯本的片段(見教材P74),讀一讀,與課文比較一下,體會不同譯本的語言特色。
參考答案:
這些譯文也都文筆流暢,語言規(guī)范,句式錯落有致,均能較好地傳達原作要表達的意思。水天同的譯本用白話翻譯,高健的譯本純用文言,曹明倫譯本則文白夾雜。相比之下,王佐良譯本則用語雅致,文辭流暢,句式整齊,韻律和諧,形成一種簡潔、莊重、優(yōu)雅的文風,讀來更為朗朗上口。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六日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22: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