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考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立體幾何(含解析)(文)-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

上傳人:文*** 文檔編號:240462391 上傳時間:2024-04-11 格式:DOC 頁數(shù):12 大?。?91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統(tǒng)考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立體幾何(含解析)(文)-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1頁
第1頁 / 共12頁
(統(tǒng)考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立體幾何(含解析)(文)-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2頁
第2頁 / 共12頁
(統(tǒng)考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立體幾何(含解析)(文)-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_第3頁
第3頁 / 共12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統(tǒng)考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立體幾何(含解析)(文)-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統(tǒng)考版)高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立體幾何(含解析)(文)-人教版高三數(shù)學試題(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專題限時集訓(十一) 立體幾何 1.(2019·全國卷Ⅰ)如圖,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BAD=60°,E,M,N分別是BC,BB1,A1D的中點. (1)證明:MN∥平面C1DE; (2)求點C到平面C1DE的距離. [解] (1)證明:連接B1C,ME.因為M,E分別為BB1,BC的中點,所以ME∥B1C,且ME=B1C.又因為N為A1D的中點,所以ND=A1D. 由題設知A1B1綊DC,可得B1C綊A1D,故ME綊ND,因此四邊形MNDE為平行四邊形,所以MN∥ED.又MN?平面C1DE,所以MN∥平面C1DE. (

2、2)過點C作C1E的垂線,垂足為H. 由已知可得DE⊥BC,DE⊥C1C,所以DE⊥平面C1CE,故DE⊥CH. 從而CH⊥平面C1DE,故CH的長即為點C到平面C1DE的距離. 由已知可得CE=1,C1C=4,所以C1E=,故CH=. 從而點C到平面C1DE的距離為. 2.(2020·全國卷Ⅱ)如圖,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側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別為BC,B1C1的中點,P為AM上一點.過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 (1)證明:AA1∥MN,且平面A1AMN⊥平面EB1C1F; (2)設O為△A1B1C1的中心,若AO=AB

3、=6,AO∥平面EB1C1F,且∠MPN=,求四棱錐B-EB1C1F的體積. [解] (1)證明:因為M,N分別為BC,B1C1的中點,所以MN∥CC1. 又由已知得AA1∥CC1,故AA1∥MN. 因為△A1B1C1是正三角形,所以B1C1⊥A1N. 又B1C1⊥MN,故B1C1⊥平面A1AMN. 所以平面A1AMN⊥平面EB1C1F. (2)AO∥平面EB1C1F,AO?平面A1AMN,平面A1AMN∩平面EB1C1F=PN,故AO∥PN. 又AP∥ON,故四邊形APNO是平行四邊形,所以PN=AO=6,AP=ON=AM=,PM=AM=2,EF=BC=2. 因為BC∥平面E

4、B1C1F,所以四棱錐B-EB1C1F的頂點B到底面EB1C1F的距離等于點M到底面EB1C1F的距離. 如圖,作MT⊥PN,垂足為T,則由(1)知,MT⊥平面EB1C1F,故MT=PMsin∠MPN=3. 底面EB1C1F的面積為×(B1C1+EF)×PN=(6+2)×6=24. 所以四棱錐B-EB1C1F的體積為×24×3=24. 3.(2019·全國卷Ⅲ)圖1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組成的一個平面圖形,其中AB=1,BE=BF=2,∠FBC=60°.將其沿AB,BC折起使得BE與BF重合,連接DG,如圖2. 圖1       圖2 (1)證明:圖2

5、中的A,C,G,D四點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 (2)求圖2中的四邊形ACGD的面積. [解] (1)證明:由已知得AD∥BE,CG∥BE,所以AD∥CG, 故AD,CG確定一個平面,從而A,C,G,D四點共面. 由已知得AB⊥BE,AB⊥BC,又BE,BC?面BCGE,BE∩BC=B,故AB⊥平面BCGE. 又因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CGE. (2)取CG的中點M,連接EM,DM. 因為AB∥DE,AB⊥平面BCGE,所以DE⊥平面BCGE,故DE⊥CG. 由已知,四邊形BCGE是菱形,且∠EBC=60°,得EM⊥CG,故CG⊥平面DEM.

6、 因此DM⊥CG. 在Rt△DEM中,DE=1,EM=, 故DM=2. 所以四邊形ACGD的面積為4. 4.(2018·全國卷Ⅲ)如圖,矩形ABCD所在平面與半圓弧所在平面垂直,M是上異于C,D的點. (1)證明:平面AMD⊥平面BMC; (2)在線段AM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MC∥平面PBD?說明理由. [解] (1)證明:由題設知,平面CMD⊥平面ABCD,交線為CD.因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D,故BC⊥DM. 因為M為上異于C,D的點,且DC為直徑,所以DM⊥CM. 又BC∩CM=C,所以DM⊥平面BMC. 而DM?平面AMD,故平面A

7、MD⊥平面BMC. (2)當P為AM的中點時,MC∥平面PBD. 證明如下:如圖,連接AC,BD,AC交BD于O. 因為ABCD為矩形,所以O為AC的中點.連接OP,因為P為AM中點,所以MC∥OP.又MC?平面PBD,OP?平面PBD,所以MC∥平面PBD. 1.(2020·懷仁模擬)如圖,已知P是平行四邊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點, M,N分別是AB,PC的中點. (1)求證: MN∥平面PAD; (2)若MN=BC=4,PA=4,求異面直線PA與MN所成的角的大?。? [解] (1)取PD的中點H,連接AH,NH, ∵N是PC的中點,∴NH綊DC. ∵M是A

8、B的中點,且DC綊AB, ∴NH綊AM,即四邊形AMNH為平行四邊形. ∴MN∥AH. 又MN?平面PAD,AH?平面PAD, ∴MN∥平面PAD. (2)連接AC并取其中點O,連接OM,ON. 則OM綊BC,ON綊PA. ∴∠ONM就是異面直線PA與MN所成的角, 由MN=BC=4,PA=4,得OM=2,ON=2. ∴MO2+ON2=MN2,∴∠ONM=30°, 即異面直線PA與MN成30°的角. 2.(2020·汕頭一模)在四棱錐P-ABCD中,平面PAC⊥平面ABCD,且有AB∥DC,AC=CD=DA=AB. (1)證明:BC⊥PA; (2)若PA=PC=A

9、C=,Q在線段PB上,滿足PQ=2QB,求三棱錐P-ACQ的體積. [解] (1)證明:不妨設AB=2a,則AC=CD=DA=a, 由△ACD是等邊三角形,可得∠ACD=, ∵AB∥DC,∴∠CAB=. 由余弦定理可得 BC2=AC2+AB2-2AC·AB·cos=3a2, 即BC=a,∴BC2+AC2=AB2. ∴∠ACB=90°,即BC⊥AC. 又平面PAC⊥平面ABCD, 平面PAC∩平面ABCD=AC, BC?平面ABCD,∴BC⊥平面PAC, ∵PA?平面PAC,∴BC⊥PA. (2)依題意得,PA⊥PC, VP-ACQ=VQ-PAC=VB-PAC=×S

10、△PAC×BC =×××××2=. 3.(2020·深圳二模)如圖所示,四棱錐S-ABCD中,SA⊥平面ABCD,∠ABC=∠BAD=90°,AB=AD=SA=1,BC=2,M為SB的中點. (1)求證:AM∥平面SCD; (2)求點B到平面SCD的距離. [解] (1)證明:取SC的中點N,連接MN和DN, ∵M為SB的中點, ∴MN∥BC,且MN=BC, ∵∠ABC=∠BAD=90°,AD=1,BC=2, ∴AD∥BC,且AD=BC, ∴AD綊MN, ∴四邊形AMND是平行四邊形, ∴AM∥DN, ∵AM?平面SCD,DN?平面SCD, ∴AM∥平面SCD.

11、 (2)∵AB=AS=1,M為SB的中點, ∴AM⊥SB, ∵SA⊥平面ABCD,∴SA⊥BC, ∵∠ABC=∠BAD=90°, ∴BC⊥AB, ∴BC⊥平面SAB, ∴BC⊥AM, ∴AM⊥平面SBC. 由(1)可知AM∥DN, ∴DN⊥平面SBC, ∵DN?平面SCD, ∴平面SCD⊥平面SBC, 作BE⊥SC交SC于E, 則BE⊥平面SCD, 在直角三角形SBC中, SB·BC=SC·BE, ∴BE===, 即點B到平面SCD的距離為. 4.(2020·長沙模擬)如圖,已知三棱錐P-ABC的平面展開圖中,四邊形ABCD為邊長等于的正方形,△ABE和△

12、BCF均為正三角形,在三棱錐P-ABC中. (1)證明:平面PAC⊥平面ABC; (2)求三棱錐P-ABC的表面積和體積. [解] (1)設AC的中點為O,連接BO,PO. 由題意,得PA=PB=PC=,PO=1,AO=BO=CO=1. 因為在△PAC中,PA=PC,O為AC的中點, 所以PO⊥AC. 因為在△POB中,PO=1,OB=1,PB=, PO2+OB2=PB2,所以PO⊥OB. 因為AC∩OB=O,AC,OB?平面ABC, 所以PO⊥平面ABC, 因為PO?平面PAC,所以平面PAC⊥平面ABC. (2)三棱錐P-ABC的表面積S=2×××+2××2 =

13、2+, 由(1)知,PO⊥平面ABC,所以三棱錐P-ABC的體積為V=S△ABC×PO =××××1=. 1.已知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D⊥DC,AB=1,AD=DC=2,AA1=2,且AA1⊥平面ABCD,F(xiàn)為A1B1的中點. (1)在圖中畫出一個過BC1且與AF平行的平面(要求寫出作法); (2)求四棱柱ABCD-A1B1C1D1的表面積. [解] (1)在平面CDD1C1中,過D作DP∥AF,交C1D1于P,在平面CDD1C1中,過C1作C1E∥DP,交CD于E,連接BE,此時AF∥C1E,∴過BC1且與AF平行的平面為平面BEC1.

14、 (2)∵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直角梯形, AD⊥DC,AB=1,AD=DC=2,AA1=2,且AA1⊥平面ABCD, ∴四棱柱ABCD-A1B1C1D1的表面積為: S=2S梯形ABCD+S矩形ABB1A1+S矩形ADD1A1+S矩形DCC1D1+S矩形BCC1B1=2××2+1×2+2×2+2×2+×2=16+2. 2.如圖,在三棱柱FAB-EDC中,側面ABCD是菱形,G是邊AD的中點.平面ADEF⊥平面ABCD,∠ADE=90°. (1)求證:AC⊥BE; (2)在線段BE上求點M(說明M點的具體位置),使得DE∥平面GMC,并證明你的結論. [

15、解] (1)證明:如圖,連接BD,則由四邊形ABCD是菱形可得AC⊥BD, ∵平面ABCD⊥平面ADEF,平面ABCD∩平面ADEF=AD,且DE⊥AD, ∴DE⊥平面ABCD. 又AC?平面ABCD, ∴AC⊥DE. ∵BD∩DE=D, ∴AC⊥平面BDE, ∵BE?平面BDE, ∴AC⊥BE. (2)設BD∩CG=O,在△BDE中,過O作DE的平行線交BE于點M,M點即為所求的點. ∵OM在平面MGC內,DE不在平面MGC內,且OM∥DE, ∴DE∥平面MGC. ∵四邊形ABCD為菱形,且G是AD的中點, ∴△DOG∽△BOC,且==, 又OM∥DE,于是==, 故

16、點M為線段BE上靠近點E的三等分點. 3.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ABC=90°,AB=2DC=2BC,E為AB的中點,沿DE將△ADE折起,使得點A到點P位置,且PE⊥EB,M為PB的中點,N是BC上的動點(與點B,C不重合). (1)求證:平面EMN⊥平面PBC; (2)設三棱錐B-EMN和四棱錐P-EBCD的體積分別為V1和V2,當N為BC中點時,求的值. [解] (1)證明:∵PE⊥EB,PE⊥ED,EB∩ED=E, ∴PE⊥平面EBCD, 又PE?平面PEB,∴平面PEB⊥平面EBCD, ∵BC?平面EBCD,BC⊥EB, ∴平面PBC⊥平面PE

17、B. ∵PE=EB,PM=MB,∴EM⊥PB, ∵BC∩PB=B,∴EM⊥平面PBC, 又∵EM?平面EMN,∴平面EMN⊥平面PBC. (2)∵N是BC的中點,∴==, 點M,P到平面EBCD的距離之比為, ∴=·=·=. 4.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A1B1B⊥平面ABC,D是AC的中點. (1)求證:B1C∥平面A1BD; (2)若∠A1AB=∠ACB=60°,AB=BB1,AC=2,BC=1,求三棱錐C-AA1B的體積. [解] (1)連接AB1交A1B于點O,則O為AB1的中點, ∵D是AC的中點,∴OD∥B1C, 又OD?平面A1BD,B1C?平面A1BD, ∴B1C∥平面A1BD. (2)∵AC=2,BC=1,∠ACB=60°, ∴AB2=AC2+BC2-2AC·BC·cos∠ACB=3, 得AB=. ∴AC2=AB2+BC2,得AB⊥BC. 又∵平面AA1B1B⊥平面ABC,平面AA1B1B∩平面ABC=AB,∴BC⊥平面AA1B1B. ∵∠A1AB=60°,AB=BB1=AA1,∴AA1=. ∴S△A1AB=·AB·AA1·sin∠A1AB=. ∴VC-A1AB=S△A1AB·BC=××1=.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