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專用)(新課標)高三語文二輪專題復習 訓練22 語文基礎知識+論述類文本閱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湖北專用)(新課標)高三語文二輪專題復習 訓練22 語文基礎知識+論述類文本閱讀(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訓練二十二 [語文基礎知識+論述類文本閱讀]
一、語文基礎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引擎(qíng) 發(fā)酵(xio)
滯納金(zhì) 曲徑通幽(qū)
B.逆襲(xí) 角逐(jiǎo)
捅婁子(lóu) 瑕不掩瑜(yú)
C.脖頸(jǐng) 烙印(lo)
鉆牛角尖(zuān) 萎靡不振(mǐ)
D.推諉(wěi) 縝密(zhěn)
潛規(guī)則(qin) 穩(wěn)操勝券(qu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
A.尺牘 插座 攻城掠地 湮沒無聞
2、B.喋血 文身 披沙揀金 形跡可疑
C.影碟 膨脹 胸無城府 銳不可擋
D.馬甲 版畫 歡呼鵲躍 拾人牙慧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 )
A.蔡明上了2013年春晚,當被問到“你會放棄它嗎?”蔡明連說不一定。她透露蛇年春晚準備了四個小品,只有《想跳就跳》勉強過關,其余三個則差強人意,被直接斃掉。
B.近日,上海黃浦江水面出現(xiàn)2000多頭死豬。事情發(fā)生后,供水企業(yè)加強了水質(zhì)監(jiān)測。人們在關心水質(zhì)污染的同時,也已經(jīng)開始調(diào)查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C.兩會成為思想碰撞的平臺:既有領導干部們高屋建瓴的深謀遠慮,也有來自最基層的代表委員的心聲;既有專家學者
3、的權威觀點,也有平頭百姓的一得之見。
D.在今年“兩會”的討論會上,一位農(nóng)民代表“搶”到了會議的最后一個發(fā)言機會。因為他要代表農(nóng)民說幾句話,這是他處心積慮準備的建議,怎么舍得放棄不提?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醫(yī)學研究表明,氣溫驟降或突然由溫暖的環(huán)境來到寒冷的環(huán)境,往往會誘發(fā)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發(fā)作。
B.國民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于基礎地位,國力的增強越來越多地取決于勞動者素質(zhì)的提高,取決于各類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的提高。
C.計劃于6月至8月?lián)駲C發(fā)射的“神舟十號”,將是飛船在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3名航天員將駕乘飛船與“天宮一號”實施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4、
D.不同的生活習俗、自然條件等,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結(jié)構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現(xiàn)出淳樸自然,而又有著各自的特色。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在世界文學史上,我國的魯迅和俄國的果戈理都以《狂人日記》為題寫過小說,成為文壇佳話。
B.詞的標題和詞牌是有嚴格區(qū)別的,詞的標題是詞的內(nèi)容和集中體現(xiàn),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nèi)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diào)的名稱。
C.在元代文學中,首先異軍突起的是雜劇,它標志著中國戲劇的成熟,后人又把散曲和小令合稱為“元曲”,與唐詩、宋詞并舉。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學為形式叫“銘”,該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
5、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志銘”,如《柳子厚墓志銘》。
二、名篇名句默寫(共5分)
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其中的5個小題作答,如答題超過5個,按所答的前5個小題計分)
(1)江間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來萬事東流水。
6、(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5)吾嘗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6)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_____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7)______________,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
(8)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三、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書法:立象以盡意
《易經(jīng)·系辭》提出的“立象以盡意”客觀上應是中國書法遵循的根本原則?!跋蟆笔侵袊軐W的重要范疇,由此衍生出物象、卦象、意象、大象等名詞。
7、陰陽二氣,相摩相蕩,有而未形之時的混沌之“象”,謂之“大象”。
漢字具有非常精密、細膩的結(jié)構感,本身已經(jīng)在“立象”,書法在此基礎上作出了更大的拓展。生活應用層面的文字書寫,其單字造型的靈變范圍非常有限,字與字之間只是追求一種鱗次櫛比的齊整,而沒有藝術化的組合關系。書法則無限拓寬單字結(jié)構體的變化,而且字和字之間不是一種簡單的排比,而是穿插錯落,藝術化地組合成為不可分割的渾然一體的“象”。這種書法之“象”更接近“道”的混沌。運控毛筆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的“用柔”思想。相對于“用剛”而言,“用柔”手段更為含蓄、復雜、細膩,更難以把握?!拔┕P軟則奇怪生焉”,毛筆的柔活特性使書法的線條如云煙變幻,有一種彌散
8、著的特殊張力,這非常契合于“道”。
這樣,文字之“象”乃升華為書法之“象”。書法的“立象”也就是一種“造型”,是一種視覺性的藝術,通過視而可見的形象化的東西寄托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追求,喚起欣賞者的審美愉悅。
“象”的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系,有點類似于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內(nèi)涵越小,外延越大。所以,為了“盡意”,涵蓋無限之“意”,“象”的形式必須平易簡約。
如果過于具體、繁復,就會僵化,不具備回味、想象的空間。因此,《周易·系辭》說:“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比欢?,“大象無形”的追求顯得過于虛無空疏。
權衡折中之下,書法的形式構成與表現(xiàn)內(nèi)容之間的匹配是最恰當、最理想的。書法主要是黑白二色,以點線組合實
9、現(xiàn)空間分割,與其他藝術相比,其形式至為洗練簡約。這種抽象、簡練的形式構成,既有具體的指向性,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如此形成含蓄美感和多義效果,造成自由聯(lián)想的闊大空間,力求以有形的有限表現(xiàn)無形的無限,如此方能“盡意”。韓愈《送高閑上人序》說:書法最重要的是“得其心”,而不是“逐其跡”?!跋蟆笔且环N依托,更關鍵的是其背后的“意”。
書法家必須把“象”立起來,才能表“意”?!跋蟆庇谢镜募记煞▌t,必須從書法史上認真借鑒,熟能生巧,有所創(chuàng)立。如果不掌握書法的表達技巧,即使文化領域的專家名人的毛筆字跡,也不可能“盡意”,算不上“書法”。
“盡意”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作者把自己的文化憧憬灌注到作品中。伯牙學
10、琴,他的老師成連先生引導他“移情”于琴。張旭工書,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書法的“意”不僅記錄了創(chuàng)作者的即時情緒,也呈現(xiàn)深層次的悠遠情懷。這是一種高級情懷,是文化情懷,更多地表現(xiàn)為文人情懷。書法家重視文化養(yǎng)成,才有可抒發(fā)之“意”。為此,我們應該倡導毛筆書寫者有高層次的文化追求,同時明確文人在書法家群體中當之無愧的主體地位,要求他們在書法發(fā)展中肩負起責無旁貸的文化擔當?!氨M意”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意”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這就需要欣賞者內(nèi)心有呼應的基礎??傊?,書法將多種文化元素進行了系統(tǒng)組合,“意”在把握事物變化的基本法則模式,以“象”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出來,生動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直覺思維的特點以
11、及整體觀思維的大局意識。如今,書法在社會大眾心目中依然享有較高地位,主要得益于文化傳統(tǒng)的強大慣性;而如果沒有一個引領性的核心理念,書法的前景不可能繁榮,只可能蕪雜。明確并遵循書法“立象以盡意”的根本法則,其文化地位才能得到確立。
(選自《光明日報》2013年3月22日,有刪改)
7.關于“象”的解說,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象”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疇,陰陽二氣,相摩相蕩,有而未形之時的混沌之“象”,謂之“大象”。
B.書法拓寬了單字結(jié)構體的變化,字和字之間不是一種簡單的排比,而是穿插錯落,藝術化地組合為渾然一體的“象”。
C.書法的“立象”也就是一種“造型”,是一種視覺性的藝
12、術,通過各種形象化的東西寄托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追求。
D.書法之“象”接近“道”的混沌,為了“盡意”,涵蓋無限之“意”,“象”的形式必須平易簡約。
8.對“象”和“意”的關系,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抽象、簡練的“象”,既有具體的指向性,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力求以有形的有限表現(xiàn)無形的無限,方能“盡意”。
B.書法家必須把“象”立起來,才能表“意”,如果不掌握書法的表達技巧,不可能“盡意”,算不上“書法”。
C.“意”以“象”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直覺思維的特點以及整體觀思維的大局意識。
D.“象”是一種依托,更關鍵的是其背后的“意”,“象”在“意”的支配下將多
13、種文體元素進行了系統(tǒng)組合。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A.“用柔”本是運控毛筆的手段,借此,毛筆的柔軟性可使書法的線條如云煙變幻,彌散特殊的張力,這非常契合于“道”。
B.“象”有基本的技巧法則,必須從書法史上認真借鑒,熟能生巧,有所創(chuàng)立。所以,書法家必須把“象”立起來,才能表“意”。
C.“盡意”既需要創(chuàng)作者把自己的文化憧憬灌注到作品中,又需要欣賞者內(nèi)心有呼應的基礎,理解和接受創(chuàng)作者的人文情懷。
D.明確并遵循書法“立象以盡意”的根本法則并將其作為引領性的核心理念,書法的文化地位就能得到確立。
訓練二十二
1.D [解析] A.發(fā)酵(jio);B.
14、角逐(jué);C. 脖頸(gěng)。
2.B [解析] A.攻城略地;C.銳不可當;D. 歡呼雀躍。
3.B [解析] A項,差強人意: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不合語境。C項,一得之見: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一點膚淺的見解;不能作為第三者的陳述。D項,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多含貶義。
4.B [解析] A.句式雜糅,是“往往會誘發(fā)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和“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會發(fā)作”兩種表達方式的雜糅,刪去“發(fā)作”即可。C.搭配不當,“神舟十號”與“一次”不搭配。D.成分殘缺,應在“自然”后加“的特點”之類的詞語。
5.C [解析] 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雜劇包括小令和套數(shù)。
6.(1)塞上風云接地陰 (2)別有幽愁暗恨生 (3)金石可鏤 (4)世間行樂亦如此 (5)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6)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7)雕欄玉砌應猶在 (8)萬鐘于我何加焉
7.C [解析] “各種形象化的東西”應為“視而可見的形象化的東西”。
8.D [解析] “‘象’在‘意’的支配下將多種文化元素進行了系統(tǒng)組合”曲解文意,應為“書法將多種文化元素進行了系統(tǒng)組合”。
9.C [解析] A.“用柔”是中國文化的思想;B.強加因果;D.是“才能”不是“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