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別的分類和作用[共99頁]
《景別的分類和作用[共99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景別的分類和作用[共99頁](4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景別的分類和作用 由于電影、電視表現的主要對象是 人,因此,劃分景別的一般標準是以成 年人身體為標準尺度,以畫面表現出人 體部位多大范圍來劃分景別。在沒有人 物的畫面中,仍以成年人與被攝物體的 大致比例作為劃分景別的依據。 △例如: 一輛完整的汽車被認為是全景畫面,而 一只完整的手表畫面則被認為是特寫鏡 頭。 1、遠景 遠景是電視景別中視距最遠、表現空 間范圍最大的一種景別。一般表現比 較開闊的場景和場面。 作用: ①遠景可以提供較多的視覺信息; ②遠景呈現出極其開闊的空間和壯 觀的場面; ③遠景以景物為主,借景抒情; ④遠景也是寫人的景別; ⑤遠景常用
2、于開篇或結尾; 遠景畫面注重對景物和事件的宏觀 表現,力求在一個畫面內盡可能多地 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間、 規(guī)模、氣勢、 場面等方面的整體視覺信息。提供廣 闊的視覺空間和表現景物的宏觀形 象是遠景畫面的重要任務,講究 “遠 取其勢 ”。 在電視片中常以遠景鏡頭作為 開篇或結尾畫面,或作為過渡鏡頭。 2 .全景 攝取人物全身或場景全貌的電影畫 面。全景具有較為廣闊的空間,可以充 分展示人物的整個動作和人物的相互關 系。在全景中,人物與環(huán)境常常融為一 體,能創(chuàng)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動畫面。 全景和特寫相比,視距差別懸殊。 如果兩者直接組接,會造成視覺上和情 緒上大幅度的
3、跳躍,常能收到特有的藝 術效果。 全景 —— 表現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 具體場景全貌的畫面。 的作用: ①表現一個事物或場景的全貌; ②完整表現人物的形體動作; 全景畫面與遠景相比,有明顯的內容 中心和結構主體,重視特定范圍內某 一具體對象的視覺輪廓形狀和視覺 中心地位。 ③通過形體動作揭示人物內心; △《》以人物全身動作表現內心活動 例。 同時,全景畫面能夠完整地表現人物 的形體動作,可以通過對人物形體動 作的表現來反映人物內心情感和心 理狀態(tài);可以通過特定環(huán)境和特定場 景表現特定人物。人是電視藝術表現 的中心,完整地表現人物的形體動作 即人物性格、情緒
4、和心理活動的外化 形式是全景畫面的功效之一。 ④表現特定環(huán)境下的特定人物; 全景將被攝主體人物及其所處的環(huán) 境空間在一個畫面中同時進行表現, 可以通過典型環(huán)境和特定場景表現 特定的人物。環(huán)境對人物是有說明、 解釋、烘托、陪襯的作用。 ⑤在一組蒙太奇鏡頭中具有 “定位 “作用; 全景畫面還具有某種 “定位 ”作用,即 確定被攝人物或物體在實際空間中 方位的作用。 3 .中景; 中景是表現成年人膝蓋以上部 分或場景局部的畫面。較全景而言, 中景畫面中人物整體形象和環(huán)境空 間降至次要位置。中景往往以情節(jié)取 勝,既能表現一定的環(huán)境氣氛,又能 表現人物之間的關系及其
5、心理活動, 是電視畫面最常見的景別。 中景能夠展現物體最有表現力 的結構線條,能夠同時展現人物臉部 和手臂的細節(jié)活動,表現人物之間的 交流,擅長敘事。由于特寫、近景只 能在短時間內引起觀眾的興趣,而遠 景、全景容易使觀眾的興趣飄忽不 定,相對而言,中景給觀眾提供了指 向性視點。它既提供了大量細節(jié),又 可以持續(xù)一定時間,適于交待情節(jié)和 事物之間的關系,能夠具體描繪人物 的神態(tài)、姿勢,從而傳遞人物的內心 活動。 中景 —— 表現成年人體膝蓋以上部 分或場景局部的畫面。 較之全景而言,中景畫面中人物整體 形象和環(huán)境空間降至次要位置,它更 重視具體動作和情節(jié)。中景使
6、觀眾看 到人物膝部以上的形體動作和情緒 交流,有利于交待人與人、人與物之 間的關系。中景畫面中人物的視線、 人物的動作線、人和人及人與物之間 的關系線等,都反映出較強的畫面結 構線和人物交流區(qū)域。 中景的作用: 1)可以表現人物手臂的活動; 2)表現物體內部最富表現力的結構 線; 3)在有情節(jié)的場景中表現人物之間的 交流; 4 .近景; 近景是表現成年人體胸部以上或物 體小塊局部的畫面。近景以表情、質地 為表現對象,常用來細致地表現人物的 精神面貌和物體的主要特征,可以產生 近距離的交流感。 如世界各國大多數節(jié)目主持人或 播音員多是以近景的景別樣式出現在
7、觀 眾面前的。 近景 —— 表現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 或物體局部的畫面。 環(huán)境和背景的作用進一步降低, 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是畫面中占主導 地位的人物形象或被攝主體。 近景常被用來細致地表現人物的 面部神態(tài)和情緒,因此,近景是將人 物或被攝主體推向觀眾眼前的一種 景別。 近景畫面的作用: ①近景畫面是表現人物面部神態(tài)、刻 畫人物性格的主要的景別; 人物處于近景畫面時,眼睛成為重要 的形象元素,因此電視劇拍攝中對主 要演員的近景鏡頭一般給以眼神光 處理。近景畫面中被攝人物面部肌肉 的顫動、目光的流轉、眉毛的挑皺等 都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內 心波動所反映到
8、臉上的微妙變化已 無任何藏隱之處,不僅人眼成為心靈 之窗最傳神的地方,而且觀眾與被攝 人物之間的心理距離也縮小了,人物 的表情變化給觀眾的視覺刺激遠大 于大景別畫面。所以,我們說近景是 表現人物面部神態(tài)和情緒、刻劃人物 性格的主要景別。 ②近景畫面拉近了被攝人物與觀眾 的距離,容易產生一種交流感。 用視覺交流帶動觀眾與被攝人物 的交流,并縮小與畫中人的心理距離 是電視畫面吸引觀眾并將觀眾帶進 特定情節(jié)或現場的一種有效手段。如 世界各國大多數電視新聞節(jié)目或專 題節(jié)目的播音員或主持人多是以近 景的景別樣式出現在觀眾面前的。 ③近距離地表現物體富有意義的局 部;
9、 近景畫面由于其畫面空間的近 距離和畫面范圍的指向性,可以被充 分利用來表現人物或物體富有意義 的局部。觀眾在電視畫面的有限空間 中通過大景別畫面看不清楚的局部 動作和細節(jié),能夠在近景畫面中得到 視覺滿足。用全景顯然難以將最富意 義的腳夾瓷碗的動作表現出來,而近 景畫面則將畫框接近動作區(qū)域,非常 突出地表現了腳尖夾起瓷碗的完整 過程。這種以景別的變化接近被攝體 富有意義的局部,正是電視畫面表現 的特長。 5.特寫 特寫 —— 表現成年人肩部以上的頭 像或某些被攝對象細部的畫面。 的作用: 1)排除多余形象,突出最有價值的 細部; 特寫畫面的畫框較近景進一步
10、接近 被攝體,常用來從細微之處揭示被攝 對象的內部特征及本質內容。特寫畫 面內容單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強化 內容、突出細節(jié)等作用,會給觀眾帶 來一種預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 特寫畫面通過描繪事物最有價值的 細部,排除一切多余形象,從而強化 了觀眾對所表現的形象的認識,并達 到透視事物深層內涵、揭示事物本質 的目的。 比如一只握成拳頭的手以充滿畫 面的形式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時,它已 不是一只簡單的手,而似乎象征著一 種力量,或寓意著某種權力、代表了 某個方面、反映出某種情緒等。在造 型上特寫畫面內的形象呈現出一種 突破畫框向外擴張的趨勢,仿佛將畫 內情緒向畫外推出
11、,從而創(chuàng)造了視覺 張力。 2 突出細部特征,揭示事物本質; 細節(jié)描寫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 手法,也是電視節(jié)目表現生活、刻畫 人物的重要方法。特寫畫面將觸角伸 向事物的內部,注重從細微之出來揭 示事物的本質特征。如:一條報道埃 塞俄比亞難民涌入索馬里難民區(qū)的 電視新聞。整條新聞大部分是全景, 表現成群的難民, 或站或坐 ,呆滯地看 著鏡頭。中間只有一個特寫鏡頭,表 現的是一個在母親懷抱中的嬰兒。當 鏡頭從全景推到特寫時,人們看到嬰 兒臉上落著五、六只蒼蠅,而孩子此 時睜著大眼睛注視著攝像機,竟不用 手去驅趕滿臉的蒼蠅。這個具有說服 力的細節(jié)時通過特寫畫面表現出來
12、 的,它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難民的悲 慘境地,具有以十當一的表現力。 ③通過面部特寫,揭示人物復雜 多樣的內心世界; 特寫畫面在表現人物面部時, 提示出人物復雜多樣的心靈世界,并 通過其面部表情和眼神變化形成一 種區(qū)別于戲劇舞臺的電視場面調度。 在有情節(jié)的敘事性電視節(jié)目中,人物 面部表情和眼神變化所反映出的思 想活動和意念,在表現某些特殊場面 時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并形成電視語 言的一個戲劇因素。 將畫面內的情緒強烈地傳達給觀眾; 表現物體的質感; 與遠景注重 “量 ”的表現相比特 寫更講究物體 “質”的表現。特寫畫面 表現景物時,可把近距離才能看清的 極微小的
13、世界放大呈現出來;而表現 好物體的質感,可以調動觀眾的觸覺 經驗,加強畫面的感染力。如果更確 切地說,特寫是表現質地的景別。 創(chuàng)造懸念; 4)常被用作轉場鏡頭; 由于特寫分割了被攝體與周圍環(huán)境 的空間聯系,常被用于作轉場鏡頭。 利用特寫畫面空間表現不確定和空 間方位不明確的特點,在場景轉換 時,將鏡頭由特寫打開至新場景,觀 眾不會覺得突然和跳躍。 5) 在一組鏡頭中,常是表現重點; 總之,特寫畫面在電視節(jié)目中如同 詩歌中的 “詩眼 ”,音樂中的 “重音 符”,語言文字中的 “驚嘆號 ”,由于 其空間關系的獨立性,可以很自然地 成為畫面語言連接的紐帶和重心,是
14、 節(jié)目編攝者需著重注意 ,著力表現的 一個景別。 △景別和情緒氣氛; △景別與速度感; △景別和鏡頭焦距; 13:07 | 添加評論 | 固定鏈接 | 引用通告 (0) | 記錄它 | 電影 鏡頭中的幾種景別 鏡頭中的幾種景別 . 景別, 是指被攝主體和畫面形象在電視屏幕 框架結構中所呈現出的大小和范圍。 景別的 取決因素有兩個方面: 一是攝像機和被攝體 之間的實際距離; 二是所使用攝像機鏡頭的 焦距長短。 攝像機與被攝主體之間相對距離 的變化, 以及攝像機在一定位置改變鏡頭焦 距,都可以引起畫面上景物大小的變化。這 種畫面上景物大小的變化所引起的不同取 景范
15、圍,即組成電視景別的變化。 通常來說, 景別大致分為遠景、 全景、 中景、 近景和特寫。不同的景別有不同的效用。 (一)遠景 遠景是電視景別中視距最遠、 表現空間范圍 最大的一種景別。遠景視野深廣、寬闊,畫 面中人體隱約可辨,但難分別外部特征,主 要用于表現地理環(huán)境、 自然風貌、 戰(zhàn)爭場面、 群眾集會等。在很多情況下,電視節(jié)目常以 遠景鏡頭作為開頭或結尾畫面, 或作為過渡 鏡頭。 (二)全景 全景主要用來表現被攝對象的全貌或被攝 人體的全身, 同時保留一定范圍的環(huán)境和活 動空間。 如果說遠景重在表現畫面氣勢和總 體效果的話, 全景則著重揭示畫內主體的結 構特點和
16、內在意義。 全景可以完整地展現人 物的形體動作,并且可以通過形體表現刻畫 人物的內心狀態(tài); 全景可以表現事物或場景 全貌,展示環(huán)境,并且可以通過環(huán)境烘托人 物;全景在一組蒙太奇畫面中,具有 “定位 ” 作用,指示主體在特定空間的具體位置 五)特寫是表現成年人肩部以上的頭像或某 些被攝對象細部的畫面,是視距最近的畫 面。特寫的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造成強烈 的視覺形象,選擇、放大細微的表情或細部 特征,引起視覺注意。特寫可以強化觀眾對 細部的認識,以細部來寓意深層涵義,抒發(fā) 人物的內心情感; 還可以把畫內情緒推向畫 外,分割細部與整體, 制造懸念。 因此貝拉 ? 巴拉茲
17、說特寫鏡頭 “不僅是在臉空間上和我 們距離縮短了,而且它可以超越空間,進入 另一個領域 ??精神領域, 或叫心靈領域 ”,它 “作用于我們的心靈,而不是我們的眼睛 ”。 正因為特寫能夠短暫地吸引觀眾的視覺注 意,具有驚嘆號的作用,所以在編輯中往往 成為一組蒙太奇句子中的表現重心。 同時它 又被稱作萬能鏡頭,當出現跳軸鏡頭時,插 入中間,可以彌補轉場或跳軸帶來的突兀 感。 標準固定鏡頭不同景別看清楚鏡頭內容的 時間 景別: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時間:7~8 秒、4~5 秒、2.5~3 秒 1~1.5 秒 因此,在剪接時,首先必須考慮依據景別來 確定鏡頭的長度。
18、當然這里講的是一般的情 況。在具體過程中,由于畫面內多元素的復 雜程度不一, 也會影響到吸引觀眾注意速度 和觀眾看清畫面內容的時間。譬如,相同的 景別,因為畫面中人物關系的復雜程度、聲 源的多少、對內容的關注程度等內容因素, 以及畫面構圖的復雜程度、光線的明暗、動 作的快慢等造型因素的不同, 都會在很大程 度上影響到吸引觀眾看清同一景別中畫面 內容的速度。因此在編輯時,必須綜合考慮 各種因素來決定鏡頭的長短。 的統(tǒng)一與和諧,還需適當的過渡色彩使畫面 的色彩構圖渾然一體。 電影術語 定格 電影鏡頭運用的技巧手法之一。 其表現 為銀幕上映出的活動影像驟然停止而成為
19、 靜止畫面(呆照) 。定格是動作的剎那間 “凝 結 ”,顯示宛若雕塑的靜態(tài)美,用以突出或 渲染某一場面、某種神態(tài)、某個細節(jié)等。具 體制作方法是,選取所攝鏡頭中的某一格畫 面,通過印片機重復印片,使這一停止畫面 延伸到所需長度。根據鏡頭剪輯的需要,定 格處理可由動 (活動畫面) 到靜(定格畫面), 也可由靜(定格畫面)到動(活動畫面) , 也有的在影片結尾時,用定格表明故事結 束,或借此點題,以便給觀眾留有回味。 特寫 拍攝人像的面部、 被攝對象的一個局部 的鏡頭。為美國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 (David Wark Griffith,1875 -1948)所創(chuàng)用。 特
20、寫鏡頭是電影畫面中視距最近的鏡頭, 因 其取景范圍小,畫面內容單一,可使表現對 象從周圍環(huán)境中突現出來, 造成清晰的視覺 形象,得到強調的效果。特寫鏡頭能表現人 物細微的情緒變化,揭示人物 出畫入畫 電影藝術處理鏡頭結構的一種手法。 鏡 頭畫面中的中心人物或運動物體離開畫面, 稱為出畫;人物或運動物體進入畫面,稱為 入畫。 當一個動作貫串在兩個以上的鏡頭中 時,為了使動作流程繼續(xù)下去而不使觀眾感 到混亂, 相連鏡頭間的人物或運動物體的出 畫和入畫方向應當基本上一致, 否則必須插 入中性鏡頭作為過渡。 圈入圈出 “劃 ”的一種變化。以圓圈的方式,從畫 面中心圓點開
21、始逐漸擴大(圈出) ,或以圓 圈將整個畫面逐漸收縮為圓點(圈入) ,并 由下一個畫面所取代。 有時圈入也用于強調 或突出畫面上某一細節(jié)部分。 切出切入 指上下鏡頭直接銜接。前一個鏡頭叫 “切出 ”,后一個鏡頭叫 “切入 ”。這種不需外 加任何技巧的鏡頭組接方法, 能增強動作的 連貫性,不打斷時間的流程,具有干凈、緊 湊、簡潔、 明快的特點。 往往用于環(huán)境描寫、 人物對話和行動的銜接。 在故事影片的拍攝 中,同一場面內的鏡頭,一般多采用這種銜 接方式。隨著鏡頭的切出切入,觀眾在視點 的不斷變換中,逐漸了解表現對象,并不感 到畫面的組接痕跡。 淡入淡出 也稱 “漸顯
22、漸隱 ”。電影中表現時間、空 間轉換的技巧之一。后一個畫面逐漸顯現, 最后完全清晰,這個鏡頭的開端稱 “淡入 ”, 表示一個段落的開始; 前一個畫面漸漸隱去 直至完全消失,稱 “淡出 ”,表示一個段落的 結束。 淡入、 淡出節(jié)奏舒緩, 具有抒情意味, 并能給觀眾以視覺上的間歇, 產生一種完整 的段落感。隨著電影節(jié)奏的加快,今已較少 采用。 劃入劃出 簡稱 “劃”。電影中表現時間、空間轉換 的技巧之一。用不同形狀的線,將前一個畫 面劃去 (劃出),代之以后一個畫面 (劃入)。 一般適用于表現節(jié)奏較快、 時間較短的場景 轉換; 尤其是在描寫同時異地或平行發(fā)展的 事件時
23、, 劃的組接技巧有著別種方法所不能 替代的作用。 其不足之處在于, 如處理不當, 容易使觀眾意識到銀幕的四面框的存在, 削 弱了畫面形象的真實感。 化入化出 也稱 “溶出溶入 ”、“溶變 ”,或簡稱 “化 ”、 “溶 ”。電影中表示時間和空間轉換的技巧之 一。指前一個電影畫面漸漸消失(化出)的 同時后一個畫面漸漸顯現(化入) 。兩者隱 顯的時間相等,并且在銀幕上呈現一個短時 間的重疊,即經過 “溶”的狀態(tài)實現交替。也 常用以表現現實與夢幻、回憶、聯想場面的 銜接。 “化”的方法,比較含蓄、委婉,并往 往有某種寓意。 根據內容、節(jié)奏的需要, “化” 的時間可長可短,一
24、般在 1-3 秒之間。 長鏡頭 “短鏡頭 ”的對稱。指在一段持續(xù)時間內 連續(xù)攝取的、占用膠片較長的鏡頭。能包容 較多所需內容或成為一個蒙太奇句子 (而不 同于由若干短鏡頭切換組接而成的蒙太奇 句子)。其長度并無明確的、統(tǒng)一的規(guī)定。 一般分為固定長鏡頭、變焦長鏡頭、景深長 鏡頭、運動長鏡頭四種。其中運動長鏡頭包 括攝影機的推拉搖移升降等運動。 由于長鏡 頭能把鏡頭中的各種內部運動方式統(tǒng)一起 來,因此顯得自然流暢,又富有變化,為畫 面造成多種角度和景別,既能表現環(huán)境、突 出人物, 同時也能給演員的表演帶來充分的 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緒的連貫,使重要的戲 劇動作能完整而富
25、有層次地表現出來。 長鏡 頭的拍攝,由于不會毀壞事件發(fā)生、發(fā)展中 的空間與時間的連貫性, 所以具有較強的時 空真實感。 跟鏡頭 又稱 “跟拍 ”。攝影機跟隨運動著的被攝 對象拍攝的畫面。 跟鏡頭可連續(xù)而詳盡地表 現角色在行動中的動作和表情, 既能突出運 動中的主體,又能交代動體的運動方向、速 度、體態(tài)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使動體的運動 保持連貫, 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動態(tài)中的精神 面貌。 空鏡頭 又稱 “景物鏡頭 ”。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 或場面描寫而不出現人物 (主要指與劇情有 關的人物)的鏡頭。常用以介紹環(huán)境背景、 交代時間空間、抒發(fā)人物情緒、推進故事情 節(jié)、表達作
26、者態(tài)度, 具有說明、 暗示、 象征、 隱喻等效用,在影片中能夠產生借物喻情、 見景生情、 情景交融、 渲染意境、 烘托氣氛、 引起聯想等藝術效果, 在銀幕的時空轉換和 調節(jié)影片節(jié)奏方面也有獨特作用。 空鏡頭有 寫景與寫物之分,前者通稱風景鏡頭,往往 用全景或遠景表現;后者又稱 “細節(jié)描寫 ”, 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寫。空鏡頭的運用,已不 只是單純描寫景物, 而成為影片創(chuàng)作者將抒 情手法與敘事手法相結合, 加強影片藝術表 現力的重要手段。 拉鏡頭 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 對著人物或景 物向后拉遠所攝取的畫面。 攝影機逐漸遠離 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 觀眾
27、視點后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 系。類型電影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在美國好 萊塢占主流地位的一種影片制作方式的統(tǒng) 稱。電影藝術在其發(fā)展進程中,逐漸形成電 影所特有的不同類型的影片。所謂類型,是 指由于不同的題材、 技巧和格調而形成的影 片的范疇、種類或樣式。例如,好萊塢電影 最重要類型之一 —— 西部片, 具有獨特的題 材領域、自然背景、地區(qū)特征乃至于場景、 服裝、道具等造型元素,并由此產生這一類 型獨有的敘事方式、形象構造、場面調度等 藝術手法。其他類型如喜劇片、歌舞片、犯 罪片、警匪片、偵探片、恐怖片、戰(zhàn)爭片、 社會片、 倫理片、 幻想片、 心理片、 歷史片、
28、 傳記片、愛情片、兒童片、體育片、災難片 等都有各自的傳統(tǒng)特征。 類型電影是藝術產 品商業(yè)化、標準化的表現形態(tài),多以觀眾喜 愛的明星扮演的定型化的人物、 觀眾感興趣 的流于程式化的情節(jié), 富于刺激性的圖解式 的銀幕形象牢牢地抓住觀眾; 但由于它保留 了歷年來藝術家們卓有成效的創(chuàng)造, 形成電 影自身的傳統(tǒng),并隨著時勢的推移不斷有所 變化,符合大眾化藝術的要求,因此為好萊 塢電影贏得廣大的國際市場, 并為其他國家 商業(yè)電影所仿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由 于好萊塢大制片廠制度的解體、 導演個人風 格的強調、各國新電影流派的興起、觀眾審 美情趣的變異,電影類別及其內涵、技法、
29、 形式、界限均發(fā)生很大變化。 推鏡頭 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 對著被攝對象 向前推近的拍攝方法以及所攝取的畫面。 攝 影機向前推進時, 被攝主體在畫幅中逐漸變 大,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到所要表現的部 位。其作用是突出主體、描寫細節(jié),使所強 調的人或物從整個環(huán)境中突現出來, 以加強 其表現力。 推鏡頭可以連續(xù)展現人物動作的 變化過程, 逐漸從形體動作推向臉部表情或 動作細節(jié),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 后景 鏡頭中位于主體后面或靠近后邊的人 或物。后景在鏡頭畫面中,與前景相對應, 有時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 但大多是戲劇 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后景可以豐富畫面形象, 產
30、生多層景物的造型效果, 增加鏡頭的空間 深度,從而組成場景的典型環(huán)境和生活氛 圍。攝影機取俯角拍攝時,畫面中后景的表 現最為明顯。在某些場面處理中,后景即構 成背景。根據場面調度的需要,隨著攝影機 在場景中的運動及機位的變化, 后景也可能 相應地轉換為前景。 近景 攝取人物胸部以上的電影畫面。 視距比 特寫稍遠。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動占據畫 面顯著地位,成為主要表現對象,能使觀眾 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種形體動作。近 景和特寫的作用有相似之處, 即視覺效果比 較鮮明, 有利于對人物的容貌、 神態(tài)、 衣著、 儀表作細致的刻畫。在表現人物的感情交 流,揭示特定的人物
31、關系方面,近景有其獨 到的藝術效用。 近景有時也用于攝取景物的 某一局部。有些攝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鏡頭, 一般稱為 “中近景 ”。 前景 鏡頭中位于主體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 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 成戲劇環(huán)境的一部分。 具有烘托主體和裝飾 環(huán)境等作用,并有助于增強畫面的空間深 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在某些移動攝影 中,借助前景的變化與更迭,可增強鏡頭的 運動感與節(jié)奏感。 前景應與畫面內容有機結 合,片面追求前景的裝飾美,會毀壞畫面的 統(tǒng)一,甚至削弱或混淆所表現的主體。根據 場面調度的需要, 隨著攝影機在場景中的運 動及機位的變化, 前景也可能相應地轉
32、換為 后景。 內景 也稱 “棚內景 ”。指在攝影棚內搭置的場 景(包括室內景或戶外景) 。內景的有利因 素是不受天氣、季節(jié)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影 響,同時較易于創(chuàng)造出所需的環(huán)境氣氛和視 覺效果;不利的方面是耗資大,制作費時, 某些場面容易顯露人工痕跡,缺乏真實感。 因此,導演為了追求場面真實,近年多采用 實景拍攝。 實景 非人工搭制的場景。電影拍攝中,為了 追求環(huán)境的逼真效果, 所直接選用的自然環(huán) 境或社會環(huán)境。一般須作不同程度的加工布 置,以符合劇情需要。實景使影片中出現的 場面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 既可節(jié)約制片 成本,也有利于加快攝制進度。 外景 攝影
33、棚以外的場景。包括自然環(huán)境、生 活環(huán)境等實景,以及在攝影棚外搭建的室內 景。優(yōu)點是真實、自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 息,有利于表現地方色彩或民族特色。外景 由美術師根據影片情節(jié)的需要事先選定, 并 可按照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對實景作一定的加 工,使之具有典型特征和時代氣息。 遠景 攝取遠距離人物和景物的電影畫面。 這 種畫面可使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廣闊深遠的 景象, 以展示人物活動的空間背景或環(huán)境氣 氛。遠景可用以表現規(guī)模浩大的人群活動, 渲染氣勢磅礴的宏偉場面。同時,遠景也常 被用來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造意境,即通過對自然 景物的描寫,烘托或突出人物的內心波瀾。 場記 影片拍攝階段
34、的一項工作內容, 也指擔 任這一工作的專職人員。 主要任務是將現場 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鏡頭號碼、拍 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 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等各方面 的細節(jié)和數據詳細、精確地記入場記單。由 于一部影片是分割成若干場景和數百個鏡 頭進行拍攝的,拍攝時不能按鏡頭順序進 行,因此,場記所作的記錄有助于影片各鏡 頭之間的銜接,為導演的繼續(xù)拍攝以及補 拍、剪輯、配音、洗印提供準確的數據和資 料。影片完成后,這些記錄還可供制作完成 臺本之用。 導演 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 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 作為電影 創(chuàng)作中各種
35、藝術元素的綜合者, 導演組織和 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chuàng)作人員和技術人員, 發(fā)揮他們的才能, 使攝制組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勞 動溶為一體。 導演的再創(chuàng)作以電影文學劇本 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 寫分鏡頭劇本和 “導演闡述 ”,包括對未來影 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 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 確定等。然后物色和確定演員,并根據總體 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 曲等創(chuàng)作部門提出要求, 組織主要創(chuàng)作人員 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tǒng)一創(chuàng)作 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chuàng)作計劃。導演還要按 照制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 領導現場拍攝 和各項
36、后期工作, 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 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 導演的素質與修養(yǎng);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 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化裝師 影片的重要創(chuàng)作人員之一。 化裝師具有 一定的藝術造詣、美學素養(yǎng)、繪畫基儲歷史 知識和觀察、分析生活的能力,能夠掌握并 熟練地運用化裝技法和技巧, 帶領和指導助 手完成影片所規(guī)定的化裝任務。 化裝師根據 影片總體造型設計的要求和演員形貌的特 點,設計角色的化裝造型,指導制作各種化 裝造型所需要的零配件, 完成全片人物的試 裝和定型。在拍攝過程中,化裝師負責保持 人物造型的連貫性, 并隨著人物性格、 情緒、 年齡、境遇等
37、因素的變化, 予以相應的修改, 以保持角色外部形象的真實感。 美術師 舊稱 “布景師 ”、 “美工師 ”。影片造型設 計的主要創(chuàng)作人員。美術師的工作,從研究 劇本開始,由分析人物入手,根據劇情和劇 本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資料積累, 進行影片的造型設計。即以化裝、服裝、布 景、道具等造型手段創(chuàng)造劇中人物的外部形 象和影片的空間環(huán)境 ──符合人物規(guī)定情 境、具有時代感和地域特點、并為人物的活 動提供較多動作支點、 有利于場面調度和拍 攝的藝術空間。美術師應具有較高的文藝素 養(yǎng)和繪畫造型能力, 并能熟練掌握影片視覺 體現的特有規(guī)律; 應善于組織和指導有關美 術造型
38、部門的工作, 以努力體現總體設計意 圖。 特技攝影師 電影特技鏡頭的主要創(chuàng)作人員之一。 與 特技美術師合作,研究確定設計方案,運用 相應的特技工藝技術, 以普通的或特殊的攝 影設備,完成特技鏡頭的攝制,以體現導演 的創(chuàng)作意圖。 特技美術師 也稱 “特技設計 ”。電影特技鏡頭的設計 者和拍攝工作的組織者, 與特技攝影師合作 完成特技鏡頭的攝制。 特技美術師兼有電影 造型的藝術修養(yǎng)和掌握電影特技工藝技術 的能力,能繪制特技鏡頭的畫面氣氛圖,勝 任各種透視合成鏡頭所需的繪畫和模型加 工等。 在與特技攝影師研究確定具體拍攝方 案后,運用相應的特技工藝技術,完成特技 鏡
39、頭的拍攝任務。 特技美術師提出的特技鏡 頭設計方案,須能體現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 影片總體造型融為一體,并充分考慮到逼 真、安全、經濟、省時等要求。 制片人 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板或資方代理人。 負責統(tǒng)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 有權改動 劇本情節(jié),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制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 了解觀眾心 理和市場信息,善于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 理。 制片主任 攝制組的行政領導者與組織者。 根據分 鏡頭劇本及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編制和執(zhí)行攝 制計劃和成本核算,參與選擇演員,確定外 景地點,審核布景設計等工作。對影片的政 治思想內容和拍攝進程負主要責任, 同時也
40、 對影片的藝術和技術質量負責。 環(huán)形電影 又稱 “環(huán)幕電影 ”。一種在圍繞影院圓形 內壁、呈360 ?的環(huán)形銀幕上放映的電影。 由多臺攝影機同步攝制, 多臺放映機同步放 映,有三臺、五臺、九臺、十一臺等多種。 環(huán)形電影院的放映機裝置在環(huán)形銀幕上方 的放映室中,觀眾站立于觀眾廳中央,可隨 意四面觀看。由于視野開闊,具有多聲道立 體聲效果,能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但由于設備復雜,放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 僅半小時左右。環(huán)形電影院不能兼放普通影 片,故限制較大,難以推廣。 多銀幕電影 以特制放映機在多塊銀幕上同時映出 不同畫面的電影。 觀眾在觀看主要畫面的同 時
41、,還能在其他銀幕上看到有關細節(jié)。多銀 幕電影可以豐富影片內容, 加深觀眾對影片 的感受和理解。 球幕電影 又稱 “圓穹電影 ”或“穹幕電影 ”。20 世紀 70 年代出現的一種大銀幕電影。 拍攝及放映 均采用超廣角魚眼鏡頭, 觀眾廳為圓頂式結 構,銀幕呈半球形,觀眾被包圍其中,視銀 幕如同蒼穹。由于銀幕影像大而清晰,自觀 眾面前延至身后,且伴有立體聲環(huán)音,使觀 眾如置身其間,臨場效果十分強烈。 遮幅寬銀幕電影 也稱 “假寬銀幕電影 ”。一種非變形寬銀 幕電影。使用 35 毫米膠片,拍攝和放映時, 在攝影機和放映機片窗前加裝格框, 遮去畫 幅的上下兩邊,以壓縮畫面高
42、度,但不改變 畫面寬度,使畫面高寬比由原來的 1:1.33, 變成 1:1.66 至 1:1.85,能得到與寬銀幕電影 相同的銀幕效果。 攝制這種寬銀幕電影較為 簡便,已得到廣泛采用。 拷貝 英文 copy 的音譯,意為 “摹本 ”、“復制 品 ”。用作電影術語,指以正片從電影底片 復印出供放映用的影片。 后期制作階段 混錄雙片制作階段和完成片制作階段 的總稱。攝制組在完成對白雙片,并經審查 通過后,即進入后期制作階段,其中混錄雙 片制作包括配錄效果、音樂和混合錄音;完 成片制作階段包括洗印部門底片剪接 (通稱 “套底 ”)、配光和沖洗光學混合聲底,以及 印出原
43、底校正拷貝和標準拷貝。 配對白 后期錄音的重要工作程序之一。 指演員 為剪輯完成的后期錄音影片或譯制影片配 錄人物對話、獨白等。演員在進行這項工作 時,須反復觀看銀幕上放映的鏡頭,熟記鏡 頭中的表演,并使自己的聲音、情緒和口型 與銀幕上人物的表演相吻合。 同期錄音 也稱 “現場錄音 ”。在拍攝電影畫面的同 時進行錄音的攝制方式。 一般使用磁帶片收 錄。同期錄音要求攝影棚裝備良好的隔音設 備,并在攝影機、錄音機上加裝避音裝置。 同期錄音也用于外景拍攝現場, 所錄音響供 演員配音時參考,以提高影片對白的質量。 先期錄音 也稱 “前期錄音 ”。影片制作中先錄音后 拍
44、攝畫面的一種攝制方式。 多用于有大量唱 詞和音樂的戲曲片和音樂歌舞片, 即在影片 畫面拍攝前, 先將影片中的唱詞和樂曲錄制 成聲帶,然后由演員在拍攝相應畫面時,合 著聲帶還音進行表演。 聲畫同步 影片中的對白和聲響與畫面動作相一 致。即影片的聲帶與畫面嚴格配合,使聲音 (包括配音) 和畫面形象保持同步進行的自 然關系, 畫面中的視像和它所發(fā)出的聲音同 時呈現并同時消失,兩者吻合一致。反之則 為聲畫不同步。聲畫同步的作用,主要在于 加強畫面的真實感,提高視覺形象的感染 力。 音畫對位 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 包括兩種藝術處 理:(1)音畫對比。 音樂與畫面的內容和情
45、緒 一致,只存在量的差別。例如在中國故事片 《紅色娘子軍》中,有一組表現戰(zhàn)士們充滿 青春活力、節(jié)奏快速的生活畫面,而音樂是 氣勢悠長、從容不迫的《五指山上紅旗飄》 。 這樣的對比,產生了加強畫面結構的作用。 (2)音畫對立。音樂的形象和情緒完全相反。 例如在故事片《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被 逼成親時撞頭尋死。興奮歡快的結婚音樂, 和祥林嫂頭破血流、 痛不欲生的畫面形成尖 銳的對立,深刻地表現了舊時代的悲劇性。 音畫對位有時也能預示劇情的發(fā)展。 例如在 故事片《天云山傳奇》中,當宋薇和吳遙結 婚時, 表現宋薇沉重痛苦心情的音樂與喜慶 場面相對立,預示著她婚后的不幸。
46、 音畫平行 也稱 “音畫并行 ”。影片音畫關系的一 種。指影片中音樂與畫面所表現的思想感 情、人物性格、藝術風格和戲劇性矛盾沖突 相互貼近,但速度節(jié)奏并不同步。其基本特 點是音樂重復或加強畫面的意境、 傾向或含 義。說明性音樂、渲染性音樂都屬于音畫平 行的音樂。 音畫同步 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 指音樂與畫面的 情緒一致,節(jié)奏相同。常用于動畫影片。美 國 美 術 電 影 導 演 沃 爾 特 ·狄 斯 尼 (WaltDisney,1901-1966)在他所導演的 “米 老鼠 ”影片中充分運用音畫同步的藝術處 理。因而音畫同步的音樂,也稱 “米老鼠音 樂 ”。也常用于歌劇片、舞劇片、戲曲片或 喜劇樣式、驚險樣式的故事片中。有時還會 形成畫面、音樂與音響效果三同步。例如中 國影片 《孫中山》 中,北伐軍出城跑步出征, 先是畫面與腳步音響同步出現, 然后音樂也 同步出現,腳步聲與音樂的低音聲部相結 合,加強了音樂的低音,顯得更加雄 壯和緊 科教興國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