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教科版知識點歸納
《八年級物理下教科版知識點歸納》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物理下教科版知識點歸納(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八年級物理下教科版知識點歸納 Hxg 第七章 力 1. 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 力不能脫離物體單獨存在; 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其中被研究的對象都是受力物體。 2. 力產(chǎn)生的條件: 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觸)。 3. 力學(xué)必記的三句話: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動←→靜、快←→慢、方向改變)③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不能說改變形變或物體形變發(fā)生改變) 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2、 (它們都可以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 力( F):國際單位是牛(頓) ,符號是 N; 2 個雞蛋在手上對手的力大約是 1N。 6. 力的表示法有 2 種: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用一個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力, 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 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同光線一樣,這個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訣為:一定點二畫線、三定比例四截線、五在末端標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寫尖邊。 注:①力的示意圖比力的圖示少了畫標度的過程??梢赃@樣記: 示意圖就是意思意思, 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沒有圖示詳細; ②在同一個圖中,如果有幾個力
3、的話要公用一個標度和力的作用點。 (作用點一定 在受力物體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 ③線段長度沒有半格的, 也沒有一個格的, 也就是說最少 2 個格,且是格的整數(shù)倍。 8. 物體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叫彈性形變。 產(chǎn)生條件或依據(jù):①物體間是否直接;②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和拉伸。 9. 彈力的大?。?F=k x 其中 F:彈力; k:勁度系數(shù),和物體本身有關(guān); x:形變量,即 形變后的長度也原長的差。 (初中階段不需要掌握該公式) 即彈力的大小與物體本身額 彈性強弱和形變量的大小有關(guān)。形變量越大,彈力越大,彈簧測力計 就是根據(jù)這個 原 理
4、制成的 :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 10. 彈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形變方向相反;常見的彈力有壓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彈簧測力計又叫彈簧秤,可測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為:①看(量程)②認(分度值和單位)③調(diào)(調(diào)零,然后拉幾下掛鉤,避 免彈簧被外殼卡?。軠y(拉力方向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⑤讀(視線與刻度面板垂直) ⑥ 記( +單位) 這種科學(xué)方法稱做“轉(zhuǎn)換法” 。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 強計等。 注: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量程。 否則會損壞測力計。 12. 重力( G):由于地球吸
5、引而產(chǎn)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 物體是地球。 重力的施力 重力的大小 G=m 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 質(zhì)量為 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 9.8N。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 , [ 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 其應(yīng)用 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 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 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 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13. 假如失去
6、重力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 ① 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大氣不會產(chǎn)生壓強。 14. 摩擦力 (f) : (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 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 阻礙相對運動的力 就叫摩擦力。 (2)、分類: 靜摩擦 摩擦力 動摩擦 滑動摩擦 滾動摩擦 (3)滾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 粗糙程度 和所受 壓力的大小 有關(guān);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 一直線上的外力的大小。
7、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確定研究物體⑵找參照物(施力物體)⑶假設(shè) f 不存在, 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運動情況⑷ f 與假定的運動情況相反。 15. 摩擦力的應(yīng)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 、 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 第八章 力與運動 16. 如果一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 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蛘哒f,如果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可以用
8、一個力來代替,那么, 能夠代替那兩個力作用效果的力, 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 求兩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同一條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 F1、 F2, F 合= F1+F2,方向與 F1、 F2 同向;同一條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 F1、 F2, F 合 = F1-F2 (F1 大于 F2),方向與較大的那個力方向相同。 17.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tài)。 (1)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實驗 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 推理而概括 出來的 (2) 因為不受力不存在,所
9、以在實際中即為 F 合 =0,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 態(tài)。 ( 3) 牛一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18. 慣性: 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 注:( 1)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2)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 m有關(guān),與物體 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 速度 等無關(guān)。 (3) 慣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說慣性力,受到慣性作用,在慣性的作用下。應(yīng)該說 由于慣性 或者具有慣性 19. 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步驟: ( 1)物體原來處于什么狀態(tài);( 2)在外力的
10、作用下哪一部分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 ( 3)物體的另一部分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4)最后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0. 平衡狀態(tài):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1. 二力平衡:物體在受到 兩個力 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 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稱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 22. 一對相互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的區(qū)別: 一對相互作用力:異體、共線、等大、反向;一對平衡力:共體、共線、等大、反向 關(guān)鍵是受力物體是不是同一個物體 第九章 壓強 23.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壓力
11、的大?。汗腆w放在水平面上, F 壓=G 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且指向受壓物體 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畫力的示意圖時要注意) 下圖為重為 G 的物體在接觸面上靜止不動時所指出的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24. 25. 壓強( 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表示的是 壓力的作用效果。 單位是帕斯卡( Pa ),還有百帕( h Pa )、千帕( K Pa )、兆帕( M Pa )。 定義式: P = F S 受 ( P :壓強( Pa ) F
12、 壓:壓力 (N); S 受:受力面積 (m2 )1 壓/ Pa=1 N/ m 2 這種由定義引出來的公式叫比值定義法;以前還有速度、密度都是這樣引出來的。 注: S 指受力面積≠表面積≠接觸面積 26. 帕斯卡是個很小的單位,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 5 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 的壓強約為:1 . 5 104Pa 。一顆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約為 20Pa;物理意義是 1 平 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20N。 27. 增大壓強的方法:① F 壓→, S 受↓ 可 ↑ P② S 受
13、→, F 壓↑ 可 ↑ P③同時 ↑F 壓 、↑ S 受 可 ↑ P。 同理,反過來可以減小壓強。 28. 液體壓強的產(chǎn)生原因:液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9. 液體壓強: p ( Pa ) P= ρ液 g h ( ρ液:液體的密度 (kg/m 3 ); h:深度 (m) 【從 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從公式中看出: 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而與液體的質(zhì)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guān)。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30. 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
14、方向都有壓強;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31. 計算壓力和壓強的一般方法: ① 固體:先算壓力,再由 P= F 壓/S 受計算壓強( 固體放在水平面上, F 壓=G) ② 液體:先由 P= ρ液 g h 計算壓強,再由 F 壓=P S 受計算壓力。 32. 特殊情況: ① P= ρ固 g h 也適用于固體,但要求固體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樣粗。 ② F 壓 =G 也適用于液體,但要求液體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樣粗 。 33. 液
15、 體 壓 力 和 壓 強 的 特 點 34. 連通器的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鍋爐水位計。 35. 固體 (能大小不變地) 傳遞壓力,液體 (能大小不變地) 傳遞壓強,所以計算時固體先計算壓力,液體先計算壓強 36. 大氣壓強: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 p0 表
16、 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是有區(qū)別的,大氣壓指直接和空氣相連的氣體壓強, 也就是空氣壓強, 而氣壓指一部分的氣體壓強; 如高壓鍋內(nèi)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 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產(chǎn)生原因:因為 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 37. 兩個重要的實驗: ① 馬德堡半球?qū)嶒灒鹤C明的大氣壓強的存在 ② 托里拆利實驗:不但證明的大氣壓強的存在,還精確的測出了大氣壓值: 760mm汞
17、 柱高, 即 P0 =ρ液 g h =1.01 105Pa(1 標準大氣壓下≈ 1.0x10 5Pa) 38. 大氣壓的特點: 空氣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有關(guān)。一般 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第十章 流體的力現(xiàn)象 把具有 流動性 的液體和氣體統(tǒng)稱 流體 。 39. 伯努利原理 :流體在 流
18、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流體在 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 飛機升力產(chǎn)生的原因 :空氣對飛機機翼上下表面產(chǎn)生的壓力差。飛機升力產(chǎn)生的過程 : 機翼形狀上下表面不對稱 (上凸 ),使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 大,因此在機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壓強差,從而形成壓力差,這樣就形成了升力。 40. 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方向 :豎直向上; 施力物體: 液(氣)體 41. 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實質(zhì)) :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 向上、向下
19、的壓力差 即浮力。 42. 浮力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液體(氣體)具有重力 43.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即 F 浮 = G排 =ρ液 V 排 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 密度 和 物體 排開液體的體積 有關(guān),而與物體的 質(zhì)量、體積、重力、形狀關(guān)。 、浸沒的深度 等均無
20、 44. 45. 浮力的生活應(yīng)用: ① 輪船:利用制成空心來 增大排開水的體積來增大浮力 實現(xiàn)漂浮的; ② 潛水艇:利用水艙充、放水來 改變自身重力 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 ③ 熱氣球、汽艇:利用 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通過改變氣囊里氣體的質(zhì)量來改變自身的體積,從而改變所受浮力的大小,來實現(xiàn)升降的。 46. 計算浮力方法 : ①(二次)稱重法: F 浮= G物- F 拉( 利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 。 ②壓力差法: F 浮= F 向上 - F 向下(利用壓力求浮力) ③ F 浮=G
21、排 或 F 浮=ρ液 V 排 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zhì) 量或體積時常用) ④平衡法, F 浮=G物 ( 漂浮或者懸浮時求浮力; ) 47. 浮力計算方法總結(jié):第 1、 2 種方法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適用,所以一般計算浮力只有 第 3、4 種方法,而第 3、4 種方法的適用范圍不同,第3 種方法只適用于漂浮和懸浮, 第 4 種方法任何時候都適用。一般計算過程如下: ( 1)由 ρ液與 ρ物的關(guān)系判斷物體 所在的狀態(tài),如果漂浮或者懸浮的話首選第3 個公式,第 3 個公式解答不出來再選擇 第 4 個公式。(2
22、)如果有“浸沒”兩個字首先想到的就是 V 排=V 物 第十一章 功與機械 48. 功 (W):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 W=F S 單 位: 1J=1N m 即影響做功的兩個因素為:①作用在物體上的 力 ②物體在 力的方向 上移動的距離; 如果有一項為 0,(乘積都為 0)做功都為 0。 49. 三種情況不做功:①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沒動(無 S);②利用慣性運動的不做功 (無 F) ③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垂直的不做功。(
23、無 S)。 50. 功率( P):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的功。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 定義式 )P=W/t 推導(dǎo)式 P=F 單位:瓦(特) ,符號 W 3 6 還有千瓦( KW)和兆瓦 (MW) 1 MW=10KW=10W 1 馬力 =735W 功率大小的比較和速度大小的比較類似。 51. 杠桿 : 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 52.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l 1 l2 O 表示。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用字母 O ②動力:使杠桿轉(zhuǎn)
24、動的力。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字母 F 2 表示。 F1 F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 L 表示。 2 1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 L 2 表示。 注:①動力和阻力都是相對而言的, 不論是動力還是阻力,杠桿都是受力物體,故分析 時,如不能確定動力和阻力時可隨意確定 1 個,這對研究問題沒有影響; ②力臂是 支點到力的 作用線 的距離(力的作用線就是圖中力的方向) ③動力和阻力關(guān)于支點“ O”的
25、旋轉(zhuǎn)方向是相反的(或簡記為:同側(cè)異向,異側(cè)同向) 53. 杠桿平衡: 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zhuǎn)動都叫做杠桿平衡。 (傾斜靜止時也叫處于平衡狀態(tài) ) 54. 杠桿平衡條件: F1L1 = F 2 L2 或者 F1 /F 2= L 2/ L 1 55. 杠桿的分類:①省力杠桿: L1> L 2 → F1 < F 2 省力費距離 ② L1 < L 2 →F1 > F 2 費力省距離 ③ L1= L 2→ F1 = F 2 不省(費)力不省 (費)距離 沒有即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 注:⑴判定杠桿是省力還是費力,或
26、者做杠桿平衡類問題時,都要通過杠桿的力臂來判 定。為了掌握力臂的關(guān)系,最好 先畫出杠桿示意圖 ,在圖中把支點、動力臂和阻力臂都表示出來,便于判定。 ⑵ 力臂畫法口訣:一找點(支點)二畫線(力的作用線,就是圖中力的方向)三作垂線段(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 ;垂線段的長度即是力臂。⑶最小動力的求法: ① 先求最大動力臂: a:動力作用點確定了,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長即為最大動力臂; b 動力作用點沒有確定時,應(yīng)看杠桿哪一點離支點最遠,則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即為最大動力臂。 ② 再畫最小動力: 過動力作用點作最大動力臂的垂線, 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動力的方向。 56.
27、滑輪 1、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l 2 l 1 ②實質(zhì): 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 F2 ①定義:和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 (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②實質(zhì):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 動力臂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桿。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3、滑輪組 l 1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l2 57. 組裝滑輪組方法:首先根據(jù)公式 S=n h 或 n=(G 物
28、+G動 ) / F 求出繩 F2 子的股數(shù)。然后根據(jù)(繩子固定端) “奇動偶定”的原則。結(jié)合題 目的具體要求組裝滑輪。 58. 功的原理: 1、內(nèi)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jié)論,對于任何機械都適用。 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 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 要省距離必須費力, 既省力又省距 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
29、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滑輪組、 斜面)、或者可以省距離(釣魚竿) 、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 ,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 (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 理想機械: 使用機械時, 人們所做的功( F S ) = 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 G h) F1 F1
30、 59. 60. 機械效率(η) :⑴有用功( W有):人們需要做的功,也就是為了達到目的人們 需要且 必須做 的功。⑵額外功( W 額):人們?yōu)榱诉_到目的 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 的功(主要是 克服機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而做的功) ⑶總功( W總):W有 與 W額的和。 ⑷ η = W 有 / W 總 100%<1 61. ※※※豎直方向: F=1/n G 總=1/n (G物+G動 ) S=n h η = W 有/ W 總 100%=G物 h/F
31、S 100%=G物/n F 100% <1 62. ※※※水平方向 F=1/n f S 繩=n S 物 η = W 有 / W 總 100%= f S 物/F S 繩 100% = f/n F <1 100% ⑴解滑輪組問題的步驟為:①先找出繩子段數(shù) n②再根據(jù)方向選擇合適的公式③根據(jù)一、一對應(yīng)關(guān)系代入數(shù)據(jù)即 可 ⑵ W有指我們的目的者,我們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所必須克服的功; ⑶ W總指能量的提供者, 滑輪組要想運動起來的能量是 一定是有繩子的自由端的拉力提 供的 。 63. η=W /
32、W = W / W + W 100% 有 總 100% 有 有 額 =G物 h/ G 物 h+G動 h = G物/ G 物+G動(由此可知動滑輪越輕, η 越 大) = G 物+( G動 -G 動) /G 物+G動=1-G 動/G 物+G動(由此可知物重越重, η 越大) η = W有/ W 有 + W額 100% (由此可知, f 越小, W額 越小, η 越大) 即同一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具有可變性 ,反之可以減小機械效率( 在選擇題中別忘記控制 變量 )。 64
33、. 機械效率永遠小于 1(理想機械可以等于 1);機械效率和功率無關(guān)。 第十二章 機械能 65. 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 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既有能量。 單位和功的單位一樣, 都是 J。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lǐng)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 ,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jīng)做功。 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66. 動能 定義: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物體速度越大、質(zhì)量越大, 決定其大小的因素: 機 動能就越大
34、械 重力 定義: 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 。 能 勢能 物體質(zhì)量越大、舉得越高, 決定其大小的因素: 勢能 勢能就越大 彈性 定義: 發(fā)生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量 。 勢能 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彈性 決定其大小的因素: 勢能就越大 67.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68. 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 轉(zhuǎn)化 彈性勢能 動能 勢能 轉(zhuǎn)化 重力勢能 69. 動能與勢能轉(zhuǎn)化問題的分析:先分析 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決定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然后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其中減小的一種形式的能必定轉(zhuǎn)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一個物體的動能的減少往往伴隨這它的勢能的增 加)。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川渝旅游日記成都重慶城市介紹推薦景點美食推薦
- XX國有企業(yè)黨委書記個人述責(zé)述廉報告及2025年重點工作計劃
- 世界濕地日濕地的含義及價值
- 20XX年春節(jié)節(jié)后復(fù)工安全生產(chǎn)培訓(xùn)人到場心到崗
- 大唐女子圖鑒唐朝服飾之美器物之美繪畫之美生活之美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輕松掌握各要點節(jié)后常見的八大危險
- 廈門城市旅游介紹廈門景點介紹廈門美食展示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復(fù)工復(fù)產(chǎn)十注意節(jié)后復(fù)工十檢查
- 傳統(tǒng)文化百善孝為先孝道培訓(xùn)
- 深圳城市旅游介紹景點推薦美食探索
- 節(jié)后復(fù)工安全生產(chǎn)培訓(xùn)勿忘安全本心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yīng)急
- 預(yù)防性維修管理
- 常見閥門類型及特點
- 設(shè)備預(yù)防性維修
- 2.乳化液泵工理論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