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人》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平等待人》說課稿(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平等待人》說課稿
我說課的課題是八年級上冊第二課《平等待人》第二課時的內容。 我將會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效果預估這五 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說課。
首先,是我對本課時的教材進行分析:在這之前,學生通過第一 課時的學習,已經懂得了平等的意義以及平等和社會進步的關系。 在
此基礎上,本課著重讓學生學會正視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 學會在
實際生活中如何做到“消除歧視、平等待人”。 這節(jié)課對學生在今
后的人際交往中將產生積極的影響,起著導航作用。同時,在內容上 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對前一課知識加深理解、運用,又為下一 節(jié)課的知識學習起鋪墊作用。
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是正
2、確認識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 培
養(yǎng)認識社會,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讓學生 樹立人格平等的觀念,培養(yǎng)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識和態(tài)度,形成 與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實事求是、不以貧富貴賤智愚論人的品質。
初中學生對交往中的平等原則有一定的認識, 但只是表面的、不 穩(wěn)定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 的現象勢必對學生帶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因此對學生進行人格平 等、尊重人格、平等待人的道德品質教育既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 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因此,把正確認識生活中的不平 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
其次,是教
3、法分析。在本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教 學方法:(1討論法: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學生用
“討論法”的方式去思考問題,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 其中,用小組總結發(fā)言的形式回答,使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有表 現的機會。②認知法:依靠學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維等認知活動來 達到教學目標,主要有閱讀和看教師板書展示等形式。 ③行為雕塑
感知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自己用行為來表達,同 時感知內心的變化,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啟迪學 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接下來是學法指導。首先是合作探究法:通過小組的合作討論來 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讓學生
4、能夠借助他人的幫助掌握知識,并促進小 組成員間的交流。其次是行為體驗法:通過行為雕塑或行為替代來影 響個體心理過程。滿足學生好動、渴望表現自己的心理需求,加強學 生的自我教育。第三是換位思考法,引導學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 問題,更有助于情感的理解與升華。
第四部分是說教學程序。首先是復習舊課:平等的含義、為什么 要尊重平等的人格以及平等和社會進步的關系。 接著用曾經發(fā)生過的 一次公開歧視河南人事件以及城里人對外來民工的印象來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認識到雖然人們沒有停止追求平等的腳步,但是這個社會上 仍然存在著不平等的思想和現象。然后是一個討論環(huán)節(jié),即讓學生分 組討論這個社會上存在哪些歧視現象
5、,存在這些歧視現象的原因是什 么?怎么樣來正確看待這些不平等現象?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讓
學生通過思考與討論,自主發(fā)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充分體現“學生 是學習的主體”新課程理念。老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和分析,歸 納出現實中存在差異和不平等的原因。
在開展完這個活動后,我緊接著設計一個行為雕塑活動,即讓學
生通過行為的雕塑來體驗歧視他人和被他人歧視時內心的感受。 目的
是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 并通過內心的感悟的分 享和行為替代,逐一總結出消除歧視,平等待人的具體方法。這個活 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來, 在 體驗、觀察中明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可以促使學生對照自己, 反思自己的行為,落實知行統(tǒng)一的教學原則。
最后拿3分鐘來進行課堂小結: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主要收獲,
老師歸納主要知識點:現實中存在差異和不平等的原因,正視現實中 的不平等的方法,以及消除歧視,平等待人的做法。其中最后一個問 題是重點。
效果評估: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徹了 “以學生 為本”的新理念,讓學生在觀察、探索、模仿、體驗、合作等豐富多 彩的學習方式中達到活中求學、動中求能,既較好的理解了知識,又 內化了思想,品德上得到升華。以上是我的說課,還有許多不成熟的 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