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關于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關于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精品文檔,僅供參考
關于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工作要點安排,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鞏中帶領部分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內司工委委員,赴市檢察院及譙城區(qū),對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開展調研。調研組聽取了市人民檢察院及譙城區(qū)檢察院關于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的匯報,實地察看了部分毀林公益訴訟案件植被恢復情況,查閱了相關案卷資料,通過座談、走訪等形式征求了法院、公安、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資源等部門及部分人大代表、律師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委托渦陽縣、蒙城縣、
2、利辛縣人大常委會進行調研,提交調研報告?,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2017年7月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推開以來,全市檢察機關依法認真履職、積極擔當作為、突出公益核心、注重機制建設,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局良好,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全市檢察機關立案公益訴訟案件1063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992件,提起訴訟60件。
(一)公益訴訟制度機制逐步健全。全市檢察機關以提高辦案質效為目標,不斷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建設,努力提高公益訴訟案件辦理質效。出臺內部管理規(guī)范,為規(guī)范辦案、執(zhí)法流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
3、一體化辦案機制,市檢察院對全市案件辦理工作統(tǒng)籌協調,指導縣區(qū)院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探索建立跨地區(qū)公益訴訟制度,與鳳臺縣檢察院建立共同保護茨淮新河水資源聯防聯控協議,積極融入蘇皖魯豫淮海經濟區(qū)公益訴訟協作區(qū),多層次推進跨區(qū)域合作。強化與行政機關、審判機關的溝通交流,建立健全協作配合機制,積極推動公益訴訟工作開展。
(二)公益訴訟履職保障不斷強化。全市檢察機關認真落實機構改革部署,健全完善機構組織體系,積極整合資源強化配置,為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市檢察院成立第五檢察部履行公益訴訟職責,渦陽、蒙城、譙城檢察院也組建了公益訴訟專門辦案組,利辛縣檢察院設立了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是我省唯
4、一一個單設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的基層院。全市檢察機關共有公益訴訟干警28,其中員額檢察官10人,按照比例配備檢察輔助人員18人,成立亳州市公益訴訟研究中心,初步建成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三)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推進有力。全市檢察機關充分發(fā)揮公益保護職能,積極開展專項檢察活動,不斷加大案件辦理力度,全面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有效開展。全市檢察系統(tǒng)連續(xù)兩年開展“守護綠色江淮美好家園”、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等專項行動。各縣區(qū)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公益訴訟專項行動。2017年以來,共立案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505件,食品藥品安全
5、領域案件87件,國有資產保護領域案件95件。積極穩(wěn)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立案英烈權益保護領域案件15件,辦理安全生產、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案件37件。蒙城縣過家和烈士墓保護案,被高檢院評為全國經典案例。
(四)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成效初顯。全市檢察機關以維護公益訴訟為目標,積極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突出辦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大的案件。2017年以來共辦理訴前程序案件814件,督促相關行政部門及時有效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增強了相關企業(yè)、公民的守法意識。全市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挽回國有資產損失109.1萬元,督促修復耕地林地340余畝,清理違法堆放固廢、生活垃圾2000余噸
6、。督促關停和整治環(huán)境污染的企業(yè)15家,追償修復生態(tài)、治理環(huán)境費用10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公益訴訟工作成效初步顯現。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還不充分。個別公益訴訟檢察人員對依法履行監(jiān)督職責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監(jiān)督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特征的把握、訴前程序的重視程度和運用不夠到位。部分被監(jiān)督者接受檢察監(jiān)督的法律意識有待增強,對監(jiān)督工作支持配合力度不夠。個別縣區(qū)存在檢察機關調取、查閱、復印案卷資料等方面配合不夠順暢,對監(jiān)督意見的落實反饋不夠及時等問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宣傳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社會知曉率和參與度不高,
7、群眾對公益訴訟工作不夠了解,全社會關注、支持和參與公益訴訟的良好氛圍尚未真正形成。
(二)案件辦理質效仍需提高。調研中發(fā)現,個別公益訴訟案件訴前檢察建議說理不夠充分、針對性不強,對檢察建議跟蹤落實力度不夠。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不平衡,大多數公益訴訟案件集中在行政公益訴訟領域,在立案的1063件案件中,行政公益訴訟案件982件,占比92.3%,民事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81件,占比7.6%。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案件,在案件線索、訴前程序、提起訴訟中占據比率較高,其他領域所涉案件相對較少。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占47.5%,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案件占8.1%,國有資產保護領域案
8、件占8.9%,英烈保護領域案件占1.4%,安全生產、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案件占3.4%,辦案領域總體上集中明顯。
(三)配套保障機制不夠完善。檢察機關內部公益訴訟工作制度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在受案范圍、立案標準、調查取證等方面仍需規(guī)范。司法鑒定支撐不足,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需要技術檢測和鑒定結論支撐,鑒定費用支出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鑒定程序復雜、周期長、費用高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作開展。公益訴訟案件賠償金管理不統(tǒng)一,賠償金的執(zhí)行、保管、使用規(guī)定不明確,制度不健全。公益訴訟損害鑒定、環(huán)境損害修復資金管理等方面配套機制的缺乏,對賠償認定和裁判執(zhí)行造成一定影響。由于缺乏相應的機制保障,公
9、益訴訟案件線索數量少、質量低、轉化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四)工作整體合力有待加強。檢察機關內部合力發(fā)揮不夠,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與其他業(yè)務部門在資源共享、工作聯動方面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多部門、多環(huán)節(jié)、多角度開展監(jiān)督,整體作戰(zhàn)、協同發(fā)力的優(yōu)勢尚未得到充分體現。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平臺利用率不高,通過“兩法銜接”平臺發(fā)現或移送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較少,行政案件處罰情況通報不及時,工作合力未能有效發(fā)揮。與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力度仍需加大,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fā)現難、調查取證難、整改落實難問題,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社會組織參與度低,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沒有社會組織提起過公益訴訟案件。
10、
(五)隊伍能力建設還需提高。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建設與工作任務還不相適應,個別縣區(qū)辦案力量嚴重不足,譙城區(qū)檢察院專職從事公益訴訟工作的檢察人員僅有2人,不能滿足當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任務需要。公益訴訟檢察作為新的業(yè)務領域,對公益訴訟檢察人員的理論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專業(yè)知識相對缺乏,如一些檢察人員對行政機關的工作流程、內部規(guī)定了解不深,對環(huán)境資源、食品藥品等領域知識儲備不夠。公益訴訟檢察隊伍的法律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有待提高,在線索發(fā)現、調查取證、庭審應對、訴訟監(jiān)督能力上,與打造正規(guī)化、職業(yè)化、專業(yè)化檢察隊伍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三、意見建議
11、 (一)充分發(fā)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對公益訴訟制度重要意義的認識,切實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依法全面有效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維護好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立足我市工作實際,充分運用訴前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督促起訴等方式,推動解決一批侵害公益、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公益訴訟實效。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采用發(fā)布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等方式,及時公開群眾關切的公益訴訟案件信息,提高公益訴訟制度的認知度和參與率,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二)切實提高公益訴訟案件辦理質量。檢察機關要堅持辦案數量與質量并重理念,突出公益核心
12、,拓寬監(jiān)督途徑,擴大監(jiān)督案源,用足用好法律監(jiān)督手段,努力提高案件質量,確保案件辦理效果。規(guī)范辦案辦理流程,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關,保證立案督促的精準性、訴前程序的針對性。以問題解決為導向,充分發(fā)揮訴前程序的作用,提高訴前檢察建議質量,增強建議的可操作性,加強對建議落實情況的跟蹤問效,促進行政機關積極整改、主動履職,增強司法監(jiān)督實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工作重點,鞏固現有成效,穩(wěn)妥探索其他領域公益訴訟,促進各領域公益訴訟全面協調發(fā)展,全力以赴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三)著力構建公益訴訟工作長效機制。檢察機關要及時總結司法實踐經驗,加強公益訴訟制度建設,完善公益訴訟檢察工
13、作流程,細化審查標準,統(tǒng)一操作規(guī)范,落實案件評查制度,建立完善、有效、便捷的公益訴訟制度體系,推進公益訴訟工作規(guī)范化和精細化。進一步健全完善與行政執(zhí)法部門溝通銜接機制,推動檢察監(jiān)督與行政機關內部糾錯機制的有效銜接,推動建立監(jiān)督與支持并重的良性關系。建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行政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協調長效機制,完善案件線索移送、辦案協作、信息通報、辦理反饋等制度。強化司法鑒定與案件辦理的銜接工作,與鑒定機構、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制度,加強公益訴訟司法鑒定服務保障,有效破解公益訴訟鑒定評估存在的問題。
(四)不斷增強公益訴訟檢察整體合力。建立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公益訴訟檢察相銜接的公益訴
14、訟模式,推進工作銜接和信息共享,形成公益保護合力,構建公益保護常態(tài)化監(jiān)督格局。加強行政執(zhí)法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有效銜接,提高“兩法銜接”信息平臺的利用率,實現情況通報、信息共享常態(tài)化,著力破解線索發(fā)現難、調查取證難、落實整改難等問題。加強對縣區(qū)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全力推動全市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再上新臺階。進一步加強與人大代表、社會組織的溝通聯系,指導支持其有序參與公益訴訟活動,推進構建共治共建共享大格局,實現公益保護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有機統(tǒng)一。
(五)持續(xù)強化公益訴訟檢察能力建設。根據公益訴訟工作需求,進一步完善優(yōu)化內設機構,強化職能配置,選優(yōu)配強公益訴訟辦案力量。通過專題研討、庭審觀摩、案件實訓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業(yè)務培訓,提高公益訴訟檢察隊伍整體“實戰(zhàn)”能力和水平。高度重視科技強檢工作,加快推進智慧檢察建設,發(fā)揮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訴訟檢察的作用,抓住線索獲取和證據調查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加強信息化手段在拓展案件線索來源方面的運用,為促進能力建設提升提供技術支撐。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專業(yè)團隊建設,培養(yǎng)一批既有公益訴訟檢察專業(yè)能力,又有相關行政領域知識儲備的復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公益訴訟檢察隊伍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