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學問和智慧》課堂實錄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學問和智慧》課堂實錄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學問和智慧》課堂實錄 蘇教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學問和智慧》課堂實錄 蘇教版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創(chuàng)造學思想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我們常說的“智慧”,這種“智慧”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里固有的,而是以豐富的“知識”和“學問”為基礎的。今天我們來學羅家倫的《學問和智慧》。(板書標題與作者)羅家倫,五四運動學生領袖,先后留學美英法德等國,回國后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是著名的學者、教育家。他在研究中國教育時,發(fā)現(xiàn)了許多認識上的誤區(qū),本文就是針對人們把學問和智慧混為一談而寫的。 [第一環(huán)節(jié),銜接第十課并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預習了沒有? 生(齊聲):預習了。 師:這是一篇議論文,讀議論文首先要讀出作者的觀點是什么。同學們預習過了,來說說羅家倫通過這篇文章要表達一個怎樣的觀點? 生:學問與智慧是不同的,學問不能離開智慧,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我們需要學問,但我們更需要智慧。 師:林英英同學所講的最后一句才是論點,闡明學問與智慧是不同的,分析學問不能離開智慧,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都是為了提出“我們需要學問,但我們更需要智慧”的觀點。 師:這篇文章講的是學問和智慧,那什么是學問,什么又是智慧?請一個同學就自己平時的認識來說說。 生:學問是自己從書本上生活中所學到的知識,智慧就是把這些學來的知識進行合理運用。 師:請同學們花兩分鐘時間精讀課文第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理解學問和智慧的,不過文中是以比喻的方式進行闡釋的,要求同學們用平實的語言分別給學問和智慧下定義。(生精讀課文2分鐘) 生1:學問是積累的知識,智慧是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生2:學問是一種工具。 師:將兩個同學答案組合起來就是我們要的定義。學問是人生必備的工具,是知識的積聚。學問是工具(板書),這積聚的知識是用于創(chuàng)造成功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種能力(板書),是辨析判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這在文中的一些語句可以得到印證。 師(抽句朗讀):學問是知識的聚集,是一種滋養(yǎng)人生的原料……學問好比是鐵……學問是寸積銖累而來的……它本身卻是人生的工具。智慧卻是陶冶原料的熔爐……智慧是煉鋼的電火……智慧是一種透視,一種反想,一種遠瞻。 [第二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把握關鍵] 師:這里有四個問題:①為什么有學問的人未必有智慧?②為什么有智慧的人不見得有學問?③為什么學問離不開智慧?④為什么智慧離不開學問?分別由一至四組同學來完成,各組同學花兩分鐘時間精讀相關段落,然后小組討論作者用哪些事例和道理來論證這一觀點,再舉一個課外的例子或名句進行補充論證。(生先默讀兩分鐘,再小組討論。) 生1:(朗讀第2段前半部分議論文中是怎么論述有學問的人未必有智慧)孔乙己是個讀書人,自然就有學問,但他缺乏智慧,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應用,因而導致不能進學甚至不會營生,落了個悲慘命運。 生2:趙括熟讀兵書,但沒有實戰(zhàn)的智慧,被后人戲為“紙上談兵”。 師:兩個同學舉課外的例子非常恰當,對文中支持這一觀點的語句找得很準確,但不宜照讀,應該用概括性語言回答,比如:文中舉了食古不化的人、西洋所謂有學問的笨伯、中國的“兩腳書櫥”等例子來議論有學問的人未必有智慧。 生3:文中舉了庖丁解牛的例子來議論有智慧不見得有學問。遠古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憑借自己的智慧發(fā)明了生產(chǎn)工具、火的應用等。還有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金字塔、趙州橋等宏偉建筑。甚至在日常生產(chǎn)中無處不閃現(xiàn)著勞動的智慧。 生4:文中舉了孟德爾、達爾文的例子,赫胥黎、愛因斯坦的話以及沒有智慧的書來論證學問離不開智慧。一個老板讓兩個大學生上街買豆子,結果甲是老板吩咐一件跑一遍,為簡單的幾個問題連跑了幾趟市場;而乙回來的時候是帶回了有關豆子的所有行情。學問離開了智慧只能當跑腿。(以上內(nèi)容在整理時作了扼要概括。) 生5:文中采用浮光掠影、肥皂泡、建筑材料等比喻來論證智慧離不開學問。三國時,吳國猛將呂蒙驍勇善戰(zhàn),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缺少學問,每次討論國家大事時,像一根木頭似的,不知該說什么。后來在吳王孫權的勸導下,漸漸接觸了書籍,最終成了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組探究,延伸課外] 師:經(jīng)過剛才的討論,同學們不但理解了各段意思,還能延伸到課外去?,F(xiàn)在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1、2兩段講的是兩者概念不同,3-6段講的是兩者關系。第二部分運用了擺事實、講道理、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 板書: 概念不同 學問:工具 智慧:能力 有學問未必有智慧 有智慧不見得有學問 兩者關系 學問離不開智慧(擺事實、講道理、對比論證) 智慧離不開學問(比喻論證) [第四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理清思路] 師:本文說理形象、語言充滿智慧。請同學們精讀最后一段第一句話。按以下模式仿寫一句。若把學問譬作,那智慧便是。有、有,甚至有,也不能,就是擁有,以及,也只,而決不。(小組討論) 生:若把學問譬作兵書,那智慧便是將軍的計謀。有精兵、有猛將,甚至有充足的糧草,也不能打勝仗,就是擁有雄心壯志,以及屢挫不悔的精神,也只會有招架之功,而決不能締造火燒赤壁和布匿戰(zhàn)爭以少勝多的輝煌。 [第五環(huán)節(jié),品味語言,加深理解] 師:今天的作業(yè)就是將仿寫句子做在作業(yè)本上叫進來。下課,同學們再見。 [教學反思] 《學問和智慧》是一篇議論文,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議論文教學,無非按部就班讓學生了解論點、論據(jù),掌握論證方法,整堂課肯定索然無味。為開拓議論文教學新創(chuàng)意,尋求一個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設計”,我苦苦思索一個能主導整堂課的核心理念。后來我從單元主題出發(fā),將學會“反芻”讀書法作為設計這節(jié)課的核心理念,并結合進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和本文知識難點。 課堂中我設計了:先精讀第一段,給學問和智慧下定義,再精讀相關段落,解決老師分配給各組的問題,最后精讀最后一段第一句后仿寫句子,三次“反芻”訓練。第一次是指定段落給草料反芻,第二次是要求學生能根據(jù)需要自己找草料反芻,第三次是反芻它的語言風味。 從與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和本文知識難點結合角度考慮,第一次反芻是解決本課的知識難點——什么是學問,什么是智慧;第二次反芻是解決論據(jù)、論證的問題;第三次反芻既是品析作者的語言風格,又是鞏固對學問和智慧兩者關系的理解。 整節(jié)課三次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而幾個問題的設計正體現(xiàn)了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活動貫穿課堂,也貫徹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習得”的教學原理。 不足之處是:在反芻訓練時,我僅要求學生反復閱讀個別段落,這樣是不是就叫“反芻”了,這是須要繼續(xù)探索的問題。其次,課堂上沒有將學習反芻讀書法的教學目的告知學生,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還是被動的。再就仿寫句子難度較大,從后來交進來的作業(yè)來看,只有少數(shù)學生做得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學問和智慧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1課學問和智慧課堂實錄 蘇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11 學問 智慧 課堂實錄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332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