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單元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地理《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單元教學設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我們生活的大洲一一亞洲主題單元教學設計
主題單元標題 我們生活的大洲 亞洲
適用年級 初一
所需時間 課內(nèi)共用5課時;每周3課時;課外共用1課時
主題單元學習概述
本單元是學習區(qū)域地理的起始篇章, 在初中地理知識結構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一方面
可以幫助學生將上冊所學的地形、河流、氣候等知識運用于某一個具體區(qū)域的學習過程中,同時也 為后續(xù)學習不同地區(qū)和國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本單元以亞洲為案例,可以使學生學會 分析一個區(qū)域的位置和范圍的方法;學會從地形、氣候、河流等方面來分析一個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的方 法,在對自然環(huán)境要素分析的時候還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眾多的圖文
2、資料加強對學生讀 圖、用圖能力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本單元的立意在于教會學生對大洲位置和范圍的確定以及對自然 環(huán)境特點進行分析的方法。
本單元設置了二節(jié)內(nèi)容,第一節(jié) 位置和范圍,第二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可以分為三個專題,即專題
一:位置和范圍 ,專題二:自然環(huán)境,專題三:認識亞洲的國家。專題一是對亞洲的位置和范圍的 教學,重點是亞洲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學會分析區(qū)域的位置和范圍的方法;專題二則主要從地 勢、河流、氣候三個方面介紹了亞洲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和地勢、河流與氣候各自然要素相互之間的關 系。專題三主要是通過亞洲幾個典型國家的實例來認識區(qū)域內(nèi)部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通過主題 單元的學習,使學生通過結
3、合亞洲地理位置的學習,學會運用地圖等資料,描述一個大洲的半球位 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學會從地形、氣候、河流等方面分析一個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對自然 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
這一單元是以亞洲作為學習的案例, 學習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所以本單元三個專題都可以作為
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根據(jù)掌握的基本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興趣為自己制定研究型學習的目標, 然后借助網(wǎng)絡等多種信息工具,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通過展示、交流,學會認識大洲的地 理位置和范圍,利用資料歸納大洲自然環(huán)境特征,并能夠分析大洲各自然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掌 握學習大洲的方法。
預期學習成果:學會對大洲位置和范
4、圍的確定方法;能夠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大洲的自然 和人文特征,并會簡要分析各自然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提高學生從各種圖表、媒體中獲取地理信 息的能力;通過學習亞洲之最,培養(yǎng)學生對我們所在的大洲一一亞洲的熱愛之情。
主題單元規(guī)劃思維導圖
主題單元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亞洲的學習, 使學生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如學會讀圖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學會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qū)域某一區(qū)域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運用地圖及有關資料 歸納出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并分析其相互關系。
2、通過地圖和資料,讓學生嘗試從不同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啟發(fā)學
5、生發(fā)散思維。
3、按照地理方位對亞洲進行分區(qū)并了解各個地區(qū)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特點。
4、運用亞洲的地形圖,歸納總結亞洲的地形和河流的特點,分析地形和河流間的相互關系。
5、運用亞洲氣候分布圖,歸納總結亞洲的氣候特點,分析氣候?qū)r(nóng)業(yè)的影響;分析北美洲的氣 候類型,初步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歸納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
6、能夠舉例說明亞洲不同國家間發(fā)展水平的差異,認識地域中不同國家的發(fā)展是存在差距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地圖的分析,學會從圖中總結出判讀大洲的半球位置、經(jīng)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方法。
2、通過本單元學習中掌握的學習方法,能夠遷移應用到其他大洲和地區(qū)的學習中。
3、要掌
6、握地理學習的擴展性思維和相互聯(lián)系的思維,例如:對亞洲的自然因素進行學習時,能 夠?qū)Ω鱾€因素建立起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的邏輯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亞洲的位置和范圍,明確我們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通過分析亞洲的自然環(huán)境特
征,歸納亞洲之最,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我們所在的大洲一一亞洲的熱愛之情。
對應課標
1 .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某大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大洲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系。
3.通過實例,認識不同地域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
主題單元問題設計
1、怎樣簡述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怎樣歸納一個大洲的地形
7、、水系和氣候特點及相互間的影響?
3、亞洲各國的發(fā)展存在差距嗎?
專題劃分
專題一: 位置和范圍 (2課時)
專題二: 自然環(huán)境 (2課時)
專題三: 認識亞洲的國家 (1課時)
專題一
位置和范圍
所需課時
2課時
專題一概述
本專題是學生學習區(qū)域地理部分的第一課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認識大洲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一般方法的 基礎。通過了解亞洲的位置和范圍,學生學會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以此為基礎,展開對自然地 理環(huán)境特點的探究。
本節(jié)難度不大,但要運用地圖。通過對地圖的觀察、記憶、分析,準確地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通過 本節(jié)的學習,能將亞洲與其它大洲進行比較,掌握歸納地理
8、位置的方法。
學習重點:亞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學習難點:通過亞洲的地理位置,歸納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學習活動:1.小組合作:
2 . 研究性學習:
學習成果:
1 .讀圖指出:亞洲相鄰的大洲和大洋。
2 .運用地圖說出亞洲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jīng)緯度位置。
專題學習目標:
1 .通過對亞洲的學習, 學會讀圖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2 .通過學習亞洲的地理位置,讓學生會自主分析北美洲的地理位置,達到學以致用。
1 .你知道亞洲在哪嗎?
專題問題設計 2.你會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嗎?
3 .你知道為什么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嗎?
4 .你能說出亞洲不同地區(qū)
9、人類活動的差異嗎?
5 .你會用學到描述一個地區(qū)地理位置的方法來描述北美洲的位置, 家鄉(xiāng)威海的位置嗎?
所需教學材料和資源
信息化資源
多媒體投影設備,主題資源包
常規(guī)資源
教材、地圖冊
教學支撐環(huán)境
網(wǎng)絡教室
其 他
相關教學資料
學習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活動一:描述我們自己的位置
1 .首先讓學生描繪環(huán)翠區(qū)在威海市中的位置,然后總結描述位置的幾種方法。
2 .描述一個大洲的位置,應該怎樣從那幾個方面描述,
活動二:分組分項目描述亞洲的位置
1 .為各組分派具體的位置任務
2 .描述亞洲半球位置時,應看亞洲的主體部分位于哪個半球。
3 .描述亞洲海陸位置
10、時,應注意正確使用方位詞。
4 .描述亞洲經(jīng)緯度位置時,應關注四至點的經(jīng)緯度。
活動三:我們的亞洲 世界A
1 .查閱世界七大洲的面積,得出亞洲最大
2 .根據(jù)資料查閱亞洲的緯度范圍,得出亞洲跨緯度最廣。
3 .根據(jù)資料比較各大洲的東西距離,得出亞洲的東西距離最長。
第二課時
活動四:亞洲的/、同地區(qū)的人類活動有什么差異?
用小組競賽的方法,讓學生利用課本和地圖冊中的有關資料, 整理出不向地區(qū)的人類活動的的差
異。
活動五:“他”的位置,你知道。
運用描述亞洲位置的方法,來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家鄉(xiāng)威海的位置。學生交流討論,合作完
成,然后展示說明。
評價要點
可評
11、價的學習要素:
1 .閱讀亞洲在世界的位置圖和范圍圖。
評價方法:小組根據(jù)多媒體展示的答案自評
評價工具:量規(guī)、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能找到亞洲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jīng)緯度位置。
(2)能夠找出亞洲的經(jīng)緯度跨度數(shù)據(jù),能夠歸納出亞洲范圍廣大
2 .運用地圖,簡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評價方法:學生能夠遷移描述亞洲位置的方法
評價工具:量規(guī)、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能夠利用地圖簡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和經(jīng)緯度位置
(2)能夠之處北美洲周圍的大洲和大洋,歸納北美洲的海陸位置特點
3 .亞洲/、同地區(qū)居民生活的差異
評價方法: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工具
12、:量規(guī)、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能夠分析各地區(qū)人文特征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4 .研究性學習,學會認識非洲的位置和范圍
評價方法: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工具:量規(guī)、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收集的圖文資料豐富多彩,并能進行歸類整理
(2)列出表格,對比歸納亞洲和非洲的位置和范圍。
(3)結論完整正確
評價方法: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工具:量規(guī)、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能在教師的提示下計算出大洲的東西距離和南北距離
(2)能和其它大洲的面積相比,說出亞洲面積最大。
4,亞洲分區(qū)
評價方法: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工具:量規(guī)、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
13、指標:(1)能對照圖說出亞洲分區(qū)的名稱,感知位置分布。
(2)收集的景觀圖片豐富多彩,并能進行歸類整理
(3)能將景觀圖片和分區(qū)正確對應
專題二
自然環(huán)境
所需課時
2課時
專題二概述
在上一專題認識大洲的位置和范圍的基礎上,本專題深入學習認識大洲的自然環(huán)境。依據(jù)課標, 本專題重點在分析亞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的基礎上,來探究北美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的特點以 及他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學會分析一個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特點的方法,理解自然地理各個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 系相互影響的關系;通過圖文資料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和以及從各種資料中提取相關地理 信息的能力。
學習成果:
1 .
14、能夠利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分析亞洲地形、氣候和水系特點。
2 .能夠利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分析亞洲地形、氣候和水系的相互關系。
3 .學會分析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的一般方法。
專題學習目標:
1 .運用亞洲的地形圖,歸納總結亞洲的地形和河流的特點,分析地形和河流間的相互關系。
2 .運用亞洲氣候分布圖,歸納總結亞洲的氣候特點,分析氣候?qū)r(nóng)業(yè)的影響。
3.通過亞洲地形、河流、氣候的的分析以及地形、氣候和河流間的相互關系歸納, 掌握分析一個地
區(qū)、氣候和水系特點的一般方法。
4、用學到分析亞洲自然環(huán)境特點的方法來探究北美洲的地形、 氣候、河流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相互
聯(lián)系和影響。
專題問
15、題設計
1 .怎樣歸納一個大洲的地形、水系和氣候特征?
2 .如何分析一個大洲的地形、水系、氣候相互之間的影響?
所需教學材料和資源
信息化資源
多媒體投影設備,主題資源包
常規(guī)資源
教材、地圖冊
教學支撐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室
其 他
相關教學資料
學習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活動一、欣賞美麗的亞洲
1 .播放亞洲的自然環(huán)境視頻,欣賞《亞洲雄風》歌曲。
2 .學生暢談對亞洲的印象和感想。
活動二、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分析亞洲地形特征
1 .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分析亞洲的地形特征。
2 .根據(jù)北緯30和東經(jīng)90的剖面圖,驗證已經(jīng)分析出的亞洲地勢特征。
3 .閱讀亞
16、洲地理集錦,并學會在圖上描繪各地形單元。
4 .總結歸納分析亞洲地形特點的方式和方法。
活動三、按圖索河
1 .根據(jù)亞洲地形圖,找出亞洲的主要的河流。
2 .引導學生分析亞洲河流流向和地勢的關系。
活動四、活學活用一一我來分析北美洲
結合課本北美洲的地形圖,分析北美洲地形的特點,找出主要的河流,分析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第二課時:
活動一:復雜的氣候
1 .閱讀“亞洲的氣候類型圖”,說出亞洲的主要氣候類型。
2 .總結亞洲的氣候特點。
3 .引導學生分析亞洲的氣候特點形成原因,可以主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三方面進行分析
4 .從圖中找出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
17、,并運用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分析該氣候類型的特點。
5 .從圖中找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布,運用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并
分析該氣候的特點。
6.歸納總結分析一個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
活動四:我來分析北美洲氣候特點
根據(jù)已經(jīng)學到分析氣候特點的方法,利用北美洲的氣候圖,學生們小組合作分析北美洲的氣候特點 。
評價要點
可評價的學習要素:
1 .分析亞洲地形特征。
評價方法:學生自評,教師口頭表揚
評價說明:知道學習一個大洲要從地形類型、地形的分布、地勢特征等方面進行分 析。
2 .北美洲地形特征
評價方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工具:
18、量規(guī)一一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說出分析一個大洲地形地勢的方法
2. 會分析北美洲地形地勢特點
3 .地形剖面圖的運用
評價方法:教師點評,同學互評
評價工具: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會運用地形剖面圖分析地勢特點。
4 .亞洲的主要河流及特點
評價方法:教師點評,同學互評
評價工具: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能在亞洲地形圖中找出主要河流,說出河流的流向。
2. 能說出河流流向和地勢的關系。
5.復雜的氣候
評價方法:教師點評,同學互評
評價工具: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1.能從亞洲氣候圖中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名稱及分布,從而總結出亞洲 氣候的第一個
19、特點。
2. 找出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并總結出氣候的第二個特點
3. 找出季風氣候的主要類型和范圍,歸納總結亞洲氣候的第三個特點。
4. 能合作探究,分析亞洲氣候特點的成因
專題三
認識亞洲的國家
所需課時
1課時
專題三概述
教材設計“認識亞洲的國家”這一學習與探究活動,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學完第六章后,對亞洲的 國家和地區(qū)有一個相對具體的認識,更是對課程標準中“通過實例,認識不同地域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 的進一步落實。
學習成果:
1 .明確亞洲地域遼闊,國家眾多,/、同地域的發(fā)展水平差異較大。
2 .理解國家之間的發(fā)展水平的差異與自然條件有關,也與不同的社會歷
20、史條件有關。
專題學習目標:
1 .明確亞洲地域遼闊,國家眾多,不同地域的發(fā)展水平差異較大。
2 .理解國家之間的發(fā)展水平的差異與自然條件有關,也與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有關。
專題問題設計
1 .在業(yè)洲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華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
阿拉伯文化等燦爛的歷史文化, 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在亞洲的國家
和地區(qū)圖中找出它們的大體位置。
2 .閱讀表6.2和表6.3,比較這些國家的幾組數(shù)字, 比較它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差異。
所需教學材料和資源
信息化資源
多媒體投影設備,主題資源包
常規(guī)資源
教材、地圖冊
教學支撐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室
21、
其 他
相關教學資料
學習活動設計
活動一、絢麗的文明
1 .播放介紹亞洲幾大古代文明的視頻,在圖上找出亞洲主要文明古國的大體位置
2 .學生暢談對亞洲的印象和感想。
活動二、發(fā)展中的亞洲
讓學生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兩個國家,充分利用網(wǎng)絡來查閱對比分析這兩個國家的位置、面積、人口、 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 從而明確亞洲各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它們的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但地位在
世界上是平等的。
評價要點
可評價的學習要素:
1 .亞洲的古老文明。
評價方法:學生自評,教師口頭表揚
評價說明:能夠在地圖上找出亞洲主要古老文明的位置
2 .亞洲的發(fā)展情況
評價方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評價工具:量規(guī)一一課堂學習評價表
評價指標:能夠根據(jù)地圖和查閱資料來分析和總結出亞洲不同國家由于多方面的原 因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