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社會學習理論.ppt
《杜拉社會學習理論.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杜拉社會學習理論.ppt(3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5班杜拉觀察學習實驗,2017-10-10,社會學習論的發(fā)展過程,社會學習論(sociallearningtheory)是試圖用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原理系統(tǒng)地解釋人們的社會行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說。行為主義的主要假定是:先前的學習決定著現(xiàn)在的行為。俄國的И.П.巴甫洛夫和美國的J.B.沃森是這一觀點的早期主要代表,美國的C.L.赫爾和B.F.斯金納則是后期的代表。到了20世紀60年代,F(xiàn).奧爾波特、Q.米勒和J.多拉德把學習原則運用到社會行為的研究上,并經(jīng)A.班杜拉發(fā)展成為一種理論方法。按照社會學習論的理解,某一個體在某一確定情境下習得了某一行為,一旦他再遇到類似情境,就傾向于作出同樣的行為。,班杜拉簡介,,阿爾伯特.班杜拉,加拿大人,獲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工作,涉及心理治療、兒童的攻擊性行為、行為的觀察學習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多方面的研究。是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創(chuàng)立觀察學習理論——行為學習的三大原理之一。,兒童攻擊性行為的觀察學習實驗,直接的外在強化在觀察學習的行為習得中并不是必要條件,但對模仿行為是否表現(xiàn)出來有重要意義。,,實驗研究,有一個著名的,也是最有影響的實驗,叫做“波波玩偶實驗”。阿爾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同事成功地演示了兒童是如何學會攻擊性的方式的。,實驗過程,在前期實驗中,班杜拉將被試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觀看一部影片,內(nèi)容是一個成年人對一個玩偶又踢又打,對照組沒有觀看影片,之后,在被允許與玩偶玩耍時,實驗組兒童對玩偶的施暴行為超過了對照組的兩倍,這說明實驗組模仿了成年人的暴力行為。在隨后的實驗中,班杜拉研究的是示范原型的行為后果對兒童的模仿是否產(chǎn)生影響,共有三組參加。第一組看到施暴的示范原型受到獎賞,第二組看到示范原型受到懲罰,第三組看到示范原型既沒受到獎賞也沒受到懲罰。后來在與玩偶玩耍時,第一組的行為最具有侵犯性,第二組最不具有侵犯性,第三組居中。然而,當被鼓勵去模仿示范原型的行為時,所有三組的兒童都表現(xiàn)出了類似的侵犯性。,實驗結論,參與實驗的三組兒童實際都學會了示范原型的侵犯性行為,只不過只有在看到示范原型受到強化,或觀察者自己期待在做出相同舉動后也能得到強化時,這種行為才更有可能發(fā)生。由此,班杜拉提出學習通過觀察便可以發(fā)生,但是學習是否轉化為表現(xiàn),則取決于觀察者對行為結果的預期。在這一實驗的基礎上,班杜拉提出了自己的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中相繼的步驟,學習者的認知歷程,學習者從事這種行為的能力,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觀察學習理論觀察學習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一個基本概念。他認為靠直接經(jīng)驗獲得的任何行為都可以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來獲得。觀察學習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學習者對榜樣行為的簡單復制,而觀察學習則是一種較為復雜的學習過程,是從他人的行為及其后果中獲得信息。其中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一、兩則案例〔案例一〕離園時,凱凱媽媽來接凱凱。林林見到凱凱媽媽馬上就跑過去告狀:“阿姨,凱凱今天推我了,而且還不說‘對不起’?!秉c點也跑過來附和道:“就是,我看見了。我說凱凱時,他還打我。”凱凱媽媽聽完后,面露歉意地說:“對不起,我好好批評凱凱?!痹诨丶业穆飞?,媽媽厲聲責備道:“凱凱,你真不聽話,媽媽早就告訴你不要打小朋友,你為什么不聽?”說完便給了凱凱一巴掌……〔案例二〕奶奶帶著強強在小區(qū)里玩,強強看見西西正在蕩秋千,于是他跑過去對西西大聲說:“你快下來,給我玩?!蔽魑髡f:“不行,我還沒玩夠呢。”奶奶說:“西西乖,讓強強玩一會兒?!蔽魑魅圆豢?。突然,強強把西西推下秋千,并迅速坐在秋千上。奶奶對強強笑著說:“嗯,我們強強以后不會受別人欺負了?!?二、分析(結合觀察學習理論)通過以上兩則案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欠妥。(一)家長能夠意識到孩子攻擊性行為的危害,但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許多家長在被告知孩子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時,第一反應是憤怒,接著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孩子一頓。這不但沒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還激發(fā)了孩子的不良情緒,并把這種情緒轉移到他人身上,繼續(xù)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如案例一中的媽媽想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進行教育,但由于方法不科學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二)家長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視而不見,甚至還給予鼓勵。許多家長認為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孩子霸道、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行為在社會生活中不會受他人的欺負、不會吃虧等,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時不但不糾正反而還加以鼓勵,導致孩子在碰到困難、挫折時常常通過爭搶、打人等方式解決。如案例二中的奶奶沒有正確指導強強應該如何學會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幫強強解決問題;在對待強強推西西這一不良行為時,不但沒有制止、批評教育,反而肯定與鼓勵,強化了強強的攻擊性行為。,三、幼兒攻擊性行為形成的成因(一)不良的家庭氛圍1.父母感情不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和諧,經(jīng)常在家中爭吵、謾罵甚至武力相見,孩子耳濡目染就會在人際交往中采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困難。2.家長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指導下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認為“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簡單地使用暴力懲罰,也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二)不良的示范1.電視、電影媒體的不良影響。如今,孩子與這些傳媒接觸愈加頻繁。為了吸引觀眾,許多電視節(jié)目充斥著暴力;為了經(jīng)濟效益,許多網(wǎng)站可以自由下載具有暴力傾向的游戲。這些暴力場面具有強烈的負面影響,為孩子提供了攻擊性行為的樣板。,2.同伴的不良影響。同伴間的攻擊性行為的模仿,常常會讓幼兒習得攻擊性行為。這是因為幼兒年齡小,社會認知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對待同伴所出現(xiàn)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如,許多孩子在入園以前由于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與同伴和睦相處,但入園后,受到一些具有攻擊性行為幼兒的影響,也學會了通過咬人、打人等方式解決問題。(三)替代性強化在同伴交往過程中,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同伴在解決沖突時或在滿足自己需求時,常常通過打人、搶奪等方式快速達到目的。久而久之,也就受到同伴的強化,學會了通過攻擊性行為來解決問題。,(一)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1.家長應身體力行,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2.幫助幼兒篩選圖書和電視節(jié)目,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3.細心引導,讓幼兒深入理解榜樣的言行。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事物的認識具有片面性、局部性和表面性。幼兒無法理解模仿對象出現(xiàn)某種行為的動機,只是在簡單地模仿。如,幼兒看了《奧特曼》、《西游記》等動畫片后無法理解奧特曼、孫悟空懲強濟弱的品質,只是因為好玩而學習他們打怪獸或打妖精的動作。因此,當幼兒看動畫片后模仿奧特曼、孫悟空的動作打同伴時,家長應該及時向幼兒解釋奧特曼、孫悟空打怪獸、妖精的理由。,四、家長應正確應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二)對幼兒進行行為后果教育對攻擊性行為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認識水平與攻擊性行為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如果幼兒了解到攻擊性行為不受同伴歡迎,會影響同伴關系以及會受到家長、老師的訓斥、批評和懲罰等,攻擊性行為會得到一定的控制。如果一個幼兒因為經(jīng)常打同伴而造成同伴關系緊張缺少朋友,家長就可以利用這個例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攻擊性行為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另外,家長也可以通過圖畫書、故事和電視節(jié)目等,請幼兒思考:“如果像故事書(電視節(jié)目)中的小朋友那樣常打人,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讓幼兒自己說出結果或家長告知,豐富幼兒對攻擊性行為后果的認識,以減少攻擊性行為。,(三)豐富幼兒解決社會性沖突的策略學前兒童社會經(jīng)驗缺乏,自制力弱,社會交往能力弱,缺乏解決人際問題的策略。因此,當與同伴發(fā)生沖突與矛盾時常常用“武力”解決彼此的沖突。首先,家長應該教給幼兒解決沖突的正確方法,如教幼兒應該耐心傾聽他人的說話而不是隨意打斷,教幼兒在自己不小心碰到或打到同伴時應該真誠地向對方道歉,教幼兒如何向別人提出要求,如何表達自己的愿望等。其次,家長應該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讓幼兒能自行應用解決社會性沖突的策略解決人際矛盾,而不是包辦代替。當幼兒學習和自覺使用輪流、等待、謙讓、分享和合作等非攻擊性行為來解決沖突時,就能減少或避免攻擊性行為。,觀察學習理論的四個子過程,注意過程保持過程運動復現(xiàn)過程動機過程,,注意過程:學習者從大量的示范事件下,從中觀察什么、知覺什么、吸取什么,是由注意過程決定的。影響注意過程的因素1、示范原型的特點。具有一定社會地位、能力高、權力大的示范原型較易受到關注;2、觀察者本身的特征。即知識經(jīng)驗、認知能力、已經(jīng)形成的知覺定勢等;那些自我評價低,權威性不高,依賴于他人的人,通常以較大熱情去注意觀察榜樣的行為。例如:在課堂內(nèi),教師經(jīng)常通過呈現(xiàn)清晰有趣的提示,通過使用新奇或驚人的教具.以激發(fā)學生獲得注意。3、人際關系的結構特征。班杜拉認為這一特點是最重要的,一個人通過觀察會學到什么行為,可能與他所屬的團體不同而有所不同。,,保持過程,如果人們不記住示范行為,觀察是不具有太大意義的。保持過程就是把示范經(jīng)驗轉換成表象或語言符號,保留在記憶中。觀察學習把示范經(jīng)驗轉換成表象或言語符號保持在記憶中,這些記憶代碼在以后就能指導行為。除了通過這種符號編碼獲得保持以外,演習也是保持的一個重要支柱。學習者通過外顯的或內(nèi)心的演練,將示范經(jīng)驗保持在頭腦中。,保持過程的相關實驗,關于言語系統(tǒng)的作用,班杜拉等人(1966)做過的實驗是:讓兒童在三種不同條件下觀察榜樣的活動.第一種條件,兒童利用語言大聲說出榜樣的活動;第二種條件,兒童僅僅觀察榜樣而無其它任何要求;最后一種條件是要求兒童在觀察榜樣的同時快速地計數(shù)。結果顯示,在三種不同條件下,就其模仿榜樣行為的能力而言,用言語進行對榜樣行為描述的一組兒童,成績最好;而在觀察過程中計數(shù)的兒童成績最差。,,運動復現(xiàn)過程,這一過程就是將觀察到的轉化成適當?shù)男袨?。但在日常學習中,人們把觀念(或表象)第一次轉化為行為時,很少能夠做到正確無誤,往往要經(jīng)過多次練習與自我矯正。經(jīng)過多次轉化,最后才能達到行為的精確化。就象一個學習太極拳的新手,分解動作雖學的很好,當結合為一個連貫的動作后,也未免顯得不協(xié)調(diào)。但是,如果新手經(jīng)常利用表象或言語在頭腦中復現(xiàn)行為動作,則會加快動作合成的進程。,,動機過程,人們通過觀察模式而獲得新知識,但是人們可能對這種模式進行操作,也可能不去操作,這要取決于強化引起的動機作用。強化可以是自我強化,也可是替代強化,替代強化即學習者看到他人成功受到贊揚或者失敗受到懲罰的行為,就會增強或抑制產(chǎn)生同樣行為的傾向。另外一種是自我強化,就是當行為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時,以自己能支配的報酬來增強自己行為的過程。,三元交互理論,對行為的因果分析,行為主義強調(diào)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人本主義傾向于個人因素決定。班杜拉不贊成這兩種看法,他認為個人和環(huán)境的因素并不能獨立發(fā)揮作用,兩者是相互決定,而且人也不是獨立于行為之外的。他把人的認知因素引入到對行為的因果決定模式的分析中,提出三元交互決定理論。就是強調(diào)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huán)境三者的交互作用。這三者是密切相聯(lián)、互為因果的。,自我調(diào)節(jié)理論,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不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到通過自我生成的內(nèi)在因素的影響,可以自己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該理論強調(diào)人的心理的主觀能動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認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實驗研究,班杜拉把兒童分為四組,讓兒童做手工勞動,做的越多,獲得的獎勵就越多。第一組為自我強化組,這一組兒童自己選擇手工勞動的數(shù)量標準,達到標準后可以給自己獎勵。第二組為外來強化組,這組的兒童所做的手工數(shù)量是由別人決定的,獲得的獎勵也是由別人給與的。另外兩組兒童也做同一個手工勞動,不過一組得到獎賞但是沒有數(shù)量標準,另一組則沒有獎賞。,實驗結果,受到自我強化和他人強化的兩組兒童完成的手工勞動數(shù)量是無標準和無獎賞組兒童的兩倍。實驗結論強化有外在強化也有內(nèi)部強化,內(nèi)部強化就是自我調(diào)節(jié),人可以通過自我調(diào)節(jié)來加強、維持或者終止自己的行為。,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四種因素的影響:成敗經(jīng)驗、替代性經(jīng)驗、言語勸說以及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成敗經(jīng)驗(直接經(jīng)驗):成功的經(jīng)驗使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自我效能感高,多次的失敗則會使個體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喪失信心。替代性經(jīng)驗(間接經(jīng)驗):當一個人觀察到與自己能力水平相似的人獲得成功,則會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同樣的任務,而這個人失敗時,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認為自己也沒有成功的可能。,,言語勸說:言語的勸說主要包括他人的暗示、建議、勸告等,通過接受他人認為自己具有完成某一任務的能力的言語鼓勵而提高自己的效能。言語勸說是否能發(fā)揮作用依賴于勸說者的聲望、地位以及是否切合實際,經(jīng)由勸說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在面臨困境時比較容易消失。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當個體在面臨某項任務時,身心反應平靜則會鎮(zhèn)定、自信;焦慮不安,則會對自己能力產(chǎn)生懷疑。,理論局限于不足,班杜拉的大部分研究是在實驗室情境下得到的,他與現(xiàn)實的教育情境總是有一定距離的。實驗室的榜樣行為可以改變兒童的一些道德觀點的行為,但能否完全用實驗室的方法改變現(xiàn)實中兒童的行為,有待進一步探索。班杜拉把人的一切行為結果都歸于觀察學習,過分夸大了榜樣和環(huán)境的作用,未免有失偏頗。,-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社會 學習理論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367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