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中物理學業(yè)水平測試復習 第六章 萬有引力與航天 第15講 萬有引力定律對點練 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江蘇省高中物理學業(yè)水平測試復習 第六章 萬有引力與航天 第15講 萬有引力定律對點練 必修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15講 萬有引力定律
1.(2018·蘇州學測模擬)第一次通過實驗方法比較準確地測出引力常量的物理學家是( )
A.牛頓 B.卡文迪許
C.第谷 D.開普勒
2.(2018·揚州學測模擬)用火箭發(fā)射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當衛(wèi)星上升到與地心的距離為r時,所受地球的萬有引力大小為F;當該衛(wèi)星上升到與地心的距離為2r時,所受萬有引力大小為( )
A.F B.2F C.F D.F
3.(2018·淮安學測模擬)地球的質(zhì)量為M,半徑為R.質(zhì)量為m的宇航員離地面高度為h時,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為( )
A.F=G B.F=G
C.F
2、=G D.F=G
4.(2018·蘇州學測模擬)太陽對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行星和太陽均可視為質(zhì)點,這個向心力的大小( )
A.與行星距太陽間的距離成正比
B.與行星距太陽間的距離的平方成正比
C.與行星距太陽間的距離成反比
D.與行星距太陽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5.(2018·啟東中學學測最后一考)我國于2010年3月5日成功發(fā)射了“遙感衛(wèi)星九號”,在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該衛(wèi)星受到地球萬有引力的大小( )
A.只與地球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B.只與衛(wèi)星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C.與地球和衛(wèi)星的質(zhì)量均有關(guān)
D.與地球和衛(wèi)星的質(zhì)量均無關(guān)
6
3、.(2018·南通學測模擬)如圖1所示,神舟十一號飛船在橢圓軌道上從遠地點P向近地點Q運動的過程中,飛船受到地球萬有引力的大小將( )
圖1
A.變大 B.不變
C.變小 D.先變大后變小
7.(2018·無錫學測模擬)兩個質(zhì)點相距r時,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為F,若它們間的距離縮短為,其中一個質(zhì)點的質(zhì)量變?yōu)樵瓉淼?倍,另一質(zhì)點質(zhì)量保持不變,則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為( )
A.2F B.4F C.8F D.16F
8.(2018·無錫學測模擬)如圖2所示,人類首顆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新視野號”在飛赴冥王星的過程中,隨著它與冥王星間距離的
4、不斷減小,冥王星對它的萬有引力( )
圖2
A.變小 B.變大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
9.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表面處物體所受的重力為mg,近似等于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關(guān)于物體在下列位置所受萬有引力大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離地面高度R處為4mg
B.離地面高度R處為
C.離地面高度2R處為mg
D.離地面高度2R處為
10.(2017·無錫學測模擬)在我國的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五號”將于幾年后登月取樣返回地球.那么當“嫦娥五號”離開繞月軌道飛回地球的過程中地球和月球?qū)λ娜f有引力F1和F2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
A.F1和F
5、2均增大 B.F1和F2均減小
C.F1增大、F2減小 D.F1減小、F2增大
11.如圖3所示兩球之間的距離是r,兩球的質(zhì)量分布均勻,大小分別是m1和m2,半徑分別是r1和r2,則兩球間的萬有引力大小為( )
圖3
A.G B.G C.G D.G
12.(2016·鎮(zhèn)江學測模擬)設(sh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0,物體在距離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徑)處,由于地球的作用而產(chǎn)生的加速度為g,則為( )
A.1 B. C. D.
13.(2017屆南通模擬)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太空探測器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如圖4所示.在此過程中,冥王星
6、對探測器的引力( )
圖4
A.先變大后變小,方向沿兩者的連線指向冥王星
B.先變大后變小,方向沿兩者的連線指向探測器
C.先變小后變大,方向沿兩者的連線指向冥王星
D.先變小后變大,方向沿兩者的連線指向探測器
14.一個行星,其半徑比地球的半徑大2倍,質(zhì)量是地球的25倍,則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6倍 B.4倍 C.倍 D.12倍
15.(2018·鹽城學測模擬)2018年,我國將發(fā)射一顆火星探測衛(wèi)星.在探測衛(wèi)星離開地球的過程中,用R表示衛(wèi)星到地心的距離,用F表示衛(wèi)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下列圖象中正確的是( )
7、
答案精析
1.B 2.D 3.D 4.D 5.C 6.A 7.C 8.B 9.B 10.C 11.D 12.D 13.A
14.C [由公式mg=G得,g0=G,g′=G,
=.]
15.D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