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武術中勁與力的區(qū)別》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傳統(tǒng)武術中勁與力的區(qū)別(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傳統(tǒng)武術中勁與力的區(qū)別 傳統(tǒng)武術中所謂的勁和力是不同的兩件事情;傳統(tǒng)武術中所謂的勁不是力。 。 勁是借著身體符合拳道規(guī)跡的球形旋轉、肢體伸縮、身體俯仰,全身律動,加上身手步外三合.的統(tǒng)整運動,以用于冷兵器和徒手格斗技術所需要的整體效能。由于這種效能,是體內諸多因素所形成的,所以又稱為內勁;由于內勁不容易看出其作用的原理,所以又稱為暗勁,暗勁一語正足以顯示內勁的幽深不可知。 傳統(tǒng)武術中把勁和力清楚劃分,不是為了標榜傳統(tǒng)武術的威力,也不是用來否定力在武術中的作用,而是為了讓人更清楚傳統(tǒng)武術達成效能的樣式,不僅只是一般抓握抬重所使用的肌肉力量之運用罷了。 一般而言,傳統(tǒng)武術中所謂的勁利用的身體的肌肉
2、力較少,而傳統(tǒng)武術中所指的力則使用肌肉力較多。傳統(tǒng)武術中所謂的勁是人體多重運動因素所整合而成的效能,所以傳統(tǒng)武術有整勁的說法,整勁就是借著訓練,將勁的多重因素統(tǒng)整起來,讓勁形成,并且更具效能。 由于肌力是借著肌肉的一伸一縮而達成,肌力又容易隨著年齡而衰退。武者在使用肌肉時的一緊一縮或全然繃緊時,該部位會出現(xiàn)短暫僵滯,或長時間僵滯的現(xiàn)象,這種肌力衰退和僵滯現(xiàn)象極不利于武術技巧的發(fā)揮。 因此傳統(tǒng)武術為避免肌力衰退影響戰(zhàn)力,以及肌肉緊縮造成的僵滯,影響到戰(zhàn)斗的流暢,所以強調身手步技術的整合,讓身手步的運行中盡可能不用肌力,又能夠具備更大效能。 由于要徹底避免使用肌力造成僵力的要求,以致于傳統(tǒng)武術中諸
3、如王宗岳太極拳,發(fā)展到最后,為了追求極度靈活及徹底整勁,甚至在運行中采取完全不用力的方式進行訓練,這就是大松大柔的訓練方式。這種追求,使得同樣以整勁為目地的傳統(tǒng)武術,也因為舍棄肌力的多寡而形成不同的流派風格。 事實上,天底下沒有一種武術是完全靠肌肉力量去作戰(zhàn)的,所以世界上的武術其實全部都是用勁的武術,這個世界上也根本沒有不會用勁的武術。所以有人指責某些武術或某些外國武術不會用勁,其實是對勁的不了解所致。世界上所有武術所謂用勁的差別,只是在力和勁取舍之間所占比例的差別程度罷了。 極度追求勁的人,會更徹底地放掉力,認為力有實際戰(zhàn)斗價值的人,會更加強其肌肉使用訓練,讓肌力更加靈活以避免可能的僵滯。所
4、以我們說,世界上所有的武術是在力和勁之間所求比例才形成差別,不是說傳統(tǒng)武術或只有自己才會用勁,而外國武術和別人則不會用勁。 極度追求用勁而徹底避免肌力的武術,不但會設法消除打擊時的肌力,甚至連螺旋力、離心力、抗力.也會徹底放棄,最后連自身旋轉反擊的激活力量,都是借著別人的力量而激活的,這就是王宗岳的追隨者武禹襄所說的機由己發(fā),力從人借。 勁的機由己發(fā),力從人借,就像有人打開水庫的閘門,而水庫中平靜的水便忽然洶涌地沖出來一樣。水本來是平靜的,但一動之后就順勢奔騰起來了。水庫中的水具備了可發(fā)之機,而其發(fā)動則是打開水閘門的人所施的力了。 人要如何讓勁具備可發(fā)之機,便是要先具備上述身體符合拳道規(guī)跡的球
5、形旋轉、肢體伸縮、身體俯仰,全身律動,加上身手步外三合的統(tǒng)整運動的能力,就是這些能力才讓人體的勁可以奔騰洶涌的。如果人體不具備這些能力,那人體就像古井中的死水一般波瀾誓不起,也就沒有勁了。 所以傳統(tǒng)武術所謂的整勁,不是整到全身僵硬以擋住別人的力量,或用這僵硬的身形去發(fā)人推人。整勁是調整身體的各種機能,讓身體的內勁能夠具備像水一樣整體順敵勢奔騰變化的能力。所以整勁作為名詞時,是整體靈活能順敵勢變化的內勁。 傳統(tǒng)武術所謂的強大內勁,極堅剛的內勁,聽起來有點玄,又有點嚇人,其實以現(xiàn)代的話來說,強大內勁,極堅剛的內勁就是重擊、重推的力量罷了,并沒有什么玄妙嚇人之處,只是這些重擊、重摔的力量,是肢體動作
6、的整合,有異于全用肌力,或用局部肌力所發(fā)出的力量罷了。 傳統(tǒng)武術的勁,事實上不是只能單獨用來重擊、重推的,勁是要能夠全面運用的,摔、打、擒、化、踼都必須要能正確用勁,這樣的整勁才是真正的整勁,如果只會推化不會打擊,或只會打擊不會推化,這樣的整勁是不完全的。 勁和力的運用比例,是各人習武的抉擇,其目地不外乎是求得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平均高分。雖然所有武術所追求的都是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高分效能,然而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這三種能力,如果分配不當,或取舍不當,有時候是會相互矛盾沖突,反使效能大大降低的。因此如何能夠獲得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平均高分,便形成各門派武術心法功法的差異了。 高
7、速度如果練得像奔兔一般,卻沒有戰(zhàn)技和威力,必是徒然;高技巧如果練得像靈猴一般,卻沒有一擊必殺的威力,則傷人不重;高威力如果練得像熊一樣卻沒有靈變的技巧,則難以應付瞬息萬變的戰(zhàn)斗變化,可能因此失去戰(zhàn)斗的先機。 因此傳統(tǒng)武術,無論是講剛猛的,講剛柔相濟的,或講大松大柔的,事實上所追求的無非都是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平均高分;講剛猛的,不可能會笨到要把自己練成全身僵硬打不到人,講剛柔相濟的也不可能會笨到要把自己練得不軟不硬半調子,講大松大柔的同樣不可能會笨到把自己練得軟趴趴,拳腳打在別人身上不痛不癢。 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平均高分,是所有武術的共同目標,這是無庸置疑的。剛猛、剛柔相濟、大松大柔
8、只是訓練方式的差異罷了,其目地都是能夠運用最高的技術,最快的速度,對敵人造成最大、最嚴重的傷害。 內家武術追求整勁,就是追求實戰(zhàn)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整合。所以說,所謂的勁,事實上即是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本身。勁是技巧、速度、威力統(tǒng)整之后的綜合戰(zhàn)技,絕不是像少數(shù)人誤以為的,僅指發(fā)人丈余的推力,或拳拳到肉,腳腳鉆心的強大打擊力道而已。 因此只以強大的打擊力道,或強力的推人來演示內勁,并不足以全面概括傳統(tǒng)武術中關于勁的圓全技術內容。我們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很容易明白為什么同樣是講勁,主推者、主打者、主化者,主擒者、主摔者.人人都以自己的勁為是,而以別人的勁為非。 因為內勁就像一只大象,摸到局
9、部而把局部視為全部的人,必然會以自己所摸得者為是,因此主推者、主打者、主化者,主擒者、主摔者.彼此之間,對勁的觀點南轅北轍,甚至相互抵毀,便絲毫不足為奇了。 當然像瞎子摸象般地以為自己所摸得的局部勁法為是者,也經常會對別人會有坐井窺天的誤判。誤以為講剛猛者必不能柔化,講剛柔并濟者必好壞參半,講大松大柔者必不會出重拳重腿;或誤以為善化者必不善推,善推者必不善打;甚至更荒誕地只單純從推人的距離,或只單純從出拳的力道,來判斷武者內勁的修為程度。 這些對他人勁法的誤解和誤判,都是由于不明白內勁即等于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戰(zhàn)力總和,而誤以為內勁只能用于他本人所能認知的某種片面技術所致。 因此,認清內勁即是傳統(tǒng)武術高技巧、高速度、高威力的另一個名字,就會明白傳統(tǒng)武術所講求的整勁,是為了追求更全面的摔打擒化踢等全面統(tǒng)整的用勁技術,就不會只停在片面局部的技術觀念中,造成偏長的武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