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晝夜交替現象》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晝夜交替現象》說課稿(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晝夜交替現象》說課稿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晝夜交替現象》是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的第一課。這一課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形成晝夜交替的原因,重要的是讓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做出比較合理的解釋,引出解釋這種現象要用到的地球自轉、公轉等方面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又安排在本單元的后幾課,使本課的開展成為后面教學內容呈現的起點,由需要而產生后續(xù)學習的欲望,用持久的學
2、習探尋解釋本課現象的證據,讓學習有延續(xù)性,讓教學有支撐點,讓解釋有理論的和事實的依據。
從教材編排來看,教學活動從引領學生由一個問題——“晝夜交替是怎樣形成的”入手,經歷“學生自由發(fā)表有關晝夜交替現象的假說”、“學生做有關晝夜現象的模擬實驗”和“根據模擬現象提出有根據的多種可能的解釋,并對這些解釋進行分析”等三個層次的活動。通過三個活動,讓學生在課內體驗到人類認識晝夜交替現象的“歷史重演”,編寫意圖在于:通過引導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假說的驗證,體驗到科學學習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積極合作的態(tài)度,并認識到同一種現象,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解釋,需要用更多的證據來加以判斷。
解釋晝夜交替現象所
3、需要的知識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級的學生還沒有足夠的知識積淀和空間想象能力。因此讓學生獨立去經歷這個解釋過程是有很大的難度的,而且學生對正確的解釋是有所了解的。因此我們把本課的目標定位在讓學生明白在證據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對于一個現象我們可以有多種解釋,要找到正確的正確解釋就需要尋找更多的信息和證據。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地球是不透明球體,在陽光照射下會產生晝夜區(qū)別。
2.知道晝夜交替現象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3.初步理解晝夜交替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
◆過程與方法:
1.能提出地球產生晝夜現象的多種假說,并進行論證。
2.做好模擬實驗和運用實驗收
4、集的證據。
3.根據實驗的情況修正自己的解釋。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積極參與討論,并發(fā)表有根據的解釋是重要的。
2.認識到同一現象,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解釋,需要用更多的證據來加一判斷。
3.培養(yǎng)主動探究,積極合作的態(tài)度。
● 教學重點:提出關于晝夜交替現象的不同解釋,并通過模擬實驗進行驗證。
● 教學難點:通過模擬實驗和證據補充排除某些假說的可能性,能發(fā)現和概括太陽和地球的相對圓周運動是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
二、學生情況
1、學生的年齡特點分析
五年級學生開始進入少年期,身心的發(fā)展正處在由幼稚趨向自覺,由依賴趨向獨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錯的矛盾時期。有
5、意注意逐步發(fā)展并占主導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穩(wěn)定性等方面都較低年級學生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在記憶方面,有意記憶逐步發(fā)展并占主導地位,抽象記憶有所發(fā)展,但具體形象記憶的作用仍非常明顯。在思維方面,學生逐步學會分出概念中本質與非本質,主要與次要的內容,學會掌握初步的科學定義,學會獨立進行邏輯論證,但他們的思維活動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色彩。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追求、探索,但仍然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
2、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會初步做實驗的能力,能夠關注生活中的一些顯著科學事物和現象,但學生在性別、興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異,思維活躍度、求知欲、自學能
6、力、動手操作能力,是否愿意合作等都會影響探究的效果。
(1)學生已具備的前概念基礎:學生已經知道晝夜交替現象的存在,也知道白天和黑夜是由于陽光照到和照不到而形成的,但是對其中原理卻依然未知。
(2)學生已具備的前置技能基礎:因為學生學習科學課,時間不是很長,所以他們對現象的觀察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技能更是處于學習初期,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谶@些原因,把本課的教學設計成教師指導下的探究,幫助學生完成探究和分析。
三、教法、學法
1、教法分析與選用
本節(jié)課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貫穿教學始終。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過程”。根據科學要以探
7、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晝夜交替現象》這堂課,我采用“探究——研討—模擬實驗—分析總結”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晝夜交替的現象進行觀察、研討、推測假設、驗證,以進一步研究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guī)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分組實驗法、多媒體視頻引用、表演法、小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2、學法分析與選用
古人云:“善學者師逸而功倍,非善學者師勤而功半”。作為教師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終生受益。
本課主要采用觀察法、假設法、模擬實
8、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假設——實驗——得出結論”的途徑對晝夜交替現象進行解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yǎng)技能技巧。
四、教學材料的準備
分組材料:海洋球、蠟燭、貼紙(小紅花)、實驗記錄紙。
演示準備:引入視頻課件、“太陽、地球”頭飾。
(選用的材料更能體現貼近生活,在學生實驗操作中,能更好的表現實驗效果。)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一)導入新課
學生的前概念是形成科學概念的基礎,前概念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即時重組教材,重新構思教學思路,簡化或者轉移教學活動的重點的基礎,也是指導學生正確設計實驗
9、活動的有效素材。因此,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兩張圖片,請學生先看看這是哪里,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在師生互動過程,既可以減少師生的陌生感,教師還可以及時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接下來的問題循序漸進,始終圍繞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原因,如,我們看到的黑夜、白天與什么有關?什么是晝?什么是夜?如果地球、太陽都靜止不動,會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嗎?等等問題來不斷引入課題,活動中教師能夠及時而有效地挖掘并分析學生的前概念認知情況是怎樣的,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引入新課之前的交流是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機,讓學生盡量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說出自己的觀點,既是提出假設的開始,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的過程,這個引入互動不能一帶而過,不能為了引
10、入課題而引入,而要有充分的準備和足夠的分析,對于初次相識的學生來說,教師引入語尤為重要。
(二)理解晝夜交替現象概念,提出假說
(教師出示卡片太陽、地球,貼在黑板上。)運用直觀圖片請學生思考:如果太陽、地球都靜止不動,地球上有晝夜現象嗎?哪里是晝,哪里是夜?晝夜會交替嗎?我們怎么才可以看到地球上有晝夜交替現象呢?太陽、地球怎樣運動才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
教學活動開始初,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有關晝夜交替現象的解釋,借此來了解學生原有的有關地球運動的認識。由于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有比較深刻的感官認識,通過每日所見和平時道聽途說以及零散的書籍資料的閱讀,學生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認識,但是很模糊,如果要他
11、們利用自己的認識來解釋其形成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所以學生提出的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假說可能有多種,有的甚至是錯誤的。教師將有機會評估學生在本單元學習前有關地球運動的原有知識,揭示學生的知識前概念的儲備情況,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即時改進積蓄第一手資料。
引出地球和太陽要運動的概念,但是怎么動才能實現就要由學生來假設了,教師的扶助不能一竿子到底,要有扶有放。
學生提出假設,顯示學生的初始想法。
收集學生的假設: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③地球自轉;④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教師把學生的假設做好課件。便于學生下一步的模擬驗證時選擇和核對。教師把學生想到可能產
12、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假設,預先做好課件。(教學活動開始初,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有關晝夜交替現象的解釋,教師了解學生原有的有關地球運動的認識。學生提出的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假說可能有多種,引出地球和太陽要運動的概念。怎么動才能實現由學生來假設,教師起引導作用。)
過渡:有好幾種觀點,到底哪種是正確的,或者說一種正確的都沒有,怎樣去判斷呢?(地球與宇宙的教學,難在學生空間觀念建立。先讓學生自己提出假說、到小組討論,再到全班交流,為的讓學生的思維有梯度的發(fā)展和完善。)
(三)模擬實驗
地球與宇宙的教學,難在學生空間觀念建立。先讓學生自己提出假說、到小組討論,再到全班交流,為的讓學生的思維有梯度的發(fā)展和完善
13、。做模擬實驗的活動,是讓學生借助光照射到球體上,會在球體上形成亮面和暗面,來模擬晝夜交替現象,探究形成球體上亮暗交替現象的多種可能性——發(fā)光物體與球體的多種運動模式。首先請學生自己看教師準備材料里有什么可以模擬太陽?什么可以模擬地球?還可以拓展提問學生生活中還有什么可以模擬太陽或者地球?其他材料有什么用?這一活動可以用來活躍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思路。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太陽、地球的位置需要注意什么?那么轉動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么等,并提示學生運用示意圖對晝夜現象的形成進行解釋是在學生模擬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日地運動的示意圖能夠較直觀地表現地球和太陽之間的運動關系,有利于幫助學生分析,初步認識日、
14、地之間的相對圓周運動形成晝夜的現象。
學生分工明確,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學生用火安全。這項活動旨在把課堂還給學生,本節(jié)課的內容較抽象,所以通過模擬實驗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視化、易懂化、使學生可操作化,效果較好。
(四)匯報交流、分析實驗數據
1、學生小組匯報實驗結論,教師將小組假說得出的是否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結論在黑板上做板書記錄,便于統(tǒng)計與分析學生的實驗數據。
2、教師幫助學生來總結假說結論。運用多媒體課件視頻、學生小組模擬表演,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數據得出同學們的假說只要太陽繞著地球,或者地球繞著太陽進行圓周轉動就能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由地球的“動”和太陽的“動”以及它們
15、二者的運動關系可以得出幾種不同的形成晝夜交替的結論,而每一種結論都看似有道理,教師將學生小組假說得出的是否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結論在黑板上做板書記錄,便于統(tǒng)計與分析學生的實驗數據。運用多媒體課件視頻,來展示得出同學們的假說只要太陽繞著地球,或者地球繞著太陽進行圓周轉動就能產生晝夜交替現象。但是結論應該是唯一的,就產生了新的矛盾,新的矛盾是新的問題生發(fā)的基礎,新的問題是新的學習的開始,為了證實到底哪種結論是正確的,必將引起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要求,也就順理成章的開始了后面課程的學習,太陽和地球的運動關系理順之后,同時就有了支撐晝夜交替現象的理論依據,最終就理清了晝夜交替現象的本質。
(五)課外拓展
16、
通過多媒體課件視頻,來了解科學家對這些假說中部分假說是怎么解釋的,以此深化運用。使學生意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同時學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資料,讓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讓課堂生態(tài)化。
板書設計
晝夜交替現象
模擬實驗
認同 不認同
1
2
太陽 地球 。。。。。
(板書是微型的教科
17、書,利用板書,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識結構,使學生形成完整的認知體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課后反思
在教本單元前,我在幾個班用問卷測試了同學對地球形狀和運動等相關信息的科學前概念,發(fā)現整個班幾乎沒有幾個同學能比較清晰的解釋地球形狀和其運動,對晝夜交替的現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觀點,即使有同學知道,經詳細詢問,理解的比較膚淺。從而可以得知,關于天體運動是學生科學知識的空白區(qū),只有認真設計教學過程,細心準備教學資料,才有可能讓更多同學通過經歷探究活動掌握準確的科學概念。
為了讓學生能打開思路,尋找到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多種可能,教學中注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自然銜接,做到層層
18、遞進。特別是引入部分,從“晝”到“夜”認識,再到“交替”的出現等,非常注重這些細節(jié)。要做到這一點,語言是關鍵,提問的問法很講究,是達到目的的重要保證,為順利完成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課上如果這樣問:你們知道地球上為什么會有晝夜交替現象,聰明的學生會迫不及待的將正確答案告訴大家。上時換一種方式問:地球和太陽的怎樣運動會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學生的思維就卷入其中了。
另外模擬實驗時,實驗室的光線最好暗一些,這樣學生更容易觀察。做這部分實驗,學生會有很多發(fā)現,其一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這個猜想有學生認為是不正確的,我讓學生演示了他們的實驗方法后,就有學生馬上出來反對,原因是前一組學生認為地球圍繞
19、太陽旋轉,地球只有一面始終被照到,事實上學生對于地球公轉的旋轉角度變化和方向理解還不夠清晰。其二由于我選擇了海洋球為模擬地球材料,并沒有讓地球傾斜一定角度放置,而與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因此,有學生提出地球自轉時,地球最南部和最北部沒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我肯定了學生的發(fā)現,并沒有馬上給他做詳細解釋,我覺得這課內容還沒有涉及地球繞地軸是有一定傾斜角度的,學生能夠發(fā)現這點說明觀察還是比較仔細的。
課前我為同學準備了蠟燭和火柴、貼紙(小紅花)、記錄紙 放在學具筐里,擺在了學生實驗臺上,我認為蠟燭要比手電筒更好,雖然光暗一點,但是蠟燭光線是向四周散發(fā)的,與太陽光更相似,因此我準備的是蠟燭。學生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來模擬太陽,提問中,發(fā)現學生在思考替代物時總是參照學具筐里的,沒有更寬闊的思路。這一點我覺得還是應該將學具筐放在學生看不到的地方,但也方便學生取放,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廣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