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之陳子昂.ppt
《中國古代文學之陳子昂.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古代文學之陳子昂.ppt(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本講學習要點,武周詩壇,唐代社會背景 經濟——繁榮 政治——開明 文化——開放 生活方式——多元 庶族地主階層興起,武周詩壇,初唐后期詩人群體 (一)臺閣詩人為新體制的形成做出貢獻。代表:“文章四友”(詩律詩意的研練)、“沈宋”(沈佺期、宋之問——五律定型) (二)宮廷外詩人為新詩境的出現做出貢獻。代表:“四杰”、陳子昂等。,,,陳子昂(約659~約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縣)人,字伯玉。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 他論詩提倡漢、魏風骨,反對齊梁文學以來偏重形式的傾向和綺靡文風,主張 恢復“詩言志”的風雅傳統(tǒng),是召喚新時代剛健文風的重要代表,而且他的詩歌成就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等人產生了重要影響。,content,人物生平,,人物軼事,陳子昂第二次落第,適一人賣胡琴,索價百萬, 豪貴圍觀,莫敢問津,陳子昂擠進人群,出千緡 (古代一種計量單位)買之。并于次日在長安宣 陽里宴會豪貴,捧琴感嘆:“蜀人陳子昂,有文 百軸,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樂,豈宜留心?!?話完即碎琴遍發(fā)詩文給與會者。其時京兆司功王 適讀后,驚嘆曰:“此人必為海內文宗矣!”一 時帝京斐然矚目。,人物軼事,盧藏用《陳子昂別傳》云:“屬本縣令段簡貪暴殘忍, 聞其家有財,乃附會文法,將欲害之。子昂慌懼, 使 家人納錢20萬,而簡意未塞,數輿曳就吏。子昂素羸 疾,又哀毀,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氣力恐不能 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號曰:”天命不佑,吾 殆死矣!“于是遂絕,年四十二。,人物評價,人物評價,主要作品,《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作品賞析,,,,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族李盡忠、孫萬榮叛亂,陳子昂隨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參謀軍事。武攸宜輕出兵,致使前軍陷沒。陳子昂熱情進諫,并自薦分麾下萬人為前驅,但武氏以書生輕之,不納。數日后,陳子昂再諫,激怒了武氏將其貶為軍曹。,此時的陳子昂,滿懷悲憤,“因登薊北樓,感昔樂生,燕昭 之事,賦詩數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后不 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在這組詩中,詩人慷慨懷古,把個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展放于 宏闊的歷史背景中,風格深沉悲壯,一掃齊梁以來綺靡病態(tài) 的詩風。不僅如此,這首詩唱出了歷代志士仁人壯志難酬的 憂憤,知遇難逢的孤獨,時不我待的焦灼,悲愴中激蕩著豪 情,質樸中蘊含著深思,成為一首震振人心的千古絕唱。,感遇(其二),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感遇》,是陳子昂所寫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為主旨的組詩,共三十八首,本篇為其中二首。詩中以蘭若自比,寄托了個人的身世之感。陳子昂頗有政治才干,但屢受排擠壓抑,報國無門,四十一歲為射洪縣令段簡所害。這正象秀美幽獨的蘭若,在風刀霜劍的摧殘下枯萎凋謝了。,這首五言詩通篇詠香蘭杜若。香蘭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麗芬芳。蘭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麗,但好花還須綠葉扶。花葉掩映,枝莖交合,蘭若才顯得絢麗多姿,所以作品首先從蘭若的枝葉上著筆,迭用了“芊蔚”與“青青”兩個同義詞來形容花葉的茂盛,中間貫一“何”字,充滿贊賞之情。 蘭若不象菊花那樣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濃妝艷抹,富麗堂皇。蘭若花紅莖紫,葉兒青青,顯得幽雅清秀,獨具風采。“幽獨空林色”,詩人贊美蘭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來反襯蘭若的卓然風姿。其中對比和反襯手法的結合運用,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特下“幽獨”二字,可見詩中孤芳自賞的命意。,詩的前四句贊美蘭若風采的秀麗,后四句轉而感嘆其芳華的零落。“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由夏入秋,白天漸短?!斑t遲”二字即寫出了這種逐漸變化的特點。用“裊裊”來形容秋風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傳神。然而“裊裊秋風”并不平和。“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芬芳的鮮花自然也凋零了。,此詩全用比興手法,詩的前半著力贊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姿,實則是以其“幽獨空林色”比喻自己出眾的才華。后半以“白日晚”、“秋風生”寫芳華逝去,寒光威迫,充滿美人遲暮之感。“歲華”、“芳意”用語雙關,借花草之凋零,悲嘆自己的年華流逝,理想破滅,寓意凄婉,寄慨遙深。形式上是一首五言古詩,以效古為革新,繼承了阮籍《詠懷》的傳統(tǒng)手法,托物感懷,寄意深遠。和初唐詩壇上那些吟風弄月之作相比,顯得格外充實而清新。,感遇(其二十九),丁亥歲云暮,西山事甲兵。 贏糧匝邛道,荷戟爭羌城。 嚴冬陰風勁,窮岫泄云生。 昏曀無晝夜,羽檄復相驚。 拳跼兢萬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聞道泰階平。 肉食謀何失,藜藿緬縱橫。,送魏大從軍,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恨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飛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讀來令人震撼,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首句暗用漢代威鎮(zhèn)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fā)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統(tǒng)治集團。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zhàn)爭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絳一樣殺敵建功,保衛(wèi)邊疆,同時也從側面說明,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壯舉。,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別的地點?!妒酚洝へ浿沉袀鳌氛f:“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處概指在都城長安送客的地方。兩句的旨意是:與友人分別于繁華皇都,彼此心里總不免有些悵惘;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zhí)手相約:要像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杰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此二句雖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往之地。一個“橫”字,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一個“接”字,既逼真地描繪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是遙接云中郡,連成一片的。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qū)(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責任之重大。這就為結句作了鋪墊。,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二句作結,便如瓜熟蒂落,極其自然。此處運用的典故,說的是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以卓越的戰(zhàn)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刻石紀功而還。作者又一次激勵友人希望他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漢將功績,也要有大唐將士的赫赫戰(zhàn)功。這在語意上,又和開頭二句遙相呼應。 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fā)向上的精神,表現出詩人“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感遇·本為貴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令人讀來如聞戰(zhàn)鼓,有氣壯山河之勢。,,,,,Thank you!,-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國古代文學 陳子昂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226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