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第三章 聲現象 同步測試
《滬科版第三章 聲現象 同步測試》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滬科版第三章 聲現象 同步測試(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滬科版第三章 聲現象 同步測試 一、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在鋼鐵中的聲速小于在水中的聲速 B.在水中的聲速小于在空氣中的聲速 C.聲音傳播不需要介質,在真空中也能傳播聲音 D.人唱歌時歌聲是聲帶振動產生的 2、 以下幾個實驗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罩中的電鈴正在發(fā)聲,把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去一部分,鈴聲明顯減弱 B.把正在發(fā)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人們仍能聽到收音機發(fā)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琴弦的拉緊程度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不相同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fā)出聲音時,放在琴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 3、“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變?yōu)?.1m/s,則我們周圍的世界會有什么變化?”關于這一 問題的討論,一名學生提出了下列四個有關的場景,不正確的是 ( ) A.教室內學生能更清楚地聽到教師的講課聲 B.汽車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來的作用 C.管樂隊在會場內的演奏效果將變差 D.我們聽到萬米高空傳來客機聲時,卻不能看到該飛機 4、唐朝詩人李益有一首詩叫《喜見外弟又言別》,其中描寫道:“十年前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從“問姓”中想到起初見的“舊容”,可見聲音中有一鐘特征讓詩人喚起了十年前的記憶,這種特征是 (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5、如圖1所示,8個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擊他們,可以發(fā)出“1、2、3、4、5、6、7、i”的聲音來。這些聲音產生的原因和決定音調的因素分別是 ( ) A.水振動,水的高度 B.水振動,瓶內的高度空氣柱 C.瓶和瓶內水的振動,水的高度 圖1 D.瓶內空氣振動,瓶內的高度空氣柱 6、關于聲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聲波是靠介質傳播的,它在真空中不傳播 B.正常人耳能聽到振動頻率范圍約為20Hz到2×103Hz C.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在15℃時約為346m/s,比在水中傳播要快 D.聲波在不同媒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振幅不變 7、在如圖2所示的圖文對應關系中正確的是 ( ) (圖2) 8、下列關于聲的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聲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液體中的聲速大 B.聲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中傳播,聲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中考、高考期間要求學校周圍噪聲大的單位停工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D.聲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從環(huán)保角度看,噪聲一定是由物體無規(guī)則振動產生 9、控制噪聲是城市環(huán)保主要項目之一,下列哪一種措施不能減弱噪聲 ( ) A.市區(qū)內禁止機動車鳴笛 B.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 C.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消聲器 D.在城市街道兩旁種草植樹 10、人對聲音的感覺有一定頻率范圍,大約每秒鐘振動20次到20000次范圍內,在此范圍內能聽到聲音的條件是 ( ) A.只要有發(fā)聲器——聲源就可以 B.必須具有聲源和空氣 C.必須有聲源和傳播聲音的介質 D.只要有發(fā)聲物和傳播介質,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聽到聲音 二、填空題(29空,每空1分,共29分) 圖3 圖4 11、如圖3所示,醫(y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 (填“具有能量”或“傳遞信息”)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就可以提高聲音的 (填“音調”或“響度”) 12、把一條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緊,并且撥動它,如圖4所示,這時可以聽到 所發(fā)出的聲音,它是由 引起的。因此,在人聽覺的范圍內,任何物體的振動都可以發(fā)出 。 13、人們用 來劃分聲音的等級,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 14、有一物體正在振動,其每分鐘振動900次,則這種物體振動是頻率是 Hz,此聲音 (選填“能”或“不能”)被人耳聽到,因為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在 。 15、向一個暖水瓶里灌水,注意聽暖水瓶里空氣柱發(fā)出的聲音,實驗證明,隨著空氣柱由長變短,空氣柱發(fā)出的音調越來越 。 16、現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裝有噪聲監(jiān)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裝置顯示的示數為50.62,這個數字的單位是 ,當有幾輛重型汽車并排通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將會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7、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面對面站著也不能交談,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這說明聲的傳播需要 ,采用 可以使宇航員互相交談。 18、弦樂器的音調高低跟弦的 、 、 都有關系,拉二胡時,手指在琴弦上來回移動,是通過 來改變音調高低的。 19、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 , 停止發(fā)聲也停止,聲音靠 傳播;在一根足夠長的鋼管一端敲擊,在另一端可以聽到 次響聲。 20、聲音的特性有三個要素,分別是 、 、 ;其中聲音的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 有關, 越高,音調越 。 三、簡答題(3小題,共15分) 21、動畫片《星球大站》中,神鷹號太空船將來犯的天狼號擊中,聽到天狼號“轟”的一聲被炸毀,神鷹號宇航員得意地笑了。 你覺得這段描寫符合科學道理嗎?說出你的理由。(4分) 22、夜間某校學生已入睡,校園附近有一歌舞廳還在營業(yè),娛樂的人們情緒越來越高漲,歌聲吵醒了一些同學,其中曉蕓同學起身關上了窗戶,小鳴同學索性用被子蒙住頭,小飛同學氣不過,穿好衣服到歌廳去要求將音量放小,請你分析她們減弱噪聲的方法是什么?(6分) 23、用錄音機錄下一段自己朗讀課文的聲音,和同學一起聽聽這段錄音。你認為錄來的聲音和自己的聲音一樣嗎?別的同學認為一樣嗎?想想看,這是為什么?(5分) 四、探究實驗題(2小題,共10分) 24、如圖5所示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 (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答: 圖5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據發(fā)生的現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結論? 答: 25、探究: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音調可能跟物體振動的某一因素有關。 設計與實驗: 分析總結: 五、創(chuàng)新實踐題(2小題,共10分) 26、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做聲源的是 ;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 。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外,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后退,直至聽不見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通過實驗得到的現象如表所示,則待測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 。 材料 衣服 錫箔紙 泡沫塑料 距離 較長 長 短 響度 較響 較響 弱 27、大軍和小欣在魚缸邊玩耍,魚兒被嚇跑了。小欣認為是他們的動作嚇跑了魚兒,大軍卻提出是他們發(fā)出的聲音驚走了魚兒。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幫助他們作出判斷。 六、計算題(本題6分) 28、人在空曠的山谷中唱歌能聽到回聲,若從發(fā)出聲音到聽見回聲用了0.8s,則反射聲音的山峰離唱歌的人有多遠? 滬科版第三章 聲現象 同步測試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C D B B B C 二、填空題(19空,每空1分,共29分) 11、傳遞信息、響度 12、橡皮筋 、橡皮筋振動、聲音 13、分貝、90dB; 14、15、不能、20HZ~20000HZ 15、高 16、分貝、變大; 17、介質、無線電 18、長短、粗細、松緊;改變振動琴弦長度。 19、振動、振動、介質、二。 20、音調、響度、音色,頻率,頻率,高。 三、簡答題(3小題,共15分) 21答:不符合科學道理,因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而太空中是真空,故無法聽到“轟”的聲響。 22、答:曉蕓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小鳴是利用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小飛是利用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23、答:我認為錄來的聲音和自己的聲音不一樣,聽錄來的聲音是空氣傳導的,聽自己的聲音主要是骨傳導的,而別的同學聽我的錄音和我的聲音都是空氣傳導的,傳聲途徑相同,所以別的同學認為一樣。 四、探究實驗題(2小題,共10分) 24、(1)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2)將音叉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3)乒乓球彈得更遠,發(fā)聲越響,說明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25、用硬紙片快刮梳齒和慢刮梳齒,聽聲音有什么不同; 物體振動越快,發(fā)出的音調越高,振動越慢,發(fā)出的音調就越低。 五、創(chuàng)新實踐題(2小題,共10分) 26、機械鬧鐘 ;B;泡沫塑料>錫箔紙>衣服。 27、只做動作不發(fā)聲觀察魚的情況;只發(fā)聲不做動作觀察魚的情況,從而比較得出結論。 六、計算題(本題6分) 解:∵t=0.8s÷2=0.4s v=340m/s ∴由v=S/t得 S=vt=340m/s×0.4s=136m 答:反射聲音的山峰離唱歌的人有136m。 4 / 4-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滬科版第三章 聲現象 同步測試 滬科版 第三 現象 同步 測試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48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