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 1.1.1 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

上傳人:文*** 文檔編號:240691533 上傳時間:2024-04-30 格式:DOC 頁數(shù):19 大?。?80.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通史版)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 1.1.1 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1頁
第1頁 / 共19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 1.1.1 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2頁
第2頁 / 共19頁
(通史版)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 1.1.1 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_第3頁
第3頁 / 共19頁

本資源只提供3頁預覽,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資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 1.1.1 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史版)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 1.1.1 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冊歷史試題(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 通史概覽 一目了然 [階段特征] 明清時期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時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加強;農耕經濟高度繁榮,手工業(yè)、商業(yè)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新的經濟因素產生;明清文化異彩紛呈。但與世界相比,中國未能與時俱進、與世界同步發(fā)展,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逐漸落伍了。 [整體感知] 1.政治上君主專制空前強化:表現(xiàn)為明朝廢除丞相、設內閣,清朝增設軍機處;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空前強化嚴重阻礙了新經濟、新思想的發(fā)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經濟上發(fā)展與遲滯:一方面,農耕經濟高度發(fā)展,并出現(xiàn)了資本主

2、義萌芽,經濟總量仍然處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農抑商”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了新經濟因素的發(fā)展,中國逐漸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潮流。 3.文化上承古萌新:一方面,理學仍然占據統(tǒng)治地位,并逐漸成為鉗制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市民文化的興起,小說繁榮,京劇形成并發(fā)展,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對君主專制進行了猛烈抨擊;“西學東漸”,西方近代科技開始傳入中國。 考點整合 一一突破 [主干知識重構——理線索] 整合一 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 1.明朝 (1)明太祖裁撤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秦以來一直實行的宰相制度宣告結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 (2)明成

3、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作為殿閣大學士組成內閣,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 2.清朝 (1)康熙帝:在宮內設置南書房,與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三足鼎立,擴大了皇權。 (2)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 ·關注新教材、新觀點· 1.明朝宦官專權局面的出現(xiàn) (1)原因:宦官比內閣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現(xiàn)宦官專權的局面。 (2)權力 ①內廷宦官機構司禮監(jiān)獲得了協(xié)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 ②負責提督東廠,控制錦衣衛(wèi)。 ③對官民的言行進行監(jiān)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 2.清朝奏折制度 (1)形成:康雍乾時期,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

4、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fā)環(huán)節(jié),形成了奏折制度。 (2)作用:使皇帝能夠更直接、廣泛地獲取信息,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 整合二 中國傳統(tǒng)農耕經濟的輝煌與遲滯 1.農業(yè):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被引進和推廣,廣泛種植棉花,民眾的衣食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2.手工業(yè) (1)生產方式:明代中葉以后,民營手工業(yè)超過官營手工業(yè),占據主導地位。 (2)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明中葉以后,在一些經濟發(fā)達的江南地區(qū)的絲織業(yè)中出現(xiàn),但發(fā)展緩慢。 3.商業(yè) (1)貨幣經濟:隨著商品流通的擴大,社會上大量使用白銀,商業(yè)資本日趨活躍。 (2)農產品商業(yè)化:農副產品大量進入

5、市場,棉花、茶葉、甘蔗、染料等經濟作物普遍種植,推動長途販運的興盛。 (3)工商業(yè)市鎮(zhèn):明朝中后期,在運河沿岸、江南地區(qū),工商業(yè)市鎮(zhèn)大量涌現(xiàn)。市鎮(zhèn)成為商品交易的重要場所。 (4)商幫:區(qū)域性的商人群體實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幫。 4.經濟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推行的經濟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2)明朝“海禁”:明太祖規(guī)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對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進行。 (3)清朝“閉關鎖國”:只留極少口岸對外通商,由政府特許的商行統(tǒng)一經營對外貿易。 ·關注新教材、新觀點· 自明朝中期起,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各經濟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現(xiàn)象 (

6、1)農業(yè):江南等地區(qū)農業(yè)的多種經營日益興盛,經濟作物品種繁多,種植廣泛,很多農民還兼營產品初級加工或相關副業(yè)。 (2)手工業(yè):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區(qū)的絲織、榨油、制瓷等行業(yè)中出現(xiàn)了新的經營方式,即開設工場,使用自由雇傭勞動力進行較大規(guī)模的生產。 (3)商業(yè):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經濟進入新的繁榮期。美洲等地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商業(yè)資本的集聚。 整合三 思想文化:中國傳統(tǒng)思想與科技文化的繼承發(fā)展 1.思想 (1)王陽明心學: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主張克服私欲,“致良知”。 (2)李贄的“異端”思想:主張破除對孔子的迷信,認

7、為人皆有私,主張個性自由。 (3)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 黃宗羲 反對專制暴君統(tǒng)治,提出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主張“工商皆本” 顧炎武 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經世致用” 王夫之 提出“理在氣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科學技術 (1)醫(yī)學:《本草綱目》系統(tǒng)地總結了中國16世紀以前的中醫(yī)藥學成就,創(chuàng)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 (2)農學:《農政全書》系統(tǒng)地總結了歷代經驗,徐光啟被譽為“中國近代科學先驅”。 3.文學藝術 (1)文學:明清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進入繁榮時期,著名的長篇小說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

8、2)繪畫和書法:強調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的文人畫成就突出。反映文人畫風貌的寫意畫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圖》、清代鄭板橋的《墨蘭圖》。 (3)戲?。好髦腥~到清中期,昆曲鼎盛,被譽為“百戲之祖”;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獻藝,兼容并蓄,經過不斷融合吸收,形成京劇,被譽為“國粹”。 ·關注新教材、新觀點· 1.陸王心學 (1)形成: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陸九淵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為核心的理論,形成陸王心學。 (2)主張:“良知”就是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發(fā)現(xiàn)、擴充和踐行,這樣就可以達到圣賢境界。 (3)評價 ①陸王心學強調主

9、觀能動性,激勵人們奮發(fā)立志。 ②以自己的內心為準則,又隱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陸王心學帶有主觀唯心主義傾向。 2.西學東漸 (1)時間:從明朝后期起,一些歐洲天主教傳教士前來中國傳教。 (2)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瑪竇等。 (3)概況 ①他們在傳教的同時,與一些開明的中國士大夫合作翻譯西方科學書籍。 ②清朝前期,傳教士運用歐洲測繪技術,幫助清廷繪制了較為精確的全國地圖。 (4)評價: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了西方科技知識。 [答題要素薈萃——抓主旨] 主旨一 紫禁之巔——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強化 1.集權于上、分權于下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1)變革中央機構:如秦設三

10、公九卿制;漢設“中朝”;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明廢丞相,設內閣;清設軍機處。 (2)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秦漢實行郡縣制;北宋設知州、通判和轉運使;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朝廢行中書省,設三司。 (3)注重對官吏的監(jiān)察:秦朝設御史大夫兼理國家監(jiān)察事務;漢代設置刺史;唐朝時設道,作為監(jiān)察區(qū);北宋設置通判監(jiān)督知州;明朝設提刑按察使司、廠衛(wèi)制度。 (4)注重官吏的選拔:漢朝實行察舉和征辟制;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及以后實行科舉制。 (5)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明清時期的“文字獄”。 總之,通過以上種種政策體現(xiàn)集權于上、分權于下的制度,實現(xiàn)了加強君主專制、

11、強化中央集權的目的。 2.清代邊疆制度 改土 歸流 清代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廢除土司、實行流官統(tǒng)治的一種政治措施。實行與漢族地區(qū)相同的政治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 盟旗 制度 在蒙古族地區(qū),實行札薩克制,即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劃分為旗,旗是基本行政單位,合若干旗為一盟。在尊重蒙古族社會傳統(tǒng)的基礎上,改造了草原的社會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貴族的權力,加強了清政府對草原的管理;有利于當?shù)厣鐣€(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加強了清朝統(tǒng)治的基礎,使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更為鞏固 金瓶 掣簽 又稱為金瓶鑒別,是藏族認定藏傳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轉世靈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年間正式設立的制度。自清朝以來,

12、藏傳佛教活佛達賴和班禪轉世靈童需在中央代表監(jiān)督下,經金瓶掣簽認定。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實施金瓶掣簽制度,對當時的西藏、蒙古地區(qū)社會和佛教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意義深遠 主旨二 步履維艱——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1.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特點 (1)地區(qū)性的商業(yè)中心的形成和出現(xiàn):各地市場聯(lián)系密切,地域分工趨勢顯見。 (2)城鄉(xiāng)商業(yè)繁榮:集市廣泛分布,農副產品大量投入市場,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 (3)各地“商幫”活躍:明清時期,不僅從商人數(shù)增多,而且出現(xiàn)各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商業(yè)集團即“商幫”。 (4)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在慢慢減弱,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政府“重農抑商”的政策沒有改變。

13、 (5)生產關系變化: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商業(yè)資本參與生產過程,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 2.明清農耕經濟難以推動社會轉型的原因 (1)政治上:“抑商”“閉關鎖國”等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既不利于積累財富,也不利于拓展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難以推動工業(yè)化。 (2)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場的擴大和農產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上:以農立國的經濟思想導致民間資本很難轉化為工商業(yè)資本。 主旨三 儒學新氣象——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 1.明末清初進步思想的產生 社會特征 主要思想 政 治 君主專制 黃宗羲的批君、限君思想 “存天理” 李贄

14、“萬物皆生于兩”;王夫之“理在氣中” “滅人欲” 李贄“稟賦自然”;王夫之“天理所寓” 禮教“三綱” 李贄“男女平等”;黃宗羲“君臣平等” 明亡清興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經濟 “重農抑商” 黃宗羲“工商皆本”;顧炎武“振興工商”;王夫之“國之司命” 文 化 科舉教條 李贄否定孔孟權威,強調獨立思考 學風空疏 顧炎武“經世致用” 2.明清時期,市民階層的興起及其影響 (1)市民階層的興起 ①“市民階層”主要是指平民等級中的商人與手工業(yè)者。明中葉以后,商品經濟日益發(fā)達,以商賈和百工為主體的市民階層逐漸壯大,社會影響日益擴大。②市民階層所要求的商業(yè)社會的

15、原則和封建傳統(tǒng)體系產生沖突,既有經濟基礎的矛盾,又表現(xiàn)在上層建筑方面,從而影響到晚明社會的整體風貌。 (2)市民階層的影響 社會 風氣 明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再是士人標榜的信條,仕途未明而棄儒經商者比比皆是,進一步導致傳統(tǒng)地位等級的松動 個性 解放 反抗封建禮教束縛,明末啟蒙思想家把學術同時政相聯(lián)系,提出“經世致用”的思想,與市民階層要求參政議政的社會思潮相一致 構筑價 值體系 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具有“對友誼和忠義的崇拜”“勸善戒惡的道德觀”等特點。市民階層已開始構建自己的價值系統(tǒng) 世俗文 學發(fā)展 戲曲、小說等“雜書”的消費成為江南地區(qū)的一種時尚 市民

16、意 識覺醒 市民享樂意識、自主意識與商業(yè)意識覺醒。隨著市民意識的覺醒,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也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給傳統(tǒng)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命題探究 一步到位 [明確已考視角——找規(guī)律] 考向一 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 1.命題點:明朝后期的內閣制度 [2020·全國卷Ⅲ,27]明萬歷年間,神宗下令工部鑄錢供內府用,內閣首輔張居正“以利不勝費止之”。神宗向戶部索求十萬金,張居正面諫力爭,“得停發(fā)太倉銀十萬兩”。這反映出當時(  ) A.內閣權勢強大    B.皇權受到嚴重制約 C.社會經濟凋敝 D.君權相權關系緊張 關鍵點撥:應結合“明初設立內閣制,后來,內閣

17、地位日益提高”,圍繞這一歷史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2.命題點:明代宦官識字與君主專制的強化 [2017·全國卷Ⅱ]明初朱元璋嚴禁宦官讀書識字,但中后期宦官讀書識字逐漸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針對性地編纂適合宦官學習的讀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樞決策過程發(fā)生異變  B.皇帝權力日趨衰落 C.內閣議政功能已經喪失 D.宦官掌握決策權力 [真題品悟] 題號 命題特點 第1題 由表 及里 明代萬歷年間,神宗下令工部鑄錢供內府用,內閣首輔張居正面諫力爭“得停發(fā)太倉銀十萬兩”,這是一個現(xiàn)象,實際上反映明代內閣權勢強大 第2題 能力 立意 由最初的嚴

18、禁宦官讀書識字到宦官讀書識字制度化這一變化所體現(xiàn)的中樞機構變化,體現(xiàn)了發(fā)散思維與邏輯推理思維能力的運用 考向二 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新現(xiàn)象 3.命題點:重農抑商下的明代商業(yè) [2019·全國卷Ⅰ,27]明中后期,大運河流經的東昌府是山東最重要的棉花產區(qū),所產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攬,沿運河運至江南,而后返銷棉布。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變革 B.土地制度的調整 C.貨幣制度的改變 D.地區(qū)經濟的差異 關鍵點撥:明朝中后期東昌府是山東最重要的棉花產區(qū),棉花被江淮商人收購后,在江南生產棉布,之后棉布又被賣回山東,三個地區(qū)具有不同的經濟特色。      

19、 4.命題點:明代的工匠制度 [2020·全國卷Ⅱ,27]明代官營手工業(yè)實行工匠制度,生產官府所需物資。明中葉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戶征收銀兩而不征用其生產的產品,此現(xiàn)象持續(xù)增多。這反映了(  ) A.白銀已取代其他貨幣 B.雇傭勞動成為主要用工方式 C.民營手工業(yè)發(fā)展受挫 D.官營手工業(yè)的地位遭到削弱 5.命題點:明清時期商業(yè)的發(fā)展 [2019·全國卷Ⅱ,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資本一般為白銀數(shù)十萬兩,多者上百萬兩。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資本一般在一百萬兩以上,甚至多達千萬兩。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發(fā)生根本性改變 B.重農抑商政策明顯松弛 C.商業(yè)活動的規(guī)

20、模進一步擴大 D.白銀開始成為流通貨幣 6.命題點:乾隆時期江南地區(qū)的租佃關系 [2019·全國卷Ⅲ,27]乾隆時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異縣,地畝山場皆委之佃戶”。蘇州甚至出現(xiàn)“土著安業(yè)者田不滿百畝,余皆佃農也。上田半歸于郡城之富戶”。由此可知,當時江南(  ) A.土地所有權變更極為頻繁 B.農業(yè)生產利潤微不足道 C.個體農耕為主要生產形式 D.農業(yè)中商品化生產普遍 考向三 明清時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學藝術 7.命題點:昆曲在明清時期思想的流行 [2018·全國卷Ⅱ]昆曲在明朝萬歷年間被視為“官腔”,到清代被譽為“雅樂”“盛世元音”,宮廷重要活動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區(qū)

21、“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戲必請昆班,以示府城中廟會之高雅”。這些史實表明,昆曲在明清時期的流行是因為(  ) A.陸王心學廣泛傳播 B.吸收了京劇的戲曲元素 C.社會等級觀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關鍵點撥:本題體現(xiàn)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昆曲的“雅”與后來京劇的“俗”形成較為鮮明的對比,成為后來京劇取代昆曲廣泛流行的一個因素。       8.命題點:清代宗譜的纂修和影響 [2020·全國卷Ⅰ,27]清代,纂修宗譜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每部宗譜均有族規(guī)、家訓,其內容主要包括血緣倫理、持家立業(yè)、報效國家等。這表明,宗譜的纂修(  ) A.反映了科舉制度的

22、導向作用 B.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觀念 C.維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統(tǒng)純正 D.確立了四民社會結構 9.命題點:我國古代醫(yī)學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2018·全國卷Ⅲ]我國第一部藥學專書《神農本草經》大約成書于漢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制定的藥典,宋代頒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時珍撰成藥物學集大成之作《本草綱目》,由朝廷頒行。這些史實說明,我國古代藥學的發(fā)展(  ) A.源于大一統(tǒng)的政治體制 B.得益于國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經濟繁榮的結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學的推動 10.命題點:明朝中期以后,雕印出版?zhèn)€人著作之風盛行 [2018·全國卷Ⅲ,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

23、南地區(qū),雕印出版?zhèn)€人著作之風盛行,有人謔稱:“老童(生)、低秀(才),胸無墨、眼無丁者,無不刻一文稿以為交游酒食之資?!笔看蠓蜷g也流行將書籍作為禮物。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明當時(  ) A.學術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顯著提高 C.經世致用思想影響廣泛 D.崇尚文化的氛圍濃厚 視角一 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所體現(xiàn)的時代特征 1.命題點:明代內閣制的發(fā)展 [2020·江蘇蘇錫常鎮(zhèn)四市一模]到明代中葉,內閣大學士雖“無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實”,已類似“漢唐宰輔”了。這樣,朱元璋處心積慮加以廢除的相權,很快就因為內閣制度的產生而復活。這說明(  ) A.閣臣實際上取得了部分相權

24、B.首輔成為國家最高行政長官 C.內閣成為強化君主專制的工具 D.君主專制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 2.命題點:清朝的“密折”制度 [2020·合肥一模]康乾時期,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奏事進言的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fā)環(huán)節(jié),形成了奏折制度。該制度(  ) A.不利于皇帝獲取信息 B.滋生因循守舊的風氣 C.有利于提高決策效率 D.弱化了對官員的控制 視角二 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了具有近代曙光的經濟現(xiàn)象 3.命題點:明中葉江南市鎮(zhèn)興起及其管理 [2020·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聯(lián)考]根據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鎮(zhèn)管理(  ) 市鎮(zhèn)類型 管理模式 代表 一

25、般市鎮(zhèn) 沿用傳統(tǒng)模式,州縣衙署直接管理 交通要道市鎮(zhèn) 設巡檢司加強治安管理 蘇州府汾湖鎮(zhèn) 一些富裕市鎮(zhèn) 設課稅司掌收商稅 松江府唐行鎮(zhèn) 規(guī)模較大市鎮(zhèn) 委派縣丞等官員駐鎮(zhèn)掌管治安、稅收等 吳江縣盛澤鎮(zhèn) 鈔關、港口市鎮(zhèn) 設榷使署、海防署等進行管理 常熟縣福山鎮(zhèn) A.以治安和賦稅征收為重點 B.注重發(fā)揮地方的自主性 C.蘊含了近代經濟管理方式 D.保障小農生產的穩(wěn)定性 4.命題點:明清時期,經濟作物的種植 [2020·撫州市高三聯(lián)考]明清時期,棉花種植遍及江北與中州,蠶桑生產發(fā)展甚快,甘蔗、煙草生產成為東南各省重要經濟作物,藍靛(染料作物)盛產于山區(qū)。這

26、些現(xiàn)象(  ) A.表明政府重農抑商政策松弛 B.加快了農產品的商品化 C.進一步增強了江南經濟實力 D.導致了農業(yè)經濟的日益衰落 5.命題點:清初對外貿易的管理 [2020·河南高三聯(lián)考]在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銷寧波、泉州、松江三個海關的對外貿易之前,清朝政府規(guī)定的通商口岸有4個,每個口岸每年平均只有1艘西方商船靠岸。只留1個廣州口岸時,每年平均靠岸64艘西方商船,是開放4個口岸年代的16倍。由此可知,一口通商(  ) A.不利于中國開展對外交往 B.推動了海關管理體制的近代化 C.并沒能緩解西方經濟侵略 D.客觀上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視角三 明清時承古萌新的

27、思想文化 6.命題點:明代商品經濟發(fā)展對文化的影響 [2020·山東淄博一模]“白蛇傳”故事最早出于唐傳奇《白蛇記》,類似“許仙”的主人公李黃是鹽鐵使之子,南宋話本《西湖三塔記》中的同樣角色奚宣贊為統(tǒng)制之子。到明代后期,馮夢龍所編的《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中的主人公卻變成杭州的“藥鋪主管”了。這反映,明后期(  ) A.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 B.民間思想借助小說廣泛傳播 C.商品經濟沖擊等級觀念 D.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逐漸瓦解 7.命題點: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2020·哈師大模擬考試]黃宗羲對儒學品格作了重新賦予,認為“儒者之學,經緯天地”,要由豪杰之士來承擔,呼吁豪杰之士樹立

28、為國家與民族建功立業(yè)的遠大志向。這種主張(  ) A.利于切實推動社會發(fā)展 B.沖破了先秦儒學的束縛 C.強調滿足個人名利之心 D.強調提高君主服務能力 8.命題點: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 [2020·如皋上學期教學調研]在筑城技術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墻主要為夯土或版筑,城門多有木柱支撐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開始包磚,到明代城門包鐵皮,并筑磚拱門。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 A.防御體系不斷升級 B.火藥廣泛用于軍事 C.社會浮華之風盛行 D.城市經濟功能強化 溫馨提示:請完成課時作業(yè)3 ——————高考非選擇題高分導練———————— [真題導練] [2017·全國

29、卷Ⅰ,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時間 中國 外國 14~15 世紀 朱元璋在位期間,與占城、爪哇、暹羅等30余國進行官方貿易 廢除丞相制度 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史上的壯舉 德國人古登堡發(fā)明了最早的印刷機 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 佛羅倫薩200余家紡織工場雇傭3萬余名工人 16世紀 張居正進行賦役合一、統(tǒng)一征銀的一條鞭法改革 李時珍《本草綱目》刊刻 玉米、番薯、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 湯顯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現(xiàn)男女主人公沖破禮教束縛,追求愛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 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中國,傳播了西方自然科

30、學知識 莎士比亞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紀 朱子學在日本為官方推崇,成為顯學 茶葉大量輸往歐洲 宋應星《天工開物》刊刻 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鄭成功收復臺灣 英國入侵印度,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開展殖民活動 英國早期移民乘“五月花號”到達北美 ——據李亞凡編《世界歷史年表》等 上表為14~17世紀中外歷史事件簡表。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lián)的中外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中外關聯(lián),史論結合。)(12分) [關鍵點撥] 第一步:審清設問類型 ,明確設問是提取單個信息還是兩個或多個信息,提取后進行對比以及說明。 第二步:閱讀材料,提取

31、關聯(lián)信息 ,閱讀材料信息,有三組中外信息可建立某種聯(lián)系: ①德國人古登堡發(fā)明了最早的印刷機→(中國)《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刊刻 ②鄭和下西洋→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 ③鄭成功收復臺灣→英國“五月花”號到達美洲 第三步:組織語言,將尋找到的聯(lián)系落到實處 關聯(lián)信息一 德國印刷機的發(fā)明與中國陸續(xù)使用印刷機刊刻科技類圖書,可見德國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外界的文明進步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關聯(lián)信息二 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到達美洲都促進了人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交流。 關聯(lián)信息三 從客觀的角度分析鄭成功收復臺灣和英國移民到北美都是為了尋求祖國統(tǒng)一或者國力富強的行為。 [試答]        

32、      ————————————————☆滿分答題規(guī)則☆———————————————— [規(guī)則1]在提取和概括信息的基礎上定“主題”:如“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是題目,而論題則要進一步提煉出主題“東西方走向海洋世界”。 [規(guī)則2]史實論據需縱橫聯(lián)系、前后貫通,如本題中既有中國與外國各自縱向的聯(lián)系,又有同一時期中西方的對比。 (1)設問形式“根據材料回答”,這僅僅需要結合給定的材料,進行多維度提煉; (2)設問形式“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這時不僅需要結合給定的材料,還要結合相關課本知識點進行多維度提煉。 [規(guī)則3]邏輯解釋需嚴謹:整個結構框架上要清晰“擬定論

33、題→中外具體史實→分析、歸納結論”。對史實要有分析、歸納的過程,不能直接得出想當然的結論,要符合基本的邏輯。 第三講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 [明確已考視角——找規(guī)律] 1.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時,內閣的權力膨脹,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因此神宗下令工部鑄錢供內府用、向戶部索求十萬金時,張居正進行了反駁,這說明內閣權勢強大,A項符合題意。內閣權力是由皇帝賦予的,因此說“皇權受到嚴重制約”是不準確的,排除B項;社會經濟凋敝與材料沒有關系,排除C項;明太祖朱元璋時已經廢除丞相,排除D項。 答案:A 2.解析:明朝中后期皇帝讓宦官

34、參政是為了牽制內閣,這使得識字成為宦官的必要素質,這是中樞決策程序發(fā)生異變的結果,A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皇權專制的強化,而不是皇權衰落,故B項錯誤;材料不涉及內閣,排除C項;中國古代決策權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項錯誤。 答案:A 3.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山東是江南的原料產地和棉布銷售市場。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經濟中心所在,工商業(yè)發(fā)達,大量原料運到此地進行加工生產,因此體現(xiàn)的是地區(qū)經濟的差異,D項正確;大運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沒有變革或差異,排除A項;明朝土地稅收制度有一定調整,但對此影響不大,排除B項;貨幣制度的變化對該現(xiàn)象不起主導作用,排除C項。 答案:D 4.解析:根據材

35、料可知,明中葉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戶征收銀兩而不征用其生產的產品,說明工匠制度下的官營手工業(yè)地位遭到削弱,故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雇傭勞動與其他用工方式的比較,無法得出雇傭勞動成為主要用工方式,故B項錯誤。由材料和所學可知,民營手工業(yè)在此期間得到發(fā)展,故C項錯誤。 答案:D 5.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資本規(guī)模動輒百萬兩甚至千萬兩,這主要和商品經濟發(fā)展導致商業(yè)規(guī)模擴大有關,C項符合題意。中國古代社會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項排除?!爸剞r抑商”政策貫穿于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并沒有明顯松弛的現(xiàn)象,B項排除。明中葉后,白銀開始在流通中占主導地位,但是與材料無關,材料強調的是商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D項

36、排除。 答案:C 6.解析:材料“皆委之佃戶”“余皆佃農也”說明當時個體農耕仍然是主要的生產經營方式,C項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xiàn)土地所有權的變動情況,A項排除。材料未涉及農業(yè)的生產利潤問題,B項排除。材料與農產品商品化無關,D項排除。 答案:C 7.解析:根據材料中的描述可知,昆曲在明清時期流行是因為昆曲被視為“官腔”“雅樂”,這意味著欣賞昆曲代表著高雅的品位,符合士大夫的文化需求,故D項正確。 答案:D 8.解析:族規(guī)與家訓的主要內容“血緣倫理、持家立業(yè)、報效國家”與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致,故B項正確。根據材料可知,族規(guī)與家訓的內容沒有涉及科舉制度,故A項錯誤。隋唐

37、以來,士族走向沒落,且維持血統(tǒng)純正僅由材料無法得出,故C項錯誤?!八拿瘛笔侵甘哭r工商,與題意不符,故D項錯誤。 答案:B 9.解析:A項:我國古代藥學早在原始社會已經萌芽。A項可排除。B項:材料中強調《唐本草》是由國家制定的藥典,宋代頒行多部官修本草,明代由朝廷頒行《本草綱目》,這說明我國藥學的發(fā)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B項正確。C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商品經濟的因素。C項與題干無關。D項:材料中反映的漢代、唐代還沒有出現(xiàn)宋明理學,藥學的發(fā)展不可能受其推動。D項錯誤。 答案:B 10.解析:A項:從材料可以看出雕印風氣日盛,文稿數(shù)量雖多但良莠不齊,不少人是附庸風雅,不能反映當時學術文化水平的

38、提升。可排除。B項:材料是強調社會崇尚文化,不是士人地位提高。B項錯誤。C項:材料中并未涉及著作的內容與社會現(xiàn)實的關系,因此不能說明“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與題干無關。D項:材料反映了明朝中期以后,個人印刷自己的作品成為時尚,并且士大夫間流行將書籍作為禮物贈送,說明當時社會具有濃厚的崇尚文化的氛圍。D項正確。 答案:D [研析待考視角——明趨向] 1.解析:內閣大學士雖“無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實”表明閣臣實際上取得了部分相權,故A項正確;內閣不能正式統(tǒng)率六部百司,故首輔無法成為國家最高行政長官,故B項錯誤;內閣成為強化君主專制的工具與材料的內容表明相權因內閣制度產生而復活不符,故C項錯誤

39、;君主專制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與材料的內容表明相權因內閣制度產生而復活不符,故D項錯誤。 答案:A 2.解析:題干中康乾時期的奏折制度“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fā)環(huán)節(jié)”,可以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而提高效率,故選C項;密封報告本身就是一種信息獲取,排除A項;奏折制度可以較好地反映真實情況,與因循守舊無關,排除B項;奏折制度有利于強化皇帝對官員的控制,排除D項。 答案:C 3.解析:“設課稅司掌收商稅”“委派縣丞等官員駐鎮(zhèn)掌管治安、稅收等”等職能體現(xiàn)了治安和賦稅征收的功能,故選A項;“沿用傳統(tǒng)模式,州縣衙署直接管理”不會加強自治的情況,排除B項;“沿用傳統(tǒng)模式,州縣衙署直接管理”這種情形對近代的方式是起阻礙

40、作用的,排除C項;“設課稅司掌收商稅”等稅收功能無法體現(xiàn)對小農的保障,排除D項。 答案:A 4.解析:棉花“遍及”、蠶?!鞍l(fā)展甚快”、甘蔗、煙草、藍靛等日益重要,說明農產品日益商品化,故選B項;明清時期仍堅持重農抑商,排除A項;材料涉及許多地區(qū),不僅僅指“江南”,排除C項;農產品的商品化促進農業(yè)的發(fā)展,排除D項。 答案:B 5.解析:從材料可知,只開放廣州一處通商口岸,反而有更多的西方商船到中國通商,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故客觀上有利于對外貿易,故選D項;不利于中國開展對外貿易,與材料“只留1個廣州口岸時,每年平均靠岸64艘西方商船,是開放4個口岸年代的16倍”不符,排除A項;海關管理體

41、制的近代化是鴉片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而實行的改革,與材料中清朝的閉關鎖國不符,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清朝由4口通商變成一口通商的影響,明清時期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順差地位,并不存在西方的經濟侵略,排除C項。 答案:D 6.解析:“許仙”的主人公由鹽鐵使之子變成杭州的“藥鋪主管”了,這反映明后期商品經濟繁榮,市民階層隊伍擴大,文化因商品經濟的活躍而呈現(xiàn)出下移趨勢,創(chuàng)造文化的對象由社會上層統(tǒng)治者下移至市民階層,商品經濟沖擊等級觀念,故選C項;明代“重農抑商”政策嚴格執(zhí)行,排除A項;“民間思想借助小說廣泛傳播”強調思想傳播媒介,與材料主題“創(chuàng)造文化的對象由社會上層統(tǒng)治者下移至市

42、民階層”無關,排除B項;明后期理學為主導思想,傳統(tǒng)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盛行,排除D項。 答案:C 7.解析:黃宗羲以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yè)為出發(fā)點闡釋儒學,而非出自個人一己之私,這種主張于國于民于社會都有益處,故選A項;黃宗羲的“儒者之學,經緯天地”,這是對先秦儒學民本思想的繼承,排除B項;“為國家與民族建功立業(yè)”,這一主張以為國為民為出發(fā)點,而非個人名利,排除C項;材料是黃宗羲對儒學品格的闡釋,無關君主行政能力,排除D項。 答案:A 8.解析:從夯土到包磚和包鐵皮說明防御火藥武器的需要,故選B項;防御體系不斷升級是材料反映的現(xiàn)象不是原因,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城防不是社會風氣,排除C項;材料

43、體現(xiàn)的是城防軍事不是經濟,排除D項。 答案:B [真題導練] 答案:示例一 (1)論題:新航路開辟給明代的影響。(2分)(2)闡述:①新航路的開辟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各地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xiàn)。②新航路開辟后,中國的茶葉、瓷器大量輸往歐洲,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明中后期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一條鞭法改革,推行貨幣地租,征收統(tǒng)一的銀兩;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有利于農產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國人口的增加;歐洲傳教士東來,客觀上傳播了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同時也把中國文化帶到歐洲,推動了歐洲的進步。③歐洲殖民者東來,占

44、據澳門、臺灣,威脅著封建統(tǒng)治,損害了國家主權。④新航路開辟既給中國帶來了積極影響,又給中國帶來殖民侵略的威脅。(10分) 示例二 (1)論題: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2分)(2)闡述:①新航路的開辟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各地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②新航路開辟后,中國的茶葉、瓷器大量輸往歐洲,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明中后期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傳入中國,有利于農產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國人口的增加。歐洲傳教士東來,傳播了天主教,也傳播了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同時傳教士也把中國文化傳播到歐洲,推動了歐洲的進步。③新航路開啟了全球化進程,加速了人類不同文明間的交流,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10分)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